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帶式運輸上的單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上傳人:仙*** 文檔編號:29414035 上傳時間:2021-10-07 格式:DOC 頁數:25 大?。?44.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帶式運輸上的單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_第1頁
第1頁 / 共25頁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帶式運輸上的單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_第2頁
第2頁 / 共25頁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帶式運輸上的單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_第3頁
第3頁 / 共25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帶式運輸上的單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帶式運輸上的單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湖南工學院 說明書 機械設計制造 專業(yè) 二零零五 級 機制0506 班 題 目 帶式運輸上的單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姓 名 陳亞夫 指導教師 任芝蘭 職稱 講師 2007年01月6日 課程設計評語: 課程設計答辯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2、 目 錄 一、設計任務書 二、傳動方案的擬訂 三、電動機的選擇 四、傳動裝置傳動比的分配 五、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運動參數 六、普通V帶的設計計算 七、齒輪的設計計算 八、傳動軸的設計計算 九、箱體結構的設計計算 十、鍵連接的選擇 十一、滾動軸承的設計計算 十二、潤滑與密封 十三、聯軸器的選擇 十四、設計小結 附錄:參考資料目錄 一、 設計任務書 題目:設計一臺帶式運輸機中使用的單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1、 原始數據: 運輸帶拉力F(KN) 2.5 運輸帶工作速度V(m/s) 1.6

3、卷筒直徑D(mm) 430 2、 工作條件:運輸機連續(xù)工作,單向運轉載荷變化不大,空載啟動。減速器小批量生產,使用期限5年,一班制工作,卷筒不包括其軸承效率為97%,運輸帶允許速度誤差為5%。一班制。 3、 設計任務:1)、裝配圖一張(一號圖紙), 軸零件圖一張和齒輪零件圖一張(2-3號圖紙) 2)、設計說明書一份(8000字以上) 4、設計內容:1)、機械系統(tǒng)總體傳動方案的分析和擬訂: 2)、電動機的選擇與傳動裝置運動參數的計算; 3)、傳動件(齒輪、帶輪)等的計算; 4)、軸的設計; 5)、軸承及其組合部

4、件設計; 6)、鍵連接和聯軸器的選擇; 7)、潤滑設計; 8)、箱體、機架等零件設計; 9)、有關附件的設計(油標、透視窗口)等; 10)、裝配圖與零件圖設計及繪圖 5、設計進度:1)、設計準備,擬定傳動方案,傳動比分配等(1天) 2)、強度校核;(軸、齒輪) (1天) 3)、其它結構設計 (0.5天) 4)、編寫使用說明書(1天) 5)、繪制裝配圖(3天) 6)、繪制零件圖(1天) 二、 傳動方案的擬定 根據設計要求擬定下圖所示為本次設計的傳動方案: 三、電動機的選擇 設計說明及數據計算 備 注 1.選擇電動機的類型 按工作要求和

5、條件,選用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封閉式結構,電壓380V,Y型 2.選擇電動機的容量 根據原始數據,運輸帶拉力F和運輸帶速度V,可得運輸帶所需功率 P卷筒 = FV=2.51.6=4.0KW。 電動機的所需的工作功率 Pd=KW 由電動機至運輸帶的傳動總效率為 ηa=η1η22η3η4η5 取η1=0.97, η2=0.98(滾子軸承),η3=0.97(齒輪精度為8級,不包括軸承效果),η4=0.99(齒輪聯軸器),η5=0.97,則 ηa=0.970.9830.970.990.97=0.83 所以Pd== 5KW 3.確定電動機轉速

6、 卷筒軸的工作轉速為 n = 代入數據得:n = 71.1 r/min 查表得傳動比的合理范圍,取V帶傳動的傳動比i1’=2~4,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傳動比i2’=3~6,則總傳動比合理范圍為ia’=6~24,故電動機轉速的可選范圍為 nd’= ia’n = (6~24)71.1=426.6~1706.4 r/min 查機械設計手冊(軟件版R2.0,出版: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得符合這一范圍的同步轉速有750r/min、1000r/min和1500r/min 這三種。 根據容量和轉速,由機械設計手冊查出有三種適用的電動機型號,因此有三種傳動比方案,如下表: 方案

