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shè)計基礎(chǔ)李良軍版部分答案

上傳人:文*** 文檔編號:45886833 上傳時間:2021-12-09 格式:DOC 頁數(shù):24 大?。?24K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 下載
機械設(shè)計基礎(chǔ)李良軍版部分答案_第1頁
第1頁 / 共24頁
機械設(shè)計基礎(chǔ)李良軍版部分答案_第2頁
第2頁 / 共24頁
機械設(shè)計基礎(chǔ)李良軍版部分答案_第3頁
第3頁 / 共24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機械設(shè)計基礎(chǔ)李良軍版部分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機械設(shè)計基礎(chǔ)李良軍版部分答案(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四章 齒輪傳動 4-2 解:選擇齒輪材料及熱處理方法時應(yīng)考慮:①輪齒表面要有足夠的硬度以提高齒面抗點蝕和抗磨損的能力;②輪齒芯部要有足夠的強度和韌性,以保證有足夠的抗沖擊能力和抗折斷能力;③對軟齒面,大小輪面要有一定的硬度差HBS1=HBS2+(20~50),以提高其抗膠合能力。同時還應(yīng)考慮材料加工的工藝性和經(jīng)濟性等。 常用材料:45鋼,40Cr等各種鋼材,其次是鑄鐵和鑄鋼,塑料齒輪的采用也增多。 熱處理方式:以調(diào)質(zhì),正火、表面淬火及低碳合金鋼的滲碳淬火最常見。 軟硬齒面是以齒面硬度來分,當(dāng)HBS≤350時為軟齒面?zhèn)鲃?,?dāng)HBS>350時為硬齒面?zhèn)?/p>

2、動。 4-3 解:設(shè)計齒輪時,齒數(shù)z,齒寬b應(yīng)圓整為整數(shù);中心距a應(yīng)通過調(diào)整齒數(shù),使其為整數(shù)(斜齒傳動中要求為0或5的整數(shù));模數(shù)應(yīng)取標準值(直齒中端面模數(shù)為標準模數(shù),斜齒中法面模數(shù)為標準模數(shù)),d,da,df為嚙合尺寸應(yīng)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二位;b,d1,d2須精確到“秒”。 4-9 解:在齒輪強度計算中,齒數(shù)z1(小齒輪齒數(shù))應(yīng)大于最小齒數(shù),以免發(fā)生根切現(xiàn)象;一般閉式軟齒面z1取得多一些(z1=25~40),閉式硬齒面少一些(z1=20~25),開式傳動更少(z1=17~20)。 因為d1=mz1,當(dāng)d1不變時,z1↑,m↓,彎曲強度↓,但重合度e↑,傳動平穩(wěn)性↑,同時由于齒高降低,

3、齒頂圓直徑減小,滑動速度減小,有利于減小輪齒磨損,提高抗膠合能力,同時使加工工時減少,加工精度提高,故在滿足彎曲強度的條件下,取較多的齒數(shù)和較小的模數(shù)為好。閉式軟齒面?zhèn)鲃影唇佑|強度設(shè)計,其彎曲強度很富裕,故可取較多的齒數(shù);閉式硬齒面及開式傳動,應(yīng)保證足夠的彎曲強度,模數(shù)m是主要因素,故z1取得少一些,m取得大一些。 齒寬系數(shù)fd=b/d1,fd↑(假設(shè)d1不變)則b↑,輪齒承載能力↑,但載荷沿齒寬分布的不均勻性↑,故fd應(yīng)按表9-10推薦的值選取。 螺旋角b=8°~25°,螺旋角取得過?。╞<8°)不能發(fā)揮斜齒輪傳動平穩(wěn)、承載能力高的優(yōu)越性。但過大的

4、螺旋角(b>25°)會產(chǎn)生較大的軸向力,從而對軸及軸承的設(shè)計提出較高的要求。 4-12 解:(1)一對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當(dāng)z、b、材料、硬度、傳動功率及轉(zhuǎn)速都不變時,增大模數(shù),則可提高齒根彎曲疲勞強度,由于d1增大,齒面接觸疲勞強度也相應(yīng)提高。(2)當(dāng)m下降,z1及z1增大,但傳動比不變,d1也不變時,因m下降,其齒根彎曲疲勞強度下降,因d1不變,齒面接觸疲勞強度不變。 4-13 解:該傳動方案最不合理的是,因為轉(zhuǎn)速不同,承載情況不同,使得兩對齒輪齒面接觸強度和齒根彎曲強度是不等的。低速級齒輪傳遞的轉(zhuǎn)矩在忽略效率的情況下,大約為第一級的2.5倍(i=z2/z1=50

5、/20=2.5),而兩對齒輪參數(shù),材質(zhì)表面硬度等完全相同,那么如果滿足了第二級齒輪的強度,則低速級齒輪強度就不夠,反之,如果低速級齒輪強度夠了,則第二級齒輪傳動就會過于富裕而尺寸太大,所以齒輪參數(shù)的確定是不合理。齒輪的參數(shù)z、m及齒寬b等對箱體內(nèi)的高速級或低速級應(yīng)有所不同,高級速要求傳動平穩(wěn),其傳遞的轉(zhuǎn)矩小,故z1取多一些,齒寬系數(shù)fd取小一些,低速級傳遞轉(zhuǎn)矩大,要求承載能力高,可取少一些的z1,使m大一些,齒寬系數(shù)fd也大一些。其次,齒輪相對軸承的布置也不合理。彎曲對軸產(chǎn)生的變形與扭矩對軸產(chǎn)生的變形產(chǎn)生疊加增加了載荷沿齒輪寬度的分布不均勻性,為緩和載荷在齒寬上的分布不均勻性,應(yīng)使齒輪離遠扭矩

6、輸入(輸出)端 4-27 解:(1) 低速級直齒圓柱齒輪傳動 1. 選擇材料 查表小齒輪45鋼調(diào)質(zhì),HBS3=217~255,大齒輪45鋼正火,HBS4=162~217。計算時取HBS3=230,HBS4=190。(HBS3~HBS4=230~190=40,合適) 2.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初步設(shè)計 由式 d3≥ 1) 小齒輪傳遞的轉(zhuǎn)矩N·m 2) 齒寬系數(shù)fd,由表知,軟齒面、非對稱布置,取fd=0.8 3) 齒數(shù)比u,對減速傳動,u=i=3.8 4) 載荷系數(shù)K,初選K=2 (直齒輪,非對稱布置) 5) 確定許用接觸應(yīng)力[sH] 由式

7、 a. 接觸疲勞極限應(yīng)力sHlim由圖9-34c查得sHlim3=580MPa,由圖查得sHlim4=390MPa(按圖中MQ查值) b. 安全系數(shù)SH,由表查得,取SH=1 c. 壽命系數(shù)ZN,由式計算應(yīng)力循環(huán)次數(shù)N=60ant 式中a=1,n2=970/4.8=202r/min,t=10´250´8´1=20000h 查圖得ZN3=1.1,ZN4=1.17(均按曲線1查得) 故 MPa 故 MPa 6) 計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d3 d3≥mm 7) 初步確定主要參數(shù) a. 選取齒數(shù),取 z3=31 z

