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我和父母 —— 初中政治第一冊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3.1 我和父母 —— 初中政治第一冊教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3.1 我和父母 —— 初中政治第一冊教案
第三單元 學會交往
3.1 我和父母 (說課稿)
一、說教材:
通過對《課程標準》及教材的分析,我認為《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廣東教育出版社)是采用德育的“視野”和“思想方法”,運用心理學的原理、方法和技術而形成的一門獨特新穎、富有實效的課程體系。從嚴格意義上講,這本教材并不是突出“政治”的課程,而是一門強調學生道德和心理品質形成,為了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生健
全人格,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
第三單元《學會交往》中的《我和父母》以學生和問題為中心,關注學生與父母相處中所遇到的種種感受和疑惑,期待通過同學們相
2、互間的討論、學習和分享,學會理解、感激父母,恰當處理好與父母的關系。所以,我們要避免把這節(jié)課上成“傳統(tǒng)一言堂的思想政治課”、“班會主題活動課”、 “ ‘實話實說’一類的談話節(jié)目”等。
二、說學生:
我認為,對學生的分析很重要,我們的教學應該“以學生及其成長過程中的困惑”為中心,我是這樣分析學生的:
初中階段,學生們逐漸產生了較明顯的逆反心理,易與父母發(fā)生誤解、矛盾,甚至沖突,導致雙方關系疏遠或緊張。若不及時加以妥善的引導和解決,將不利于他們的成長。我們要告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很正常,一點也不可怕,而且不是所有的逆反心理都是不良的。只是每個人的逆反心理表現得有強弱之分而已。
另外,正在進
3、行的新一輪課改強調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何況我們手頭上的這本新教材正是新課程改革的產物,更應該體現這一點。所以,我們還應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重點、主題或切入點。
以我校為例,從地理位置上看,我校屬于羅湖區(qū)的“大西北”,暫住生占60%,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和條件普遍較差,家長的素質也參差不齊,甚至有的家長素質較差,面對這樣的學生及其家庭,不能強調太多的溝通方式,畢竟溝通涉及到雙方,而僅僅學生單方面的努力效果肯定不理想。于是,我準備依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這一課,更多地從 “心存感激、學會感恩”這個角度,讓學生對父母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三、說教學目標:
通過指導學生自
4、主探索地活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
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幫助學生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克服逆反心理;更重要的是對父母“心存感激、學會感恩”。這些目標貼近學生的實際,不僅是密切親子關系的需要,也是學生正確理解自身在家庭中的社會角色的需要。具體目標如下:
1、認知目標:認識自己、認識父母
2、情感目標:產生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與學會適當地表達
3、問題解決目標:學會與父母溝通,學會理解、感激父母
四、說教學設想:
我始終認為,真正的學生活動不能只是單純的身體動起來,更重要的是思維活起來,動起來。所以,這一課,我準備采取“誘導式”教學活動過程。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手段啟發(fā)
5、學生感知、領悟,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首先讓每個學生回答問題:當你靜下心來想父親和母親時,你覺得他們是怎么樣的人呢?盡量讓大多數同學說出自己的想法。他們的可能各種各樣,包括積極的、消極的。然后,教師提出積極和消極的、切合深圳學生實際的、典型的想法、案例,讓學生思考、分析;提供好的文段和散文錄音給學生欣賞,展示學生們與各自父母在一起時的快樂留影……經過分析、討論、欣賞和回憶,讓學生進行總結,相信會有所領悟。這樣每個學生就會在這種親身的體驗中自覺地學會與父母溝通,感受親情,學會感恩父母。
五、說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一)明鏡臺:
問題:當你靜下心來想父親和母親時,你覺得他們是怎么樣的人呢?
6、
僅供學生參考:
父親:
嚴肅,帶點強制,顧家,愛孩子,脾氣不太好,很會說大道理。
脾氣溫和,謙恭溫和。
像一個無所不知的萬事通。
總是小心翼翼,幾乎有點神經質的人。
做事有原則,面對任何事情,沉穩(wěn)而不逃避,是個愈挫愈勇的人。
理性百分之九十、感性百分之十的男人。
很和藹,即使發(fā)脾氣也都不打人。
愛小孩的好爸爸。
憨厚、從不會對小孩兇。
開明又處處人著想,且有責任心。
有一點大男人主義。
有一手好廚藝、會做家事的新好男人。
脾氣沖動的人。
而具有傳統(tǒng)觀念。
通達事理的人。
想和小孩親近,卻又不肯放下架子。
懂得很多大道理,只會叫別人做,自己卻常不動手;罵我們家事做太少,而自己幾乎沒做過。愛面子又易怒的人。
把關心藏在內心的人。
外表嚴厲,令人難以親近的人,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母親:
沒有理性的人。
善良單純、為人忠厚、有點話多。
成長過程中,很少看到她生氣。
[1][2][3][4]下一頁
第 5 頁 共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