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法律碩士考試考前沖刺卷(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3年法律碩士考試考前沖刺卷(2)(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3年法律碩士考試考前沖刺卷(2)
本卷共分為2大題50小題,作答時間為180分鐘,總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單項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以下事由中能夠中斷訴訟時效的是__。
A.人民法院對權利人的起訴不予受理
B.人民法院對權利人的起訴予以駁回
C.權利人起訴后自動撤回
D.權利人申請調解但沒有達成調解協(xié)議
2.宣告失蹤的條件之一是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時間超過__年。
A.1
B.2
C.3
D.4
3.動產質權設
2、定的生效時間是__。
A.交付時
B.登記時
C.合同簽訂時
D.或A或B或C
4.下列行為中,屬于單務民事法律行為的是__。
A.租賃行為
B.一般的贈與行為
C.承攬行為
D.互易行為
5.甲公司與乙公司訂立一買賣合同,甲將5輛汽車賣給乙。此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__。
A.買賣合同
B.5輛汽車
C.甲將汽車所有權轉讓給乙的行為
D.汽車所有權
6.下列行為中屬于侵犯肖像權的是__。
A.為報道時事新聞而拍攝并發(fā)表照片
B.公安機關錯將甲某的照片作為通緝犯照片在報紙上
3、發(fā)布
C.經(jīng)公民甲某同意某照相館將其照片放在框窗后展示
D.來經(jīng)許可將公民甲某的照片制作掛歷,但沒有用于銷售
7.共同侵權人應承擔__。
A.連帶責任
B.按份責任
C.補充責任
D.獨立責任
8.《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6條、第7條規(guī)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jīng)濟計劃,擾亂社會經(jīng)濟秩序。這屬于__。
A.公民、法人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原則
B.誠實信用原則
C.公平原則
D.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4、
9.下列行為中屬于民事代理的是__。
A.代為書寫遺囑
B.代擬發(fā)言稿
C.代買辦公用品
D.代為主持會議
10.我國歷史上首創(chuàng)封建成文法典總則篇的法典是__。
A.《刑書》
B.《秦律》
C.《法經(jīng)》
D.《漢律》
11.南京國民政府解釋法律的機關是__。
A.立法院
B.國民大會常務委員會
C.司法院大法官會議
D.國民黨最高法院
12.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正式頒布的憲法是__。
A.《欽定憲法大綱》
B.《臨時約法》
C.“賄選憲法”
D.“蔣記憲法”
5、
13.下列機構中,并未參與清末有關商事法律的起草和擬定的機構是__。
A.修訂法律館
B.商部
C.禮學館
D.度支部
14.下列有關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是__。
A.宋朝首次出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部法醫(yī)學專著——《折獄龜鑒》
B.宋朝首次將“六贓圖”編入法典中
C.宋朝首次創(chuàng)立了凌遲刑
D.宋朝在科舉考試上實行糊名考校法
15.宋朝的折杖法中,臀杖一共__。
A.五等
B.十等
C.十五等
D.二十等
16.下列關于元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是__
6、。
A.元朝的強奸幼女罪是指強奸14歲以下的幼女
B.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機關是中書門下
C.元朝制定的《風憲宏綱》是元朝的第一次漢化立法
D.大宗正府是元朝專理蒙古王公貴族案件的中央司法機關
17.唐朝對三次犯徒刑之罪的強盜采取的基本處罰原則是__。
A.累犯加重原則
B.誣告反坐原則
C.刑不累加原則
D.從舊兼從輕原則
18.下列有關革命根據(jù)地法制的表述正確的是__。
A.工農民主政權時期確立了參議會的政權組織形式
B.抗日民主政權時期實行過二五減租的土地政策
C.《陜甘寧邊區(qū)憲法原則》在政權建設方面規(guī)定了
7、健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方針政策
D.《華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針》提出了組成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成立聯(lián)合政府的主張
19.“式”作為法典形式最早出現(xiàn)于__。
A.東魏
B.西魏
C.曹魏
D.北魏
20.清朝最高監(jiān)察機關是__。
A.都察院
B.御史臺
C.審刑院
D.大理寺
21.中國近代史上為修律工作做準備而制定的刑法典是__。
A.《大清新刑律》
B.《大清現(xiàn)行刑律》
C.《大清律例》
D.《暫行新刑律》
22.清朝受理內外蒙古、回疆、青海地區(qū)的中
8、央上訴審機關是__。
A.刑部
B.理藩院
C.宣政院
D.大理寺
23.據(jù)《左傳·昭公六年》記載:“夏有亂政,而作__”。
A.禹刑
B.湯刑
C.九刑
D.五刑
24.唐朝有關親屬相奸的內容規(guī)定在__。
A.《名例律》
B.《戶婚律》
