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藝學》考試及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模具制造工藝學》考試及答案(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模具制造工藝學》考試及答案
1/11
2、
———————————————————————————————— 作者:
———————————————————————————————— 日期:
2/11
一、判斷題:正確的打符號√,錯誤的打符號×。 (每題 2 分,
3、
共 20分)
1、零件結(jié)構(gòu)的工藝性好就是指零件的結(jié)構(gòu)形狀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按現(xiàn)有的生產(chǎn)條件能用較經(jīng)濟的方法加工出來 ( √ )
2、表面粗糙、精度低的毛坯粗基準的選擇:一般情況下,同一尺寸方向上
的粗糙基準只能使用二次 ( × )
3、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加工工具都不變的情況下,連續(xù)完成的那一部分工
序 。
( √ )
4、 在 加 工 過 程 中 直 接 保 證 的 尺 寸 等 稱 為 封 閉
環(huán)。
( × )
5、采用正弦精密平口鉗或正弦磁力臺夾具只能磨削平面
4、或斜面
( × )
6、光整加工是最后決定零件形狀和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藝方法。
( × )
7、周磨加工精度較高, 適用于精磨。
(
√
)
8、鉸孔是對中小直徑未淬硬孔進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
√
)
9、成形磨削中,凸模必須設(shè)計為鑲拼結(jié)構(gòu)。
( × )
10、電火花成型加工適宜加工低剛度工件及微細加工。
( √ )
二、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20 分)
1、在不同的生產(chǎn)類型下,同一產(chǎn)品的工藝過程是( C )
0/11
A 、相同的; B、相似的; C、不同的。
2、下列不屬于平面加
5、工方法的是( D )
A 、刨削 B、磨削 C、銑削 D、鉸削。
3、對有色金屬零件的外圓表面加工,當精度要求為 IT6, Ra= 0.4 μm時,
它的終了加工方法應(yīng)該采用( A )
A 、精車; B、精磨; C、粗磨; D、研磨。
4、選擇精基準的原則中講到的“基準重合”是指( A )
A 、選擇設(shè)計基準作為精基準
B、以粗基準作為精基準
C、在多數(shù)工序中采用同一組精基準定位
D、選擇加工表面本身作為精基準
5、以下適合線切割加工的對象是( C )
A 、階梯孔、階梯軸; B、型腔
6、;
C、成型刀、樣板; D、非導(dǎo)電材料。
7、電火花加工凹模型孔是利用( C )之間脈沖放電產(chǎn)生電腐蝕現(xiàn)象的
原理而進行的。
A. 工作液與工件; B.工作液與工具電極;
C.工件與工具電極。
8、用坐標鏜床加工孔系,其表面粗糙度可達( B )
A 、Ra= 0.8; B、Ra=0.4; C、Ra=1.6。
9、模具電火花穿孔加工常用的電極結(jié)構(gòu)形式有( A )。
1/11
A 、整體式 B、多電極式
C、鑲拼式 D、組合式
10、如圖 1 所示,加工直徑為 D 和長度為 L 的外
7、圓時用三爪自定心卡盤夾持
工件,工件( A )是定位基準。
A .a(chǎn) 面
B.b 面
C.c 面
D.d 面
三、填空題(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模具在裝配后必須通過 試沖 或 試壓 才能確定是否合格。
2、劃分工序的依據(jù)是 設(shè)備 、 工件是否改變 以及 加工是否連續(xù) 。
3、毛坯尺寸與零件設(shè)計尺寸之差稱為 毛坯余量或加工總余量 。
4、成形磨削主要有 成形砂輪磨削法 和 夾具磨削法 兩種方法。
5、萬能夾具主要由工件裝夾部分、字滑塊
8、和回轉(zhuǎn)部分、 十 分度部分
組成。
6、由于電火花加工的極性效應(yīng),當采用短脈沖加工時,工件應(yīng)接 正極 ,
這種加工一般用于對零件的 精加工 。
7、光整加工就是指以減小零件 表面粗糙度 ,提高零件 尺寸精度為主要任
務(wù)的研磨和拋光加工。
2/11
8、穿孔加工獲得的凹模型孔和電極截面輪廓相差一個 放電間隙 。
9 、在型腔的電火花加工中,型腔的側(cè)面修光是通過 調(diào)節(jié)電極平動量
來實現(xiàn)的。
10、線切割程序格式有 3B 、 4B 、 ISO 、 ETA 等。
四.簡答題(共 1
9、6 分)
1、試述選擇精基準的原則。 ( 5 分)
選擇精基準,應(yīng)考慮減少加工誤差、保證加工精度、使工件裝夾方便、可靠、夾具結(jié)構(gòu)簡單。應(yīng)遵循基準重合原則、基準統(tǒng)一原則、自為基準原則、互為基準原則。
2、簡述相關(guān)孔系的常用加工方法。 ( 3 分)
(1)同鏜加工法
(2)配鏜加工法
( 3)坐標磨削法
3、試述成型磨削時,工藝尺寸換算的內(nèi)容。 (4 分)
( 1)確定各工藝中心和工藝坐標
( 2)計算各工藝中心的坐標尺寸
