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總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注塑模具總結(6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塑料模具知識講座 我國模具業(yè)與國外的差距 塑料模具的特點 注塑模具的生產過程 注塑模具的分類 注塑模具的組成 塑料模具知識講座 自從1932年德國人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塑料注射機開始,人們就已從事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研究和開發(fā)應用,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了。近幾年,我國模具業(yè)發(fā)展迅速,但遠遠不能適應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低檔模具過剩,高檔模具供不應求,一些關鍵模具如復印機主框架模具、照相機和攝像機用等高精尖模具尚需要進口。 我國模具業(yè)與國外的差距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原材料問題(一)原材料問題 (二)制造工藝水平(二)制造工藝水平 (三)模具設計體系(三)模具設計體系 (四)調試水平(四)調試水平
2、 (五)價格因素(五)價格因素 (六)配套體系(六)配套體系 原材料問題原材料問題 受售價限制,國產模具多采用2Cr13和3Cr13作精密熱處理,而國外則采用專用模具材料DINI、2316,其綜合機械性能,耐磨、耐腐蝕性能及拋光亮度均明顯優(yōu)于國產材料。這從根本上影響了國產模具的外觀質量和使用壽命。 制造工藝水平制造工藝水平 國內模具生產廠家,工藝條件參差不齊,差距很大。不少廠家由于設備不配套很多工作依賴手工完成,嚴重影響了精度和質量。 模具設計體系模具設計體系 國內一些生產廠家雖然也采用了計算機輔 助設計(CAD)和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CAM),但依舊停留在引進、消化和吸收階段,難以形成具有成
3、熟的理論指導和設計體系。因此,規(guī)范模具設計軟件系統(tǒng)的開發(fā)是當務之急。 調試水平調試水平 模具就其本質而言屬于工裝,生產出合格制品才是最終目的。因此,模具的質量、性能依賴試模結果檢驗。國內模具廠因交貨期短,試模設備局限,往往把質量檢驗工作放在用戶處試模,易給用戶造成大量的損失和浪費。而且由于修模受時間,場地限制,往往難以調試出最佳狀態(tài)。而國外一些發(fā)展較好的企業(yè)都擁有自己的試模場所和設備,可以模擬用戶的工作條件試模,所以能在最短的時限達到很好的效果。 價格因素價格因素 目前一些廠商只關心價格,而忽略了模具的技術質量,對用戶而言合理的質量價格比是最優(yōu)選擇,所以進口模具價格比國產模具高810倍,仍有其
4、市場空間。國內一些模具廠,迫于競爭需要,盲目壓價,甚至以次充好,粗制濫造,是一種不負責任的短期行為,將為國產模具的發(fā)展帶來重創(chuàng)。當然,在確保品質的前提下,加強管理,擴大規(guī)模,降低成本無疑是努力的方向。 配套體系配套體系 我國模具生產企業(yè)習慣埋頭搞生產科研,而忽視了與其他設備供應商、原料供應商合作。無形中使用戶走了許多彎路。我們的模具廠必須和其他廠家及各大科研院所共同合作,為用戶創(chuàng)造最佳的制品,創(chuàng)造更大的利潤,才有希望為自己營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塑料模具的特點 作為注塑成型加工的主要工具之一的注塑模具,具有以下特點: (一)單件生產,制造成本高 (二)制造周期要短 (三)技術性強 (一)單件生產
5、,制造成本高 模具不能像其他機械那樣可作為基本定型的商品隨時都可以在機電市場上買到。因為每套模具都是針對特定的塑料制品的規(guī)格而生產的,由于塑料制品的形狀、尺寸各異,差距甚大,其模具結構也是大相徑庭,所以模具制造不可能形成批量生產。其壽命越長,重復加工的可能性越小 。 (二)制造周期要短 因為注塑模具是為產品中的塑料制品而訂制的,作為產品,除質量、價格因素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盡快投放市場。 (三)技術性強 模具的加工過程集中了機械制造中先進技術的部分精華與鉗工技術的手工技巧,因此要求模具工人具有較高的文化技術水平,以適應多工種的要求。 注塑模具的生產過程 注塑模具制造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6、 (一)塑料制品的工藝分析 (二)模具結構設計 (三)確定模具材料和選擇標準件 (四)零件加工與模具組裝 (五)試模 (一)塑料制品的工藝分析 在模具設計之前,設計者應充分分析研究其塑料制品是否符合注塑成型加工原理,需要與制品的設計者仔細協(xié)商,以達成共識。其中包括對制品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以及外觀要求,進行必要的討論,盡量避免模具制造中不必要的繁雜。 (二)模具結構設計 一套優(yōu)質的模具,不僅需要有好的加工設備和熟練的模具制造工人,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好的模具設計。特別對于復雜的模具,模具設計的好壞占模具質量的80%以上。一個優(yōu)秀的模具設計是:在滿足客人要求的前提下,使加工成本低、加工