8、4=uz1=3.8´31=118 b. 計算模數(shù) mm 取標準模數(shù) m=5mm c. 計算分度圓直徑 d3=mz3=5´31=155mm>152.47mm (合適) d4=mz4=5´118=590mm d. 計算中心距 mm 為方便箱體加工及測量,取z2=119,則d2=5´119=595mm mm 傳動比誤差£ (3~5)% e. 計算齒寬 mm 取b=125mm 3. 驗算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由式 ≤[sH] 1) 彈性系數(shù)ZE,由表查得ZE=189.8 2) 節(jié)點區(qū)域系

9、數(shù)ZH,由圖查得ZH=2.5 3) 重合度系數(shù)Ze 由 ea»1.88~3.2 則 4) 載荷系數(shù)K=KAKvKHbKHa a. 使用系數(shù)KA,由表查得KA=1.25 b. 動載荷系數(shù)Kv,由 查圖得Kv=1.12(初選8級精度) c. 齒向載荷分布系數(shù)KHb,由表按調(diào)質(zhì)齒輪,8級精度,非對稱布置,裝配時不作檢驗調(diào)整可得 d. 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KHa,由表9-8 先求 N N/mm<100N/mm 則 故 K=KAKvKHbKHa=1.25´1.12´1.47´1.3=2.68 5) 驗

10、算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4. 驗算齒根彎曲疲勞強度 由式 ≤[st] 1) 由前可知 Ft=6710N,b=125mm,m=5mm 2) 載荷系數(shù)K=KAKvKFbKFa a. 使用系數(shù) KA同前,即KA=1.25 b. 動載荷系數(shù)Kv同前,即Kv=1.12 c. 齒向載荷分布系數(shù)KFb 由圖,當(dāng)KFb=1.47, b/h=125/2.25M=125/(2.25´5)=11.11時,查出KFb=1.4 d. 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KFa 由KAFt/b=67.1N/mm<100N/mm,查得KFa=1/Ye(8級精度),又由重合度系數(shù)Ye=

11、0.25+0.75/ea=0.25+0.75/1.75=0.68得,KFa=1/Ye=1/0.68=1.47 故 K=KAKvKFbKFa=1.25´1.12´1.4´1.47=2.88 3) 齒形系數(shù)YFa,由z3=31,z4=119查圖得YFa3=2.53,YFa4=2.17 4) 齒根應(yīng)力修正系數(shù)Ysa,由z3=31,z4=119,查得Ysa3=1.63,Ysa4=1.81 5) 重合度系數(shù)Ye,由前,Ye=0.68 6) 許用彎曲應(yīng)力[sF] 由式 式中sFlim由圖查得:sFlim3=430MPa,sFlim4=320MP

12、a(按MQ查值);安全系數(shù)SF,由表取SF=1.25;壽命系數(shù)YN,由N3=2.43´108,N4=6.4´107 ,查圖得YN3=0.9,YN4=0.94,尺寸系數(shù)YX由m=5mm,查YX3=YX4=1。 則: MPa MPa 7) 驗算齒根彎曲疲勞強度 故彎曲疲勞強度足夠 5. 確定齒輪的主要參數(shù)及幾何尺寸 z3=31,z4=119,m=5mm,a=375mm 分度圓直徑 mm mm 齒頂圓直徑 da3=d3+2m=155´2´5=165mm da4=d4+2m=595´2

13、0;5=605mm 齒根圓直徑 df3=d3-2.5m=155-2.5´5=142.5mm df4=d4-2.5m=595-2.5´5=582.5mm 齒寬 b2=b=125mm b1=b2+(5~10)mm=125+(5~10)=(130~135)mm 取b1=135mm 中心距 mm 6. 確定齒輪制造精度 小輪標記為:8GJ GB/T10095-1988 大輪標記為:8HK GB/T10095-1988 7. 確定齒輪的結(jié)構(gòu)、尺寸并繪制零件工作圖(略) (2) 高速級斜齒圓柱齒輪傳動 1. 選擇材料:同前。 2.

14、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初步設(shè)計 設(shè)計公式 d1≥ 1) 小齒輪傳遞的轉(zhuǎn)矩N·m 2) 齒寬系數(shù)fd,由表取fd =1(軟齒面,非對稱布置) 3) 齒數(shù)比u=i=4.8 (減速傳動) 4) 載荷系數(shù)K,取K=2 5) 許用接觸應(yīng)力[sH] 由式 a. 接觸疲勞極限應(yīng)力sHlim,同直齒輪 sHlim1=580MPa,sHlim2=390MPa b. 安全系數(shù)SH,由查得,取SH=1 c. 壽命系數(shù)ZN,由式計算應(yīng)力循環(huán)次數(shù)N=60ant 式中a=1,n1=970r/min,t=10´250´8´1=20000

15、h N1=60ant=60´970´20000=1164´109 N2=N1/i1=1.164´109/4.8=2.43´108 查圖9-35ZN1=1,ZN2=1.1(均按曲線1查得) 故 MPa MPa 6) 計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 d1≥mm 7) 初步確定主要參數(shù) a. 選取齒數(shù) 取z1=34,z2=uz1=4.8´34=163.2,取z2=163 b. 初選b=15° c. 計算法向模數(shù) mm 取標準模數(shù)mn=2.5mm d. 計算中心距 mm 為便于

16、箱體的加工及測量,取a=255mm e. 計算實際螺旋角b f. 計算分度圓直徑 mm 驗證 mm g. 輪齒寬度 b=fd·d1=1´88.02=88.02mm 圓整取b=90mm 3. 驗算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由式≤[sH] 1) 彈性系數(shù)ZE,由查得ZE=189.8 2) 節(jié)點區(qū)域系數(shù)ZH,由圖查得ZH=2.4 3) 重合度系數(shù)Ze 先由,知 故 4) 螺旋角系數(shù)Zb= 5) 圓周力N 6) 載荷系數(shù)K=KAKvKHbKHa a. 使用系數(shù)KA,由表查得KA=1.25 b.

17、 動載系數(shù)Kv,由mm/s 查圖,Kv=1.17(初取8級精度) c. 齒向載荷分布系數(shù)KHb,由表,按調(diào)質(zhì)齒輪,8級精度,非對稱布置,裝配時不作檢驗調(diào)整可得 d. 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KHa,由 查表得,式中ea=1.71 由 =20.65° 則 KHa=KFa= 故 K=KAKvKHbKHa=1.25´1.17´1.59´1.82=4.23 盡管sH>[sH2],但末超過5%,故可用。 4. 驗算齒根彎曲疲勞強度 由式 ≤[sF] 1) 由前已知:Ft=2461N,b=90mm,mn=2.

