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兵法(二):運用之妙存》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學兵法(二):運用之妙存(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教學兵法 (2): 運用之妙存
教學兵法 (2): 運用之妙存
在中國,據(jù)《宋史?岳飛傳》記載,有一次,岳飛對宗澤說:
“陣而后戰(zhàn),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弊鲬?zhàn)雙方先布列
陣勢,然后開始進攻,這是作戰(zhàn)的常規(guī)陣法。但是,布列陣勢的巧
妙,全在于將帥的用心謀劃。例如,背水為陣,是危險的兵法,然
韓信用之以破趙;“半渡而擊”,是取勝之道,但符融用之卻潰敗
于淝水。
兵無常法,教無定法。當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賦詩云:“教亦
多術矣,運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貴能驗諸身?!苯虒W是一門藝
術,方法多種多樣,關鍵在于教師怎么運用,評價的標準在于運用
的效果,難能可貴是自己親身的實
2、踐體驗。
兵法與教學兵法具有的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運用之妙,存乎一
心”。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高超教學兵法的靈活運用,在于
每一位教師用心去感悟,細心去把握。那么,我們究竟應當如何來
研究和把握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兵法呢?
研究和把握教學兵法,要關注教學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反思
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是教學兵法的基礎和源泉。離開了教學實
踐,教學兵法也就成為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皢柷牡们迦缭S,
唯有源頭活水來?!苯虒W是一種生活,教學需要一種執(zhí)著的情懷。
做生活的有心人,我們就隨處都可以驚喜地發(fā)現(xiàn)精湛、巧妙的教學
兵法。每一位教師都是教學實踐的主體,都是教學兵法的創(chuàng)造者。
3、《文化生活》的第一堂課,面對“文化是什么”這一問題,我誦
讀了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的如下一段話:
“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 笑,他的整體氣質。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枝折斷 丟棄,還是彎身而過? 一只滿身是癬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 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 地把別人擠開? 一個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 一把嗎?他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帶? 他怎么從賣菜的小販手里接過找來的零錢?
如果他在會議、教室、電視屏幕的公領域里大談民主、人權和勞 工權益,在自己家的私領域里,他尊重自
4、己的妻子和孩子嗎?他對 家里的保姆和工人以禮相待嗎?
獨處時,他,如何與自己相處?所有的教養(yǎng)、原則、規(guī)范,在沒 人看見的地方,他怎么樣?
文化其實體現(xiàn)在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 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 ——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一一他不 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一一他不掠奪,因 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xù)的智能?!?
在這里,課堂不再是教師刻意的主觀編造,不再是遠離學生的生 硬的說教,而是孩子們身邊鮮活的現(xiàn)實生活,學生自然可以感到文 化不是高深莫測的東西,而是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與我 們每個人的
5、思想意識、行為息息相關。
“天機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蹦切┛此破椒矄握{的教 學實踐,其實充滿著探索和創(chuàng)造帶來的神奇、感動、力量和美妙, 它需要教師和學生用智慧來揭示、用情感來體驗、用心靈來感悟。 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追問,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教學水平才 能有所提高,有所進步。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教師是將教學 視為一種謀生的手段,視為一種沉重的負擔,整天所從事的是按照 《教師教學指導用書》的提示進行機械照搬的備課、窮于應付的上 課,缺乏自己別出心裁的思想、特立獨行的創(chuàng)造。最后只能是“不 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不能不說是為師者的苦惱、 煩躁之源。
研究和把握教學兵法,
6、要正確對待傳統(tǒng)教育和文化,堅持“古為
今用”,汲取傳統(tǒng)教育和文化中的優(yōu)秀成果,并賦予時代的新內容,
在教學實踐中發(fā)揚光大。
論及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不能不追溯到我國的第一位教育宗師——
孔子。 1988年 1 月,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集會巴黎,會議主題為“面
向二十一世紀”。在會議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瑞典1970年物理學諾貝
