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語文第10課游褒禪山記課件新人教版必修2
《2021高中語文第10課游褒禪山記課件新人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1高中語文第10課游褒禪山記課件新人教版必修2(5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 10課 游褒禪山記 開卷有益 文如其人 游洞半途而廢,他從 探察奇絕勝景 的角度議論,指出志、 力、物齊備才可能成功,而其中志最為重要。對于探察者,要做 的就是盡志不悔,這一精神實質(zhì)與他后來百折不撓推行新法的實 踐是一致的。另一件事,就是對人們在 “ 華山 ” 這個名稱的讀法 上以訛傳訛的感慨,并進而提出 “ 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 ” 的觀 點。善于從小事中看出問題反映了這位偉大改革家的縝密細致的 思維,那探究不息的精神將鼓舞我們在求知中踏下堅實的每一 步! 山水可以怡情也!王安石,在游覽失敗之 后以洞察入微的目 光在兩件小事之上發(fā)現(xiàn)了人生的大道理,引申發(fā)展,演變?yōu)槭惆l(fā) 志向,感慨人生的
2、含意深沉作品。筆法高明,可以借鑒! 基 礎(chǔ) 導(dǎo) 學(xué) 1. 文學(xué)常識 王安石 (1021 10 86) 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 川人。封舒國公,又改封荊國公,故也稱 “ 荊公 ” ,卒謚文, 故又稱 “ 王文公 ” 。 王安石在我國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在詩文方面有著 卓越的成就,對北宋的文學(xué)革新 運動作出了重大貢獻,被后人推崇為唐宋八 大家之一。王安石反對西昆派對聲律對偶的片面追求,主張 “ 所謂文者,務(wù) 為有補于世 ” ,提出 “ 以適用為本 ” 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觀點。他的散文雄健峭 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詩歌遒勁清新,詞雖不多而
3、風(fēng)格高峻,他的 作品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他運用樸素的唯物辯證法和歷史進化論的觀點,主張 “ 天變 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 ,提倡不斷革新的精神。他 抓住 “ 理財 ” 和 “ 整軍 ” 兩大課題,推行變法主要是為了發(fā)展農(nóng) 業(yè)生產(chǎn),抑制兼并,抵抗外侮,富國強兵,使當時的國家得以長 治久安。盡管王安石 制定的新法在取得一些效果后被守舊派罷 去,但對后世卻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列寧稱王安石為 “ 中國 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 。 2 寫作背景 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至和元年 (1054) 寫的。當年 4 月, 王安石從舒州通判任上辭職,在回家探親途中,他和幾位同伴游 覽了褒禪山,同年
4、 7 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 本文是王安石 34 歲時的作品。四年后 (1058) 他給宋仁宗上 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十六年后 (1070) 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 對,積極推行新法。他是個具有 堅強毅力的改革家 ,盡管受到 種種阻礙,也毫不動搖退縮。他的這種堅 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 精神,在課文中也有反映。 王安石人如其名。 “ 安石 ” ,安然挺立一巨石,是堅硬如磐 石般不肯改變的巨石。 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 梁啟超 他一生剛強自信,知識淵博,口才極佳,為了變法革新,在 朝堂之上舌戰(zhàn)群儒,引經(jīng)據(jù)典,辯駁得滿朝文武無話可說;對待 反對變法者,他以秋風(fēng)掃落葉之勢反擊,連朋友和恩人也
