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論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論文(8篇)
《【課堂教學論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論文(8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課堂教學論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論文(8篇)(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課堂教學論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論文(8篇) 第一篇:語用學理論發(fā)展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啟示 [摘要]基于對語用學涵義、誕生歷程以及國內外研究進展的綜合分析,提出語用學理論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五個啟示:樹立語用意識,轉變教學理念;運用語用理論,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注重情感交流,培養(yǎng)交際能力;利用語碼轉換,提升教學效果;強化語用研究,促進教師發(fā)展。建議英語教師關注語用理論的發(fā)展,加強課堂話語研究,優(yōu)化課堂言語行為,促進自身專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語用學;語用理論;大學英語;課堂教學 一、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發(fā)展,我國綜
2、合國力的顯著增強,各行業(yè)領域對外交往日益頻繁。在跨文化交流活動中,如何合理使用交際話語,促進交際各方的人際關系,做到即堅持原則又互相尊重,在和諧交際語境下達成交流目標,業(yè)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語用學作為一門實用學科已引起語言和教育研究者的密切關注,但將其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研究不多,影響語用學理論對外語教學實踐指導功能的發(fā)揮(劉偉、孫穎2014)。本文就如何將語用學研究成果有效運用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這一問題作深入分析。 二、語用學的涵義與誕生歷程 語用學(Pragmatics)是語言學科的一個分支,它研究如何科學運用語言,即研究如何通過語境來理解和使用特定
3、情景中的特定話語。語用學和語義學是互為補充的兩個不同研究領域。上世紀30年代末,美國著名哲學家莫里斯(C.Morris)首先使用了“語用學”這個術語(何自然1987),50至70年代,英國語言哲學家格萊斯(H.P.Grice)提出了著名的“合作原則”和“會話含意”學說,英國哲學家奧斯汀(J.L.Austin)和美國哲學家塞爾(J.R.Searle)先后提出和發(fā)展了言語行為理論。1977年《語用學雜志》(Journalofpragmatics)在荷蘭正式創(chuàng)刊,標志著語用學作為語言學的一門獨立學科而得到確認(文旭1999)。從此,語用學研究引起了語言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研究范圍不斷拓寬,語用理論得
4、到快速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語言學習如果僅僅停留在詞匯、語法、語音、語調等知識層面上,而無法很好地理解話語語境,包括語言交際的場合,交際的性質,交際參與者的經歷和個人情緒等,將不能準確地理解和使用語言,也即不能靈活得體地運用語言。因此,在交際言語行為實踐中,只有合理地運用語用策略,才能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取得良好的交際效果。 三、國外語用學研究的發(fā)展概況 1967年,英國著名語言哲學家格萊斯(H.P.Grice)在美國哈佛大學作題為《邏輯與會話》講演中提出了旨在創(chuàng)建一套系統(tǒng)的有關隱含意義的哲學構想,受到各學科專家的普遍重視,他提出的合作原則(Coopera
5、tiveprinciple)及其各項準則是從語言哲學的角度構建一般性會話原則和交際各方語言表述形式及內容的具體規(guī)定,其核心思想———合作原則成為語用學領域最重要的基本理論之一。但該原則也受到了不少質疑、批判、修正和改造。封宗信(2008)將始于Kasher的諸種尋求代替格萊斯原則的新原則稱為“后格萊斯原則”(Post-Griceanprinciples),包括理性原則、禮貌原則和關聯(lián)原則;而把以Levin-son為代表的肯定Grice哲學框架并以闡釋和發(fā)揚為主的新原則稱為“新格萊斯原則”(Neo-Griceanprinciples),包括數量原則、信息量原則和方式原則。格萊斯原則盡管受到不少爭
