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凌海市石山初級中學(xué)八年級物理上冊 3.2 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同步學(xué)案 (新版)北師大版
-
資源ID:111022413
資源大?。?span id="qd6k5dt" class="font-tahoma">1.77MB
全文頁數(shù):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10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rèn)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biāo)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遼寧省凌海市石山初級中學(xué)八年級物理上冊 3.2 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同步學(xué)案 (新版)北師大版
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1)運動相同的時間比較通過路程的長短;
(2)通過相同的路程比較所用時間的多少。
2.速度
(1)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叫做速度。即路程跟時間的比值。
(3)公式:v=。
(4)單位:m/s(也可表示為m·s-1),km/h(也可表示為km·h-1)。1 m/s=3.6 km/h。
3.速度的分類
(1)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變,這種運動為勻速直線運動。
(2)勻速直線運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存在,如果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速度變化不大,并且軌跡近似為直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把物體的運動近似看做勻速直線運動。即其路程隨時間的變化圖線是直線。
上圖是一位女士因開車超速被警察罰款時的一段對話,說明這位女士不理解哪個物理概念?
答案:速度。
對速度的理解
1.“單位時間內(nèi)的路程”可以表示為路程和時間的比值,也就是說,速度其實是用路程和時間這兩個物理量的比值來定義的,這種用兩個物理量的比值給第三個量下定義的方法叫比值定義法,這是物理學(xué)中一種常用的定義方法。
2.速度的計算公式:v=,兩個變形公式:s=vt和t=。計算時要注意:①三個物理量必須對應(yīng)于同一個物體;②弄清每個符號代表的物理意義。
3.速度的單位是米/秒,符號是m/s,含義是:物體在1 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1 m;生活中還常用km/h,換算關(guān)系是:1 m/s=3.6 km/h。
【例題】 (2020·貴州遵義中考)從遵義到重慶江北機(jī)場的路程為296 km,一輛汽車以74 km/h的平均速度行駛了一半路程后,又以100 km/h的平均速度行駛完后一半路程。求:
(1)這輛汽車從遵義到重慶江北機(jī)場所需的時間是多少?
(2)這輛汽車從遵義到重慶江北機(jī)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點撥:利用速度公式計算的基本思路:
解析:(1)這輛汽車行駛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時間是t1=
這輛汽車行駛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時間是t2=
則這輛汽車從遵義到重慶江北機(jī)場所需的時間是2 h+1.48 h=3.48 h。
(2)這輛汽車從遵義到重慶江北機(jī)場的平均速度是v==85.06 km/h。
答案:(1)3.48 h (2)85.06 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