5、毫不放 過;他做的一切,不過是 “ 國富民強 ” 四個字。 3. 相關(guān)知識 游記散文 游記是記述旅途見聞的一種散文。游記取材的范圍極廣,無 所不包,它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奇瑰,可以記錄 風(fēng)土習(xí)俗的 異詭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記一國的 重大事件。 游記有帶抒情色彩的,作者游蹤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所感, 便形諸筆墨,往往情與景相生相發(fā)。如劉白羽的長江三日借 美景抒豪情,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借凄景寄寓失意之感。 游記有帶科學(xué)色彩的。這種游記的寫作總是作者親臨實勘的 結(jié)果,因而包含了地理氣候、風(fēng)俗、民族、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 方面的記錄,往往翔實精確而科學(xué)。如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徐 霞客
6、的徐霞客游記。 游記大多以記敘和描繪為主,但有的側(cè)重于議論,通過記游 而說明事理。如游褒禪山記 石鐘山記。 記 “ 記 ” 是古代一種散文體裁,可敘事、寫景、狀物,抒發(fā)情 懷抱負,闡述某些觀點。記的目的往往在于抒發(fā)作者的情懷和抱 負 ( 感情和主張 ) ,闡述作者的某些觀點。作為一種文體, “ 記 ” 在六朝獲得文體生命,唐代進入文苑,宋代其內(nèi)容得到拓展,形 式更加穩(wěn)固。明清時主體性色彩更加濃厚,逐漸成熟穩(wěn)固。 自 主 預(yù) 習(xí)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褒 禪山 ( ) 舍 于其址 ( ) 廬 冢 ( ) 有碑 仆 道 ( ) 有穴 窈 然 ( ) 咎 其欲出者 ( ) 瑰 怪 ( ) 無物以
7、 相 之 ( ) 安上純 父 ( ) 蓋音 謬 也 ( ) 夷 以近 ( ) 罕 至 ( ) b o sh zh n g p y o ji gu xi ng f m i y h n 2 寫出古今異義詞的古義: (1) 于是 余有嘆焉 古義: ; 今義:連詞,表示后一事緊接著前一事。 (2) 比好游者尚不能 十一 古義: ; 今義:數(shù)目,十一。 對這件事 十分之一 (3) 此所以 學(xué)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義: ; 今義,特指有專門學(xué)問的人。 (4) 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 之觀 古義: ; 今義:程度副詞,很,十分。 (5) 至于 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古義: ; 今義:連詞。 泛指
8、求學(xué)的人 不平凡,非同尋常 到了 3 解釋下列句中的多義詞。 (1) 觀 古人之 觀 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 得 ( ) 此則岳陽樓之大 觀 也 ( ) 玄都 觀 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 ) 予 觀 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 ) 觀察、看 景象 建筑物的一種, 讀 gu n 觀賞,看 (2) 道 有碑仆 道 ( ) 何可勝 道 也哉 ( ) 得 道 者多助 ( ) 以其人之 道 ,還治其人之身 ( ) 道 芷陽間行 ( ) 道路 說、講 王道,人道 方法 取道 (3) 名 以故其后 名 之曰 “ 褒禪 ” ( )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 名 者 ( ) 山不在高,有仙則 名
9、 ( ) 不 名 一錢 ( ) 狄公有盛 名 ( ) 命名,定名 說出,解釋 出名,有名聲 以私人名義占有 名聲 (4) 文 獨其為 文 猶可識 ( ) 不以木為之者, 文 理有疏密 ( ) 屬予作 文 以記之 ( ) 文 過飾非 ( ) 文字 紋理 文章 掩飾 (5) 得 此余之所 得 也 ( )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 往往有 得 ( )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 得 極夫游之樂也 ( ) 吾 得 兄事之 ( ) 得 復(fù)見將軍于此 ( ) 心得體會 心得 能夠 必須 能夠 4 解釋下列各虛詞在句中的意義和用法。 (1) 乃 以其 乃 華山之陽名之也 ( ) 問今是何世, 乃 不知有漢 ( ) 度我至
10、軍中,公 乃 入 ( )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 乃 翁 ( ) 良 乃 入,具告沛公 ( ) 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 乃 有二十八騎 ( ) 是,在 卻,竟 ( 然 ) ,反而 才,這才 你的 于是,就 只,僅 (2) 其 以故 其 后名之曰褒禪 ( ) 其 孰能譏之乎 ( ) 獨 其 為文猶可識 ( ) 問 其 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 ) 蓋 其 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 ) 余亦悔 其 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 ) 以 其 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 )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 其 彌章 ( ) 指示代詞,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時間 難道,表反詰 代詞,它,代仆碑 代詞,它的 代詞