18、5mm 2) 載荷系數(shù)K=KAKvKFbKFa a. 使用系數(shù)KA同前,即KA=1.25 b. 動載系數(shù)Kv同前,即Kv=1.17 c. 齒向載荷分布系數(shù)KFb,由圖當(dāng)KHb=1.59, ,查出KFb=1.49 d. 齒間載荷分布系數(shù)KFa 由前可知ea=1.70,eb=2.98,則eg=ea+eb=1.71+2.98=4.69 由式 則 前面已求得KFa=1.82< 故 KFa=1.82 可得K=KAKvKFbKFa=1.25´1.17´1.49´1.82=3.97 3) 齒形系數(shù)YFa,由當(dāng)量齒數(shù)

19、 查圖,得YFa1=2.42,YFa2=2.12 4) 齒根應(yīng)力修出系數(shù)Ysa,由zv1=37.75,zv2=181。查圖得 Ysa1=1.67,Ysa2=1.85 5) 重合度系數(shù)Ye,由前可知Ye=0.7 6) 螺旋角系數(shù)Yb,由式,由前面知,eb=2.98>1, 故計算時取eb=1及b=15.05294°,得=0.87 7) 許用彎曲應(yīng)力[sF], a. 彎曲疲勞極限應(yīng)力sFlim,同直齒,即sFlim1 =430Mpa,sFlim2 =320MPa b. 安全系數(shù)SF,由表取SF=1.25 c. 壽命系數(shù)YN,由

20、N1=1.164´109,N2=2.43´108查,YN1=0.88,YN2=0.9 d. 尺寸系數(shù)YX,由mn=2.5mm查圖,YX1=YX2=1 則 MPa MPa 8) 驗算齒根彎曲疲勞強度 故彎曲疲勞強度足夠。 5. 確定齒輪的主要參數(shù)及幾何尺寸 z1=34,z2=163,mn=2.5mm,b=15.05294°,a=255mm 分度圓直徑 mm mm 齒頂圓直徑 da1=d1+2mn=88.02+2´2.5=93.02mm da2=d2+2mn=421.98+2´2.5

21、=426.98mm 齒根圓直徑 df1=d1-2.5mn=88.02-2.5´2.5=81.77mm df2=d2-2.5mn=421.98-2.5´2.5=415.73mm 齒寬 b2=b=90mm b1=b2+(5~10)mm=90+(5~10)=(95~100)mm 取b1=100mm 中心距 mm 6. 確定齒輪制造精度 小輪標記為8GJ GB/T10095-1988, 大輪標記為8HK GB/T10095-1988。 7. 確定齒輪的結(jié)構(gòu)尺寸并繪制零件工作圖(略)。 第五章 蝸桿傳動 5-5 解:在中

22、間平面內(nèi),阿基米德蝸桿傳動就相當(dāng)于齒條與齒輪的嚙合傳動,故在設(shè)計蝸桿傳動時,均取中間平面上的參數(shù)(如模數(shù)、壓力角等)和尺寸(如齒頂圓、分度圓度等)為基準,并沿用齒輪傳動的計算關(guān)系,而中間平面對于蝸桿來說是其軸面,所以軸向模數(shù)和壓力角為標準值。 阿基米德蝸桿傳動的正確嚙合條件是: mx1=mt2=m(標準模數(shù)) ax1=at2=20° g(導(dǎo)程角)=b(蝸輪螺旋角)且同旋向 式中: mx1、ax1——蝸桿的軸向模數(shù),軸向壓力角; mt2、at2——蝸輪的端面模數(shù)、端面壓力角。 5-7 解:(1)i=w1/w2=n1/n2=z2/z1≠d2/d1;因為蝸

23、桿分度圓直徑d1=z1m/tang,而不是d1=z1m。 (2)同理:a=(d1+d2)/2≠m(z1+z2)/2; (3)Ft2=2000T2/d2≠2000T1i/d2;因為蝸桿傳動效率較低,在計算中,不能忽略不計,T2=ihT1。 5-10 解:當(dāng)蝸輪材料選得不同時,其失效形式不同,故其許用接觸應(yīng)力也不同。當(dāng)蝸輪材料為錫青銅時,其承載能力按不產(chǎn)生疲勞點蝕來確定,因為錫青銅抗膠合能力強,但強度低,失效形式為齒面點蝕,其許用接觸應(yīng)力按不產(chǎn)生疲勞點蝕來確定。當(dāng)蝸輪材料為鑄鐵或無錫青銅時,其承載能力主要取決于齒面膠合強度,因這類材料抗膠合能力差,失效形式為齒面膠合,通過限制齒面接觸應(yīng)力來

24、防止齒面膠合,許用接觸應(yīng)力按不產(chǎn)生膠合來確定。 5-12 解:對于連續(xù)工作的閉式蝸桿傳動進行熱平衡計算其目的是為了限制溫升、防止膠合。蝸桿傳動由于效率低,工作時發(fā)熱量大,在閉式傳動中,如果散熱不良溫升過高,會使?jié)櫥驼扯冉档停瑴p小潤滑作用,導(dǎo)致齒面磨損加劇,以至引起齒面膠合,為使油溫保持在允許范圍內(nèi),對連續(xù)工作的閉式蝸桿傳動要進行熱平衡計算,如熱平衡不能滿足時可采用以下措施:①增大散熱面積A:加散熱片,合理設(shè)計箱體結(jié)構(gòu)。②增大散熱系數(shù)Ks:在蝸桿軸端加風(fēng)扇以加速空氣的流通;在箱體內(nèi)裝循環(huán)冷卻管道,采用壓力噴油循環(huán)潤滑 5-15 解:(1)根據(jù)蝸桿與蝸輪的正確嚙合條件,可知蝸輪2與蝸桿1

25、同旋向——右旋。為使II軸上所受軸向力能抵消一部分,蝸桿3須與蝸輪2同旋向——右旋,故與之嚙合的蝸輪4也為右旋。 (2)II軸和III軸的轉(zhuǎn)向見上圖。 (3) 5-16 解:(1)蝸桿與蝸輪的旋向均為右旋 (2)作用于蝸桿上的轉(zhuǎn)矩T1為 T1=200R=200×200=40000N·mm 蝸桿效率h(忽略軸承,攪油的效率) 式中:tang=z1m/d1=1×5/50=0.1,則g=5.71° 由fv=0.14查表得rv=7°58’ 作用于蝸輪上的轉(zhuǎn)矩T2 T2=ihT1=(z2/z1)hT1=50*0

26、.41*40/1=821.69N·m ,故N (3)因為g=5.71°,rv=7.97°,g<rv,滿足自鎖條件,所以重物不會自行下降。 第六章 帶傳動 6-3 解:V帶的橫截面為梯形,其兩個側(cè)面為工作面。由于楔形摩擦原理,在相同的摩擦因素f和初拉力下,V帶傳動較平帶傳動能產(chǎn)生較大的摩擦力(當(dāng)帶輪槽角f=400時,當(dāng)量摩擦因素fv=f/sin(f/2)>f,fv≈3f),故V帶傳遞的功率比平帶約高2倍,并且V帶為封閉的環(huán)狀,沒有接頭,傳動更為平穩(wěn)。 6-6 解:因為帶的彈性及拉力差的影響,使帶沿帶輪表面相對滑動(在主動輪上滯后,在從

