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yī)精神病學1.概論

上傳人:tian****1990 文檔編號:253000647 上傳時間:2024-11-27 格式:PPT 頁數(shù):42 大?。?00.49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法醫(yī)精神病學1.概論_第1頁
第1頁 / 共42頁
法醫(yī)精神病學1.概論_第2頁
第2頁 / 共42頁
法醫(yī)精神病學1.概論_第3頁
第3頁 / 共42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法醫(yī)精神病學1.概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法醫(yī)精神病學1.概論(4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法醫(yī)精神病學概論,合肥市精神病醫(yī)院司法鑒定科,張 麗,一、概念,是精神病學和法學相結合的一門邊緣學科,主要是研究和解決精神病患者涉及的法律問題。,狹義:司法精神病學(forensic psychiatry),廣義 則泛指精神病學與法律,法律精神病學(psychiatry and law),二、研究對象和內容,司法精神病學研究對象,主要涉及法律問題又患有或懷疑有精神疾病的人。,研究內容,1.精神疾病患者的法律能力,常見的法律能力有:,刑事責任能力、受審能力、服刑能力、性自我防衛(wèi)能力、民事行為能力,等,2.精

2、神疾病司法鑒定(程序問題),3.精神損害,4.精神疾病患者合法權益的保障,5.對肇事精神疾病患者的醫(yī)療監(jiān)護,6.精神疾病患者的其他問題,三、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系,一)與臨床精神病學的關系,二)與法學的關系,三)與心理學的關系,四)與行為科學的關系,五)與神經病學的關系,六)與法醫(yī)學的關系,精神科臨床與司法鑒定的區(qū)別,臨床精神醫(yī)學 司法精神醫(yī)學,1.專家角色 治病 證人,2.忠實對象 患者 法律,3.得益方 患者 公眾(司法部門),4.專業(yè)判斷依據(jù) 醫(yī)學標準 醫(yī)學+法學標準,5.收費的意義 服務患者 服務國家,(維護正義),6.選擇自由 首診負責 可以拒絕受理,7.回避要求 相對較低 較高,8.

3、醫(yī)患關系 掛號即建立 受理即終結,麥克納頓條例:,“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告知陪審員們:應假設每個被告人是心神正常的并具有足夠的理由應對其犯罪負責任,除非證明了是相反的情況。如果被告人以精神錯亂為理由進行辯護時,那么必須能清楚地證明他在進行危害行為的當時,由于患精神疾病而處于精神錯亂狀態(tài),例如,他不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或者他雖然了解但不知道自己的作為是錯誤的或違法的。,”,模范刑法典規(guī)則(Model Penal Code),是1962年美國法律研究所(American Law Institute,ALI)提出的精神錯亂辯護規(guī)則。主要內容:1.如果一個犯罪行為屬于精神疾病或缺陷的后果,且在行為當時,他

4、本人缺乏實質能力,以致不能辨認本人行為,或者缺乏實質能力,,以使他的行為符合法律要求,,則對其違法行為不負刑事責任;2.“精神疾病或缺陷”不包括只表現(xiàn)為反復犯罪或反社會行為的異常。,ALI的條例中包括:,認識標準,:由于精神疾病或缺陷,使被告缺乏辨認其行為的犯罪性質的實質性能力;,意志標準,:由于精神疾病或缺陷,使被告缺乏使其行為遵守法律要求的實質性能力。,四.解讀我國與精神疾病司法,鑒定相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79,年,,1997,年修訂),第十八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能力,,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

5、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醉酒的人犯罪,為何應負刑事責任?,正常人具有自由意志,應當有自制力。,醉酒是自我放縱的結果,并非疾病造成。,普通醉酒狀態(tài)(酩酊狀態(tài))下,實質性辨認能力存在。,醉酒中的危害行為,在性質上可以比照過失犯罪,(疏忽大意,過分自信),預防犯罪。,如何理解刑法第十八條?,刑法條文中的精神病人:應當理解為各種類型的精神障礙者(精神疾?。?何謂“間歇性精神病”,為法律意義上的用詞,非