6、議甚至批判,但它為語用學提供了無法超越的哲學框架,并高度概括了隱含意義產生和理解的真諦,是語用學的奠基之作。英國哲學家奧斯汀(J.L.Austin)從語言使用的社會功能層面對語言的“社會性”進行了闡述,于1962年首先提出了言語行為理論。后來,他的學生、美國哲學家塞爾(J.R.Searle)進一步提出了間接言語行為理論,成功將言語行為理論與格萊斯會話含義學說相結合,把間接言語行為與言語交際的禮貌原則相聯(lián)系(索振羽2000)。英國語言學家利奇(G.Leech1983)在對語用學原則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后,對格萊斯的合作原則進行了修正和擴充,提出了禮貌原則(Politenessprinciple)和跨
7、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Pragmaticfailure)概念。Brown和Levinson則在1978年推出的專著《UniversalsinLanguageUsage:PolitenessPhenomena》和在1987年出版的修訂版《Politeness:SomeUniversalsofLan-guageUsage》中系統(tǒng)地闡述了禮貌理論,提出面子(Face)、威脅面子的行為(Face-threateningActs)和面子保全論(Face-sav-ingTheory)等基本概念(車云芳、鄭娟2009)。這些理論對外語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俞東明1993)。然而,上述
8、原則并不能全面解釋不同語境下語言交際實踐中的各種語用現象,針對語用學理論研究存在的問題,國際語用學會秘書長、比利時語用學家維索爾倫(JefVerschueren)于1987年在其《PragmaticsasaTheoryofLinguisticAdaptation》一書中首次提出了順應性理論的概念,并在其1999年出版的新著《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中得到進一步完善。她認為語言使用過程是使用者根據語言的變異性、商討性和順應性等特性不斷對語言做出選擇的動態(tài)過程,也即語言使用者在不同的意識程度下對語言結構與語境相互順應的過程。順應性理論(Adaptationtheory)為語
9、用學研究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得到眾多學者的認同。進入21世紀后,隨著認知科學的興起,語用學逐漸“認知化”,認知理論不斷地對語用學理論加以驗證,而心理語言學的“自我中心論”(Egocentrism)卻對格萊斯理論提出挑戰(zhàn)。著名語用學者伊斯凡克科斯把這兩種理論相融合,提出了“社會-認知語用視角”(Social-cognitiveapproachtopragmatics,簡稱SCA),旨在建立新的語用學分析框架。SCA作為一種新的語用視角對語用學研究具有重要啟示與運用價值。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發(fā)展迅猛,非英語國家使用英語進行言語交際的人數遠遠多于母語為英語的人數,也就是說英
10、語的使用呈現非本族化(nonnativisati-on)的新趨勢。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Englishasalinguafranca,簡稱ELF)的社會角色變化改變了其交際屬性,英語使用語境已從傳統(tǒng)的單語(monolingual)逐漸轉為多語(multilingual)和多文化(multicultural)融合并存的新常態(tài)。為此,不少學者意識到EFL(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教學實踐應與ELF研究相結合,以提高英語教學對語用能力新內涵的認識。英語語境的多元化發(fā)展變化引起了語言研究者對傳統(tǒng)語用能力觀的重新審視。 四、國內語用學引進和研究概況
11、 自胡壯麟先生1980年在《國外語言學》第3期上發(fā)表《語用學》一文至今的35年來,我國的語用學從引進、介紹到應用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語用學理論的引進使國內學者在明確了其基本內容的同時,也開始把這些語用理論運用于解決語言交際中的實際問題,主要集中在語言教學、翻譯學和修辭學等領域。語用學理論在國內的發(fā)展主要是運用理論分析具體的語言現象,相關研究以例證為主。理論研究方面,針對格萊斯的合作原則,錢冠連教授透過對會話交際中量、關系、方式和質等的系列研究發(fā)現,在這四者違背合作原則的情況下,談話并沒有失敗。因此他認為“合作不必是原則”,并提出用“目的-意圖原則”代替“合作原則”。錢教授這一系列的實例研究
12、,證明了跨文化交際中不能單一遵循合作原則,合作原則并不能滿足各種交際情景的會話需求。20世紀末維索爾倫(JefVerschueren)《語用學的理解》專著的出版引起了國內學者的廣泛關注,運用其順應性理論對傳統(tǒng)言語交際行為進行了語用學研究,并對其教學應用作理論探討。于國棟(2000)認為可運用順應性理論對語碼轉換(Code-Switching)進行語用學研究,施洋(2014)則對英語課堂語碼轉換功能進行了探究;何自然和張淑玲(2004)對人們選擇使用非真實性話語的策略使用情況進行了分析,認為“說假”(Decep-tion)是說假者心理、社交和物理世界相互順應的結果。朱小美和闞智文(2007)認為