爾獎獲得者漢內斯阿文博士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人類要生存下去,
就必須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睗h內斯阿文
博士的話告訴我們,在21 世紀,孔子的思想(包括教育思想)依然
具有世界性的現(xiàn)實意義??鬃訉嵲诓焕閭ゴ蟮慕逃遥浣虒W方
法之高超至今難以有
7、人望其項背。以“因材施教”而論,孔子可謂
獨樹一幟,在古今中外教育家中也是罕見的。
據(jù)《論語》記載,面對同一個問題,孔子對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
的教法。樊遲、司馬牛、仲弓和顏淵均曾向孔子問“仁”,孔子做
出了四種不同的回答。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樊遲的資質較魯鈍,孔子對他只講“仁”的最基本概念——“愛
人”;司馬牛因“多言而躁”
8、,孔子就告誡他:說話要謹慎,不要
急于表態(tài);仲弓對人不夠謙恭,不能體諒別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
道,要能將心比心、推己及人;顏淵是孔門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
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標準來要求他——視、聽、言、
行,一舉一動都要合乎禮的規(guī)范??傊鶕?jù)每個學生基礎和造詣
的不同,孔子對同一問題作出了四種深淺程度不同的回答,既切合
每個學生的思想實際,又符合“仁”的基本思想??鬃又阅茏?
到這一點,是因為他經常分析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對學生的 . 個性
差異了如指掌。
今天,我們強調“生本教育”也好,主張“發(fā)展學生個性”也罷,
都是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并賦予了“因材
9、施教”新的時代內
涵,即要從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與個性發(fā)展出發(fā),用不同的教學來適應
不同的學生,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
子美麗的心靈都充分自由地舒展。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決
不能數(shù)典忘祖、對傳統(tǒng)教育采取“歷史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而應是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推陳出新”,賦予傳統(tǒng)教
育以時代新內涵。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也是一種具
有重大包容性的文化,要有“海納百川”的胸襟。我們不僅要繼承
和汲取傳統(tǒng)教育的精華,而且視野應當更加寬闊,努力學習和吸收
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豐富和發(fā)展教學理論,推動和優(yōu)化教學實
踐。
10、例如,僅就教學兵法而言,《孫子兵法》、《諸葛亮兵法》、
《六韜兵法》、《尉繚子兵法》、《李靖兵法》、《吳子兵法》、
《孫臏兵法》和《司馬兵法》等中華古典兵書,都可以給予我們眾
多的啟迪。
《孫子兵法》被尊稱為“兵學圣典”,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流傳下
來的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言簡意賅,全書約六千字,但內容博
大精深,影響深遠持久?!秾O子兵法》蘊含的智慧,可謂“無窮如
天地,不竭如江河”。例如,《孫子兵法》曰:“經之以五事,校
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陰
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
11、、廣狹、死生也;將者,智、
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
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币簿褪钦f,作戰(zhàn)要通過對敵我
五個方面情況的分析、比較,來探索戰(zhàn)爭勝負的情勢。這五個方面
的情勢:一是政治,二是天時,三是地利,四是將領,五是法制。
政治,就是要讓民眾和君主的意愿一致,同心共死而無所畏懼。天
時,是指晝夜、晴雨、寒冷、炎熱、四時節(jié)候的變化,了解古往今
來的事實、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地利,是指高陵洼地、遠途近 路、險要平坦、廣闊狹窄、死地生地等地形條件。將領,是指智謀、 誠信、仁慈、勇敢、嚴明。法制,是指軍隊的組織編制、將吏的管 理、軍需的掌管。
12、上述五個方面,將帥都不能不知道。充分了解這 些情況,就能打勝仗;不了解這些情況,就會導致失敗。
《孫子兵法》的這一段論述也可以運用于指導教學。成功的教學 不也存在“道”、“天”、“地”、“將”和“法”五個方面嗎? 簡言之,“道”就是師生關系,就是師生要平等相處、互動生成、 和諧共振;“天”就是教學發(fā)展的歷史軌跡、教學的本質和一般規(guī) 律;“地”就是教學的特殊性,如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情境 等因素的因時而變;“將”就是為師者的素質,為師者的教學智慧、 教學倫理、教學藝術等;“法”就是教學的具體運行規(guī)則,如教學 模式、教學程序、教學原則以及教學方法。上述五個方面,為師者 必須知道和通曉。充分了
13、解這些情況,就可能走向成功,否則,就 無法實現(xiàn)有效教學。
研究和把握教學兵法,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堅持“洋為中用”, 以世界優(yōu)秀文化為營養(yǎng),充分汲收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為主, 為我所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祟愌芯克纬傻南鄬Τ墒斓慕虒W方 法,仍然可以賦予我們的教學研究以更新的視野、更高的理論起點 和切實的實踐指導和歷史借鑒,可以成為思想政治課教學兵法創(chuàng)新 的“他山之石”。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實踐的“捷徑”之一, 似乎可以是移植國內外現(xiàn)有的、成功的教學方法于本學科教學園地, 在大膽借鑒、博采眾長的同時,立足實際,開拓創(chuàng)新,培育其新的 “生長點”。