7、 電動機 型號 額定功率 電動機轉速r/min 電動機重量 傳動裝置的傳動比 同步轉速 滿載轉速 總傳動比 V帶傳動 減速器 1 Y160M2-8 5.5kW 750 720 125 11 2.2 5 2 Y132M2-6 5.5kW 1000 960 85 14.74 2.8 5.264 3 Y132S-4 5.5kW 1500 1440 68 22.11 3.8 5.82 綜合考慮電動機和傳動裝置的尺寸、重量和帶傳動、減速器的傳動比,可見方案2比較適合。因此選定電動機型號為Y132M2-6,其主要性能如下表:

8、型號 額定功率 kW 滿 載 時 起動電流 額定電流 起動轉矩 額定轉矩 最大轉矩 額定轉矩 轉速r/min 電流(380V時) A 效率 % 功率因素 Y132M2-6 5.5 960 6.5 85.3 0.78 6.5 2 2 電動機主要外形和安裝尺寸如下圖: 式中:η1、η2、η3、η4、η5分別為帶傳動、軸承、齒輪傳動、聯軸器、卷筒的傳動效率。 所查表為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第7頁表1 常見機械傳動的主要性能。

9、 此為電動機外型尺寸及安裝孔位置尺寸圖。 此為電動機轉軸及鍵剖面尺寸圖。 四、傳動裝置傳動比的分配 設計說明及數據計算 備 注 因選定的電動機型號為Y132M2-6,滿載轉速nm=960r/min和工作機主動軸轉速n=71.1r/min,可得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為: ia==13.5 總傳動比為各級傳動比i1、i2、i3…in的乘積,即 ia = i1i2i3…in 因此分配傳

10、動裝置傳動比利時ia = i0i 為使V帶傳動外廓尺寸不致過大,初步取i0 = 2.5(實際的傳動比要在設計V帶傳動時,由所選大、小帶輪的標準直徑之比計算),則減速器的傳動比為: i = =5.40 式中i0、i分別為帶傳動和減速器的傳動比。 五、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運動參數 設計說明及數據計算 備 注 為進行傳動件的設計計算,要推算出各軸的轉速和轉矩(或功率)。如將傳動裝置各軸由高速至低速依次定為Ⅰ軸、Ⅱ軸……,以及 i0,i1,…為相鄰兩軸間的傳動比; η01,η12,…為相鄰兩

11、軸間的傳動效率; P1,P2,…為各軸間的輸入功率(kW); T1,T2,…為各軸的輸入轉矩(Nm); N1,n2,…為各軸的轉速(r/min), 按電動機軸至卷筒運動傳遞路線推算,得到各軸的運動和動力參數。 1.各軸轉速 電動機轉軸轉速 n = 960r/min Ⅰ軸轉速 n1 = =384r/min Ⅱ軸轉速 n2 = =71.1r/min 卷筒軸轉速 n3 = 71.1r/min 2.各軸輸入功率 電動機 Pd = 5kW

12、 Ⅰ軸 P1 = Pdη01=4.630.95=4.85kW Ⅱ軸 P2 = P1η12=P1η2η3=4.850.980.97=4.61kW 卷筒軸 P3 = P2η22η4=4.610.980.97=4.38kW Ⅰ、Ⅱ軸的輸出功率則分別為輸入功率乘軸承效率0.98, Ⅰ軸輸出功率為: P1’= P10.98=4.850.98=4.75kW, Ⅱ軸輸出功率為: P2’=P20.98=4.610.98=4.51kW。 3.各軸輸入轉矩 電動機轉軸輸出轉矩

13、 Td = 9550=49.74Nm Ⅰ軸輸入轉矩 T1 = Tdi0η1=120.61 Nm Ⅱ軸輸入轉矩 T2 = T1i1η2η3=619.12 Nm 卷筒輸入轉矩 T3 = T2η22η4=588.66Nm Ⅰ、Ⅱ軸的輸出轉矩則分別為輸入轉矩乘軸承效率0.98,Ⅰ軸輸出轉矩為 T1’= T10.98=107.2 Nm,Ⅱ軸輸出轉矩為T2’=T20.98=550.35Nm。 運動和動力參數計算結果整理于下表: 軸 名 效率 P(kW) 轉矩 T(Nm) 轉速n r/min 傳動比 i 效 率 η 輸 入 輸 出