27、動輪上超前)的現(xiàn)象叫帶的彈性滑動。 傳動帶是彈性體,在拉力作用下會產(chǎn)生彈性伸長,其伸長量隨拉力的變化而變化,當(dāng)帶繞入主動輪時,傳動帶的速度v與主動輪的圓周速度v1相同,但在轉(zhuǎn)動過程中,由緊邊變?yōu)樗蛇叀系睦χ饾u減小,故帶的伸長量相應(yīng)減小。帶一面隨主動輪前進,一面向后收縮,使帶速v低于主動輪圓周速度v1(滯后)產(chǎn)生兩者的相對滑動。在繞過從動輪時,情況正好相反,拉力逐漸增大,彈性伸長量逐漸增大,帶沿從動輪一面繞進,一面向前伸長,帶速大于從動輪的圓周速度v2,兩者之間同樣發(fā)生相對滑動。彈性滑動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 它是帶傳動中無法避免的一種正常的物理現(xiàn)象。 它使從動輪的圓周速度低于主動輪,并

28、且它隨外載荷的變化而變化,使帶不能保證準確的傳動比。引起v2的波動;它使帶加快磨損,產(chǎn)生摩擦發(fā)熱而使溫升增大,并且降低了傳動效率。 6-7 解:帶傳動過程中,帶上會產(chǎn)生:拉應(yīng)力s(緊邊拉應(yīng)力s1和松邊拉應(yīng)力s2),彎曲應(yīng)力sb及離心拉應(yīng)力sc。其應(yīng)力分布見其應(yīng)力分布圖(教材圖7-13)。因此帶在變應(yīng)力下工作,當(dāng)應(yīng)力循環(huán)次數(shù)達到一定數(shù)值后,帶將發(fā)生疲勞破壞:脫層、撕裂、拉斷。這是帶的一種失效形式,設(shè)計中應(yīng)考慮。帶上最大應(yīng)力發(fā)生在緊邊繞入主動輪處,其值為smax=s1+sb1+sc 6-8 解:帶傳動靠摩擦力傳動,當(dāng)傳遞的圓周阻力超過帶和帶輪接觸面上所能產(chǎn)生的最大摩擦力時,傳動帶將在帶輪上

29、產(chǎn)生打滑而使傳動失效;另外帶在工作過程中由于受循環(huán)變應(yīng)力作用會產(chǎn)生疲勞損壞:脫層、撕裂、拉斷。這是帶傳動的另一種失效形式。 其設(shè)計準則是:即要在工作中充分發(fā)揮其工作能力而又不打滑,同時還要求帶有一定的使用壽命 6-10 解:帶上的彎曲應(yīng)力sb=2Ey0/d。可知帶愈厚,帶輪直徑愈小,則帶上的彎曲應(yīng)力愈大,為避免過大的彎曲應(yīng)力,設(shè)計V帶傳動時,應(yīng)對V帶輪的最小基準直徑dmin加以限制。 6-11 解:帶輪基準直徑d太大,結(jié)構(gòu)不緊湊,過小的d會使彎曲應(yīng)力增大,影響帶的疲勞強度,同時在傳遞相同功率時,d小,則帶速v下降。使帶上的拉力增大。帶的受力不好,故對小帶輪的直徑加以限制,不能太小。

30、 由P=Fv可知,在傳遞相同功率時,v增大,F(xiàn)減小??蓽p少帶的根數(shù),故帶傳動宜布置在高速級上,但v太高離心力太大,使帶與輪面間的正壓力減小而降低了帶的工作能力。同時離心應(yīng)力增大,使帶的疲勞強度下降,故帶速在(5~25)m/s內(nèi)合適。 中心距a取得小,結(jié)構(gòu)緊湊。但小輪包角減小,使帶的工作能力降低。同時在一定速度下,由于帶在單位時間內(nèi)的應(yīng)力循環(huán)次數(shù)增多,而使帶的使用壽命下降;但過大的中心距,使結(jié)構(gòu)尺寸不緊湊,且高速時易引起帶的顫動。 當(dāng)帶輪直徑一定時,帶長Ld與a直接有關(guān),故Ld對傳動的影響同中心距a,帶的工作能力與Ld有關(guān)。由于Ld為標準長度系列,常由它確定帶傳動的實際中心距a。

31、為使帶傳動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包角a1≥1200,a1愈大,則帶傳遞的最大有效拉力愈大,但由于結(jié)構(gòu)受限a1≤1800。 初拉力F0直接影響帶傳動的工作能力。F0愈大,其最大有效拉力也愈大,適當(dāng)?shù)某趵κ潜WC帶傳動正常工作的重要因數(shù)之一。但過大的F0會使帶的壽命降低,軸和軸承的壓軸力增大,也會使帶的彈性變形變成塑性變形,反而使帶松弛,而降低工作能力。 帶與帶輪表面的摩擦系數(shù)f也影響帶傳動的工作能力,增大f可提高帶與輪面之間的摩擦力,即最大有效拉力。但會因磨損加劇而大大降低帶的壽命。 6-12 解:由于傳動帶不是完全彈性體,帶工作一段時間后會因伸長變形而產(chǎn)生松弛現(xiàn)象,使初拉力降低,帶的工

32、作能力也隨之下降。因此為保證必需的初拉力應(yīng)及時重新張緊,故要有張緊裝置。 常用的張緊方法是調(diào)整帶傳動的中心距。如把裝有帶輪的電動機安裝在滑道上,并用調(diào)整螺栓調(diào)整或擺動電動機底座并用調(diào)整螺栓使底座轉(zhuǎn)動來調(diào)整中心距。如中心距不可調(diào)整時可采用張緊輪。張緊輪一般放置在帶的松邊上,壓在松邊的內(nèi)側(cè)并靠近大帶輪。這樣安裝可避免帶反向彎曲降低帶的壽命,且不使小帶輪的包角減小過多。 6-13 解:因為單根V帶的功率P1主要與帶的型號,小帶輪的直徑和轉(zhuǎn)速有關(guān)。轉(zhuǎn)速高,P1增大,則V帶根數(shù)將減?。▃=KAP/(P1+△P1)KaKL),因此應(yīng)按轉(zhuǎn)速低的工作情況計算帶的根數(shù),這樣高速時更能滿足。同時也因為P=

33、Fv,當(dāng)P不變時,v減小,則F增大,則需要的有效拉力大,帶的根數(shù)應(yīng)增加。按300r/min設(shè)計的V帶傳動,必然能滿足600r/min的要求,反之則不行。 6-14 解:當(dāng)d2由400mm減小為280mm時,滿足運輸帶速度提高到0.42m/s的要求。但由于運輸帶速度的提高,在運輸機載荷F不變的條件下,因為P=Fv。即輸出的功率增大,就V帶傳動部分來說,小輪轉(zhuǎn)速n1及d1不變,即帶速不變,而傳遞的功率要求增加,帶上有效拉力也必須增加,則V帶根數(shù)也要增加,故只改變d2是不行的。可以增加V帶的根數(shù)或重新選擇帶的型號來滿足輸出功率增大的要求。 不過通常情況下,齒輪傳動和帶傳動是根據(jù)同一工作機要求