研究思想政治課教學兵法,我
14、們不可忽視蘇格拉底的“助產術”、 馬卡連柯的“平行影響教育法”、M ?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學法”、 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法”等經典教學方法。對國外的教學方法要大膽引 進與借鑒,而不能只是“貼標簽”,更不能趕時髦、追求“轟動效 應”。只有在交流中學習、借鑒,兼收并蓄,為我所用,才能發(fā)展
與創(chuàng)新?!斑h望方覺風浪小,凌空乃知海波平?!痹诮虒W兵法的創(chuàng) 新上,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四
研究和把握教學兵法,要堅持與時俱進,立足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教育的偉大實踐,結合時代發(fā)展的新要求,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 匯點上,積極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努力開辟新時期教學兵法的新境界。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現(xiàn)正由小范圍試點轉向
15、大面積實施。思想 政治課課程改革的一大突出變化,就是課程的生活化,即思想政治 課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其內容直接用來反映生活并服務于生活。思 想政治課課程是“立足于學生現(xiàn)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 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構建學科知識 與生活現(xiàn)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的課程模塊”。面對紛 繁的社會生活,思想政治課與生活的關系似乎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么 密切。“生活有多么寬廣,思想政治課教學就有多么寬廣”、“生 活中處處有經濟學、政治學、文化學和哲學”等觀點已經成為思想 政治課教師的共識。這就必然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學“回歸生活”, 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
16、、文化生活,切實 提高參與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思想政治課課程目標與內容的變化發(fā)展,已不是傳統(tǒng)課程所能企 及的,與之相適應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兵法也非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所能 相提并論。例如,《普遍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實驗)》提出, 要使學生“具備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應有的自主、自立、自強的能力 和態(tài)度”,“提高主動參與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提高在 社會生活中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關系的能力,培養(yǎng)為未來生活而自 主學習、選擇、探索的能力”。與此相應,當代思想政治課的教學 兵法,就要“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因此,自主學習、參與學習、互動生成、合作探究等,必然會進入 師生的生活
17、,成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行之有效的教學兵法。
五
研究和把握教學兵法,要富有思想政治課的學科特色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兵法,既具有一般學科教學的共性,又具有學
科本身的個性,是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tǒng)一。從課程性質而言,思想
政治課既具有智育屬性,又具有德育屬性。前者為“知識性”,后
者為“教育性”。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知識性與教育性是統(tǒng)一不可分
離的,而教育性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根本屬性。思想政治課本質上
是一門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性質的課程,或曰德育課程。如果說學校
德育是對學生進行如何“學會做人”教育的皇冠,那么,思想政治
課則是這一皇冠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研究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兵法,
必須“以人為本”,以學生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以
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基點,視教學為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
努力提高師生的生命質量。
本文載于《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2011 年第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