14、 輸 入 輸 出 電動機軸 5 49.74 960 2.5 0.97 Ⅰ軸 4.85 4.75 109.4 120.61 384 1.00 1 Ⅱ軸 4.61 4.51 619.12 606.74 77.34 卷筒軸 4.43 588.66 77.34 Ⅰ軸為主動齒輪軸,Ⅱ軸為從動齒輪軸。 六、普通V帶的設計計算 設計說明及數據計算 備 注 1.選擇普通V帶型號 查表得KA = 1.1,可得 Pc = KAP=1.15=5.5kW。 查機械設計基礎第134頁圖9-7可知應

15、選用A型V帶。 2.確定帶輪基準直徑d1和d2 查機械設計基礎第132頁表9-2取d1 = 118mm,可得 d2 = n1d1(1-ε)/n2 = id1(1-ε)=2.5118(1-0.01)=292.05mm 取d2 = 300mm 3.驗算帶速 由帶速公式得: υ=5.9m/s V值介于5~25m/s范圍內,所以合適。 4.確定帶長和中心距α 由帶長公式可得 0.7(d1+d2)≤α0≤2(d1+d2) 0.7(118+300)≤α0≤2(118+300)

16、 所以有 292.6≤α0≤836。 初定中心距α0=700mm,由帶長公式得帶長 L0 = 2α0++ 代入數據得:L0 = 2086.10mm 查表選用Ld = 2000mm,由公式得實際中心距 α=α0+(Ld-L0)/2 代入數據得:α=660mm 5.驗算小帶輪上的包角α1 由包角公式得 α1 = 180- 57.3 代入數據α1 =164.34>120,合適。 6.確定帶的根數 由帶的根數計算公式得 z = 查表得P0 =1.39k

17、W,ΔP0 = 0.15kW;Kα= 0.98;KL = 1.03, 所以 Z =2.12。 取5根。 7.計算軸上的壓力 查機械設計基礎第132頁表9-1得q = 0.1kg/m,故可得初壓力 F0 = +qυ2 = 147.97N。 得作用于軸上的壓力為 FQ = ==1240N。 8.帶輪的設計 通過前面計算得知小帶輪直徑為118mm,大帶輪直徑為300mm,故小帶輪結構采用實心式,大帶輪結構采用輻板式。采用HT150鑄鐵制造,表面調質處理。

18、 大帶輪尺寸圖 所查表為機械設計基礎第134頁表9-5 工作情況系數KA。 所查表為機械設計基礎第132頁表9-3 普通V帶的基準長度系列Ld及長度系數KL。 所查表分別為機械設計基礎第133頁表9-4,第136頁表9-6,第136頁表9-7,第132頁表9-3。 七、齒輪的設計計算 設計說明及數據計算 備 注 1.選定齒輪傳動類型、材料、熱處理方式、精度等級。 根據所選擇傳動方案,選用閉式直齒圓柱標準齒輪傳動。 大、小齒輪均選軟齒面。小齒輪的

19、材料選用40Cr調質,齒面硬度為300HBS,大齒輪選用45鋼調質,齒面硬度為250HBS。二者硬度差為50HBS。 齒輪精度初選8級。 2.初步選取主要參數 取z1 =24,z2 =iz1=2.524=60, 取ψa =0.5,則ψd =0.5(i+1)ψa=0.875,符合所查表范圍。 3.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計算 按下面公式計算小輪分度圓直徑 d1 ≥ 確定各參數值: 1)載荷系數 查表取K=1.2; 2)小齒輪名義轉矩 T1 =9.55106=9.55106=120618Nmm;

20、 3)材料彈性影響系數 查表得 ZΕ=189.8; 4)區(qū)域系數 ZH =2.5; 5)重合度系數 因εt =1.88-3.2=1.88-3.2=1.69, Zε===0.87; 6)許用應力 查圖得σHlim1=770MPa, σHlim2=610MPa,查表,按一般可靠要求取SH=1,則 [σH]1 ===770MPa, [σH]2 ===610MPa, 取兩式計算中的較小值,即[σH]=610MPa; 于是 d1 ≥ =mm =59.62mm。

21、 4.確定模數 計算模數 m=≥=2.48 取標準值 m=2.5mm.(查表6-1) 5.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計算 按彎曲疲勞強度公式校核 式中:1)小輪分度圓直徑 d1 =mz1 =2.524mm=72mm; 2)齒輪嚙合寬度 b=ψdd1 =0.87560mm=52.5mm; 3)復合齒形系數 查圖得YFS1 =4.25,YFS2 =3.98; 4)重合度系數 Yε=0.25+=0.69; 5)許用應力 查圖得σFlim1 =310MPa,σFlim2 =240MPa,

