2022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必考點加練 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湘教版

上傳人:xt****7 文檔編號:105250870 上傳時間:2022-06-11 格式:DOC 頁數:8 大?。?.58M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22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必考點加練 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湘教版_第1頁
第1頁 / 共8頁
2022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必考點加練 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湘教版_第2頁
第2頁 / 共8頁
2022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必考點加練 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湘教版_第3頁
第3頁 / 共8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必考點加練 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湘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必考點加練 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湘教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必考點加練 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湘教版 一、選擇題 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甲地地質構造和地貌成因分別是 (  ) A.向斜 內力作用后,流水沉積 B.背斜 內力作用后,外力侵蝕 C.斷層 外力作用后,地殼抬升 D.海溝 板塊運動后,外力侵蝕 2.若只考慮巖層的軟硬程度,依地形的高低起伏來判斷,圖中乙、丙、丁三種巖層由硬至軟排列應為 (  ) A.乙、丙、丁 B.乙、丁、丙 C.丙、乙、丁 D.丙、丁、乙 解析 第1題,讀圖可知,甲地從巖層形態(tài)上看,巖層向上拱起,所以甲地地質構造為背斜;其地貌為谷地,成因是地殼運動形成褶皺

2、后,背斜頂部被外力侵蝕。第2題,不同性質的巖層軟硬程度不同,巖性較軟的容易被侵蝕,而巖性較硬的不容易被侵蝕,保留在地表海拔較高的位置。讀圖可知,乙?guī)r層露出地面最高,說明巖石最堅硬;丁巖層露出地面最低,巖層最軟。 答案 1.B 2.A (xx·三明模擬)地質構造對人類的活動有著明顯的影響。結合有關知識,回答3~4題。 3.選擇壩址是修建水庫的關鍵之一。下圖中所示四種方案中,構造穩(wěn)定、地基穩(wěn)定且堅實、最適宜建壩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讀地質剖面圖,判斷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本題考

3、查地質構造的判定與實際應用。第3題,向斜槽部物質受擠壓,非常堅實,適宜于建大壩。第4題,山地斷層處經常有泉水出露。 答案 3.D 4.C (xx·濟南模擬)下圖為某地地質構造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 5.有關圖示地區(qū)地質、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地質構造為褶皺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間有斷層 6.受侵蝕作用影響最強的地區(qū)及其作用,對應正確的是 (  ) A.甲—風力侵蝕 B.乙—流水侵蝕 C.丙—冰川侵蝕 D.丁—人類活動 答案 5.A 6.B (xx·海南地理,18~20)如下圖所示,位于濕潤區(qū)的某河流,穿過

4、的背斜山脈,進入平原。讀下圖,完成7~9題。 7.上圖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8.上圖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適宜修建水壩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河流穿過平行的背斜山脈的原因可能是 (  ) A.河流侵蝕、逐步將山脈切開 B.河流改道,由與山脈平行改為穿行 C.河流先于褶皺形成 D.山脈斷裂,斷裂處形成河流 解析 第7題,根據圖示地形及河流流向判斷:甲位于河流上游,丙和乙位于中游,丁位于下游。因此A正確。第8題,通過圖示分析,乙位于地勢階梯的交界

5、處,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最適宜建大壩,因此選B項。第9題,若山脈先形成,河流應平行于山脈延伸,即縱列分布,不會將山脈切開,更不會穿行山脈,因此A和B錯;只有河流先于褶皺形成的前提下,才會出現河流穿行山脈,C正確。 答案 7.A 8.B 9.C (xx·重慶文綜,8~10)野外考察是發(fā)現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方法。下圖是某地理興趣小組在野外考察中拍攝的照片。讀圖,完成10~12題。 10.如圖中礫石灘常見于大河的 (  ) A.河源 B.凸岸 C.凹岸 D.入??? 11.下列地貌形態(tài)的形成作用中,有與圖中使礫石變圓的作用類似的是 (  ) A.石筍 B.

6、冰斗 C.風蝕蘑菇 D.花崗巖風化球 12.粒徑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積物特性的重要指標。同學們繪制了四幅直徑2 cm以上的礫石粒徑統(tǒng)計圖,其中能反映圖中粒徑分布特征的是 (  )     解析 第10題,河源地區(qū)一般水流較急,以侵蝕作用為主,形成峽谷地貌,A項錯誤。河流在凸岸堆積,凸岸水流緩,較大的石塊在這里沉積下來,形成礫石灘,B項正確。凹岸侵蝕作用顯著,河水較深,不會形成灘地,C項錯誤。河口地區(qū)水流變慢,泥沙在此沉積,形成三角洲等地貌,不會形成礫石灘,D項錯誤。第11題,礫石變圓的原因是石塊相互碰撞磨蝕,在流水的侵蝕作用下形成的,關鍵找出各個選項的外力作用。石筍是流水的化學沉積