13、順應性理論能更完善地解釋禮貌現象,禮貌原則存在缺陷的根本原因就是忽視了禮貌的順應性。張艷君(2009)發(fā)現順應論與合作原則相互扣合,共同指導具體的交際行為。冉永平和方曉國(2008)則從語言順應論視角研究了反問句的人際語用功能。在教學應用方面,胡啟海(2010)認為教師課堂言語也是一種言語行為選擇過程;朱雅麗(2014)運用順應理論對語用失誤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了避免失誤的策略以及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也有學者認為課堂教學中委婉語的使用是教師對學生的心理世界、師生關系的社交世界以及課堂語境的物理世界順應的結果。近年來,國內學者開始關注認知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在語用研究領域的運用,拓寬語用學研究視野
14、。周紅輝的研究支持了Kecskes的SCA觀點,并提出“自我中心話語”概念。隨后,他又提出了與“自我中心話語”對立的概念“合作性話語”,將合作原則的“共同目的”與言語行為理論的“說話即做事”緊密結合起來,“合作性話語”也即“為達到共同目的所進行的言語行為”(周紅輝2015)?!昂献餍栽捳Z”亦可理解為“具有合作性的言語行為”,它的提出不僅補充完善了SCA的思想和理論框架,并且積極地推動了其他言語交際現象的研究和發(fā)展。此外,多元語境下的語用現象也引起國內學者的關注,冉永平(2013)對多語言、多文化語境下的英語語用特征進行研究,發(fā)現與英語本族語單一語境相比,ELF背景的語用表現與語用關注呈現多元化
15、新特點,表現出不少多元語用現象。研究還發(fā)現ELF交際凸顯出交際主體的他者化與語境因素的多元化融合,出現了具有交叉文化語用特征的語言語用與社交語用表現。這對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提升語用能力問題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五、語用學理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語言是人們交際的工具,英語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運用能力。英語課程教學的口語、翻譯和寫作等技能都屬于語用能力研究范圍。長期以來我國的英語教學雖然強調語言的交際功能,強化學生交際能力培養(yǎng)也得到老師們的認同,但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由于受到課時數及學生人數等的影響,多數教師仍然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組織教學,以課文分析、閱讀理解、
16、語法分析和詞匯學習等語言知識和理解技能的培養(yǎng)作為主要內容,忽視甚至省略交際和寫作技能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訓練,導致學生口語和寫作等語言表達能力普遍較差。大學英語教學急需運用語用學理論成果,切實提高學生語用表達能力。從上述國內外語用學理論研究成果來看,跨語言文化交際合作性話語應以合作原則、禮貌原則和面子保全原則等語用原則為基礎,科學運用順應性理論提升言語交際能力,針對語境的變化靈活采用合適的話語交際策略,進而達到有效交際的目標。這為我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不少啟示。 (一)提高語用觀念的認識,轉變課堂教學理念 許多證據顯示,在影響教師教學行為因素中,觀念比知識的影
17、響更大。英語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是教師在課堂語境中為實現教學目標所使用話語的行為,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和媒介,與教學效果緊密相關。教師雖然并非真正清楚其觀念將導致怎樣的課堂行為,但仍然習慣于按其自身觀念行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的話語活動主要體現在教材內容的講解、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師生交流互動等方面,通過話語滲透和引導,實現知識的傳遞,學生則從對教師話語的理解和接受中習得語言知識。如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采用適切的言語行為策略以順應語言課堂學習語境,那么學生的語言綜合語用能力也就無法提升??梢?,教師的課堂話語及行為既是組織和管理課堂的手段,又是學生語言知識的輸入來源和主要途徑
18、,因而教師的語用觀念非常重要。教師對語用學的認識和相關知識的缺失無疑是學生語用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運用語用學理論原則,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課堂話語行為的數量和質量對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甚至可能決定教學的成敗。從上述語用學理論分析可見,英語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既要順應教學內容需要,又要順應教學語境,包括學生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師要運用適當的言語行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各種感官得到刺激,消除課堂學習倦怠,有效提高語言知識輸入效果??沙浞诌\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逼真的語言情景(視覺輸入),同時配以適合的背景音樂(聽覺輸入),創(chuàng)建
