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論華僑在祖國的參政議政權保護問題匯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版論華僑在祖國的參政議政權保護問題匯編(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新版論華僑在祖國的參政議政權保護問題匯編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華僑從關心支持祖國和家鄉(xiāng)經(jīng)濟建設的發(fā)展到關心國家的社會進步,參與國家政治事務的呼聲越來越高。如何在當前形勢下,保護華僑的參政議政權,建立華僑參政議政制度,是我國面臨的一大課題。
【關鍵詞】華僑;參政議政權;保護
眾所周知,從不同角度或者標準來對華僑定義可以說是眾說紛紜,但無論如何,學術界與實務界普遍認為,華僑是一個具有本國公民與他國居民雙重角色的***群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第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公民
2、。既然如此,華僑作為中國公民,也享有憲法所賦予的政治權利與自由以及以財產(chǎn)所有權為基礎的民事權益與經(jīng)濟權益。一、華僑的參政議政權的含義及意義
一般地說,華僑參政議政權在現(xiàn)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華僑參政議政,指華僑向其他普通中國公民一樣,當家作主,關心和參與政治活動,通過人大、政協(xié)、政府和社團等組織,充當咨詢參謀,出謀劃策,提供意見等;而狹義的華僑參政議政,即華僑通過正式選舉程序出任各級政府、政黨、企事業(yè)單位的領導者、管理者和決策者,甚至在國家重要機關,行使國家所賦予的專門性職能性的政治權力。對現(xiàn)今我國的發(fā)展狀況來說,兩種意義上的參政議政權都應該予以重視,不過也應該看到,所謂的狹義
3、上的參政議政,對于定居國外的華僑來說并不現(xiàn)實,因此,這種參政議政權較多適用于歸僑或僑眷。當前,我國經(jīng)濟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國內民主政治制度在改革和進步,海外僑胞不但關心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更關心我國的政治民主制度的發(fā)展,希望能為祖國的民主政治作貢獻,回國參政議政活動已成為部分華僑的積極追求。毋庸置疑,華僑不僅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更是中華民族走向世界的開拓者。現(xiàn)今大約4800萬的華僑華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在他們身上仍然保持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痕跡。保護華僑參政議政權利,可以使廣大華僑感受到祖國對他們的關心和信任,增強他們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而且由于華僑分布世界各地,他們對居住國
4、較成功的民主政治、經(jīng)濟以及社會管理等方面的經(jīng)驗比較熟悉和理解,這就使他們在參政議政和建言獻策中能發(fā)揮獨特的作用和優(yōu)勢。因此,允許并保護華僑的參政議政權,對推進我國的民主政治改革和整個建設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二、華僑回國參政議政***沿革及現(xiàn)狀
(一)華僑取得回國參政議政權***沿革從歷史上看,華僑在祖國獲得參政議政權是在晚清時期。1906年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次年先后宣布建立資政院和咨議局,作為上下議院制度的基礎。并規(guī)定咨議院中應酌薦華僑若干人充當議員,代表海外僑胞,處理有關事宜,并“附席陳述”。這一規(guī)定為后來華僑享有與國內公民同等的參政議政權開創(chuàng)了先河。但在晚清政府滅亡之
5、后,華僑的參政議政未能真正付諸實踐。后來的民國政府也十分重視保障華僑的政治權利,在孫中山的宣導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參議院組織法》等規(guī)定:民國參議院須有六位華僑議員,參與國政。而縱觀整個民國時期,盡管當時政局動蕩,但華僑參政作為一項制度,歷屆政府都加以實行,這些都為華僑參與國內各項事務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客觀上擴大了海外華僑對中國社會的積極影響。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應盡力保護國外華僑的正當權益。”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就有涉及到華僑權益的保護,在第98條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國外華僑的正當?shù)臋嗬屠妗!边@一時期,華
6、僑和歸僑、僑眷同全國人民一樣,享有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同時我國法律還根據(jù)華僑生活在海外的特點,予以適當照顧。新中國成立后,華僑的參政議政作用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早在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就邀請海外華僑代表出席,如著名華僑陳嘉庚等。此后幾屆的全國政協(xié)會議都有華僑委員,直到“文革”的爆發(fā),全國政協(xié)會議的海外華僑委員名單才出現(xiàn)“空白”。改革開放之后,華僑的參政議政權在制度上繼續(xù)得以保障和發(fā)展。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華僑的正當?shù)臋嗬屠??!逼渲幸舶巳A僑的政治權利。此外,1982年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關于修改的若
7、干規(guī)定的決議》還規(guī)定:“旅居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縣級以下人民***代表選舉期間在國內的,可以參加原籍地或者出國前居住地的選舉”。這一規(guī)定一直延續(xù)至今。