22、 查表,取SF =1.25, 則 ; 6)計算大、小齒輪的并進行比較: 于是: =100.43< 故滿足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要求。 6.幾何尺寸計算: d1 = mz1 =2.524mm=60mm; d2 = mz2 =2.560mm=150mm; 為了繪圖和制造方便取 d2 = 105 126mm; 為了利于制造和測量取 =330 b = 52.5mm;

23、取 b2 = 55mm; b1 = b2 +(5~10)mm,取b1 = 60mm。 7.驗算初選精度等級是否合適 齒輪圓周速度 : 查表可知選擇8級精度合適。 8.結構設計及繪制齒輪零件圖 見齒輪結構設計圖。 所查表為機械設計基礎第79頁表6-9 所查表為機械設計基礎第75頁表6-6 所查表為機械設計基礎第76頁表6-7 所查圖為機械設計基礎第77頁圖6-21,所查表為機械設計基礎第78頁表6-8

24、 所查圖為機械設計基礎第77頁圖6-20 所查圖為機械設計基礎第78頁圖6-22(a) 所查表為機械設計基礎第73頁表6-5 八、傳動軸的設計計 算 設計說明及數據計算 備 注 Ⅰ、低速軸設計 1.擬定軸上零件的裝配方案 如下圖:齒輪3,套筒4,右端軸承5,軸承端蓋8,聯軸器7,軸端擋圈11依次從軸的右端向左端安裝,而左端只安裝軸承1及其端蓋。 2.確定軸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方式 如上圖:軸上零件的軸向定位與固定用軸肩,套筒等來實現,零件的周向定

25、位和固定用鍵來實現,以防止軸上零件受力時發(fā)生沿軸向或周向的相對運動,保證其準確的工作位置。 3.按鈕轉強度估算軸的直徑 選45號鋼,輸入功率P=4.61kW;輸出軸轉速n=77.34r/min。 可得 4.根據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長度和直徑(參見上圖) 1)從聯軸器開始右起第一段,由于聯軸器處有一鍵槽,軸徑應增加5%,取φ30mm,根據計算轉矩Tca = KAT = 1.39.551064.61/77.34=7.4105Nmm,查機械設計手冊中標準GB/T5015-1985,選用HL4型彈性柱銷齒式聯軸器,半聯軸器長度為l1 =84mm,軸段長L1=

26、82mm; 2)右起第二段,考慮聯軸器的軸向定位要求,該段直徑取φ60mm,根據軸承蓋的裝拆及便于對軸承添加潤滑脂的要求,取端蓋的外端面與半聯軸器左端面間的距離為15mm,故取該段長L2 =54mm; 3)右起第三段,該段裝滾動軸承,因為軸承僅有徑向力,選用深溝球軸承6212,其尺寸為dDB=65mm120mm23mm,該段直徑為φ65mm,長度為L3 =軸承寬+(0.08~0.1)a +(10~20)mm,取L3 =45mm; 4)右起第四段,該段裝有齒輪,直徑取φ70mm,齒輪寬b =80mm,為了保證定位的可靠性,取軸段長度為L4 = 78mm; 5)右起

27、的第五段,考慮齒輪的軸向定位,需要有定位軸肩,取軸肩直徑為φ80mm,長度為L5 =10mm; 6)右起第六段,該段為滾動軸承的定位肩軸,其直徑應小于滾動軸承內圈外徑,取φ72mm,長度L6 =10mm; 7)右起第七段,該段為滾動軸承安裝外,取軸徑φ65mm,長度L7 =23mm; 5.求齒輪上作用力的大小、方向 作用在齒輪上的轉矩為:T2 =9.551064.8/38.4=120000Nm 圓周力: N; 徑向力: N; 軸向力: N; Ft2,Fr2,Fa2的方向如下圖所示。 6.軸承的支反力 根據軸承支反力的作用

28、點以及軸承和齒輪在軸上的安裝位置,建立如下圖所示力學模型。 水平面的支反力: RA =RB =Ft2/2=800 N; 垂直面的支反力: RA’=(-Fa2d2/2+Fr262)/124 = 19N.m RB’=(Fa2d2/2+Fr262)/124 = 426N.m 7.畫彎矩圖 齒輪鍵槽剖面處的彎矩: 水平面彎矩: Mc =RA62=49.60Nm, 垂直面的彎矩:MC1’ = RA’62=11.78Nm, MC2’= 18.053Nm 合成彎矩: MC1 =Nm. MC2 = 52.78Nm 8.畫轉矩圖 T