( 3)各平面至對應(yīng)中心的垂直距離
( 4)各平面對所選定坐標軸的傾斜角度以及某些
10、圓弧的圓心角
4、簡述電火花成形加工的基本條件。 (4 分)
( 1)計算各工藝中心的坐標尺寸脈沖電源提供瞬時脈沖性放電
( 2)脈沖放電必須有足夠的放電能量
( 3)工具電極和工具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放電間隙
( 4)火花放電必須在一定絕緣性能的液體介質(zhì)中進行
3/11
1、簡述切削加工順序安排應(yīng)遵循的原則。 ( 4 分)
(1)零件分段加工時,應(yīng)遵循“先粗后精”的加工順序。
(2)先加工基準表面,后加工其它表面。
(3)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4)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內(nèi)孔。
2、試述粗基準的選擇原則應(yīng)注
11、意的問題。( 5 分)
( 1)為了保證加工表面與不加工表面的位置尺寸要求,應(yīng)選不加工表面作粗基準;
(2)若要保證某加工表面切除的余量均勻,應(yīng)選該表面作粗基準;
( 3)為保證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夠的加工余量,應(yīng)選擇毛坯余量小的表面作粗基準;
( 4)選作粗基準的表面,應(yīng)盡可能平整,不能有飛邊、澆注系統(tǒng)、冒口或其它缺陷,使工件定位可靠,夾緊方便;
(5)一般情況下粗基準不重復(fù)使用。
3、簡述制定工藝規(guī)程的基本原則。 ( 3 分)
保證以最低的生產(chǎn)成本和最高的生產(chǎn)效率, 可靠地加工出符合設(shè)計圖樣要求
的產(chǎn)品。
4、簡述電火花
12、線切割加工的基本原理。 (4 分)
利用移動的細金屬線或各種鍍層金屬線作電極代替電火花穿孔德成形電極,
在線電極和工件之間加上脈沖電壓, 工件接脈沖電源的正極, 電極絲接負極,
同時在線電極和工件之間澆注礦物油、乳化液或去離子水等工作液,利用工
作臺帶動工件相對電極絲沿預(yù)定方向移動,電極對工件進行脈沖火花放電,
將金屬蝕除。
五.計算題(共 8 分)
4/11
1 .如圖 1 所示,在工藝尺寸鏈簡圖中已知 A 1 = 40 ± 0.05mm, A 2 =
100±0.2mm,封閉環(huán)為 A 2。試判斷其增、減環(huán),
13、并求出 A 0 的基本尺寸
和其偏差。
A1 A2
A0
圖 1
解:(1)從封閉環(huán)開始,按順時針環(huán)繞尺寸鏈圖,平行于各尺寸畫出箭頭,
箭頭方向與封閉環(huán)相反的為增環(huán),箭頭方向相同的為減環(huán)。按照這一方
法可判定 A 0 是增環(huán), A 1 是減環(huán)。
m
n 1
( )根據(jù)式 A
Ai
Ai
可得
100 A 40
2
i 1
i m 1
0
則A0 140mm
m
n 1
根據(jù)式 ESA
ES A
14、i
EI Ai 計算 A 0 的上偏差
i 1
i m
1
可得
0. 2
E S A
( 0.05
則
ESA
0.15mm
m
n 1
根據(jù)式 EIA
EI Ai
ES Ai 計算 A 0 的下偏差
i 1
i m 1
可得
0. 2
E I A
0. 05
則
EIA
0.15mm
5/11
裝
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
六.編程題(共 16 分)
編制如圖所示凸模線切割程序,采用
3B 代碼編程,切割起
15、
-
點為 O,引入段長度 OA=5mm,加工順序 O→A →B→C→ D
-
-
→A → O,選用鉬絲直徑為 φ0.12 mm,單邊放電間隙 δ=0.01
-
-
-
-
mm(尖角處不需加過渡圓弧)
-
-
-
-
-
-
-
-
-
-
-
-
-
-
-
-
-
-
16、
-
-
-
-
-
圖 2
-
-
-
-
-
-
-
-
-
-
-
-
-
-
-
-
-
-
-
-
-
6/11
-
-
-
-
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
17、
3B 格式
(1)如圖所示,以 O 點為坐標原點建立坐標系
(2)確定補償距離。 R=r+δ=0.06 mm+0.01mm=0.07mm
(3) 確定各交點坐標。作輔助線CE、 CF 如圖所示。其中,
CE=30mm,CF=50mm,則在直角三角形 CEF 中, EF=40mm。
各交點坐標如下:
A (4.93, 0),B( 45,0), C( 55.,90) D(-5,90)
E(25, 90)F(25,
18、50)
(4)選擇切割起點及切割順序。
切割起點為 O 點。切割順序為: O→A→B→C→D→A→O
(5)編寫程序
7/11
個人收集整理,勿做商業(yè)用途
序
B
X
B
Y
B
J
G
Z
備
號
注
1
B
4930
B
B
4930
GX
L1
切
入
2
B
40000
B
B
400
19、00
GX
L1
3
B
10000
B
90000
B
90000
GY
L1
4
B
30000
B
40000
B
60000
GX
NR1
5
B
10000
B
90000
B
90000
GY
L4
6
B
4930
B
0
B
4930
GX
L3
退
出
7
D
停
機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