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理的角度評價涂爾干(Emile Durkheim)社會分工論4800字

上傳人:lis****666 文檔編號:60811555 上傳時間:2022-03-09 格式:DOCX 頁數(shù):4 大?。?6.54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從法理的角度評價涂爾干(Emile Durkheim)社會分工論4800字_第1頁
第1頁 / 共4頁
從法理的角度評價涂爾干(Emile Durkheim)社會分工論4800字_第2頁
第2頁 / 共4頁
從法理的角度評價涂爾干(Emile Durkheim)社會分工論4800字_第3頁
第3頁 / 共4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6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從法理的角度評價涂爾干(Emile Durkheim)社會分工論4800字》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從法理的角度評價涂爾干(Emile Durkheim)社會分工論4800字(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從法理的角度評價涂爾干(Emile Durkheim)社會分工論4800字    [摘要]涂爾干的社會論在犯罪學上也有重要的影響??梢哉f涂爾干是最早從社會學的角度上分析犯罪現(xiàn)象的學者。本文對涂爾干的社會分工論里的社會變革過程中出現(xiàn)分工的職能和因分工將會引起的新的社會紐帶的可能性進行了解。 畢業(yè) /2/view-462074.htm   [關鍵詞]法理 涂爾干(Emile Durkheim) 社會分工論 評價      涂爾干的社會論在犯罪學上也有重要的影響。可以說涂爾干是最早從社會學的角度上分析犯罪現(xiàn)象的學者。其主張要區(qū)別于功利主義犯罪論或意大利生物學實

2、證主義,從另一個角度分析犯罪現(xiàn)象。涂爾干認為犯罪行為是因社會環(huán)境和構造而形成的社會現(xiàn)象,而不是為了追求個人利益的行為或個人內在的再結合。這種社會論又對后來的美國芝加哥學派的犯罪論、默頓的社會矛盾論、hirschi的社會統(tǒng)治論等理論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涂爾干雖然沒有直接分析犯罪行為,但是一直很注重把社會變革和社會構造相結合與對犯罪行為的處罰。它反映了在產業(yè)社會中社會一體化的解體和無秩序從而導致自殺或犯罪的現(xiàn)象。下面就讓我們對涂爾干的社會分工論里的社會變革過程中出現(xiàn)分工的職能和因分工將會引起的新的社會紐帶的可能性進行了解。   一、分工的職能   我們之所以不用目標或目的這個詞來表現(xiàn)社

3、會分工是因為這樣會使人提前知道結果?!敖Y果”或“效果”這兩個詞,無論結果是有意預定的或是社會相互適應的關系如何都會有暗示相應關系。其中重要的不是要弄清事前分工的結果是否是預定的還是事后感知的,而是確定分工的存在和存在的要素。分工是生產力和勞動力的結合,是社會的知識與物質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分工不僅是文明的淵源而且我們又賦予文明絕對的價值,所以我們?yōu)榱税l(fā)現(xiàn)社會分工的其它的職能不必對這個問題進行很深的思考。但是文明本身不具有本質的和絕對的價值,文明的價值是為了適應某種需求。沒有更多的努力和代價,分工就不會有更大的發(fā)展。   我們通過朋友關系也能夠發(fā)現(xiàn)分工的職能。我們經常試圖從朋友的身上找到我們的缺點

4、,又通過與他們的接觸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會形成小規(guī)模的親睦集團。在這個小集團當中各自都會扮演適合自己的角色,互相交流信息。因此朋友關系也體現(xiàn)了職能的分擔,所謂的分工。因而我們也會對分工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此觀點中分工所帶來的道德效果價值遠遠大于分工所帶來的經濟效果。因為分工的職能是會給兩個以上的人帶來連帶感。不管如何得到此種結果,分工的目的是維持朋友之間的紐帶。夫妻關系也是一個很好例子。從這種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分工最重要的效果不在于增加職能的產出而是提供連帶。   為了證明分工的這種職能我們不得不把分工與另一種社會紐帶相比,也要衡量分工在社會中做出的貢獻。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的我們首先要做的是

5、要把不同形態(tài)的社會紐帶做個分類。但是對于社會連帶這種社會現(xiàn)象來說我們無法觀察的到,也不能正確的來衡量。所以我們必須要通過可以象征內在事實的外在的指標來做出分類。此種外在的象征就是法律。事實上雖然法是非物質的,但是它從來不會在任何地方以單純的潛在力的形態(tài)存在。而是以我們可以感知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一般情況下社會生活不與法律生活同時發(fā)展,那么社會生活也不能得到擴張。我們也可以確信所有基本形態(tài)的社會連帶反映在法律當中。法表現(xiàn)出不同形態(tài)的社會連帶。因此我們要對不同形態(tài)的法律做出分類,也要發(fā)現(xiàn)與之相應的不同形態(tài)的社會連帶。其中就會存在以分工為原因的特定象征社會連帶的形態(tài)。為了衡量分工的作用,法的總量和為了表現(xiàn)