7、難度小、加工時間短。要作到這一點,不僅要完全消化客人的要求,還要對注塑機、模具結構、加工工藝和模具廠自身的加工能力等有所了解。因此,要提高模具設計水平,應做到以下幾點: 1 弄懂每套模具設計中的每個細節(jié),理解模具中每個零件的用途。 2 在設計時多參考以前相似的設計,并了解在它模具加工和產品生產時的情況,吸取其中的經驗和教訓。 3多了解注塑機的工作過程,以加深模具和注塑機的關系。 4 下工廠了解加工工藝,認識每種加工的特點和局限性。 5 了解自己設計的模具的試模結果和改模情況,吸取教訓。 6 在設計時盡量采用以前比較成功的模具結構。 7 多些了解模具入水對制品產生的影響。 8 研究一些特殊的模具
8、結構,了解最新的模具技術。 (三) 確定模具材料和選擇標準件 在模具材料的選用時,除要考慮產品的精度和質量外,還要結合模具廠的加工及熱處理的實際能力給予正確的選擇。此外,為了縮短制造周期,盡可能的利用現(xiàn)有的標準件。 (四)零件加工與模具組裝 模具的精度除在設計時給予最佳的結構與合理的公差配合之外,零件加工與模具組裝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加工精度與加工方法的選擇在模具制造中占有絕對主導的地位。成型制品的尺寸誤差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模具的制造誤差約為1/3 (2)模具磨損造成的誤差約為1/6 (3)成型件收縮不均所產生的誤差約為1/3 (4)預定收縮與實際收縮不一致所產生的誤差約 為1/
9、6 總誤差=(1)+(2)+(3)+(4) 所以,為減小模具制造誤差,首先應提高加工精度,隨著數(shù)控機床的使用,這一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另外,為了防止模具磨損、變形而引起的誤差,在加工精度要求較高和制品產量較大的模具時,對其型腔、型芯等關鍵零件應采用淬火處理。在中大型模具中,為了節(jié)省材料和便于加工及熱處理,模具設計時應盡量采用拼鑲結構。為了解決成型件收縮不均和預定收縮與實際收縮不一致所產生的誤差,在模具制造時一般選用制品公差的1/3,作為模具的制造公差,其目的是為了給以后的成型過程留有較大的調整余地,以解決成型過程所造成的誤差。 (五)試模 一套模具從設計開始到組裝完畢,只不過完成其全部制
10、造過程的70%80%。對于預定收縮與實際收縮不一致所產生的誤差,脫模的順利與否,冷卻效果如何,尤其澆口的尺寸、位置、形狀對制品精度及外觀的影響等問題,必須通過試模來檢驗。因此,試模是檢驗模具是否合格及選擇最佳成型工藝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步驟。 400噸以下注塑模具的分類 101級模具: 可生產數(shù)量:1000,000件或以上 說明:為最高級模具。這類模具價格最高且只能用 高品質材料制造。 102級模具: 可生產數(shù)量:1000,000件以下 說明:為中高型產量模具。這類模具價格高,用耐磨性高的材料制造,模具零件 一般有嚴格的公差。這類模具屬于高價格高品質模具。 103級模具: 可生產數(shù)量:500,00
11、0件以下 說明:為中級模具,這模具適用于低中級批量生產的需要,這類模具屬于中等價格模具。 105級模具: 可生產數(shù)量:500件以下 說明:為試?;蛑谱髂P汀D>哔M最小,適用要求不高的模型零件。 當模胚不需提供,只有模具中的內模部分時,可照以下分類: I級內模: 可生產數(shù)量:500,000件左右 說明:適用于最高級質量材料的中高級產量需求。 II級內模: 可生產數(shù)量:100,000件左右 說明:與104級模具相似,較廣泛采用,適用于中低級產量需求。 III級內模: 可生產數(shù)量:500件以下 說明:與105級模具相似,花費最小但產量低,由最便宜的材料制造。 注塑模具的組成 一套典型的注塑模具有以下
12、六個部分組成: 1模 胚 用來固定成型部分和支撐頂出系統(tǒng) 2流道系統(tǒng) 由唧嘴、內模或模胚而形成,是熔料從注塑機進入型腔的通道;流道系統(tǒng)分主流道、分流道和澆口。 3成型部分 由上、下模,行位,鑲件組成,形成一 個封閉的型腔。 4冷卻/加熱系統(tǒng) 由加工在內模、行位、鑲件或模胚上的槽或孔和冷卻元件組成的通道,一些介質(如水或熱油)在通道中流過,對成型部分冷卻或加熱,從而縮短制品的生產周期。 5頂出系統(tǒng) 制品硬化到一定程度后,將制品和流道從型腔中頂出的系統(tǒng)。 6輔助部分 一些起固定、支撐或控制作用的機構或部件。如撐頭、扣機、鎖模塊等。 模胚的特征(吊??祝?模胚的特征(碼模槽) 模胚的特征(撬模槽) 模胚的特征(復位彈弓、回針、頂針板) 模胚的特征(中托邊、管釘) 模胚的特征(限位釘、頂針板螺絲) 二板模(大水口) 三板模(簡化細水口) 唧嘴(普通型) 唧嘴(延伸型) 唧嘴(延伸活動型) 內模管位 內模枕位 行位的構成 普通行位 內行位 液壓抽芯 冷卻水道及膠圈規(guī)格 通道式冷卻水道 頂出系統(tǒng)(頂針頂出) 頂出系統(tǒng)(司筒頂出) 斜頂頂出(一) 斜頂頂出(二) 斜頂固定方式 推板頂出 拉鉤(集福標準) 尼龍拉鉤(集福標準) 入水(邊澆口一) 入水(邊澆口二) 入水(點澆口) 入水(潛伏二次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