29、=Ft2d2/2=120Nm. 9.畫當量彎矩圖 因軸是單向回轉,轉矩為脈動循環(huán),a=0.6。 可得齒輪鍵槽剖面處的當量彎矩: 89.72Nm。 10.判斷危險截面并驗算強度 1)齒輪鍵槽剖面處當量彎矩最大,而其直徑與相鄰段相差不大,所以此剖面為危險截面。 已知Mec2 =720.266Nm,查表得[σ-1]=60MPa, σe = Me/W = Me/0.1d3 = 2.1MPa<[σ-1]。 2)半聯軸器鍵槽處直徑較小,故該面也為危險截面: MD =72Nm, σD = MD/W = MD/0.

30、1d3 = 43.29MPa<[σ-1], 故確定的尺寸是安全的。 11.繪制軸的工作圖 見軸工作圖。 Ⅱ、高速軸設計 1.擬定軸上零件的裝配方案 如下圖:齒輪3,套筒4,右端軸承5,軸承端蓋8,帶輪7依次從軸的右端向左端安裝,而左端只安裝軸承1及其端蓋。 2.確定軸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方式 如下圖:軸上零件的軸向定位與固定用軸肩,套筒等來實現,零件的周向定位和固定用鍵來實現,以防止軸上零件受力時發(fā)生沿軸向或周向的相對運動,保證其準確的工作位置。 3.按鈕轉強度估算軸的直徑 選45號鋼,輸入功率P=4.85kW;輸出軸轉速n=384r/min。

31、 可得 4.根據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長度和直徑(參見上圖) 1)從帶輪開始右起第一段,由于帶輪處有一鍵槽,軸徑應增加5%,取φ30mm,根據計算轉矩Tca = KAT = 1.19.551064.85/384=1.37105Nmm,查機械設計手冊取軸段長L1 =50; 2)右起第二段,考慮帶輪的軸向定位要求,該段直徑取φ30mm,根據軸承蓋的裝拆及便于對軸承添加潤滑脂的要求,取端蓋的外端面與半聯軸器左端面間的距離為20mm,故取該段長L2 =30mm; 3)右起第三段,該段裝滾動軸承,因為軸承僅有徑向力,選用深溝球軸承6208,其尺寸為dDB=40mm8

32、0mm18mm,長度為L3 =軸承寬+(0.08~0.1)a +(10~20)mm,取L3 =46mm; 4)右起第四段,該段裝有齒輪,直徑取φ45mm,齒輪寬b =75mm,為了保證定位的可靠性,取軸段長度為L4 = 72mm; 5)右起的第五段,考慮齒輪的軸向定位,需要有定位軸肩,取軸肩直徑為φ55mm,長度為L5 =10mm; 6)右起第六段,該段為滾動軸承的定位肩軸,其直徑應小于滾動軸承內圈外徑,取φ50mm,長度L6 =8mm; 7)右起第七段,該段為滾動軸承安裝外,取軸徑φ40mm,長度L7 =18mm; 5.求齒輪上作用力的大小、方向 作

33、用在齒輪上的轉矩為:T1 =9.551064.85/384=120000Nm 圓周力: N; 徑向力: N; 軸向力: N; Ft2,Fr2,Fa2的方向如下圖所示。 6.軸承的支反力 根據軸承支反力的作用點以及軸承和齒輪在軸上的安裝位置,建立如下圖所示力學模型。 水平面的支反力: RA =RB =Ft1/2=2000 N; 垂直面的支反力: RA’=RB’=(Fa1d1/2+Fr160)/120 = 727.94N。 7.畫彎矩圖 齒輪鍵槽剖面處的彎矩: 水平面彎矩: Mc =RA60=120Nm,

34、 垂直面的彎矩: MC1’= MC2’=RA’60=43.676Nm, 合成彎矩: MC1 = MC2 =Nm. 8.畫轉矩圖 T =Ft1d1/2=120Nm. 9.畫當量彎矩圖 因軸是單向回轉,轉矩為脈動循環(huán),a=0.6。 可得齒輪鍵槽剖面處的當量彎矩: 146.59Nm。 10.判斷危險截面并驗算強度 1)齒輪鍵槽剖面處當量彎矩最大,而其直徑與相鄰段相差不大,所以此剖面為危險截面。 已知Mec1 =146.59Nm,查表得[σ-1]=55MPa, σe = Me/W = Me/0.1d3 =146.591