34、的功率或電動機的額定功率設(shè)計的。若齒輪傳動和電動機的承載能力足夠,帶傳動的承載能力也能夠,但d2的變化會導(dǎo)致帶傳動的承載能力有所變化,是否可行,必須通過計算做出判斷。 6-19 解:因為z=KAP/(P1+DP1)KaKL,所以P=z(P1+DP1)KaKL/KA 查表得工況系數(shù) KA=1.1 查表得B型帶的 P1=4.39kW 由i=n1/n2=d2/d1=650/180=3.6 得 DP1=0.46kW 由a1=1800-(d2-d1)*57.30/a=1800-(650-180)*57.30/916=150.60 查表得 Ka=0.93 由La=2a+p(d1+d

35、2)/2+(d2-d1)2/4a=2*916+p(180+650)/2+(650-180)2/4*916=3195mm 取 Ld =3150mm 查表得 KL=1.07 由已知條件,得 z=3 故 P=3*(4.39+0.46)*0.93*1.07/1.1=13.16kW 6-20 解:1)確定設(shè)計功率Pc 查表得工況系數(shù)KA=1.2 則 Pc=KA*P=1.2*4=4.8kW 2) 選擇V帶型號 根據(jù)Pc=4.8kW,n1=1440r/min。查圖選用A型。 3)確定帶輪基準直徑d1,d2 查表A型V帶帶輪最小基準直徑dmin=75mm 查表并根據(jù)圖中A型

36、帶推薦的d1范圍取d1=100mm 則 d2=i*d1=3.8*100=380mm 查表基準直徑系列取 d2=375 mm 傳動比 i=n1/n2=d2/d1=375/100=3.75 傳動比誤差為(3.75-3.8)/3.8=-1.3%≤±5%,允許 4)驗算帶的速度 v=pd1n1/60*1000=p*100*1440/60*1000=7.54m/s 5)確定中心距a和基準長度Ld 初取a0: 0.7(d1+d2)≤a0≤2(d1+d2) 0.7(100+375)≤a0≤2(100+375) 332.5≤a0≤940 取a0=500mm

37、初算V帶基準長度 Ld0=2a0+p(d1+d2)/2+(d2-d1)2/4a0 =2*500+p(100+375)/2+(375-100)2/4*500=1784mm 查表選標準基準長度Ld=1800mm 實際中心距a=a0+(Ld-Ld0)/2=500+(1800-1784)/2=508mm 6)驗算小帶輪上包角a1 a1=1800-(d2-d1)*57.30/a =1800-(375-100)*57.30/508=148.980>1200,合適 7)確定V帶根數(shù) 由d1=100mm,n1=1440r/min,查表7-4A型帶的P1=1.32kW

38、。DP1=0.17kW。查表得Ka=0.918,查表得KL=1.01。則 z≥Pc/[P1]=Pc/(P1+DP1)KaKL=4.8/(1.32+0.17)*0.918*1.01=3.47 取z=4根。 8)確定初拉力F0 F0=500Pc[(2.5/Ka)-1]/zv+qv2 查表A型帶q=0.10kg/m F0=500*4.8[(2.5/0.918)-1]/4*7.54+0.10*7.542=143N 9)確定作用在軸上的壓軸力FQ FQ=2zF0(sin(a1/2))=2*4*143*(sin148.980/2)=1102N 第七章 鏈傳動

39、 7-5 解:鏈傳動在工作時,雖然主動輪以勻速旋轉(zhuǎn),但由于鏈條繞在鏈輪上呈多邊形。這種多邊形嚙合傳動,使鏈的瞬時速度v=r1w1cosb產(chǎn)生周期性變化(b在±f1/2之間變化)。從而使從動輪轉(zhuǎn)速也產(chǎn)生周期性變化,與此同時鏈條還要上下抖動。這就使鏈傳動產(chǎn)生了運動不均勻性。這是不可避免的。影響運動不均勻性的因素有小鏈輪(主動鏈輪)轉(zhuǎn)速n1,鏈條節(jié)距p及鏈輪齒數(shù)z。采用較小的節(jié)距,較多的齒數(shù)并限制鏈輪的轉(zhuǎn)速,可減少運動的不均勻性。 7-6 解:z1不宜過小。因為z1少會增加傳動的不均勻性和附加動載荷;其次增加鏈節(jié)間的相對轉(zhuǎn)角,而加速鉸鏈磨損;當(dāng)功率P一定時,鏈速v小(z1少,在n1一

40、定時,v降低),則增大了鏈的拉力,使鏈條受力不好,加速了鏈和鏈輪的損壞。z2=iz1,z2不宜過多,因為鏈輪分度圓直徑d=p/sin(1800/z),當(dāng)鏈節(jié)距p一定時,z增大,d增大。使傳動尺寸和自重增大,并且鏈容易脫鏈,跳齒,其使用壽命縮短。 從提高傳動均勻性和減少動載荷考慮,同時考慮限制大鏈輪齒數(shù)和減少傳動尺寸,傳動比大,鏈速較低的鏈傳動。選取較少的鏈輪齒數(shù),zmin=9,反之可選較多的齒數(shù),但zmax≤120。由于鏈節(jié)數(shù)常是偶數(shù),為考慮磨損部分,鏈輪齒數(shù)一般應(yīng)為奇數(shù)。 7-11 解:傳動裝置方案不合理。帶傳動應(yīng)布置在高速級上,因為帶是彈性體,有減振、緩沖的作用。使傳動平穩(wěn);在傳遞

41、功率P一定時,帶速高,帶上的作用力小,可減少帶的根數(shù);摩擦傳動結(jié)構(gòu)尺寸大,當(dāng)傳動功率P一定時(T=9550P/n),轉(zhuǎn)速n高,傳遞的扭矩小,帶傳動裝置的尺寸減小。所以帶傳動應(yīng)布置在高速級上。而鏈傳動由于運動的不均勻性,動載荷大,高速時沖擊振動就更大。故不宜用于高速的場合,應(yīng)布置在低速級上。 第十章 軸的設(shè)計 10-2 解:Ⅰ軸為聯(lián)軸器中的浮動軸,工作時主要受轉(zhuǎn)矩作用,由于安裝誤差產(chǎn)生的彎扭很小,故Ⅰ軸為傳動軸。 Ⅱ軸、Ⅲ軸、Ⅳ軸皆為齒輪箱中的齒輪軸,工作時既要傳遞扭矩,還要承受彎矩作用,故為轉(zhuǎn)軸。 Ⅴ軸為支承卷筒的卷筒軸,它用鍵與卷筒周向聯(lián)結(jié)與卷筒一齊轉(zhuǎn)動,承受彎矩作用,為轉(zhuǎn)動心軸

42、。 10-5 解:利用公式d≥C,估算軸的直徑d是轉(zhuǎn)軸上受扭段的最小直徑,系數(shù)C由于軸的材料和承載情況的確定,根據(jù)軸的材料查表可確定C值的范圍,因為用降低許用應(yīng)力的方法來考慮彎矩的影響,所以當(dāng)彎矩相對于扭矩較小時或只受扭矩時,C取值較小值如減速箱中的低速軸可取較小值,反之取較大值,如高速軸取較大值。 10-6 解:進行軸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時,應(yīng)考慮:1)軸和軸上零件要有確定的軸向工作位置及恰當(dāng)?shù)妮S向固定,2)軸應(yīng)便于加工,軸上零件要易于裝拆,3)軸的受力要合理并盡量減小應(yīng)力集中等。 10-9 解: 10-12 解:a軸為轉(zhuǎn)動心軸,承受彎矩產(chǎn)生的彎曲應(yīng)力,但為變應(yīng)力。在結(jié)構(gòu)上,大齒輪