19、良好的語言學習語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順應課堂教學目標要求,采用恰當的課堂話語策略、互動模式和反饋策略,依據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模式,使每堂課都有新鮮感,防止學生因教學模式的單一而對課堂產生厭倦心理。然而,不少教師對多媒體教學價值的認識存在偏差,對圖像和感官效果的過度關注,反而使課堂成為以PPT為背景的“填鴨式”教學,不利于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對此,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注重師生情感的交流,培養(yǎng)言語交際能力 英語課堂是師生共同參與語言教學的活動場所,課堂活動既是教學活動,也是語言交際活動。研究表明,學生對教師的課堂言語行為非常敏感,他們對教師與自己以及其他同
20、學的交往都很重視和關注。教師話語既為學生話語提供示范,又是學生語言學習環(huán)境的重要影響因素,教師課堂話語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語言習得的效果。對大學英語課堂而言,教師的言語行為往往側重于學生語言的認知,而對學生情感的影響則有所忽視。教師課堂話語普遍存在話語數量偏多、話語的形式與功能存在單一、課堂提問開放性不強、師生言語交流互動偏少、教師對學生的反饋缺乏激勵與尊重等問題。這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個性特征,促進其個性化發(fā)展,對原有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從語用學的原理來審視現代英語課堂教學,通過采用恰當的話語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建學生積極情感的教學語境,提升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與動力。 (四
21、)發(fā)揮語碼轉換的功能,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英語課堂既是教學平臺,也是交流平臺,課堂話語是知識傳輸、獲得、建構等的重要媒介,是向學生傳輸可理解的語言知識的一種代碼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教師話語質量決定著學生語言習得效果。按照維索爾倫的順應性理論,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語言傳輸知識的過程也就是順應課堂語境滿足交際需要、不斷選擇語言的動態(tài)過程。由于英語和漢語分屬不同語系,兩者既有語言共性,又有差異性,教師的課堂話語要適時進行語碼轉換,讓學生能正確理解其話語涵義。例如,將英語“brownsug-ar,blacktea”轉換為漢語“紅糖、紅茶”,用雙語解釋漢語特色詞“鐵飯碗”(ironricebow
22、l)、“一國兩制”(onecountry,twosys-tem)等。英語教師應積極順應課堂語境,充分發(fā)揮語碼轉換的親和、調節(jié)及支持功能,增進師生感情,調節(jié)課堂氣氛,提高話語可接受性,消除課堂學習緊張、焦慮、畏懼或倦怠感,減少語言學習障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五)強化語用能力的研究,促進教師職業(yè)發(fā)展 大學英語教學效果不如意,教師職業(yè)滿意度不高,職業(yè)成就感低,教師自身語用能力不足無疑是主要原因之一。語用問題是當代外語語言研究關注的新焦點,對英語教學與英語學習的理論與實踐提出了新的問題。全球經濟一體化發(fā)展趨勢使英語成為國際通用語,英語的
23、交際屬性不斷發(fā)生變化,多語及多文化相融成為當代英語使用語境的新常態(tài)。因此,教師要加強英語語用能力的研究,并將語用理論成果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拓寬自身職業(yè)發(fā)展空間。一是強化中西方語言文化知識的教學,提高駕馭跨文化交際話語情境及英語語用能力;二是重新審視英語使用能力的思想觀念,注重多元語言文化相互交融協(xié)同建構能力的研究;三是關注英語課堂內外不同語境下教師語言語用和社交語用能力建構,以及學生學習語用能力研究;四是重視信息網絡環(huán)境下言語交際行為中英語語言語用能力表現特征研究。 六、結束語 言語交際是人類生活的重要部分,英語課堂既是教學平臺,也是
