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設計請充值后下載,,資源目錄下的文件所見即所得,都可以點開預覽,,資料完整,充值下載可得到資源目錄里的所有文件。。?!咀ⅰ浚篸wg后綴為CAD圖紙,doc,docx為WORD文檔,原稿無水印,可編輯。。。具體請見文件預覽,有不明白之處,可咨詢QQ:12401814
長錐體旋風除塵器的設計
學 生:
指導老師:
一、題目來源
生產實踐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隨著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生產中散發(fā)的各種粉塵已成為污染車間和室內外大氣的主要污染物,高濃度的懸浮粉塵使大氣能見度降低;某些懸浮粉塵在適宜條件下還會爆炸,威脅生產安全和人生安全,也是引起塵肺等職業(yè)病的根源。除塵器是控制和治理粉塵的主要設備,也是除塵系統(tǒng)中的主要設備,是從塵氣流中將粉塵分離出來并加以捕集的裝置。20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大氣污染的日趨嚴重,生態(tài)環(huán)境日趨惡化,各國對環(huán)境保護普遍重視,制定了嚴格的粉塵排放標準,從而促進了除塵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特別是高效、新型除塵器的研制也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尤其是最近幾十年,除塵器的發(fā)展更是日新月異。在眾多類別的除塵器中尤其以旋風除塵器的應用最為廣泛,發(fā)展更為迅速。除塵機理和性能決定了這種除塵器的應用范圍和效果,而實際情況中,污染物的種類也有差別,所以選用合適的除塵設備,不僅節(jié)省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容易達到理想的除塵效果。
本設計旨在現有的旋風除塵器的基礎上對其除塵效率進行研究,設計出長錐體旋風除塵器,使其性能更加優(yōu)越。
三、閱讀的主要參考文獻及資料名稱
[1]牟春宇,姜大志.旋風除塵器環(huán)形空間氣流運動的數值研究[J].環(huán)境工程學報, 2007,1(8):96~100
[2]王薇,焦清介.旋風除塵器灰環(huán)磨損與錐體角度關系的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4,4(3):11~14
[3]梁朝林.旋風分離器結構改進和研究[J].煉油技術與工程,2002, 32(9):8~11
[4]蔡振華.泥質物料干燥系統(tǒng)在汪家寨礦選煤廠的應用[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 2005,(3):4~6
[5] 李多松.中小型鍋爐配用的旋風除塵器在使用中的問題及對策[J].環(huán)境工程 ,1992,10(4):47~50
[6] 楊華萍,孫世芳,袁榮正,呂丙航,李滇.硝酸磷肥噴漿造粒尾氣除塵系統(tǒng)的技術改造[J].磷肥與復肥 1999,(6):32~34
[7] 遲富新,董士哲.粗煤氣及清洗系統(tǒng)在本鋼二鐵廠六號高爐的應用[J].遼寧科學學院學報,2005, 7(3):24~25
[8] 唐純熙,張英,洪波,范立群.旋風除塵器流場和濃度場的測試與分析[J].通用除塵, 1992,(1):5~10
[9] 張吉光,葉龍.高效旋風器分級效率理論計算的新方法[J].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1, 12(4):41~48
[10]舒帆.影響旋風除塵器除塵效率的因素分析[J].糧食加工,2008, 33(3):73~77
[11]華愛明,汪軍,徐開義.電極形式和布置方式對靜電旋風除塵器性能的影響[J].能源研究與信息,2005,21(2):75~81
[12]范小剛,黃威鋼.高爐軸流旋風除塵器技術及應用[J].煉鐵,2006,25(5):17~21
[13]沈恒根,葉龍,許晉源,張希仲.旋風分離器平衡塵粒模型[J].動力工程, 1996,16(1):33~36
[14]張建,金有海.不同錐體結構旋風除塵器的分離特性數值研究[J].石油化工設備, 2007, 36(6):33~36
[15]楊麗芳.旋風分離器分離段形狀探討[J].云南環(huán)境科學,2001,20(2):54~56
[16]孫俊蘭,姜大志.旋風除塵器內部流場的數值研究[J].鹽城工學院學報,2007,20,(4):19~23
[17] G. Wan, G. Sun, X. Xue, and M. Shi.Solid concentration simulation of different size particles in a cyclone separator[J].Powder Technology, 2008, 183:94~104
[18] K. Elsayed and C. Lacor.The effect of cyclone inlet dimensions on the
flow pattern and performance”[J].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ing, 2011, 35:1952~1968
[19] J.W. Lee, H.J. Yang, and D. Y. Lee. Effect of cylinder shape of a long-coned cyclone on the stable flow-field establishment[J],.Powder Technology, 2006, 165:30~38
四、國內外現狀和發(fā)展趨勢與研究的主攻方向
1.國內外現狀和發(fā)展趨勢