43、與卷筒可用螺栓組固聯(lián)在一起,轉(zhuǎn)矩經(jīng)大齒輪直接傳給卷筒,卷筒軸用鍵與大齒輪同向聯(lián)接。所以卷筒軸與大齒輪一道轉(zhuǎn)動 b軸為固定心軸,承受彎矩產(chǎn)生的彎曲應(yīng)力,但為靜應(yīng)力。在結(jié)構(gòu)上大齒輪與卷筒的聯(lián)接同前,不同的是卷筒軸與機架固聯(lián),不隨齒輪轉(zhuǎn)動 c軸為轉(zhuǎn)軸,承受彎矩產(chǎn)生的彎曲應(yīng)力和扭矩產(chǎn)生的切應(yīng)力的聯(lián)合作用。在結(jié)構(gòu)上大齒輪與卷筒分開,卷筒軸分別用鍵與大齒輪和卷筒同向聯(lián)接,故隨之轉(zhuǎn)動, 10-19 解:1)求中間軸兩齒輪上的作用力 圖a)同軸式與圖b) 展開式兩減速器由于兩齒輪尺寸參數(shù)所受的扭矩相同,各力大小均相等。 圓向力 Ft2=2000T2/d2=2000×500/490.

44、54=2039N 徑向力 Fr2=Ft2tanan/cosb2=2039×tan20°/cos9°22′=752N 軸向力 Fa2=Ft2tanb=2039×tan9°22′=336N 齒輪3圓周力 Ft3=2000T2/d3=2000×500/122.034=8194N 徑向力 Fr3=Ft3tanan/cosb=8194×tan20°/cos10°28′31′′=3033N 軸向力 Fa3=Ft3tanb3=8194×tan 10°28′33′′=1515N 2)中間軸

45、的受力圖: a)同軸式 b)展開式 3)計算軸承反力 同軸式減速器: RAH=Fr3(L2+L3)+Fr2L3+Ma3-Ma2/(L1+L2+L3) Ma2=Fa2d2/2=336×490.54/2=82411N·mm Ma3=Fa3d3/2=1515×122.034/2=92441N·mm 若RAH=(3033×2L+752L+92441-82411)/3L=2303N RBH=Fr3+Fr2-RAH=752+3033-2303=1482N RVH=(Ft3×2L-Ft2

46、L)/3L=(8194×2L-2039L)/3L=4783N RBV=Ft3-Ft2-RAV=8194-2039-4783=1372N A軸承的反力FRA===5308N B軸承的反力FRB===2020N 展開式減速器 RAH=(Fr3*2L+Ma2+Ma3-Fr2*L)/3L =3033×2L+92441+82411-752L/3L=2351N RBH=RAH-Fr3+ Fr2=2354-3033+752=72N RAV=(Ft3*2L+ Fr2*L)/3L=(2×8194+2039)/3=6142N RBV= Ft3+Ft2-RAV=819

47、4+2039-6142=4091N A軸承的反力FRA===6576N B軸承的反力FRB===4092N 由以上計算可知道:展開式減速器中間軸兩個軸承的反力均大于同軸式減速器的軸承 第十二章 滾動軸承 12-3 解: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有:①滾動體或座圈工作表面產(chǎn)生疲勞點蝕;②軸承元件的工作表面發(fā)生塑性變形而出現(xiàn)凹坑;③磨損。 其設(shè)計準則是: ①一般工作條件的回轉(zhuǎn)軸承,針對疲勞點蝕,進行疲勞強度(壽命)計算(按基本額定的載荷計算); ②低速軸承或受沖擊載荷,重載的軸承,針對塑性變形,進行靜強度計算(按基本額定靜載荷計算); ③高速軸承,針對磨損,燒傷等,須驗算極限轉(zhuǎn)

48、速。 12-4 解:基本額定壽命L10:一批同樣型號的軸承在同樣的條件下運轉(zhuǎn),其中90%的軸承能達到的壽命??捎脡勖接嬎愦_定。 基本額定動載荷C:當(dāng)軸承的基本額定壽命為106轉(zhuǎn)時,軸承所受的載荷值。當(dāng)軸承型號一定時,查軸承標準可確定。 基本額定靜載荷C0:受載最大的滾動體和滾道接觸中心處的接觸應(yīng)力達到一定值(如球軸承為4200MPa調(diào)心球軸承為4600MPa,滾子軸承為4000MPa)的載荷。軸承型號已知時查標準可知。 當(dāng)量動載荷P:它為一假想載荷,在它作用下軸承的壽命與實際聯(lián)合載荷作用(徑向載荷與軸向載荷聯(lián)合作用)下壽命相同,其一般計算公式為 P=XFR+YFA

49、式中: X、Y——分別為徑向、軸向載荷系數(shù)其值查表14-7; FR、FA——軸承所受的名義徑向載荷,軸向載荷(N)。 12-5 解: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公式: 式中:C——軸承的基本額定動載荷(N) P——軸承的當(dāng)量動載荷(N) e——軸承的壽命指數(shù)。球軸承e=3,滾子軸承e=10/3 L10——軸承的基本額定壽命(106 r) 當(dāng)軸承的工作轉(zhuǎn)速為n (r/min),則: , (1)對于6207軸承轉(zhuǎn)速一定時,P增大為2P,壽命將下降為Lh/8 (2)P一定,n增大為2n,壽命將下降為Lh/2 (3)6207軸承的極限轉(zhuǎn)速高,N207軸承的Cr大,

50、因為6207軸承的滾動體為球,而N207的滾動體為滾子,球軸承與座圈為點接觸,摩擦因數(shù)小,摩擦阻力小,發(fā)熱量小,旋轉(zhuǎn)精度高,故極限轉(zhuǎn)速高但承載能力低,抗沖擊能力差,反之滾子與座圈為線接觸,承載能力高,但極限轉(zhuǎn)速低。 12-8 解:滾動支承有三種基本結(jié)構(gòu)形式: ①兩端單向固定。其結(jié)構(gòu)簡單,調(diào)整方便,適用于工作溫度不高的短軸(跨距l(xiāng)<400mm=如齒輪軸; ②一端固定支承一端游動支承。用于較長的軸或工作溫度較高的軸,如蝸桿軸; ③兩端游動支承。此種形式用得較少,用于某些特殊的情況如人字齒輪減速器的高速軸。 12-11 解:1)計算小齒輪受力的大小 圓周力Ft=2920N,徑向力