6、分工的法規(guī)數(shù)量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法的規(guī)制有兩種。有的規(guī)制是對規(guī)制對象帶來痛苦的形態(tài)。我們稱這種規(guī)制叫做壓制型規(guī)制(repressive)。體現(xiàn)壓制型規(guī)制的法律是刑法。另一種規(guī)制不是給規(guī)制對象損失的形態(tài)而是讓規(guī)制的對象把事物恢復原狀的一種形態(tài),這種叫做賠償型規(guī)制(restitutive)。   二、根據(jù)同類性的機械式連帶   破壞其依據(jù)壓制型法律相應的社會連帶的關系就會構成犯罪。我們稱此種行為叫犯罪,也會對犯人實施刑罰。所有成文法律都具有雙重的目的。其目的是規(guī)定特定的義務和規(guī)定與之附加的制裁。雖然民法會最大限度的明確義務,但是刑法與之相反的更加強調制裁。   在近代之前的社會中法往

7、往是刑法型的。而且這時期的法是處于停滯的狀態(tài)。一般看來宗教性的法律大部分是壓制型和保守型的法律。這種刑法的固定性所體現(xiàn)的是刑法所反映的集中感情的抵抗力。與之相反純粹的道德型的規(guī)范高度適應性和進化的迅速性說明成為其基礎的感情的抵抗力缺乏。這些規(guī)范是最近形成或是深深的滲透在意識當中的時間不充足或者是處于抵抗力弱化的過程中從深層往表面浮出的階段。   在同一社會當中平均的市民共同的信念和感情的總體會形成一個正確的體系。我們稱其為集合意識(collective Conscience)或共同意識。雖然集合意識沒有成為其基礎的特定機關,但是它在本質上擴張到社會的各個角落當。它作為特殊的實體具有特殊的特性

8、。集合意識與個人處的特定條件沒有關系,而是存在于特定條件之外。我們通過集合意識的定義可以看出犯罪行為是對強力的和確定性的集合意識狀態(tài)有害的行為。這時我們應該說這種行為是犯罪性的,因此給了集合意識沖擊。我們不是因為實施這種行為是犯罪性的所以加以反對,而是因為這種行為是不正當?shù)男袨槎鴺嫵闪朔缸铩?   與犯罪所相應的是處罰。如果我們所定的定義正確,那么我們就要對處罰的特點作出解釋。   第一,處罰是一種很強烈的反映。這種現(xiàn)象是在越不發(fā)達的社會中更加鮮明。原始人社會當中原始人是為了處罰而處罰,為了讓罪人痛苦而施加痛苦。他們不是為了獲得某種利益而施加那種痛苦,甚至會延伸處罰對其家人和鄰居也會進行處罰

9、。要是處罰了罪犯之后仍然留有激情,處罰將會機械性的擴大。但是在現(xiàn)在的社會刑罰的性質發(fā)生了變化。社會處罰不是為了報復,而是為了保護自我己。處罰所產生的痛苦僅僅是一種保護自我的一種手段。社會不是因為處罰會帶給其一種滿足感而是為了威脅或擊夸那些企圖要實施犯罪行為的人們。雖然處罰在本質上沒有根本的改變但是人們減少了報復這種觀念。   第二,在野蠻的社會當中大部分的犯罪與公權力相關。比如對宗教習慣權威等的犯罪。在圣經或Manu的法律,古埃及法律的遺跡中可以看出保護個人權利的內容占很少的不分。與之相反對神的污辱或違反宗教的義務和禮儀的人將會受到嚴重懲罰。在今天假如說社會賦有處罰的權利,可以說是個人賦予的

10、權利。社會只是個人的代理人。社會或許會比個人更加保護好個人的利益,所以社會代表個人保護其利益。處罰的社會性格越少,它的性格也就會弱小。相反刑罰的性格越強,它的性格就會更強。人類有兩種意識。一種是人類固有的個人的個別狀態(tài),另一種是所有人在全體社會中與其成為一體的狀態(tài)。前者會構成個人的性格,而后者會形成集合型沒有這種意識社會就不會存在。如果決定我們的行為的是后者的要素。那么我們的行為是為了追求集合性目的的。但是與之區(qū)別的兩種意識是相互關聯(lián)的。因為它們終究是一體,同一的機關。它們也是連帶的。因此從相像點起源會出現(xiàn)孳生的連帶,將個人與社會直接連接在一起。我們將會在下一章當中可以了解到為什么將此連帶叫做

11、機械性連帶。犯罪有兩種。一種是集合意識的沖突,另一種是與代表集合意識的機關的沖突。但是后者也會與前者受到同樣的壓制型刑罰。這是最基本的社會同質性產物,也是以同類性作為基礎的社會凝聚力體現(xiàn)。刑法所要保護的就是這種力量。因此刑法要求我們要具有社會統(tǒng)一必要的最小限度的同質性。同時也要求對表現(xiàn)與其相同的同質性的尊重。   三、依靠于分工的有機連帶   賠償性規(guī)制性格本身相應的社會連帶是完全不同的種類。賠償性規(guī)制不同的原意是因為它不是為了贖罪,而是恢復原狀。對于違反法律的人或無視法律的人而言,它不是為了給其施加痛苦,而是使其對發(fā)生的損害結果要求恢復原狀。