35、03/(0.1453)=16.09MPa<[σ-1]。 2)帶輪鍵槽處直徑較小,故該面也為危險截面: MD = 0.6120=72Nm, σD = MD/W = MD/0.1d3 = 72103/(0.1303)= 26.66MPa<[σ-1], 故確定的尺寸是安全的。 11.繪制軸的工作圖,見軸工作圖。 查機械設計基礎第205頁表13-2取C值為120 所選軸承尺寸查機械設計基礎第178頁表11-5所得

36、 因所用齒輪為直齒圓柱齒輪,所以分度圓螺旋角β=0 A點為右端軸承中心,C點為齒輪中心,B點為右端軸承中心,D點為聯軸器段中心 所查表在機械設計 基礎第200頁表13-1 查機械設計基礎第205頁表1

37、3-2取C值為120 所選軸承尺寸查機械設計基礎第178頁表11-5所得 因所用齒輪為直齒圓柱齒輪,所以分度圓螺旋角β=0 A點為右端軸承中心,C點為齒輪中心,B點為右端軸承中心,D點為帶輪輪轂中心 九、箱體結構的設計計算 設計說明及數據計算 備 注 箱體是減速器的重要組成部件。它是傳動零件的基座,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 本箱體采用灰鑄鐵制造?;诣T鐵具有很好的鑄造性能和減振性能。為了便于軸系部件的安裝和拆卸,

38、箱體制成沿軸心線水平剖分式。上箱蓋和下箱體用螺栓聯接成一體。軸承座的聯接螺栓靠近軸承座孔。為保證箱體具有足夠的剛度,在軸承孔附近加支撐肋。為保證減速器安置在基礎上的穩(wěn)定性并盡可能減少箱體底座平面的機械加工面積,箱體底座采用兩縱向長條形加工基面。 根據所設計齒輪及軸的尺寸,初步確定減速箱的箱體尺寸為:長寬高 = 540mm372.5mm440mm,其余各尺寸如下表: 減速器機體結構尺寸 名 稱 符 號 減速器形式及尺寸 mm 機 座 壁 厚 δ 0.025a + 1,因其小于8,故取其為8 機 蓋 壁 厚 δ1 0.02a + 1,因其小于8,故取

39、其為8 機座凸緣厚度 b 1.5δ = 12 機蓋凸緣厚度 b1 1.5δ1 = 12 機座底凸緣厚度 b2 2.5δ = 20 地腳螺釘直徑 df 0.036a + 12 = 20 地腳螺釘數目 n 因a<250,故取n = 4 軸承旁聯接螺栓直徑 d1 0.75df = 15,因螺栓為標準件,故取其直徑d1 = 16 機蓋與機座聯接螺栓直徑 d2 (0.5~0.6)df = 10 聯接螺栓d2的間距 l 150~200,取其值為180 軸承端蓋螺釘直徑 d3 (0.4~0.5)df = 8 窺視孔蓋螺釘直徑 d4 (0.3~0.4

40、)df = 6 定位銷直徑 d (0.7~0.8)d2 = 8 df,d1,d2至外機壁距離 C1 26 df,d2至凸緣邊緣距離 C2 24 軸承旁凸臺半徑 R1 24 凸臺高度 h 8 外機壁至軸承座端面距離 l1 C1+C2+(8~12)=60 大齒輪頂圓與內機壁距離 Δ1 >1.2δ=10 齒輪端面與內機壁距離 Δ2 >δ=10 機蓋,機座肋厚 m1,m m1 ≈0.85δ1 =7, m≈0.85δ=7 軸承蓋厚外徑 D1,D2 D1=120,D2=150。D1,D2分別為軸承6208,6212軸承蓋。 軸承端蓋凸緣厚度

41、t (1~1.2)d3 = 8 軸承旁聯接螺栓距離 s 120 畫得草圖及附屬零件的名稱和作用如下: 1 – 箱座:用于安裝傳動零件及其它附屬零件 2 – 箱蓋:用于安裝傳動零件及其它附屬零件 3 – 上、下箱聯接螺栓:將上、下箱聯結成一個整體 4 – 通氣孔:使箱體內熱漲氣體自由逸出,達到箱體內外氣壓相等,提高箱體有縫隙處的密封性能。 5 – 檢查孔蓋板:檢查孔用于檢查齒面接觸斑點和齒側間隙,了解嚙合情況,以及注入潤滑油。檢查孔蓋板用于防止污物進入箱體內和潤滑油飛濺出來。 6 – 吊環(huán)螺釘:用于搬運及拆卸機蓋。 7 – 定位銷:保證軸承座孔的安裝精度。 8 –