51、Fr=1110N,軸向力Fa=870N,查標準30206軸承:Cr=41.2KN,e=0.37,y=1.6。比較方案—(小輪右旋,大輪左旋)及方案二(小輪左旋,大輪右旋) 方案一 方案二 (1)方案一為例:軸承徑向力FR1=2200N,F(xiàn)R2=2210N 內(nèi)部軸向力: 軸承軸向力: 當(dāng)量動載荷: 軸承壽命: , 取 ft=1,fp=1.2,e=10/3 則 兩方案計算結(jié)果比較如下: FR(N) S(N) FA(N) FA/FR

52、 X Y P(N) Lh(h) 方案一 軸承I 軸承II 2200 2210 688 691 1561 691 0.71>e 0.31<e 0.4 1 1.6 0 3378 2210 98724 406110 方案二 軸承I 軸承II 1930 1935 603 605 603 1473 0.31<e 0.76>e 1 0.4 0 1.6 1930 3131 637358 127067 結(jié)論:方案一的兩軸承壽命比較接近,應(yīng)比方案二合理。方案二中的軸承II壽命比方案一中的軸承II壽命

53、短,故應(yīng)為方案一的軸承壽命較高。 12-12 解:1)求兩軸承支反力R1、R2 R1(200+100)=F1×100 R2=F1-R1=1200-400=800N 2)初選軸承型號為6306查標準可得:Cr=20.8×103N,C0r=14.2×103N 3)計算當(dāng)量動載荷P 由題可知: FA2=Fa=1000N,F(xiàn)A1=0 計算f0FA2/C0r=14.7×1000/14.2×103=1.035,查表得e=0.28 因FA2/F2=1000/800=1.25>e,查表得X2=0.56,Y2=1.5

54、5 由式(14-8)得:P2=X2FR2+Y2FA2=0.56×800+1.55×1000=1998N 軸承I受徑向載荷故P1=FR1=400N 4)計算軸承應(yīng)具有的基本額動載荷C¢(N) 由于受載最大的是軸承II,故將P2代入下式: 計算所得的比6306軸承的Cr稍小,故所選型號合適。 12-13 解:1)初選軸承型號為7308C,查標準可得:Cr=40.2KN,C0r=32.3KN,a=15° 2)計算兩支承的軸向載荷 對于7000C型軸承,軸承內(nèi)部軸向力S=eFR,其值查表,須由f0FA/C0r確定,現(xiàn)FA未知,故

55、先初取e=0.4進行計算。 對于軸承I S2+Fa=800+480=1220N>S1 FA1=S2+Fa=1280N 對于軸承II FAZ=S2=480N 查表得e1=0.419 查表得e2=0.384 兩次計算的e值相差不大,確定: 3) 計算兩軸承的當(dāng)量動載荷 對于軸承I P1=X1FR1+Y1FA1 4)計算軸承應(yīng)具有的基本額定動載荷 (取P1與P2中的大值計算) 查表得fp=1.5。查表14-4得ft=1,e=3 則 計算可得的,比7308C軸承的Cr稍小的所選型號合

56、適。 第十四章 螺紋連接 14-1 解:螺紋聯(lián)接的基本類型有:螺栓聯(lián)接,雙頭螺柱聯(lián)接,螺釘聯(lián)接,緊定螺釘聯(lián)接。螺栓聯(lián)接按結(jié)構(gòu)不同分為普通螺栓聯(lián)接和鉸制孔螺栓聯(lián)接。普通螺栓廣泛應(yīng)用于被聯(lián)接件不太厚并需經(jīng)常拆卸,并能從聯(lián)接兩邊進行裝配的場合。當(dāng)需要借助螺桿承受較大的橫向載荷或須精確固定兩被聯(lián)接件的相對位置時,則采用鉸制孔螺栓聯(lián)接。 雙頭螺柱聯(lián)接用于因結(jié)構(gòu)受限制不能用于螺栓聯(lián)接的地方如被聯(lián)接件之一很厚不便穿孔或希望結(jié)構(gòu)較緊湊且需經(jīng)常拆卸的場合。 螺釘聯(lián)接應(yīng)用與雙頭螺柱聯(lián)接相似,但經(jīng)常拆卸易使螺孔損壞,故不宜用于經(jīng)常裝拆的場合。螺釘還可用以調(diào)整零件位置,如調(diào)節(jié)螺釘。 緊定螺釘主要用來

57、固定兩個零件的相對位置,可傳遞不大的力及轉(zhuǎn)矩,多用于軸與軸上零件的聯(lián)接。 14-2 解:螺紋聯(lián)接在變載荷,沖擊、振動、及溫度變化較大的情況下,螺紋牙間和支承面間的摩擦力可能瞬時消失,而失去自鎖的能力,經(jīng)多次重復(fù)后,聯(lián)接可能松動,甚至松脫失效,直接影響聯(lián)接的可靠性和緊密性,以至產(chǎn)生嚴重事故,故應(yīng)采取防松措施。 按防松原理,防松的方法分為摩擦防松,機械防松和永久止動防松三類。摩擦防松如彈簧墊圈,對頂螺母,金屬鎖緊螺母,尼龍鎖緊螺母等,機械防松如槽形螺母和開口銷,圓螺母和止動墊片,串聯(lián)金屬絲等;永久止動如端面沖點法或電焊以及在螺紋副間涂金屬膠接劑等。 14-3 解:松螺栓裝配時不需擰緊,不

58、受力。工作時才承受載荷,并且只能承受軸向外載荷,故只按拉伸強度計算。緊螺栓裝配時,由于擰緊而受預(yù)緊力和螺紋阻力矩的聯(lián)合作用,工作時可承受軸向外載荷,也可承受橫向載荷。強度計算時,螺栓所受的拉應(yīng)力須增大30%來考慮扭轉(zhuǎn)切應(yīng)力(螺紋阻力矩)的影響。 14-5 解:為提高螺紋聯(lián)接的疲勞強度,則要: 1)改善螺紋牙間的載荷分配不均勻的現(xiàn)象,可用懸置螺母,環(huán)槽螺母,內(nèi)斜螺母,鋼絲螺套等結(jié)構(gòu)。 2)降低螺栓的應(yīng)力幅,可減少螺栓剛度或增大被聯(lián)接件剛度來達到這一目的。 3)減少應(yīng)力集中,避免附加彎曲應(yīng)力以及在工藝上采用一些措施如滾壓螺紋及噴丸處理、冷礅螺栓頭部以及滲氮、碳氮共滲等表面熱處理以改

59、善材料的力學(xué)性能,均能提高其疲勞強度。 如圖所示,受軸向載荷的緊螺栓聯(lián)接,當(dāng)c1,c2及F0不變時,只增大F′,則螺栓聯(lián)接的應(yīng)力幅下降,故疲勞強度提高。 14-7 解:1)F″=F′-(1-Kc)F,工作中被聯(lián)接件接合面不出現(xiàn)縫隙,要求F″>0,而Kc=c1/(c1+c2)=c1/(c1+3c1)=1/4,即須 F′-(1-Kc)F≥0 得: F′≥(1-Kc)F=(1-1/4)×10=7.5KN 2)F″=F′-(1-Kc)F=10-(1-1/4)×10=2.5KN 3)F0=F′+KcF=10+1/4×10=12.5KN 拉力