11、,那,代指后洞 代詞,代指自己 他們,代指古人 助詞,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可不譯 5 寫出下列詞類活用的用法和意義。 (1) 唐浮屠慧褒始 舍 于其址 (2) 火尚足以 明 也 (3) 以故其后 名 之曰褒禪 (4) 非常之觀常在于 險遠 (5) 有泉 側(cè) 出 舍:名詞用作動詞,筑舍定居。 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名:名詞用作動詞,命名。 險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側(cè):名詞作狀語,從旁邊。 (6) 問其 深 ,則其好游者不能 窮 也 (7) 則其 至 又加少矣 (8) 謬 其 傳 而莫能 名 者 (9) 其進欲難,而其 見 欲奇 (10) 至于 幽暗昏惑 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12、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窮:形容詞用作動詞,走到盡頭。 至: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 謬:使動用法,弄錯,使 錯。傳:動詞用作名詞,流 傳的文字。名:名詞用作動詞,識其本名,說出名稱。 見:動詞用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形容詞作名詞,迷亂的地方。 6 翻譯下面句子。 (1)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 游之樂也。 (2) 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我們 ) 出洞以后,就有人責(zé)怪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 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那次游洞的樂趣。 這就是求學(xué)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選取 ( 文獻資料 ) 的原因 啊。 (3)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
13、之謬其傳而莫能 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我對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的文獻未能存留下來, 后世弄錯了流傳的文字而無人能說得清的事,哪能說得完呢? 7 填空。 ( 1 ) 既其出,則或 ,而余亦悔 也。 ( 2 )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 鳥獸,往往有得,以其 也。夫夷以近,則游 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 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 。有志矣, 不隨以止也, ,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 ,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 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 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咎其欲出者 其隨之而不得 極夫
14、游之樂 求思之深而無不在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然力不足者 而又不 隨以怠 其隨之而不得 極夫游之樂 而又不 隨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3) 下面都是王安石的名句,你能填寫完整嗎? ,明月何時照我還? ( 泊船瓜洲 ) 千門萬戶曈曈日, 。 ( 元日 ) ,自緣身在最高層。 ( 王安石 ) (4) 王安石, (1021 1086) ,北宋 、 , 字介甫,號半山,江 西臨川人。神宗時,曾推行變法,后因保守 派反對失敗后,退居江寧,卒謚 “ 文 ” 。被列寧譽為 “ 中國十一 世紀的改革家 ” 。其散文雄健峭拔,被推為 “ ” 之一。其作品今存王臨川集等。 (5) 記是一種文體,寫法自由,