42、油標尺:用來檢查油面高度,以保證有正常油量。 9 – 放油螺栓:用于排出污油,注油前用螺塞堵住。 10 – 平鍵:用于聯接其它傳動機構,如帶輪,聯軸器。 11 – 油封:防止?jié)櫥惋w濺出來。 12 – 齒輪軸:用于安裝傳動齒輪。 13 – 擋油盤:防止箱體內潤滑油進入軸承。 14 – 軸承:用于支撐齒輪軸。 15 – 軸承端蓋:防止軸承潤滑脂泄漏及污物進入軸承。 17 – 齒輪:用于傳遞運動和動力。 18 - 軸套:用于定位軸承。 箱體設計尺寸及構造見減速箱裝配圖。 十、鍵連接的選擇 設計說明及數據計算 備 注 1.電動機轉軸上的鍵連結 1

43、)選取平鍵尺寸 因所選擇電動機的型號為Y132M2-6,查機械設計手冊得知電動機轉軸直徑為φ35mm,軸轂長度=80mm,故選擇A型普通平鍵,查表得知平鍵的剖面尺寸,寬度 =10mm,高 =8mm,取鍵長L=70mm。小帶輪上槽寬=10mm,槽深=3.3mm。 2)校核鍵的聯接強度 查表得[σp]=50~60MPa。 由公式得鍵上應力σp ==9.14MPa<[σp] 因σp在[σp]允許范圍內,故校核后平鍵的強度符合要求。 2.高速齒輪軸上的鍵連結 帶輪鍵連結 1)選擇平鍵尺寸 選擇A型普通平鍵,根據軸帶輪處直徑d=30mm,查表得

44、知平鍵的剖面尺寸,寬度 =10mm,高 =8mm,因裝齒輪軸段長L=40mm,在軸上深度為5mm,槽寬為mm。 2)校核鍵的聯接強度 大帶輪使用鑄鐵制造,查表得[σp]=50~60MPa。 由公式得鍵上應力σp ==49.5 因σp在[σp]允許范圍內,故校核后平鍵的強度符合要求。 3.低速齒輪軸上的鍵連結 齒輪鍵連結 1)選擇平鍵尺寸 選擇A型普通平鍵,根據軸齒輪處直徑d=70mm,查表得知平鍵的剖面尺寸,寬度 =18mm,高 =11mm,因裝齒輪軸段長L=66mm,取鍵長為60mm。 2)校核鍵的聯接強度 齒輪使用

45、鋼材料,查表得[σp]=100~120MPa。 由公式得鍵上應力σp ==73.2 因σp在[σp]允許范圍內,故校核后平鍵的強度符合要求。 所查表為機械設計基礎第163頁表10-6 所查表為機械設計基礎第165頁表10-7 十一、滾動軸承的設計計算 設計說明及數據計算 備 注 1.高速齒輪軸滾動軸承設計 因此軸承主要受徑向載荷,根據工作條件決定選用深溝球軸承。 軸承應有的徑向基本額定動載荷 查表得上式中ft =1,fd =1.1。所以 =5466.7N。 已選6208軸承,其Cr

46、=18000N>5466.7N,故所選軸承符合要求。 2.低速齒輪軸滾動軸承設計 因此軸承主要受徑向載荷,根據工作條件決定選用深溝球軸承。 軸承應有的徑向基本額定動載荷 查表得上式中ft =1,fd =1.1。所以 =2950.05N。 已選6212軸承,其Cr =32800N>2950.05N,故所選軸承符合要求。 所查表為機械設計基礎第179頁表11-6,11-7,因選用球軸承,ε取3,據工作要求使用壽命Lh’=53658=14600,取15000 十二、潤滑與密封 設計說明及數據計算 備 注 1.潤