6、嚴格的精神醫(yī)學診斷名稱,如 躁抑癥 癲癇 癔癥 周期性精神病 短暫性精神疾病,“精神病人”的確定:,傳統(tǒng)的精神病學將精神疾病分為重性精神病和輕,性精神病,重性精神病,(精神病性精神障礙)器質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病、偏執(zhí)性精神病,輕性精神病,(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礙)神經癥、輕度,心因性精神障礙及人格障礙,精神發(fā)育遲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2006,年,3,月,1,日起執(zhí)行),第十三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與處罰。第十五條 醉酒的人違

7、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986),第十三條規(guī)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關于當前辦理強奸案件中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1984),明知婦女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癡呆者(程度嚴重的)而與其發(fā)生性行為的,不管犯罪分子采取什么手段,都應以強奸罪論處。與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在未發(fā)病期間發(fā)生性行為,婦女本人同意的,不構成強奸罪。,國家法律對精神病患者在許多方面都給予了人性化的照顧條款,尤其是上述相關法律對于精神病人在量刑上可以減輕或免于處罰。隨著人們法律知識的普

8、及,司法鑒定量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司法精神鑒定工作更加成為一項極為嚴肅的、科學性很強的專門技術。,法醫(yī)精神病鑒定的依據(jù),一 社會對精神病人的基本態(tài)度,寬容 理解 免除懲罰,二 鑒定的法律依據(jù),精神病人在喪失辨認或喪失控制能力,不負刑事責任的理由(立法依據(jù)),對精神病人犯罪的認識,1 精神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應該得到社會的同情。,2 疾病不受主觀意志控制。,3 精神病人的危害行為并非故意或過失,而是精神病之結果。,4 病人對疾病后果均不負責任。,5 懲罰精神病人,不能預防犯罪。,6 懲罰精神病人,將產生消極的社會后果。,司法鑒定基本業(yè)務介紹,1.接受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的委托,對犯罪嫌疑人進行

9、有無精神病或智能障礙的鑒定,并評定有無刑事責任能力;這是司法鑒定最重要的內容。,精神病人出現(xiàn)違法行為時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根據(jù)刑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是否精神病人是評定的醫(yī)學(生物學)條件,是否不能辨認或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是評定的法學(心理學)條件,因此我國法律所規(guī)定的刑事責任能力評定是按照醫(yī)學條件與法學條件相結合的原則進行的。,2.,接受法院的委托,對民事案件的當事人進行有無精神病或智能障礙的鑒定,并評定有無民事行為能力(主要涉及離婚或遺囑問題);,3.接受監(jiān)獄管理部門或勞動教養(yǎng)管理部門的委托,對服刑人員或勞教人員進行有無精神病或智能障礙的鑒定,并評定有無服刑能力或接受勞動教養(yǎng)能力;,4.接受公

10、安機關的委托,對“強奸案”中的受害人進行有無精神病或智能障礙的鑒定,并評定有無性防衛(wèi)能力;,5.有些人受到頭部(特別是交通事故)、軀體外傷或精神刺激后發(fā)生了精神障礙,提出要追究對方法律責任及經濟賠償,這時應由公安機關(交警)或檢察機關、法院委托對受害人進行鑒定,以明確精神障礙與所受損傷的關系,這類鑒定稱為法律關系鑒定;,法律關系評定相關問題,基本概念:有些人受到頭部、軀體外傷或精神刺激后發(fā)生了精神障礙,而提出要追究對方法律責任及經濟賠償,這時就要對被害方進行鑒定,以明確精神障礙與所受損傷的關系,及其性質嚴重程度、預后等,這類鑒定就稱為法律關系鑒定。,評定原則,明確因果關系,這是評定的基礎和先決

11、條件,分為因果相關、條件相關和無相關。因果相關是指傷害對精神障礙的發(fā)生有直接或間接的致病作用。,明確精神障礙的性質和程度,精神障礙的性質在司法鑒定時分為器質性和非器質性兩大類,我國重傷標準第49條規(guī)定顱腦損傷導致嚴重器質性精神障礙(一般指符合器質性質的嚴重智能障礙-中重度、嚴重遺忘綜合癥和精神病)屬于重傷范圍,至于非器質性顱腦外傷性精神障礙的歸屬尚未規(guī)定.,評定時應當注意的問題,損傷程度評定結果涉及對被告人的處理及受害人的賠償(獲益),因此疾病獲益心理機制常影響被害人的精神狀態(tài)表現(xiàn)及轉歸,而造成評定上的困難,這是精神損傷評定與軀體損傷評定最大的不同點,對此需要提高認識。,6.接受勞動保障部門的