15、可以 , , 也可以 , ( 寫法 ) 。游褒禪山記不同于岳 陽樓記,它是作者游褒禪山后所記,所以它是一篇 。 春風(fēng) 又綠江南岸 總把新桃換舊符 不畏浮云遮望眼 政治家 文學(xué)家 唐宋八大家 說明 議論 描寫 抒情 游記 課 堂 探 究 一、合作探究 1 作者是從幾個方面比較前洞和后洞的?這樣的比較目的 是什么? 答案: 作者從洞的位置、距離、環(huán)境的危險程度、游人的多 寡幾個方面對前洞和后洞進行了比較;比較的目的之一是為自己 游后洞的經(jīng)歷作鋪墊,更重要的是為自己后文的議論張本,使自 己的觀點有根據(jù): “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
16、焉, 故非 有志者不能至也。 ” 2 作者為何由 “ 仆碑 ” 而 “ 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 傳而莫能名者 ” 呢? “ 仆碑 ” 和 “ 古書 ” 有什么關(guān)系? 答案: 作者并不只想就 “ 仆碑 ” 上的文字進行議論,而是想 議論人們對所有 “ 不存 ” 的 “ 古書 ” 上知識的誤傳而帶來的危 害,從而得出 “ 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的結(jié)論, 因此作者自然由 “ 仆碑 ” 過渡到 “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 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 。 “ 仆碑 ” 和 “ 古書 ” 是特殊和一般的關(guān) 系,是點和面的關(guān)系,是 “ 斑 ” 和 “ 豹 ” 的關(guān)系。 3 本文由 “ 不得
17、極夫游之樂 ” 生發(fā)出 “ 盡吾志 ” 的觀點, 又由 “ 仆碑 ” 生發(fā)出 “ 深思慎取 ” 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lián) 系嗎? 答案: 作者游褒禪山,本來是一次平常的游歷活動,但卻從中悟出了人 生哲理 從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 “ 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 者少 ” ,從 “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 悟出 “ 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 ;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 “ 非有志者不能至 ” 的結(jié)論。然后將這次游山而未能 “ 極夫游之樂 ” 的教訓(xùn)升華到理論上來,具 體分析了 “ 至 ” 的幾個條件,最后得出 “ 盡吾志 ” 的觀點 這正是 “ 求思 之深而
18、無不在 ” 的結(jié)果。由此 可見, “ 盡吾志 ” 的觀點跟 “ 深思慎取 ” 的觀 點是有聯(lián)系的: “ 盡吾志 ” 的觀點是在 “ 深思慎取 ” 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有了 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 “ 深思慎取 ” ,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作者強 調(diào)的是 “ 盡吾志 ” 的觀點,將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 “ 深思慎取 ” 的觀點,這種布局方式是恰當?shù)?,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方面。 “ 古人之觀于天地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 這句話,即可看出 上述兩個觀點的聯(lián)系。 4 在本文中,作者是如何論證 “ 志 ”“ 物 ”“ 力 ” 這三者 之間關(guān)系的? 答案: 作者提出了三個
19、“ 不能至 ” : “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 “ 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 , “ 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 。這 三個 “ 不能至 ” 表達了三層意思,提出了達到目的的三個必要條 件: “ 志 ”“ 物 ”“ 力 ” 。在提出 “ 志 ” 這個條件時,用兩個否 定詞構(gòu)成雙重否定,強調(diào) “ 有志 ” ;在提出 “ 力 ” 和 “ 物 ” 這兩 個條件時,又分別把 “ 有志 ” 作為基本前提,也強調(diào)了 “ 志 ” 。 這就揭示了三者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首先要有 “ 志 ” ,其次要有 “ 力 ” ,再次要有 “ 物 ” ,把要有堅定的方向、不斷的艱苦努力 又需要一定的物質(zhì)條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
