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分課堂+微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醫(yī)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對分課堂+微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醫(yī)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實踐(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對分課堂+微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醫(yī)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實踐
摘要】本文著眼于內蒙古醫(yī)科大學臨床類專業(yè)?醫(yī)用高等數學?的實際教學情況,分析了影響?醫(yī)用高等數學?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探討了“對分課堂+微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醫(yī)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情況,發(fā)現這一教學模式能夠提高?醫(yī)用高等數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醫(yī)用高等數學;對分課堂;微課;混合式教學模式
一、影響?醫(yī)用高等數學?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學時少,內容多,教學形式單一,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強。?醫(yī)用高等數學?是我校臨床類專業(yè)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根底課,開課的有15個之多,而?醫(yī)用高等數學?的教學學時只有24
2、學時,學習的內容有函數與極限、導數與微分、不定積分與定積分。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講授的內容多而且講的快,幾乎是滿堂灌,課堂上根本沒有時間與學生真正的交流與互動,學生按照教師的思路去思考問題,處于被動的地位,這樣必然會對講授的內容造成走馬觀花的教學效果,學生難以分清重點與非重點,對課堂內容掌握差。且由于功能巨大的智能 的廣泛使用,給課堂帶來的巨大的沖擊,其吸引力遠遠超過了教師講授的內容,學生不聽課常態(tài)化。所以,要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保障良好的教學效果,勢必要探尋一種新的教學方法。
〔二〕考核形式單一。目前我校臨床類專業(yè)?醫(yī)用高等數學?的考試形式是以期末筆試成績?yōu)橹鞒煽兊?/p>
3、考核形式。單一的考試方式造成期末考試成績懸殊較大。有的學生雖然每節(jié)課都來上課但根本沒有學習,成績極低;有的靠期末突擊能及格就好;而一直跟著老師好好學習的學生,成績較好。這也給組卷教師帶來了困難,卷面簡單了,達不到教學要求,卷面難了,不及格的太多。因此,需要一種更好的,能夠全面監(jiān)督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方式。
二、“對分課堂+微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實踐
〔一〕“對分課堂+微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對分課堂是由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提出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對分課堂整合了講授法和討論法,系統(tǒng)地貫徹了四大學習理論和三大教學理論。通過重新定義課堂和師生之間的關系實現了對傳統(tǒng)教學的實質性改革【1】。對分課
4、堂的核心是將課堂的教學時間對分,一半用于教師的講授,一半留給學生,通過討論進行交互式的學習。微課的實質是“接受性學習〞而不是探究性學習,但微課具有內容具體,重點突出,形式多樣具有吸引力等特點,能很好的用來輔助教學。微課與對分課堂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取二者各自優(yōu)勢,互為補充。通過建立一個以“課堂講授和課堂討論〞為主,以“自主學習和考核評價〞為輔的教學模式,彌補和拓展現行教學模式的缺乏,從而提升教學效果【2】。
〔二〕“對分課堂+微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
“對分課堂+微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在?醫(yī)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進行了兩輪的實踐,第一次實踐的有40個人,總學時為48學時,每周4學
5、時,兩次課。第二次實踐的為60人,課時為24學時,每周2學時,1次課。
實踐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課前準備。上第一節(jié)課時,老師將本課程所應用的“對分課堂+微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與考核模式及本學期學習內容的教學設計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方式以及所學內容有明確的了解。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組數按實際人數確定,每組選一個組長。
〔2〕學習內容的設計。教師首先將所有的教學內容按照難易程度,重點和非重點進行區(qū)分,再將講授內容和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分開。按照總學時和總的教學內容書寫詳細的教學設計。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資料主要由教師為學生準備,學習資源包括教師自制的微課,網絡上的教學資源
6、,如優(yōu)質的課程視頻等。學生結合教師的講授與豐富的學習資源掌握教師布置的學習內容。
〔3〕教學活動設計。對分課堂最核心的特點是“隔堂討論〞,即將內化和吸收安排到課后,本堂課前一半時間討論上堂課的內容。所以做好教學活動設計可以充分利用教學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在實踐的過程中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一、教師設計一個話題引入課程的主要內容。話題的引入主要以微課為主,也可結合其他多媒體與網絡教學資源;二、教師給學生布置的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要詳細、明確,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明白通過此次學習可以完成哪些內容,到達哪種目的;三、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時,教師要將表現優(yōu)秀的給出明確的成績計入期末總成績中
7、,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要監(jiān)督學生的討論過程,保障討論的質量。
〔4〕教學過程。對分課堂把教學在時間上清晰地別離為三個過程,分別為講授、內化和吸收、討論。講授和討論是課堂上做的工作,內化和吸收是課下的工作,即延伸了學生的學習時間與空間?!皩Ψ终n堂+微課〞的教學模式弱化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講授不再事無巨細,全面覆蓋,而是精講知識框架〔主要以重點、難點為主〕、學習目標、章節(jié)內容的邏輯結構等,教師只做引導性的講授,細致的學習留給學生自主學習。對于學生討論中存在的代表性強、具有共性的學習問題,教師要研究透徹,做深入的講解。
“對分課堂+微課〞的教學模式通過提升教與學
8、的效率來提升教學效果。于教師,教師的角色不再僅僅是一個教書匠,而是成為學生信任的導師;于學生,此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生生、師生互動,鼓勵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接受不再局限于教師的講授,可以更多地從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中獲取,來提高學習效率。
三、考核方式
“對分課堂+微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總成績由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成績〔40%〕+期末考試成績〔60%〕兩局部構成,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成績〔40%〕具體又細分為:出勤10%+作業(yè)〔或課堂表現〕10%+中期考核20%。在本文的實踐班中,對10%的作業(yè)分又可靈活的控制,如學生在課堂討論中表現非常出色,那么課堂表現的分數可抵作業(yè)的分
9、數,即在課堂表現分和作業(yè)分中擇優(yōu),這種形式滿足了學生不同的需求,有的學生做的很好但不喜歡在課堂上表現,可表現在作業(yè)中。
新的考核方式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對過程起到了監(jiān)督的作用。有的學生對這門課程不感興趣,但也得上課好好聽課,積極答復以下問題,認真完成作業(yè),這樣期末總成績才能過關;有的學生很感興趣,那就可以在課堂上充分展示他的才能,獲得好成績,這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縮短了學生成績之間的差距。
【參考文獻】
【1】張學新.對分課堂中國教育的新智慧[M].科學出版社,2021年第一版。
【2】魏春梅.“微課+對分〞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語文學刊,2021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