旋風除塵器于1885年開始使用,已發(fā)展成為多種型式。按氣流進入的方式,可分為切向進入式和軸向進入式兩類。在相同壓力損失下,后者能處理的氣體約為前者的3倍,且氣流分布均勻。普通旋風除塵器由簡體、椎體和進、排氣管等組成。旋風除塵器結構簡單,易于制造、安裝和維護管理,設備投資和操作費用都較低,已廣泛用來從氣流中分離固體和液體粒子,或從液體中分離固體粒子。在普通操作條件下,作用于粒子上的離心力是重力的5~2500倍,所以旋風除塵器的效率顯著高于重力沉降室。大多用來去除0.3um以上的粒子,并聯(lián)的多管旋風除塵器裝置對3um的粒子也具有80~85%的除塵效率。選用耐高溫、耐磨蝕和腐蝕的特種金屬或陶瓷材料構造的旋風除塵器,可在溫度高達1000℃,壓力達500*105Pa的條件下操作。從技術、經濟諸方面考慮旋風除塵器壓力損失控制范圍一般為500~2000Pa。因此,它屬于中效除塵器,且可用于高溫煙氣的凈化,是應用廣泛的一種除塵器,多應用于鍋爐煙氣除塵、多級除塵及預除塵。它的主要特點是對細小塵埃(<5μm)d的去除效率較低。
從二十世紀而是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是廣泛地對旋風器進行科學試驗與理論概括階段1928年波羅克(Prockact)第一次對旋風器進行測定開始,結束了對旋風器盲目使用的階段。在這階段中,不少單位或個人對旋風器進行大量的科學試驗和理論分析。通過大量數據的測定,了解一些有關壓力損失和除塵效率的影響因素:氣流進口速度、溫度、粉塵顆粒的密度、分散度、氣流的粘度、結構形式及尺寸的比例關系。對旋風器的捕集分離機理也在理性上有一個飛躍的發(fā)展,對于旋風器的流場從只見漩渦流動,發(fā)展到即見漩渦又見到匯流的流動,粉塵從氣溶膠中分離的機理最先類比平流沉降發(fā)展起來的“轉圈理論”飛躍而成為“篩分理論”。其中以巴特從1956年提出,1964年最后試驗論證的系統(tǒng)理論較為突出。第世紀十年代初到現在。這個階段的特點是企圖把旋風器捕集分離能力推向超微顆粒的分離。通過相似理論和量綱分析,把流場的物理量和旋風器的尺寸都用一基準尺寸為準的無量綱來表達。由于旋風器內的流場是紊流流場,又有圓筒與圓錐邊壁局限的有邊界層的流動,1972年Leith與Licht類比電力除塵器的分離機理,提出紊流混摻邊界層分離理論,并提出通過這機理的分級除塵效率的計算公式。另一方面,通過流場分析,旋風器內的流場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漩渦及流向相反的源流或匯流疊加起來的流場。1963年西德西門子公司的科研機關,,在分析了這種流場的基礎上,發(fā)現如果把旋風器捕集分離器捕集分離的空間移動到旋風源疊加的流場內,則除塵器捕集分離的能力將會大為增加,因而DSE的旋風器,這種旋風器可捕集分離到0.4μm的顆粒,向超微顆粒進軍邁出了第一步。1983年許宏慶在論文中提出旋風除塵器內徑向速度分布呈現非軸對稱性現象,研究出抑制湍流耗散的降阻技術。2001年浙江大學研究發(fā)現除塵器方腔內的流場偏離其幾何中心,并呈中間為強旋流動和邊壁附近為弱旋的準自由蝸區(qū)的特點。隨著數學模型的完善和計算機仿真的引入,旋風除塵器的研究與設計將更為深入。
旋風除塵器的性能好,使用方便,旋風分離器的多樣化成為了一個發(fā)展趨勢,因此,我選擇了設計一款長錐體旋風除塵器。
2.研究的主攻方向
本設計主要是對旋風除塵器的除塵效率的提高進行設計,設計出長椎體旋風除塵器。
五、主要研究內容、需重點研究的關鍵問題及解決思路
1.主要研究內容
(1)氣固兩相機械分離技術綜述
(2)長錐體旋風除塵器的設計方案論證
(3)長錐體旋風除塵器的結構計算
(4)長錐體旋風除塵器內流場模擬分析,預測分離性能和顆粒的沖蝕作用
(5)長錐體旋風除塵器設計軟件編制
2.關鍵問題
長錐體旋風除塵器的筒體高度和錐體高度的設計
3.解決思路
筒體高度和錐體高度越高,含塵空氣分離的時間越長,除塵效果越好,但過高了下部起不了作用。由于錐體部分的直徑逐漸減少,其除塵效率高于筒體部分,
所以采用短筒體長椎體。錐體部分設計的高度為筒體部分的2~3倍為宜。
六、完成畢業(yè)設計所必須具備的工作條件及解決的辦法
1.畢業(yè)設計所需的原始數據
介質:粉塵(滑石粉)
進氣量:9600(立方米每小時)
密度:2700(千克每立方米)
可分離的顆粒直徑:大于等于30.0(微米)
煙氣中粉塵量:35(克每立方米)
除塵效率:大于等于90(%)
2.完成設計所必需具備的工作條件
(1)裝有AutoCAD、Fluent等相關繪圖軟件的電腦一臺,機械設計手冊一套
(2)相關設計資料
A.金國淼,除塵設備、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
B.彭維明(譯),旋風分離器(原理設計和工程應用).化學工
業(yè)出版社,2004
C.除塵器手冊.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3.解決辦法
(1)在電腦上安裝AutoCAD、Word等繪圖或辦公軟件
(2)充分有效的利用網絡和圖書館查閱權威資料和欠缺材料
(3)與相關老師聯(lián)系,尋求適當指導和幫助
七、工作的主要階段、進度與時間安排
第1周4月1號到4月7號
第一階段(第 1 周):查閱相關資料,為開題報告做準備;
第二階段(第 2 周):外文翻譯;
第三階段(第 3 周):撰寫開題報告;
第四階段(第 4 周):開題報告答辯;
第五階段(第 5 周):開題報告的修改與更正;
第六階段(第 6 周):搜集相關設計資料,為設計準備;
第七階段(第 7 周):初步設計,根據需要同步繪制相關圖紙;
第八階段(第 8 周):對設計進行修改校對,并完善圖紙;
第九階段(第 9 周):定稿,制作設計電子版及準備答辯所需資料;
第十階段(第 10 周):模擬答辯,再次對設計進行校核;
第十一階段(第11周):答辯。
八、指導老師審查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