24、交際場所,課堂教學活動具有交際性質。教師言語行為作為教師課堂教學的實施手段,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成效,教師語言使用包括語用動機、語言選擇和語用策略,涉及課堂話語語境的恰當性、多樣性和可變性等多方面,語用問題成為語言教學研究的關注焦點。大學英語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轉變課堂角色,完善教育知識、提升語用能力,加強教學反思、改進話語策略,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學生語言學習。建議英語教師關注語用理論的發(fā)展,加強課堂話語研究,將語用研究成果運用于日常語言教學,以言語行為理論及順應論為指導,促進教師課堂言語行為的優(yōu)化,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有效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fā)展的同時,促進教師自身的
25、專業(yè)發(fā)展,拓寬職業(yè)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1]車云芳,鄭娟.中西面子觀差異及維護面子方略[J].中國電力教育(管理論叢與技術研究專刊),2009(S1):147-149. [2]陳曉蘭.廣東省高職英語教師職業(yè)發(fā)展影響因素研究[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36(2):17-22. [3]封宗信.格萊斯原則四十年[J].外語教學,2008,29(5):1-8. [4]何自然.什么是語用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7(4):20-25. [5]何自然,張淑玲.非真實性話語作為語用策略的順應
26、性研究[J].外國語,2004(6):25-31. [6]胡啟海.英語專業(yè)教師課堂言語行為的順應性研究[J].外語學刊,2010(4):110-112. [7]蔣玉梅.大學英語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外語,2012,9(4):17-24. [8]李航,杜尚榮,李森.論外語課堂中教師話語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科學,2012,28(2):41-45. [9]劉偉,孫穎.語用學與外語教學:回顧與反思[J].外語電化教學,2014(6):52-56. [10]寧峰.英語教學中委婉語的順應性研究[J].
27、高教探索,2015(5):126-128. [11]錢冠連.漢語文化語用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12]秦勃.禮貌的順應性[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7(2):102-104. [13]冉永平.多元語境下英語研究的語用關注[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13,45(5):669-680. [14]冉永平,方曉國.語言順應論視角下反問句的人際語用功能研究[J].現代外語,2008,31(4):351-359. [15]冉永平,楊青.英語國際通用語背景下的語用能力及其重構[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16,48(2):287-299. [16]施洋.語碼轉換在構建英語生態(tài)課堂中的功能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2):155-157. [17]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8]文旭.中國語用學20年[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22(4):9-12.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指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高中生物學1輪復習備考建議
- 新課程新評價新高考導向下高三化學備考的新思考
- 新時代背景下化學高考備考策略及新課程標準的高中化學教學思考
- 2025屆江西省高考政治二輪復習備考建議
- 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化學科學備考策略
- 新高考背景下的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備考策略
- 2025屆高三數學二輪復習備考交流會課件
- 2025年高考化學復習研究與展望
- 2024年高考化學復習備考講座
- 2025屆高考數學二輪復習備考策略和方向
- 202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
- XX教育系統(tǒng)單位述職報告教育工作概述教育成果展示面臨的挑戰(zhàn)未來規(guī)劃
- 2025《增值稅法》全文解讀學習高質量發(fā)展的增值稅制度規(guī)范增值稅的征收和繳納
- 初中資料:400個語文優(yōu)秀作文標題
- 初中語文考試專項練習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