20、邏輯十分嚴密。 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而其中 “ 志 ” 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對 “ 志 ” 的重要性,作進一步的強調(diào)和申 述。 “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 ,是說有 “ 力 ” 而無 “ 志 ” ,因此未達到目的,這會被人譏笑,自己也會悔恨; “ 盡 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 指出只要 “ 盡吾 志 ” ,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通過對比 “ 力足以至 ” 而未能至和 “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 ” 兩種情況,得出 “ 可譏 ”“ 有悔 ” 和 “ 無悔 ”“ 無譏 ” 兩種結(jié)果。這一正一反的兩層意思,照應(yīng) “ 既
21、其 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 ,突出 了 “ 有志 ” 的決定作用,并且提出 “ 盡吾志 ” ,即全力以赴、堅持不 懈的高標準要求,從事物的規(guī)律性歸結(jié)到人的主觀能動性,把所議論 的道理推進一層。 5 王安石認為 “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 。你 認為 “ 力 ”“ 志 ”“ 物 ” 這幾個條件哪一個起決定作用呢? 答案: 觀點一: “ 志 ” 起決定作用。首先要確立志向,因為 非常之觀常在險遠,有了志向,才有目標,有方向。 “ 盡吾志也 而不能至者 ” ,即使未達到目的,也可以于己無悔,不為人譏。 一個人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況下半途而廢,會徒然讓人譏
22、笑, 也給自己留下無窮遺憾。 觀點二:三個條件缺 一不可。必須有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 堅強意志,有足夠的力量,還要具備可資憑借的物質(zhì)條件,只有 具備 “ 志 ”“ 力 ” 和可以輔助的 “ 物 ” 這三者,才能到達預(yù)期的 境地。 二、歸納總結(jié) 圖解文章 主旨探微 作者通過敘述游褒禪山所見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經(jīng)過,進而 議論并抒發(fā)感想,說明無論治學(xué)還是處事,要實現(xiàn)理想,成就一 番事業(yè),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zhì)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 強的毅力;在研究學(xué)問上要 “ 深思而慎取 ” 。 讀 寫 遷 移 一、源頭活水,積累妙用 ( 一 ) 素材這樣積累 1 在教材中提煉 (1) 盡志無悔 “ 十一世紀中
23、國最偉大改革家 ” 王安石是一個難以蓋棺論 定的人物。自北宋以來,褒之者少,而毀之者卻是全面開花、隨 處可見,幾百年內(nèi),無論是在官方的 “ 正史 ” ,還是在民間的小 說、戲曲中,王安石的各個方面,從學(xué)問到做官,從私人生活到 道德品行,無不被人詬病。 但是塵埃掩不住真金,浮云遮不住星澤,真正的智者經(jīng)歷史 長河的淘洗發(fā)出了奪目的光芒。他之所以被詬病,是因為他是改 革者;他的改革觸動了官僚集團的根本利益。面對種種非難,他 抱定 “ 天變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人言不足恤 ” 的堅定信念, 在那死氣沉 沉的環(huán)境中,爆響了一個驚雷。這驚雷,綿延至二十 一世紀的今天,仍然振聾發(fā)聵。無改革社會便不能進步,
24、要改革 必冒風(fēng)險。是安于現(xiàn)狀、安于落后,還是冒險而進,求得發(fā)展? 這個二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已作出回答,已帶領(lǐng)國人領(lǐng)略著 “ 世之 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 ” 。 (2) 志當存高遠 幾乎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遠大志向,但真正可以踏上成功彼 岸的人卻為數(shù)不多,這又是為什么呢?其實,探尋 “ 志 ” 的過程 正如入華山洞的過程, “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 , 當我們離目標越來越近時,會發(fā)現(xiàn)路變得越來越窄,興許有時還 會碰上電閃雷鳴的壞天氣。大多數(shù)人會 被這樣的情景嚇壞,或是 埋怨暴雨后的小路過于泥濘,因此不愿再前進,于是,他們就這 樣背離成功而去。而那些 “ 不怠 ” 的人終會在黑暗中發(fā)現(xiàn)那