7、作用形成的,A項錯。冰斗是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的,B項錯。風蝕蘑菇是風吹動小石塊對大石塊碰撞、磨蝕,即風力侵蝕作用下形成的,與礫石變圓的作用類似,C項正確?;◢弾r風化球是風化作用下形成的,D項錯誤。第12題,仔細讀圖,圖中有一石塊標出為直徑9 cm,通過與其它石塊的比較分析,接近直徑9 cm的石塊最多。A項中各類石塊所占比例相差不大,排除A。B項中接近9 cm的石塊所占比例最小,排除B。C項中17~20 cm所占比例最大,排除C。排除A、B、C三項。D項中8~11 cm所占比例最高,符合題意。 答案 10.B 11.C 12.D 13.(xx·武漢外國語月考)某同學騎自行車自甲地向乙地持續(xù)行進

8、,進行野外地理考察。該同學利用手持GPS接收機每間隔60秒自動記錄一次位置。圖1是考察線路地質剖面圖,圖2是GPS所記錄的位置分布圖。據此回答下題。 圖1中①、②、③所對應的地質構造依次是 (  ) A.向斜、背斜和斷層 B.斷層、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斷層 D.背斜、斷層和向斜 解析 根據巖層形態(tài)可以直接判定①、②、③處的地質構造分別是背斜、向斜與斷層,故C項正確。 答案 C (xx·福建文綜,9~10)下圖為雅魯藏布江中游寬谷的爬升沙丘,讀圖完成14~15題。 14.該沙丘位于 (  ) A.沖積扇 B.洪積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灘

9、 15.正確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4題,一般沖積扇位于山前開闊地段,洪積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區(qū),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區(qū)。而題干明確告知為雅魯藏布江中游寬谷,再結合圖可確定爬升沙丘位于河漫灘。故選D。第15題,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動受山地阻擋時,沙在風力作用下沿坡面爬升形成的沙丘,沙丘迎風坡面較緩,背風坡面較陡,再結合景觀圖可確定選C。 答案 14.D 15.C 16.(xx·廣州調研)三峽大壩下游附近河床某測點,沉積物粒徑的平均值比建壩前大(如下圖示意),其成因是 (  ) A.侵蝕—搬運作用 B

10、.搬運—堆積作用 C.風化—侵蝕作用 D.沉積—固結成巖作用 解析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注意題干中“三峽大壩下游附近”。測點在距大壩下游很近的地方,由于大壩的建設,水流落差變大,大壩附近水流速度加快,侵蝕搬運能力增強,將原來河床沉積物中細小的顆粒侵蝕搬運到下游,較大顆粒留在原地,A正確。 答案 A 二、綜合題 17.[xx·山東文綜,36(2),9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塞內加爾河是一條國際河流,發(fā)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稱的富塔賈隆高原。該河中下游地區(qū)干濕季變化明顯,水資源短缺問題突出。下圖為塞內加爾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緣的沙洲示意圖。 沿海沙洲是海陸相互作用的產物。試推斷

11、三角洲前緣沙洲不斷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該沙洲對圣路易港的不利影響。(9分) 解析 沿海沙洲是海陸相互作用的產物,河流攜帶的泥沙在河口處沉積,由于洋流自北向南流動,使得沙洲向南延伸。泥沙的大量沉積,使得航道變淺,不利于航行。 答案 原因:河流帶來豐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動。 不利影響:形成障礙(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 18.[xx·北京文綜,36(2),6分]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簡述圖中灤河三角洲的成因。(6分) 解析 題干要求很明確,灤河三角洲的成因主要是流水的堆積作用。 答案 在灤河河口附近,流速減緩,泥沙堆積,形成三角洲。 19.[xx·安徽文綜,35(1

12、),13分]根據材料和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云南蒼山洱海地區(qū)山清水秀,林茂糧豐,大理古城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 云南蒼山洱海地區(qū)土地利用類型示意圖 圖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內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別說明它們形成的主要過程。(13分) 解析 本題考查內外力作用及對地貌的影響和調動知識闡述地理事象的能力。從圖例及注記可知,A地為斷塊山,B地為洪積—沖積平原;斷塊山是巖層受內力作用斷裂,巖塊相對上升形成的;B在相對較低區(qū)域,巖塊下降,并受流水沖積作用形成洪積—沖積平原;注意闡述其過程。 答案 斷塊山 洪積—沖積平原 內力作用形成斷層,斷裂面兩側巖體以垂直方向運動為主;A側巖體相對上升,形成斷塊山;B側巖體相對下降,形成谷地,同時流水等外力不斷將風化、侵蝕產物搬運到谷地邊緣堆積,形成洪積—沖積平原。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