(二)華僑在當前國內的參政議政實踐現(xiàn)狀自202x年全國政協(xié)九屆四次會議開始,連續(xù)十年來,共有247位海外華僑華人應邀列席中國全國政協(xié)大會,他們通過一系列座談和參觀活動,直接了解中國的政治生活,親身感受祖國在各個領域的迅速發(fā)展,并建言獻策。此舉措已經(jīng)成為溝通祖國與海外僑胞的重要途徑之一。近些年來,除了全國政協(xié)外,地方政協(xié)也有海外列席委員或特聘委員,如202x年廣東省政協(xié)十屆一次大會就首次邀請了18位海外華僑華人列席。同年10月,
8、又首次聘請了10位在廣東長期投資的海外僑胞擔任省政協(xié)特聘委員。到202x年為止,廣東省政協(xié)已從海外僑胞中邀請了81位代表列席省政協(xié)會議。福建省202x年l月福建省政協(xié)十屆一次會議也首次將18名華僑聘為特邀委員。除了參加例行的“兩會”外,華僑也被邀請參與一些大政方針的協(xié)商或一些特殊的政治活動。如從202x年起,全國政協(xié)委員會每年都邀請列席過政協(xié)大會的海外僑胞回國考察。政府也邀請華僑參加一些重大的政治活動。近年來,各級僑聯(lián)和僑辦組織也聘請海外華僑華人擔任其海外顧問或咨詢委員。如202x年7月,中國國務院僑辦成立“海外專家咨詢委員會”,楊振寧、丘成桐等30位海外華僑華人受聘成為首批委員。三、華僑參政
9、議政權存在的缺陷及對策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海外華僑的參政議政渠道正日益拓寬,這是值得我們充分肯定的。但不可否認,目前我國華僑參政議政方面也仍有一些不足之處,值得我們思考和完善。1.華僑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落實問題。1982年《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教育程度、財產(chǎn)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列席委員數(shù)額不多,代表性不夠的問題。近年來,海外華僑應邀列席“兩會”是對華僑參政渠道的有益嘗試,但這一做法只在部分重點僑鄉(xiāng)的省市實施,并不普遍。其次,相對于龐大的華僑華人群體而言,每年列席委員名額也有限,引
10、起有關僑界的不滿和抱怨。目前以列席方式參政的華僑還主要限于僑胞中的中上層人士,主要是僑居地的知名僑領、商界巨頭,或享譽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和科技精英等等。這種人員安排在名額有限的情況下是無可厚非的,但也很難代表整個華僑社會。3.參政議政平臺有限的問題。目前,華僑除回國期間可以參加縣級以下人民***的選舉外,主要是通過僑聯(lián)或者以列席政協(xié)會議的方式參政議政。由于平臺有限,華僑在參政議政方面的優(yōu)勢也未能充分發(fā)揮。綜上所述,這些問題已經(jīng)影響了華僑參政議政權的充分行使,其消極作用應引起我們重視。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一步完善現(xiàn)有的華僑參政議政制度。首先,應在人大或政協(xié)組織內部建立“華僑參政議
11、政工作委員會”,作為有效的載體,具體負責指導、聯(lián)系、協(xié)調和服務工作,加強對華僑參政議政工作的決定性推動。而且,各級華僑組織應實行領導負責制,由一名主要領導兼任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主任。其次,摸索更具實效的華僑參政途徑。由于華僑旅居海外,現(xiàn)實中難以回國參加選舉,政府不妨采取一些靈活的做法,如在海外組織選舉或者允許委托選舉等,使海外華僑能夠履行祖國賦予他們的權利。具體實施方面,我們可以借鑒一些先進國家的經(jīng)驗。如美國1975年通過的《海外公民投票權法》,就較好地保證其海外僑民的民主權利。我們國家也可以效仿美國,在華僑的定居國設立海外投票中心,或者嘗試讓海外華僑通過傳真投票或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投票,簡化投票過程
12、繁瑣的問題。另外,委托選舉也是可以嘗試的方式之一。如果生活在國內的公民可以委托他人投票參加選舉,那么這樣的權利應該同樣適用于海外的本國公民,因為公民的權利是同等的,這是其一;其二,也許這一公民此時正在國內其他省市因為某種正常的活動而無法趕回,因此他全然可以像其他公民一樣委托他人選舉。最后,搭建全方位的華僑參政議政平臺。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通訊非常發(fā)達,我們可以嘗試搭建多一些開放性的網(wǎng)絡平臺,如建立“網(wǎng)上委員之家”,使委員參政能夠常態(tài)化;再如浙江省的“網(wǎng)絡視頻議政”,就取得了很好的反響;也可以效仿晚清政府,嘗試讓部分華僑在中國政府的駐外機構發(fā)揮更加積極和實質性的作用。除此以外,要努力提高華僑本身的參政議政
13、意識、政策理論水平和政治敏銳性,培養(yǎng)華僑準確分析和認識國際國內形勢的素質能力,以求華僑群體和個體能緊跟時代步伐,把握社會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找準參政議政的突破口和切入點。重視華僑在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已經(jīng)成為共識,而海外華僑的參政議政權作為政治權利,更應受到重視并應將之納人法制化軌道。當今我國的華僑參政議政制度和實踐仍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需要我們在制度理念和具體操作層面上進一步完善。如何構建華僑參政議政的長效機制,如何在具體環(huán)節(jié)上加以改善,便利海外華僑參政議政,仍然有待我們進一步思考。
參考文獻:
[1]湯唯,張洪波等.華僑權益的法律保障機制[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2x.12,1.
[2]羅清旭等編.僑情僑務——僑務工作與政策法規(guī)[M].珠海:珠海出版社出版,202x.08,1.
[3]石滄金.海外華僑華人對我國和諧政治建設的現(xiàn)實意義[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2x.10,30.
[4]周南京.華僑華人百科全書:法律條例政策卷[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2x.
[5]張賽群.新中國華僑參政議政問題探討[J].江蘇大學學報,202x.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