12、委托,確定是否“由于精神或智能障礙而喪失勞動能力”的評定,此項評定結果主要作為可否提早因病退休的重要條件之一;,7.接受省、市、區(qū)級殘疾人聯(lián)合會的委托,做出有無精神殘疾或智力殘疾的評定;,8.接受有關單位的委托,進行精神疾病鑒定,。,精神疾病的司法鑒定定義:,是由鑒定人(指接受鑒定任務的精神病學專業(yè)醫(yī)師)運用他們的專業(yè)理論、技術和經驗,就案例所涉及的專門精神病學事項,所進行檢查測查和判斷的科學技術活動。,所做出的鑒定結論,就是一種精神病學專家證言,這種證言意義重大,已成為訴訟活動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訴訟程序。,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的根本任務:在我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公安、衛(wèi)生

13、部等于1989年頒布的有關規(guī)定指出,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的根本任務是“根據(jù)案件事實和被鑒定人的精神狀態(tài)作出鑒定結論”。,精神疾病的司法鑒定中心內容:為委托鑒定機關提供(關于被鑒定人實施違法行為當時)有關法定能力的科學證據(jù)。,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的主要任務: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的具體任務,一般是由司法機關提出的.在國外,如美國、英國等國,主要由于強化法律和人權運動發(fā)展,司法機關和個人對精神病鑒定的要求,或有關問題咨詢的范圍,出現(xiàn)明顯地擴大的傾向。如美國達9項之多。如果一位司法精神科醫(yī)生承擔過多法律方面的任務,就會影響他的最主要的工作,顯然是不適當?shù)摹?1.對被鑒定人提出精神疾病的科學的診斷,2.對某種法律能

14、力提出結論性的鑒定判定,3.對可能涉及訴訟的精神疾病的有關問題,盡可能做出回答,當前國內外多數(shù)專家同意本專業(yè)的鑒定 的基本任務有三個方面:,精神疾病鑒定醫(yī)生和臨床醫(yī)生不同,臨床醫(yī)生作出診斷和處置后就完成了主要醫(yī)療任務,精神疾病的司法鑒定醫(yī)生,除了診斷結論外,還必須進一步在疾病診斷的基礎上,判定被鑒定人的精神疾病與法定能力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關系,分析判定是否存在某種法定能力或由于精神疾病導致受損,以及受損的嚴重程度。,我國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的準備和形成發(fā)展,國外,英國和美國在二十世紀30年代建立起來在審判和,訴訟過程中,為精神病人提供證據(jù)或辯護的記載,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中國西周時期即已出現(xiàn),而且周

15、禮秋,官司刺中就有三赦之法,從立法上對精神病人作了,特殊的規(guī)定;在西方,最早的猶太法和古羅馬法中,也,都規(guī)定了對精神病人赦免的條文。以后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社會法制的發(fā)展,對精神病人的司法鑒定工作日,益成為社會的需要,進入20世紀后,由于現(xiàn)代精神病學的,建立,司法精神病鑒定工作才開始真正成為一門科學技,術,而且有了很大發(fā)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司法精神病學長期處于停滯狀態(tài),但自80年代以來,刑法和民法相繼頒布和實施,又規(guī)定了精神病人在訴訟中進行鑒定的程序,司法精神病學鑒定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得以迅速展開,有力地推動了司法精神病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國內1986年精神病學會正式確立這一新專業(yè)學組,前后經歷了40年以上的歷史。,1987年召開全國第一屆司法精神病學研討會,1989年7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衛(wèi)生部又聯(lián)合頒發(fā)了精神疾病司法鑒定暫行規(guī)定,對司法鑒定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使本專業(yè)今后的進一步發(fā)展有了法律的依據(jù),2005年,全國人大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今天介紹的內容:,1.法醫(yī)精神病學定義,2.什么是精神疾病司法鑒定?,3.精神疾病司法鑒定研究對象和內容,4.精神疾病司法鑒定發(fā)展簡史,5.解讀我國精神疾病司法鑒定,相關法律,6.我院司法鑒定科的工作內容,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