12、因壓制型法律不斷的擴散在社會,在社會中不斷的出現(xiàn)比仲裁裁判所更專業(yè)化的機構。如果法規(guī)存在于集合意識的外部,也不完全是為了個人的話法律就于社會連帶沒有任何關系。因為這種法律規(guī)制的關系不是個人和社會的關系,而是個人和個人的關系。這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單純的朋友關系相似。但是在這種法律生活中社會也不是與此毫無相關的。一般情況下社會不會通過它自身的活動來干預,必須要以利害當事人的邀請的方式來干預。一旦接受邀請,社會干預將會成為整個過程的齒輪。因為其職能只有社會才會擁有。   具有賠償性規(guī)制的協(xié)同式法律和其所體現(xiàn)的社會連帶是分工的結果。在一般情況下協(xié)同關系不與別的強制力相伴。事實上脫離集合意識作用的

13、是其特殊的職能。因為成為公共意識對象的首要條件是要存在于所有的意識。其職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般性時,人們會對此也會產生一些觀點。但是職能越特殊,人們對其職能的認識就越少。隨之其職能對共同意識是更加邊緣化的。其職能規(guī)定的法規(guī)也不具有對不法行為進行贖罪的強制力和權威。其法規(guī)的權威也與刑法相同,是以輿論為基礎。但是輿論是受社會的限制。這種法律存在于有機體,與神經體系發(fā)揮同樣的作用。神經體系事實上是起到了規(guī)制有機體相互不同的職能能夠相互協(xié)調的作用。因此,神經體系以生理性分工來達到有機體集中的狀態(tài)。動物的進化水準也能夠按照與神經體系發(fā)達相適應的集中程度來衡量。這就說明我們可以以社會分工的形式衡量社會達成的

14、集中程度。我們可以區(qū)分兩種連帶并賦予它名稱。第一種連帶是社會所有成員的共同觀念和傾向比各成員的個人傾向更強的時候才會是強大的連帶。這種連帶發(fā)揮它的作用時我們的個性會消失,也會成為集合性的生命。這種凝集的社會分子就像無機體的分子,只有沒有個人的行為時才能一起行動。形態(tài)叫做機械式連帶。我們之所以這么叫的原因是,它與生命體要素結合的紐帶相反是無機體要素結合的紐帶。但是分工創(chuàng)造的紐帶完全不同。前面所說的形態(tài)是以個人相互相識為前提,但是分工所產生的紐帶是以個人之間相互區(qū)別為前提。   前者是個人的性格被集合性的性格所吸收。但是后者是個人在固有的行動領域和具有性格時才會有可能。因此為了集合意識所不能規(guī)制

15、的特殊的職能必須要把個人的一部分保留。此種領域不斷擴大,其連帶所產生的凝集才能更強。事實上勞動分工增加,個人對社會更加依賴。勞動變得特殊化,個人的活動會更加變得個人化。這種連帶叫做有機性連帶。   四、結論   我們將道德規(guī)范分為兩種形態(tài)。其一是具有擴散的、有組織的強制性規(guī)范,其二是具有賠償性的強制性規(guī)范。前者是從同質性產生的自生連帶,又稱為機械連帶。而后者是具有消極連帶條件的有機連帶。比起前者后者的作用越來越增大,因為前者具有的一般特性,在于使個人社會化的作用越來越不明顯,而并不是基于兩者之間的性質差異。如今,道德正處于真正的危機狀態(tài),在前面論述中提到了怎樣理解病理性道德狀態(tài)下的性格及其

16、原因,則我們的社會構造在很短的時間內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因此,一直以來與社會形態(tài)相適應的道德觀念雖然逐漸被弱化,但很快會有新的道德觀念將形成,以彌補我們意識中的空白。我們的信仰在變化,我們的傳統(tǒng)也失去了其支配力。個人的判斷從集中的判斷中解放。但因在道德改變而引起的混亂之中,其機能并不具有充分相適應的時間。為了克服這樣的社會現(xiàn)象,我們應積極地發(fā)現(xiàn)因不適應所產生的被浪費的機關,使其之間相互協(xié)調,從而適應新的社會現(xiàn)象。在此,我們要做的第一個課題是形成適合我們的道德觀念。這一課題并不是進行單純的研究就可形成的。它會在其課題所要求的內在原因的壓力下逐步形成。但是我們應以實際出發(fā),從思想上追求其相應的道德觀念。      參考文獻:   [1]馬龍.試論司法解釋的若干問題[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4).   [2]李曉蘭.論我國公司犯罪刑罰體系的完善[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4).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