25、個代 表著希望的小光點,然后在柳暗花明中找到落腳的終點站。 (3) 拒絕平庸 “ 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 焉。 ” 我深以為然。太多的前人,太多的遠方,連風(fēng)景也如嚼過 千遍的雞肋,愈發(fā)促使我們拿起自己的理性,拒絕平庸,踏出自 我之路。拒絕平庸而甘于平凡,這不是修辭的問題,而是生存還 是死亡的問題。 2 在名句中選擇 王安石名句集錄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泊 船瓜洲 更無一片桃花在,借問春歸有底忙。陂麥 只聽蛩聲已無夢,五更桐葉強知秋。五更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 花 ) 萬里衡陽雁,尋常到此回。送劉貢甫謫官衡陽 天變不足畏,
26、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 王安石傳 ( 二 ) 素材這樣運用 范文參考 游褒禪山記讀后感 王安石于褒禪山之一游,在未盡力以探尋到奇景的遺憾中結(jié) 束。而這一游不僅僅就這樣結(jié)束了,而是帶給了他不斷的反省和 深刻的思索,從而他得出 “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 這一感慨。這一感慨又未嘗不能 用于我們的學(xué)習(xí)與生活中呢? “ 有志者事竟成 ” 。而放眼縱觀古今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這 句話很有道理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受辱于敵國,但因為心中 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負重,最后不僅報了仇,還成就了大業(yè),振 興了國家。 宋代范仲淹從小有志于天下。雖然他自幼貧苦,但刻苦好學(xué)
27、, 心系祖國。最終他寫出了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這句令后人贊嘆的句子,他也成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 著名愛國英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從小立志要救國, 長大后一心致力于變法,最后卻以失敗 告終。但他臨終前還大聲 說: “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雖然變法 失敗了,但他的志向與愛國之心卻得到了后世無限的敬仰。 志向,是人生的航標,是夜空中的明燈,更是人前進的動力。志 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而一個沒有志向的人就像斷了線的風(fēng)箏,永 遠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談成功了。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諸努力也 是不行的。一個人想要成功,除了確立志向,還要像越王勾踐一
28、樣不 畏重重阻撓;像范仲淹一樣堅持不懈,刻苦努力;還要像譚嗣同一樣 永遠心系祖國 周恩來總理在年少時曾經(jīng)說要 “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因此我 們作為學(xué)生 ,志向應(yīng)該不僅僅是取得好成績,考上個好大學(xué),還應(yīng)盡 自己全力學(xué)習(xí)知識和技能來使祖國變得更加強大。往往志向設(shè)立的越 高,一個人也就越有發(fā)展。因此我們也應(yīng)該把眼光放遠,而不是僅僅 停留或滿足于眼前。 人生即是一個立志和盡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繼續(xù)走下去;而 盡志了,就永遠無悔。 二、類文品讀 由此及彼,拓展視野 【 類文品讀】 讀文賞景游褒禪 位于含山縣北 15 華里的褒禪山,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 石到此一游并留下千古流傳的游褒禪山記而聞
29、名于世。褒禪 山山勢幽深,古洞奇奧,自古以來為旅游勝地。現(xiàn)在按照王安石 文中的記載和描 述重修景點,以重現(xiàn)當年風(fēng)貌,迎接天下游客。 為了突出褒禪山厚重的歷史文化品位,景區(qū)正在褒禪寺后興建了 一座占地近 700 平方米的大雄寶殿,并對當年王安石半途而廢的 華陽洞也進行了改造。 游客可以在千年古剎褒禪山寺領(lǐng)教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還可以順著當年王 安石的足跡,重溫游褒禪山記中描述的華陽洞險、奇、美、絕的意境, “ 游山如讀史,看洞若觀畫 ” 的感覺,會油然而生。另外,在景區(qū)內(nèi)的農(nóng)家 飯店,吃上一頓經(jīng)濟實惠的農(nóng)家飯,再買一些昭關(guān)翠須茶、小磨麻油等特色 產(chǎn)品,也是妙趣橫生。入春以來,來褒禪山游玩的客人不