60、變幅: (F0-F′)/2=DF/2=1.25KN 拉力平均值: (F0+F′)/2=(10+12.5)/2=11.25KN 14-11 解:1)用普通螺栓聯(lián)接 傳遞的扭矩: T=9550P/n=9550×2.8/70=382N·m 作用在螺栓中心圓上總的圓周力: R=2T/D0=2×382×103/180=4244N 單個螺栓所需的預(yù)緊力: F′=KfR/zmfc=1.2×4244/4×1×0.2=6366N 確定普通螺栓直徑d(mm): d1≥ 由表得[s]=ss/S,因為螺栓的強度級別為

61、4.6。由表查得ss=240N/mm2。初估螺栓直徑d=14mm(查標準得d1=12.367mm)。查表,當(dāng)不控制預(yù)緊力時,S=3.2(用內(nèi)插法求得)故[s]=ss/S=240/3.2=75MPa 則 d1≥=11.856mm 因 11.856mm<12.367mm 故選用4個M14(GB5782-86)的六角頭螺栓。 2)用鉸制孔螺栓聯(lián)接 單個螺栓所受橫向工作剪力為:Fs=R/z=4244/4=1061N 由表查得 [t]=ss/2.5=240/2.5=96MPa [sp]=sb/2.5=220/2.5=88MPa (查GB9439-88,HT250,sb=22

62、0MPa) 由螺栓桿的抗剪強度條件得: t=4Fs/pd02m≤[t] d0≥==3.75mm 由螺栓桿與孔壁接觸表面的擠壓強度條件得: sp=Fs/d0h≤[sp] d0≥Fs/[sp]h=1061/88*20=0.6mm 選用4個M6的六角頭鉸制孔螺栓(d0=7mm)。 14-13 解:1)用普通螺栓聯(lián)接時: 1)確定螺栓所承受的最大載荷 由圖可見,載荷作用于總體結(jié)構(gòu)的對稱平面內(nèi),所以每一塊板所承受的載荷R=20/2=10kN;應(yīng)用力的平移定理,將力R向接縫面形心O簡化??梢娐菟ńM接縫面受橫向載荷R=10kN,每個螺栓受的橫向力R1=R2=R3=R

63、4=R/4=2500N。繞中心旋轉(zhuǎn)的扭矩T=10*300=3000kN·mm,由此扭矩使各個螺栓所受的剪切P1=P2=P3=P4(因r1=r2=r3=r4)故rmax==75,則 P1=Pmax=Trmax/=3000×75/4×(75)2=7.072kN 根據(jù)力的合成原理,由圖可看出,作用于螺栓1或2的總的剪切載荷F1或F2最大。用余弦定律可得: F1== ==9015N 2)計算螺栓直徑d =KfF1/zfsm=1.2*9015/1*0.16*1=67612.5N d1≥==26.893<29.211mm (初選M

64、33的螺栓查標準可得d1=29.211mm,查表,S=1.93。則[s]=ss/S=300/1.93 =155.44MPa) 故可選用8個M33的螺栓。 (2)用鉸制孔螺栓聯(lián)接時確定螺栓桿(螺栓孔)直徑d0: d0≥ 查表,[t]=ss/3.5~5,(龍門起重機的工況使螺栓受變載荷,取S=4) 則 [t]=300/4=75MPa d0≥=12.37mm 查標準GB27-88,選用8個M12的六角頭鉸制孔用螺栓。 14-14 解:為便于裝拆,采用受拉螺栓緊聯(lián)接。 1)受力分析,確定單個螺栓的最大載荷 將F力向螺栓組形心轉(zhuǎn)化,則螺栓組將承受軸向工作載荷F及彎

65、矩M的作用: F=25KN,M=380F=9500N·m 由于F的作用,各螺栓上受到拉伸載荷為F1 F1=F/2=25/2=12.5kN。 由于M使托架底板繞形心軸轉(zhuǎn)動,螺栓受到加載的作用。產(chǎn)生在螺栓上的拉伸載荷為F2 F2==18269N 左邊螺栓受力最大,F(xiàn)max=F1+F2=12500+18269=30769N 2)計算螺栓直徑 螺栓的總載荷: F0=F″+Fmax 根據(jù)工作要求,考慮F有變化,取F″=Fmax,則F0=Fmax+Fmax=2*30769=61538N。 螺栓材料選用35鋼,強度級別為5.6級,則ss =300MPa,若不考慮控制

66、預(yù)緊力時,初選M30的螺栓,查標準(d1=26.211mm)。查表取S=2, 則 [s]=ss/s=300/2=150MPa 由式得 d1≥==26.0653mm 因26.0653mm<26.211mm,故選用2個M30(GB5782-86)的螺栓,與原估計直徑相符。 3)校核螺栓組聯(lián)接的工作能力。 為保證受壓一側(cè)的接縫不被壓潰和受拉一側(cè)不出現(xiàn)縫隙,不計彎矩M對預(yù)緊力的影響。則接合面不被壓潰的條件: spmax≤[sp],spmax=spF′-spF+M/W=zF′/A-F/A+M/W 式中: F′=F″+(1-Kc)Fmax=Fmax+0.7Fmax=1.

67、7*30769=52307N(用金屬墊片,取Kc=0.3) A=660*180-300*180=64800mm2 W=(180/6)*(6602-3003/660)=11840730mm3 得: spmax=2*52307/64800-25000/64800+9500*103/11840730 =1.61-0.386+0.8=2.03MPa<[sp] [sp]=0.8ss=0.8×315=252MPa(托架材料為35號鋼) 接合面間不出現(xiàn)間隙:spmin>0 spmin=σpF′-spmax-spM=1.61—0.39—0.8=0.42MP

68、>0 故不會出現(xiàn)間隙。 14-17 解:1)這兩個設(shè)計方案,圖(A)更合理。將兩圖中的外載荷F∑向螺栓聯(lián)接結(jié)合面形心簡化后可知,圖(A)螺栓組只受軸向拉力和橫向剪力,每棵螺栓的總拉力F0相等;而圖(B)螺栓組,由于外載荷F∑力線不通過結(jié)合面形心,故該螺栓組除了承受與圖(A)相同且相等的載荷外,還要多承受一個傾翻力矩M(其大小等于e F∑),使各棵螺栓的總拉力不相等。 (2)①螺栓的總拉力F0和預(yù)緊力F’ 由于在加載之后扳動螺母,故由公式T=2.4F’求到的F’為螺栓的總拉力F0,即螺栓的總拉力: F0=T/2.4=12000/2.4=5000N 又每棵螺栓的工作拉力: F= F∑/4·cos30°=8000/4·/2=3000N 又螺栓拉力增量△F=KcF=1/3·3000=1000N,故螺栓的預(yù)緊力: F’=F0-△F=5000-1000=4000N ②支座底板結(jié)合面間能產(chǎn)生的最大摩擦力Ffmax 。 ∵螺栓的剩余預(yù)緊力F”= F0- F=5000-3000=2000N ∴Ffmax =4 F”· fs=4×2000×0.4=3200N 友情提示:部分文檔來自網(wǎng)絡(luò)整理,供您參考!文檔可復(fù)制、編制,期待您的好評與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guān)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wù)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