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中語文 古代山水游記散文 02 游褒禪山記學案(無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京市高中語文 古代山水游記散文 02 游褒禪山記學案(無答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游褒禪山記
一、文學常回顧
王安石字 ,晚號 ,是 時期著名
的 家和 家。他的作品有《王臨川集》。列寧稱他
是 。
二、課文分析
1. 課文第一段
文章開頭緊扣題目,開門見山地說明褒禪山又叫華山;接
著,追述命名為褒禪山的原因;而后就把筆墨轉向眼前所見的
慧空禪院;然后,以慧空禪院為基點,重點記敘褒禪山的名勝
華山洞。接著,又寫距華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
文的情況。
“其文漫滅”一句,從字面上來看,是說由于年代久遠,
字跡已經模糊不清;其實,也是為了突出其中
2、尚可辨識的“花
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要糾正今人把“
花山”之“花”誤讀為“華實”之“華”的錯誤。之所以要糾
正今人讀音的錯誤,又旨在為下文發(fā)表感想和議論設下張本。
2. 課文第二段
本段記敘了游覽褒禪山 的情形。承接上段華山洞的
方位和命名,進一步分別就華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敘寫。
前洞,“其下平曠,有泉側出”,雖有美景而不險絕,“
而記游者甚眾”,不足以游,所以一筆帶過;后洞與前洞相比,
則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樣平坦廣闊,游人舉足可到,而在
“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處,需要花費氣力才能到達,而
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歡游覽的人,也不
3、能窮盡它的盡
頭。然而,惟其險絕,才有奇觀。因而,引起了作者與同游者
的極大興趣。于是,他們拿著火把走了進去,走得越深,行進
越艱難,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墒?,行進的艱難與
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來的
人說:“不出去,火把就要燒光了。”這么一說,大家就隨著他
一起走了出來。
走出洞后,作者深有感慨,慨嘆自己所到達的地方比起喜
歡游覽的人,還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題字留
念的人已經很少了。如果再往深處走,到達的人就更少了。這
說明:沒有大志而畏于艱險的人,是不能夠深入險境而窺視到
異觀的。因而,又回顧自己在洞里還沒有出來的時候
4、,“余之力
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繼續(xù)前進的,只是聽了倦怠者
的話,隨著走出洞來,而不能極盡游覽之樂。目的不達,滿腹
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見作者不畏艱險的積極進取精神。
3. 課文第三段
“于是余有嘆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調,為展開議論
作了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轉折。
怎樣才能看到奇景異觀呢?作者從三個方面加以論說: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這里強調了一個“ ”字,只有胸懷大志,才有可能到達
理想的境地。
二是有了大志,不隨隨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這里又強調了一個“ ”字,這個“力”,是指
氣力。如果氣力不足,像“有怠而欲
5、出者”那樣,也是不能到
達理想境地的。
三是有了大志和氣力,而又不輕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
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里又強調了一個“ ”字,
這里所說的“ ”,是指火把之類的借助之物。當游覽者走進
昏暗之處的時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類的物來照亮前進的道路,
也是不能到達理想境地的。
總之,只有具備志、力與相助之物這三個條件,才能到達
理想的境地。
4. 課文第四段
作者從仆碑上尚可辨識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誤讀
為“華實”之“華”,從而聯(lián)想到 。從山名的以訛傳訛,聯(lián)
想到古籍的以訛傳訛,使作者觸目傷懷,慨嘆不已。因而,又
進一步提出“此所以學者
6、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對待傳
聞要“深思”而“慎取”這個提法,也很精辟。它對學者整理
和研究古籍,鑒別其真?zhèn)?,恢復其本來面目,不僅是必要的,
而且也是有指導意義的。
5.課文第五段
記同游者姓名和寫作時間。
小結:
這篇文章的謀篇布局也很值得我們學習,雖然是游記,可
是不以記敘為主,而以議論為主,在整篇文章的謀篇布局上,
寫什么,不寫什么,以及怎樣寫,都是經過周密考慮,嚴加取
舍的。文中所寫華山、慧空禪院、仆碑和華山前洞,由于都不
是所寫重點,所以都一筆帶過。而它們的出現(xiàn),又都是為寫華
山后洞,特別是寫游華山后洞作鋪墊過渡的。詳其所詳,略其
所略,對所寫重點游華山
7、后洞,則刻意作了較為細致地記敘。
作者先寫華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氣襲人,雖好游者不能窮;次
寫入之愈深,進之愈難,見之愈奇;接著寫怠而欲出者聲張出
洞,同游者遂與之俱出;入之愈深,記游者愈少;既出之后,
有人責備怠而欲出者;最后寫作者悔恨隨怠者而出,不能極盡
游覽之余,層層深入地寫出了游覽華山后洞的全過程。這之中
有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動,有意志不堅強者的退縮,
有責怨之辭,有悔恨之語。記游詳盡曲折,思想斗爭波瀾起伏,
這就為下文抒寫心得體會,發(fā)表議論,作了自然而然地鋪墊過
渡,使記游與議論緊密地融合起來。再如作者寫仆道之碑,敘
寫“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并從而考究
今人讀音之謬,也是有意安排。它對下面針對后人對古籍以訛
傳訛的現(xiàn)象發(fā)表議論,同樣起著鋪墊的作用,使之前呼后應,
結為一體??傆^全文,記游為議論提供了條件,而議論則是記
游的必然發(fā)展。為突出所寫重點,作者嚴于取舍,精于剪裁,
善于鋪墊過渡的寫作技巧,是值得借鑒的。
三、回憶整理你的收獲,你的課堂感受,你的思考與疑惑……
(歡迎發(fā)布到互幫互學或作文天地欄目與同學和老師交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