30、絕于道。王安石在 他的 游褒禪山記里對 “ 古人 ” 面對世界而屢有生發(fā)的現(xiàn)象做了一個小結(jié): “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 無不在也。 ” 王安石自己現(xiàn)在也早已作古了,他在游褒禪山記中所表達 的那一番道理,也早已為世所公認,并指導(dǎo)著人們向著世界的深處遠處險處 前進。 “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 這道理平實,簡單, 樸素 世上的真理都是平實簡單樸素的 卻來之不易,這人人心中所有 人人筆下所無的十幾個字,含在歷史的嘴里多少年代了,一直要等到王安石, 才由他說了出來。 另一件事,就是對人們在 “ 華山 ” 這個 名稱的讀法上以訛傳 訛的感慨
31、,并進而提出 “ 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 ” 的觀點。善于 從小事中看出問題反映了這位未來改革家的縝密細致的思維。 【 經(jīng)典感悟】 古人評論 此文足以概荊公之生平。 “ 志 ” 字是通篇之主,謂非定力以 濟之,即有志亦復(fù)無用。故公之行新法堅決,不信人言也。所謂 “ 無物以相之 ” ,相者,火也;火盡又焉得至?故行新法亦須人 以助。武靈王行新法,有肥義諸人相之;公不得韓、富為之相, 專恃呂惠卿、李定輩,無濟也。 “ 于人可譏 ” ,則指同時指斥新 法者; “ 在己為有悔 ” ,非悔新法之不可行,悔新法之不竟行也。 “ 盡吾志 ” 三字,表明公之 倔強到底,不悔新法之不善,而恨奉 行者之不力。始終不
32、肯認過之意,溢于言表。 按至和為仁宗年號,公實未相,新法亦未萌芽,吾言似少近 穿鑿鍛煉。不知言者心聲,公之宿志如此,則異日之設(shè)施亦正如 此。但以文字決之,已足為公一生之行述。唯文字之千盤百轉(zhuǎn), 盡伸縮之能事,自屬可貴。 ( 近代 ) 林紓選評古文辭類纂卷九 有志有力,而又有物以相之;其終不能至者,則亦無如何焉。 借題發(fā)意,文人之常,然必說破正旨。此只于言外遇之,又是一 格。 ( 清 ) 沈德潛唐宋八大家讀本卷三十 借游華山洞,發(fā)揮學(xué)道?;驍⑹?,或詮解,或摹寫,或道 故, 意之所至,筆亦隨之。逸興滿眼,余音不絕。可謂極文章之樂。 ( 清 ) 吳楚材等古文觀止卷十一 王安石剪影 在封建士大夫中,王
33、安石的個人品節(jié)是難能可貴的。他位尊 宰相,卻 “ 視富貴如浮云,不溺于財利酒色 ” ,質(zhì)樸儉素,生活 簡約。他的妻子吳氏曾經(jīng)瞞著他為他買了一名小妾,王安石發(fā)現(xiàn) 后,將小妾退還原來的丈夫,并贈給金錢。王安石性孝友,所得 的俸祿,任憑家人取用。他在為母親守孝期間,一個送信的人來 到他家,見他穿著樸素,竟誤認他是 “ 院子 ” ( 家仆 ) 。他一生為 官清廉,反對貪鄙,從不坐人抬的轎子。 有一次生病時,部屬送給他一些黨 參,他也斷然拒絕。晚年退居 江寧時,他住在蔣山半山園的幾間簡陋的房子里,后來又捐出作 寺院;每逢外出,他騎一頭小驢子,途中要逢客人,便下驢坐在 小凳子上交談。王安石這種平易近人、生活儉樸的作風(fēng),使得那 些百般誣蔑、攻擊他的政敵,也不得不承認他 “ 素有德行 ” , “ 平 生行止無一污點 ” 。 王安石為人特立獨行。據(jù)載,他常不梳洗就出門會客,看書 入神時則會隨手拿東西吃,吃了魚食也不知道。普遍認為蘇洵的 辨奸論就是影射王安石的,其中寫道: “ 夫面垢不忘洗,衣 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 囚首喪面而談詩書, 此豈其情也哉? ” 蘇軾和王安石也歷來不 睦,王安石好做驚人之言,蘇軾曾作文譏諷。民間也有不少兩人 斗智的故事。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初中語文作文素材:30篇文學(xué)名著開場白
- 初中語文答題技巧:現(xiàn)代文閱讀-說明文閱讀知識點總結(jié)
- 初中語文作文十大??荚掝}+素材
- 初中語文作文素材:描寫冬天的好詞、好句、好段總結(jié)
- 初中語文必考名著總結(jié)
- 初中語文作文常見主題總結(jié)
- 初中語文考試??济偨Y(jié)
- 初中語文必考50篇古詩文默寫
- 初中語文易錯易混詞總結(jié)
- 初中語文228條文學(xué)常識
- 初中語文作文素材:30組可以用古詩詞當作文標題
- 初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七大類別總結(jié)
- 初中語文作文素材:100個文藝韻味小短句
-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33套答題公式
- 初中語文228條文學(xué)常識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