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地球的圈層結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說課稿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地球的圈層結構》(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說課稿
《地球的圈層結構》說課稿(第一課時)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是應聘高中地理的08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地球的圈層結構》。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首先,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圈層結構》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節(jié)的內容。本章教材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首先介紹了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然后介紹太陽系中心天體太陽與地球的關系,從第三節(jié)開始,將眼光移向地球,介紹了地球的運動,本節(jié)主要講述地球的圈層結構,為以后面的講述大氣、水、
2、地貌等地理要素做了鋪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三維目標:根據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和新課程標準要求,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及其分類;掌握地殼、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界限、厚度、物理現狀和物質組成等);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同學的經驗談地震時的感覺,引入地震波,結合多媒體圖畫說明其分類、特點;初步學會讀地球內部的地震波與地球內部圈層構造圖,了解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運用比較法比較內部和外部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地球內部的物質運動及地球外部的各個圈層之間相互聯系,認識事物是
3、存在普遍聯系的;通過地震波的應用認識到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通過探索地球內部物質培養(yǎng)科學的探索精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和正確的宇宙觀,激發(fā)同學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及責任感,地球系統(tǒng)觀念的形成;
3、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根據對教材內容和教學三維目標的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了解地球的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結構,并概括出各圈層的主要特點;利用“地震波的傳播速度和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示意圖”,初步掌握讀圖分析技能;
教學難點:兩種地震波的傳播特征極其在地球內部圈層研究中的運用;地球各圈層的物質組成和主要特點。
說學情
高一的學生有一種探索自然奧秘的欲望,他們對自己生活的行
4、星地球產生很大的興趣。這促使他們理性思考,發(fā)揮理性思維,運用已有的知識思考討論一些關于地球圈層結構的問題。
本節(jié)內容涉及到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和外部圈層結構。學生已具備地震、地殼、外部圈層等感性知識,具備一定讀圖、繪圖能力和資料分析能力。外部圈層科學界一般可直接觀測和測量的方法研究,學生接觸到相關的資料很多,且可以接觸或觀測到所以相對比較熟悉。雖然目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但至今還是不能進入到地球的內部中去,相關的知識是科學家通過地震波來研究推測出的,并沒有直接進入地球內部得到。學生不可直接接觸或觀測到,沒有直觀的感性認識,還要發(fā)揮空間的想象內力,這很不利于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掌握。
說教法
5、
1、講授法,通過教師的講解把知識傳于學生。本節(jié)內容的宏觀性,學生接觸不多、涉及其他學科知識,教師宜采用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采用比喻方式,提供相關圖文資料,設置必要的問題,把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啟發(fā)講授相結合,引導學生用圖表形式把復雜關系條理化。
2、啟發(fā)式教學法,以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師生相互問答,半獨立獲取知識。使學生達到改善方法、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發(fā)現和解決問題、情感提升的目的。這種方法邊教師的單活動為師生雙方的交互活動,學生的活動增加思考過程,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大有裨益。在弘揚素質教育的時代,啟發(fā)式教學法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通過展示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
6、激發(fā)學生興奮點,調動學生積極性,同時可以增加教學容量,優(yōu)化教學過程。本節(jié)內容對學生的空間概念和空間想象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為學生的參與和活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和情境。
4、讀圖分析,通過閱讀、分析圖象獲得所需要的知識來解決相應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技能。本次教學中使用較多的圖象分別有教材中配置的圖象有(圖1.26)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圖1.27)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圖、(圖1.28)地球外部圈層示意圖。
5、板圖分析法,邊板圖邊講解,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
說學法
1、學生需養(yǎng)成正確的讀圖習慣,如讀圖前先看圖名,再看圖等;
2、在老師簡單教學過程中可以
7、模仿地球的結構示意圖自己動手畫,讓自己的頭腦里面有一幅結構示意圖;
3、學習過程中應注意老師的分析過程,理解性掌握知識;
說教學過程
導入:構造懸念、提高學生的興趣
先提問學生一個生活問題:大家在平時吃雞蛋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雞蛋是分幾層?有沒有哪位同學曾經到地球每個圈層去旅游過?還是我們哪天也把地球剝開來看過到底有幾層?再引入一個與本節(jié)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同學帶著問題進行本節(jié)課的學習。問題:既然都沒有,那你想了解地球先生的身體結構嗎?人類是怎樣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
新授:
第一步驟:讀圖分析、概括規(guī)律
引入一個材料拓展學生的知識,通過這個材料提出“什么是地震波”這個問題。組織學生看
8、書并回答地震波的含義,通過播放地震波的運動圖,把地震波這一抽象的概念轉換為直接的印象。通過兩張縱波和橫波的運動形式圖,引導學生看圖并結合課本討論回答,把縱波和橫波的特點以比較的形式整理成表格,讓學生更易懂。
通過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分析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情況的研究及人們將地球內部劃分成幾個圈層結構。通過在黑板上板圖邊講邊繪邊講述各圈層的主要特征。
提出問題:請同學們結合教材內容回答地球的外部圈層的主要層次及各自范圍和作用分別是什么?同學根據這一問題認真地進行思考、討論。而后我根據學生的情況對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進行歸納講解。
第二步驟:設計活動、拓展知識
在講完地球內部各圈
9、層的主要特征后,我設計了一個活動,包括想一想及思考、探究兩個方面。想一想: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質狀態(tài)可能是什么?這一問題有利于對前面剛學的內容進行回顧;思考、探究: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一想還能通過哪些渠道或方法獲取地球內部的信息?設計這一問題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第三步驟:動手繪圖、提高能力(鞏固練習)
講完地球內部各圈層的主要特征后,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畫畫一張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圈層結構的理解和記憶。在講完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后設計一個活動,讓學生想一想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示意圖怎么畫并動手畫圖。熟悉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和外部圈層結構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因此我要求學生能夠熟悉地球的內、外部圈層結構。
小結:講完本節(jié)內容后,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小結。同時我還通過放映一張地球結構圖,根據這張圖片把整節(jié)課的內容再簡單講一遍,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框。
作業(yè):自己創(chuàng)作一幅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
說板書設計
為了幫組學生清晰明了的把握本節(jié)課的內容,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將我的板書設計進行簡單說明。我采用這樣的板書設計,是為了更直觀、更清晰地把握文章內容,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