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山市石歧中學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三單元 課題2 原子的結構(第1課時)教學設計(新版)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東省中山市石歧中學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三單元 課題2 原子的結構(第1課時)教學設計(新版)新人教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課題2 原子的結構
一、教學背景和地位:
第三單元教材是"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單元教材對于學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學習的理論基礎,又是必不可少的化學學習工具,是初中能否學好化學的第一道"分水嶺"。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可為學生從微觀的角度探究宏觀物質變化的奧秘打開一扇窗口;使學生對物質的微觀構成有一個大體輪廓。
二、教學課題
物質構成的奧秘是初中化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原子的構成又是學生對微觀世界的第二次接觸。本課題主要是在學生學習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礎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內部構成及介紹相對原子質量。為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介紹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卓越貢獻的我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
2、
三、教材分析
學生在前面三個單元學到的微觀知識有限,對原子的構成內容的抽象思維和對教材以結論性的敘述型語言理解成為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設計將結合教材圖表,以人類認識原子內部結構的歷史過程為主線,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性學習活動,在具體設計時著重關注以下兩點:
1、充分利用科學史料和宏觀比喻來創(chuàng)設情景,將抽象問題形象直觀化,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2、創(chuàng)設條件,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觀察圖表與動畫、討論交流等方式自主學習、探究,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結合科學推理與史料的佐證認識原子的構成。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
3、成的,原子核帶正電,帶腦子帶負電。
2、了解原子核是有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guī)律能畫出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過程與方法】
1、了解原子結構模型的發(fā)展歷程,體驗猜想和模型方法在微觀世界研究中的作用。
2、體驗“發(fā)現(xiàn)問題(矛盾)——實驗現(xiàn)象分析——建立模型——解釋現(xiàn)象”過程,初步應用有現(xiàn)象到本質、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思維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逐漸樹立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可分的這一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體會到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是在不斷深入、艱難曲折的,科學實驗在科學發(fā)展歷程中起
4、到的重要作用,賞析科學家的創(chuàng)新過程。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原子的構成:核電荷數(shù)、核內質子數(shù)和核外電子數(shù)的關系
【教學難點】
知道原子的結構,建立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分組討論法、多媒體教學
以圖表信息分析,史料介紹為媒介,通過觀察、討論與交流、領悟等系列群體探究方式來逐步完善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通過對具體原子質量的實際數(shù)據(jù)展示的觀察,感受引入相對原子質量的意義,并學習查閱相對原子質量的方法。
七、教學過程
(一)、原子的構成
引入:在《莊子·外篇·至樂第十八》?提到幾句話:“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事不竭。”是何意思?
板書:原子的構成
情
5、景激活:我們知道世界萬物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構成,關于原子,你還想探究哪些問題?
引課:本單元學習我們將進一步揭開物質構成的奧秘。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探究原子內部構成。
學生活動:思考—1.原子還可以再分嗎?
2.原子究竟是什么樣子,其內部結構是怎樣的?
3.原子有沒有質量?它的質量有多大?
4.原子到底有多大?
教師活動:
講解——人類對原子的認識和探索卻已經(jīng)歷了2500多年的漫長歷史。十九世紀初,道爾頓提出原子論后,原子一直被認為是堅硬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1897年,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電子,從此叩開原子的大門,湯姆生開始了對原子結構的想象。之后盧瑟福通過實驗證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6、核外電子兩部分構成的。
展示——核外電子
1.湯姆生的棗糕式原子模型
2.盧瑟福的帶核原子結構模型——盧瑟福試驗模擬動畫
設問:請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是怎樣構成原子的?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P53討論回答
板書:
學生活動:練習與應用
情景激活:電子的自由告白
探究活動:核外電子是怎樣運動的?
觀看:原子的核外電子運動的模擬動畫
講解: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及原子結構示意圖結構(結合模擬圖)
學生活動:原子結構示意圖練習應用
親手嘗試:根據(jù)氧原子的結構圖畫出結構示意圖
7、
探究活動: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有什么規(guī)律
⑴第一層最多容納___個電子,第二層最多容納___個電子。
(2)最外層不超過 個電子,只有1層的不超過___個電子。
⑶電子先排滿第___層,再排第___層,排滿第___層,再排第___層。(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順序分層排布)
學生活動:練習與應用
合作與交流:1、金屬原子與非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特點是什么?
2、化學反應中,它們怎樣才能達到相對穩(wěn)定結構?
3、歸納其化學性質主要取決于原子結構中哪一部分?
對比歸納:原子化學性質與核外電子排
8、布的關系
學生活動:練習與應用
課堂小結:1、原子的結構
2、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3、原子結構示意圖
4、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
5、原子化學性質與核外電子排布的關系
八、板書設計
課題2 原子的結構
1、
2、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3、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第一層最多排2個電子
第二層最多排8個電子
最外層最多排8個電子
九、教學反思
1、理論課的教學設計,尤其是涉及微觀的純理課論的教學設計處理起來有點困
9、難,教學設計必須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想象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把握好整個教學的難度,可以有兩種設計方法:(1)對于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緊緊圍繞書本展開教學,不要進行拓展或是少進行拓展,從原子彈的爆炸,然后轉入相對原子質量的學習,整個設計緊緊圍繞書本,沒有加以拓展,學生學習起來較容易。(2)對于基礎較好,學習能力強一些的學生,可以適當加深教學內容,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如從《莊子》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事不竭”導入教學,以湯姆生、盧瑟福的原子結構模型、盧瑟福試驗展開原子結構的教學,這種設計突破了書本,適當進行拓展,整個教學要求學生積極的思考,可以充分調動能力強的學生的學習。
2、對于理論課的教學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討論、交流,通過討論和交流加深知識的理解。理論及概念的教學較為抽象,不象元素化合物知識有生動形象的實驗輔助教學,學生學習起來興趣濃,掌握較容易。理論和概念學習較枯燥,也不容易學習,必須給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討論,學生才有可能掌握好。
3、可以利用好多媒體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手段將枯燥、看不見、摸不著的知識立體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之直觀便于學生的學習。設計中有3次利用(原子結構模型、盧瑟福試驗、原子內部構成)。這些多媒體的使用能很好地輔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