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科 課堂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美術學科 課堂教學設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美術學科 課堂教學設計
課題內容:《美在生活——陶瓷》
設計者:岑溪市第二中學 崔曉珊
一、解讀新課標理念和教學對象:在學生已掌握一定的美術基礎上,用觀察鑒賞的方法使學生對陶瓷藝術品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通過講解、演示、激發(fā)學生動手創(chuàng)作陶瓷的熱情;最后,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制作陶瓷藝術品,裝飾生活,美化生活,并分享成果和創(chuàng)作理念;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與能力。提升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教學對象:高一學生。
二、解讀教材:本課是高一年級的美術鑒賞課,重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與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本課通過對陶瓷知識的講解,制作過程的演示,使學生掌握相關的陶瓷知識;
三、解讀方法:根據課程
2、構思從網上搜索各類圖文影音資料,以粵教版2003版《親和火與土》為本課基點,深化拓展課程結構知識點,以更能適應學生能力發(fā)展需要為總目標;
教學重點:學生所設計的陶瓷作品突顯裝飾美感,更加貼近生活;
教學難點:設計陶瓷作品的形狀,圖案紋樣;
教學方法:講授、解讀、演示;
教學手段:PPT課件展示,播放視頻;
學習方法:練習、討論、評論、觀賞;
四、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設計,設計意圖。
環(huán)節(jié)
內容(教師主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導入
(3 分針)
師: “好,上課,老師拿來了兩件寶貝,找個同學來感受一下他們……好的,說說你的的感受
3、”(觸感、想像他的形狀、說出他是什么……)揭開謎底?!掌放c瓷品
“那么這個東西好不好看呢?可以用做什么呢?”演示:裝米,裝水,插花……“其實他可以更好看,做更多,那么這就是我們這課要學習實踐的內容”
板書《美在生活——陶瓷》
——從實用意義到美感享受。
(小游戲導入)學生用布遮住眼睛,感受老師拿來的兩個物體,說出感受。引出課題。
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氣氛,使學生進入狀態(tài);
二、了解陶瓷(9分鐘)
1.那么現在我們來看一段視頻來了解一下陶瓷,(歷史與制作)(3分鐘);
2.好的,要我們了解了一些有相關知識后, 就來認識一下各歷史時期的陶瓷作品,PPT課件展示;(3分
4、鐘);
3.好的,在看了這么多的各種陶瓷作品之后,請同學們來說說你們印象最深的最喜歡的陶瓷,說說為什么喜歡,他的什么特點最吸引你呢?(3分鐘)
1.學生觀看視頻和圖片;
2.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各抒己見)
引發(fā)學生的反應,探索研究,在看視頻的過程中思考,解決疑問,發(fā)展能力;
三、演示講解制作方法;(9分鐘)
1.那么,看了這么多了之后,同學們是不是想要動手度試一試呢?我們先找兩個同學來配合老師制作一個陶瓷藝術品吧!在老師發(fā)下來的三個添了輔助線的模版(陶瓷碗型、罐型、瓶型)中選一個,進行陶瓷形狀設計,用簡單的花卉圖形作裝飾圖案,可參考國畫寫意表現形式上色;
2.形狀分析:
5、(可做對稱圖形與不對稱圖形)
瓶型 碗型 罐型
(花瓶、酒瓶…)(花盆、碗、茶具…)(擺件、藝術品…)
3.師生創(chuàng)作;
4.圖形制作效果參考圖片,
5.簡單圖案效果,參考點、線、面的構成;(教師演示作品)
1.學生參與制作;樣式由學生自己選,
與教師一起創(chuàng)作,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更容易理解創(chuàng)作的步驟與過程,為自主創(chuàng)作做鋪墊;
四、學生分組動手制作陶瓷作品(工具:剪刀,彩筆,顏料,水性筆,鉛筆,橡皮,膠水,等)(15分鐘)
1.每6個同學一組,從老師發(fā)下來的三個添了輔助線的模版(陶瓷碗型、罐型、瓶型)中選一個,進行
6、陶瓷形狀設計,用簡單的花卉圖形作裝飾圖案,可參考國畫寫意表現形式上色;(可以畫。剪,貼……)
2、PPT圖片播放各類設計效果圖供學生創(chuàng)作參考,
3、播放音樂在學生創(chuàng)作過程中;
4、教師觀察指導;
1.學生分小組參與制作;
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在創(chuàng)作中增進團隊協作能力,發(fā)現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的增長點;
五、學生作品展示;(4分鐘)
1.各級學生將作品派代表拿到講臺前,排列好,向同學們介紹本組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圖形特點,作品意義等;
2.教師總評,選出最好兩組,進行獎勵;
1.學生先自評;
收獲創(chuàng)造的快樂,體驗協作的榮譽感,感受 到自己的進步;
六、總結,回顧
陶瓷作品,在我們
7、的生活中并不少見,那么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同學們能更多地發(fā)現生活里的美,學會創(chuàng)造美,讓美無處不在,使生活實現從實用意義到美感享受。
概括總結整個教學活動
五、板書設計:
一.了解陶瓷:1.陶瓷的歷史;2.制作方法;(視頻播放)
3.陶瓷應用在生活中;
二、演示講解制作方法;1.形狀(瓷碗型、罐型、瓶型),圖形裝飾;
陶瓷 2.示范,制作;
三、學生動手,分小組進行;
四、學生先自評,教師總評;
五、總結,回顧;
六、教學預測反思: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多地了解陶瓷的歷史,制作過程與審美特點進而提升審美情趣與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而在授課過程中有可能因學生繪畫基礎不同與動手能力方面的不可控性出現創(chuàng)作展示效果的不可預測性,所以要多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多作引導,將教師演示部分,更加具體化,學生制作部分多加輔助線,調整課程環(huán)節(jié)與分段,使課堂達到更加理想的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