47、滑設計 由于前面計算得齒輪圓周速度v < 12 m/s,所以齒輪采用潤滑油潤滑,將大齒輪浸入油池中進行潤滑,深度不少于10mm.軸承采用潤滑脂人工加脂潤滑。 在減速器箱體內裝有一定量的潤滑油(查GB/T 5903-1995潤滑油選用68號潤滑油),齒輪一部分浸入油中,當其旋轉時,潤滑油被濺起,散落到其他零件上進行潤滑。 在進行減速器組裝時,在軸承端蓋凹槽內裝入一定量潤滑脂(查GB/T 492-1989潤滑脂選用3號鈉基潤滑脂),當軸承旋轉時,產生熱量使?jié)櫥F入度變大,使?jié)櫥M入到軸承滾球進行潤滑。 2.密封設計 因減速器箱采用分體式箱體,從軸水平中心面處分

48、為上、下箱體兩部分,為防止灰塵進入箱體及防止箱體內潤滑油被旋轉齒輪甩出,在組裝減速器時應在上、下箱體間涂上一層水玻璃或密封膠進行密封。在下箱體下部的放油螺栓及油標處應墊上橡膠墊圈,防止?jié)櫥托孤?。通氣孔及小蓋處應墊上紙質墊片,起到一定密封作用,防止灰塵進入。 由于在伸出軸與端蓋之間有間隙,必須安裝毛氈密封氈圈,以防止漏油和污物進入機體內。 所查標準來自機械設計基礎第7~8頁 十三、軸聯器的選擇 設計說明及數據計算 備 注 1.聯軸器類型選擇 由于機組傳遞功率較小,單向運傳載荷不大,空載啟動,運轉平穩(wěn),結構較為簡單,為便于提高其制造和安裝精度,使其軸線偏移量

49、較小,故選用凸緣式聯軸器,制造材料使用碳鋼。 2.聯軸器的載荷計算 Nm 3.聯軸器型號選擇 根據Tca,d =50mm,n =384r/min等條件,查機械設計手冊GB/T 5843-1986選用YL11型凸緣聯軸器,其額定轉矩[T]=5300Nm,許用轉速[n]=5300r/min,軸孔直徑為50mm,符合要求。 其中KA為工況系數,查機械設計基礎第216頁表14-1,取KA=1.5 十四、設計小結 本次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是我進如大學里來同時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較全面的設計能力訓練,通過這次訓練,我對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及工程力學、互換性與測量

50、技術、機械制圖、金屬工藝學、機械工程材料專業(yè)基礎課之間的聯系有了一個較為系統(tǒng)全面的認識,同時也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將原來看來比較抽象的內容實現為具體化.這次課程設計初步掊養(yǎng)了我理論聯系實際的設計思想,鍛練了我綜合運用機械設計和相關課程的理論,結合和生產實際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鞏固、加深和擴展了有關機械設計方面的知識。 通過制訂設計方案,合理選擇傳動機構和零件類型,正確計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確定尺寸和選擇材料,以及較全面地考慮制造工藝、使用和維護等要求,之后進行結構設計,達到了解和掌握機械零件、機械傳動裝置和簡單機械的設計過程和方法,對如計算、繪圖、熟練和運用設計資料(包括手

51、冊、圖冊、標準和規(guī)范等)以及使用經驗數據、進行經驗估算和處理數據等方面的能力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訓練。 因為本課程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我們具有基本機械設計能力的技術基礎課,因此通過課程設計的實踐,使我了解到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基本內容和一般程序,掌握了機械零件常用的設計準則。針對課程設計中出現的問題查閱資料,大大擴展了我們的知識面,培養(yǎng)了我們在機械工業(yè)方面的興趣及實際動手能力,對將來我在機械方面的發(fā)展起了一個重要的作用。本次課程設計是我對所學知識運用的一次嘗試,是我在機械知識學習方面的一次有意義的實踐。 本次課程設計,由于是第一次設計,我除了自己動手做之外,還借鑒了別人的作品,和同學們相互討論了一

52、些不明白之處,但我還是獨立完成了自己的設計任務,通過這次設計,弄懂了一些以前書本中難以理解的內容,加深了對以前所學知識的鞏固。在設計中,通過老師的指導,使自己在設計思想、設計方法和設計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訓練。 附錄(參考文獻資料) [1] 劉江南,郭克希主編. 機械設計基礎. 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 [2] 龔溎義主編.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大連理工大學主編. 機械制圖(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劉志儒,劉吉兆主編. 解讀視圖.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 [5] 龔溎義主編.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圖冊(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6] 司乃鈞,許德珠主編. 熱加工工藝基礎(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司乃鈞主編. 機械加工工藝基礎(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徐學林主編.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 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 [9] 陳位宮主編. 工程力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 機械設計手冊(軟件版)R2.0.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