C.《賊盜律》
D.《雜律》
25.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編制的一部法律匯編是__
A.《至元新格》
B.《大元通制》
C.《經(jīng)世大典》
D.《元典章》
二、多項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多個符合題意)
9、
1.屬于古代監(jiān)察機構的有__。
A.御史臺
B.清吏司
C.都察院
D.六科給事中
2.關于會審公廨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有__。
A.會審公廨最早確立于《中英煙臺條約》中
B.在會審公廨中,凡是涉及外國人案件,必須由領事官員參加會審
C.在會審公廨中,凡中國人與外國人間的訴訟案件,由本國領事裁判或陪審
D.會審公廨屬于領事裁判制度的延伸和擴充
3.對我國憲法修改的程序,下列表述正確的是__。
A.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議,并由全國人大以全體代表的2/3以上多數(shù)通過
B.由全國
10、人大常委會提議,并由全國人大以全體代表的3/5以上多數(shù)通過
C.由1/5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的提議,并由全國人大以全體代表的2/3以上多數(shù)通過
D.由1/10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的提議,并由全國人大以全體代表的3/5以上多數(shù)通過
4.以“名例律”這一稱謂作為封建成文法典總則篇的刑法典有__。
A.《曹魏律》
B.《泰始律》
C.《宋刑統(tǒng)》
D.《大明律》
5.民法上的不可抗力是指以下哪幾種客觀情況
A.不能預見
B.不能克服
C.無法想象
D.不能避免
6.狹義的法律效力,可以分為_
11、_。
A.法的溯及力
B.對人的效力
C.空間效力
D.時間效力
7.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主要職能是__。
A.政治協(xié)商
B.民主監(jiān)督
C.參政議政
D.多黨合作
8.根據(jù)我國《憲法》和《選舉法》的規(guī)定,享有選舉權的基本條件是__。
A.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B.未被剝奪政治權利
C.在我國居住滿3年
D.年滿18周歲
9.資政院的總裁與剮總裁必須具備的身份是__。
A.王公大臣
B.貢舉生員
C.地方大員
D.三品以上大員
10.抗日
12、民主政權根本法《即施政綱領》的主要內容緊緊圍繞__三大中心任務而確立。
A.抗日
B.自由
C.民主
D.團結
11.宋代中央司法機關是__。
A.大理寺
B.刑部
C.審刑院
D.都察院
12.根據(jù)現(xiàn)行《憲法》的規(guī)定,下列領導人中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有__。
A.國務委員
B.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C.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D.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13.全國人大由__選舉產生。
A.省人大
B.直轄市人大
C.自治區(qū)人大
D.軍隊
14.以
13、下屬于西周時期婚姻“六禮”內容的有__。
A.納征
B.請期
C.親迎
D.拜堂
15.元代法律將全國各族人民分為若干等,具體是__。
A.蒙古人
B.色目人
C.漢人
D.南人
16.我國的基本法律部門包括__。
A.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
B.憲法、民商法、刑法、訴訟法、行政法
C.婚姻法、仲裁法、律師法、環(huán)境資源保護法
D.經(jīng)濟法、科教文衛(wèi)法、軍事法
17.訴訟法律關系存在于__之間。
A.訴訟程序中出現(xiàn)的各司法機關
B.各訴訟參與人
C.司法機關和訴訟
14、參與人
D.司法機關和權力機關
18.《六法全書》中的六類法律分別有__等。
A.民法
B.商法
C.刑法
D.行政法
19.法律行為的特征有__。
A.社會性
B.可控性
C.法律性
D.價值性
20.西漢時期的對外貿易要服從于下列哪幾項需要__
A.政治
B.外交
C.國家產賦政策
D.經(jīng)濟產業(yè)發(fā)展
21.法律的時間效力包括__。
A.法律的生效時間
B.法律的制定時間
C.法律的終止時間
D.法律的溯及力
15、
22.特別行政區(qū)實行高度民主自治,享有__。
A.獨立的司法權
B.終審權
C.對基本法的解釋權
D.立法權
23.融資租賃合同承租人的義務包括__
A.接受租賃物
B.善管、維修租賃物
C.支付租金
D.返還租賃物
24.下列屬于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有__
A.甲乙兩公司在租賃合同中約定,如果3個月后甲公司有空閑的建筑施工設備,則租給乙公司兩臺,租期4個月
B.甲立下遺囑:如果自己的兒子在2年之內犯罪,則將自己的遺產遺贈給朋友乙
C.丙立下遺囑:如果自己的兒子不故意殺害自己,就將遺產留給他
D.A礦場與B公司約定:如果礦山開采不發(fā)生重大事故,則礦石買賣合同生效
25.某甲5歲,父母離異后由其母撫養(yǎng)。某日,某甲在幼兒園午飯時與小朋友某乙發(fā)生打斗,在場的帶班教師某丙未及時制止。某甲將某乙推倒在地,造成某乙骨折,花去醫(yī)藥費3000余元。對某乙的損失
A.某甲之母應承擔賠償責任
B.如果某甲之母獨立承擔賠償責任確有困難,某甲之父應承擔賠償責任
C.幼兒園應給予適當賠償
D.某丙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