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PPT課件.ppt
,腸梗阻 胃腸外科,一、定義,指部分或全部的腸內(nèi)容物不能正常流動并順利通過腸道,通俗地講就是腸道不通暢。 這里腸道通常是指小腸(空腸、回腸)和結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急性腸梗阻是最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之一,90%的腸梗阻發(fā)生于小腸,由于種種原因,死亡率仍較高,約為5%10%;若再發(fā)生腸絞窄,死亡率可上升到10%20%。,好發(fā)于小腸的原因 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成人小腸全長約35m,切除50%可無明顯臨床癥狀,但若殘留小腸不足1m,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等短腸綜合征表現(xiàn)。 空、回腸之比:2:3 小腸活動度大小腸易梗阻的解 剖基礎 小腸系膜根部短小腸系膜呈扇形,二、病因與分類,(一)按腸梗阻發(fā)生的基本原因分類 1、機械性腸梗阻 腸腔堵塞 腸管受壓 腸壁病變 2、動力性腸梗阻 麻痹性腸梗阻 痙攣性腸梗阻 3、血運性腸梗阻,糞石,腫瘤,扭轉(zhuǎn),嵌頓,粘連,腸套疊,(二)按腸壁血運有無障礙 1、 單純性腸梗阻 2、 絞窄性腸梗阻 (三)按梗阻部位分類 可分為高位小腸(空腸)梗阻、低位小腸(回腸)梗阻和結腸梗阻。后者因有回盲瓣的作用,腸內(nèi)容物只能從小腸進入結腸,而不能返流,故又稱“閉袢性梗阻”。任何一段腸袢兩端完全阻塞,如腸扭轉(zhuǎn),均屬閉袢性梗阻。,(四)按梗阻程度分類 1、完全性 2、不完全性 (五)按病情緩急 1、急性腸梗阻 2、慢性腸梗阻,三、病理生理變化,(一)腸管局部 腸內(nèi)積氣、積液增多 腸腔內(nèi)壓力不斷增加 腸壁血運障礙 靜脈回流受阻,腸壁淤血、水腫,呈暗紅色 動脈血流受阻,腸壁失去光澤,呈暗黑色 腸壁因缺血而壞死、穿孔,腸擴張,(二)全身性病理生理變化,1、體液丟失和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失調(diào) 2、全身性感染和毒血癥 3、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障礙,四、臨床表現(xiàn) (一)癥狀 1.腹痛 2.嘔吐 3.腹脹 4.肛門停止排氣排便,一、腹痛,1陣發(fā)性絞痛伴腸鳴,蠕動波見于機械性 腸梗阻。 2持續(xù)性劇烈腹痛見于絞窄性腸梗阻。 3全腹持續(xù)性脹痛,腹痛不明顯多為麻痹 性腸梗阻,腸鳴消失。,二嘔吐,1早期為反射性嘔吐,晚期為返流性嘔吐;高位梗阻嘔吐早而頻,呈反射性,嘔吐物主要為胃液、十二指腸液和膽汁。低位腸梗阻嘔吐出現(xiàn)較晚,為返流性,嘔吐物常為帶臭味的糞汁樣物,血運障礙時,嘔吐物為血性或棕褐色液體。 2若有血性嘔吐則為絞窄性。 3結腸梗阻僅晚期出現(xiàn)。 4. 麻痹性腸梗阻呈溢出性。,三腹脹,1. 出現(xiàn)早遲,和梗阻部位有關,高位小腸梗阻時腹脹不明顯,低位梗阻則表現(xiàn)為全腹膨脹,常伴有腸型。 2. 麻痹性腸梗阻時腹脹均勻,全腹膨脹顯著,但不伴有腸型。 3. 閉袢型腸梗阻腹脹不均,可以出現(xiàn)局部膨脹,叩診鼓音。 4. 結腸梗阻因回盲瓣關閉可以顯示腹部高度膨脹而且往往不對稱。,四停止排便、排氣:,完全性腸梗阻 停止排便排氣 高位腸梗阻 梗阻以下的殘留氣體和糞便仍可排出 絞窄性腸梗阻 可排出血性或果醬樣便,五、體征,腹部體征 視:機械性梗阻可見腸型、蠕動波;腸扭轉(zhuǎn)可見腹部不對稱;麻痹性梗阻可見全腹膨隆。 觸:單純性梗阻僅有輕度壓痛,無反跳痛及肌緊張;絞窄性梗阻可有固定壓痛和腹膜刺激征。 叩:腹腔滲出液較多時可叩出移動性濁音。 聽:機械性梗阻可聞及腸鳴音亢進、氣過水聲或金屬音;麻痹性梗阻時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全身 脫水、休克(晚期),六、輔助檢查,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計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 血氣分析和K、Na、Cl測定、腎功檢查(了解酸堿失衡、電解質(zhì)紊亂和腎功能狀況) 直腸指檢 如觸及腫塊,可能為:直腸腫瘤、腸套疊的套頭、低位腸腔外 腫瘤 X 線檢查 立位或側(cè)臥位透視或拍片??梢姸鄶?shù)液平面及脹氣腸袢,無上述征象,也不能排除腸梗阻的可能。,七、處理原則,非手術治療 禁食、胃腸減壓 糾正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失調(diào) 防治感染 手術治療 解除梗阻:粘連松解、扭轉(zhuǎn)復位、疝復位、 腫瘤切除,壞死腸段切除等,八、護理: (一)評估 (1)健康史 (2)身體狀況 局部 全身 輔查結果,健康史,粘連性腸梗阻多有腹部手術、感染史或創(chuàng)傷史; 習慣性便秘的老年人易發(fā)生乙狀結腸扭轉(zhuǎn); 青壯年的飯后劇烈運動可導致小腸扭轉(zhuǎn):嬰幼兒易患腸套疊; 農(nóng)村小兒易患蛔蟲性腸阻塞,常有便蟲吐蟲史; 有腹外疝病史者,注意其腸梗阻可能系疝嵌頓所致。,身體狀況,1.腹痛 機械性腸梗阻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絞痛,腹痛發(fā)作時可伴有腸鳴,有時能見到腸型和腸蠕動波,聽診為連續(xù)高亢的腸鳴音,或呈氣過水音或金屬音; 2.嘔吐 在腸梗阻早期,嘔吐呈反射性,晚期腸麻痹時,嘔吐多為溢出性;高位小腸梗阻嘔吐出現(xiàn)愈早、愈頻繁,吐出物主要為胃及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 低位小腸梗阻,嘔吐出現(xiàn)遲而少,吐出物可為糞樣;結腸梗阻者,較晚期才出現(xiàn)嘔吐。,3.腹脹 高位腸梗阻腹脹不明顯;低位小腸梗阻及麻痹性腸梗阻腹脹顯著,遍及全腹;結腸梗阻時梗阻的結腸可呈閉袢,腹脹不均勻或不對稱,是腸扭轉(zhuǎn)等閉袢性腸梗阻的特點。 4.肛門排氣排便停止 完全性腸梗阻發(fā)生后,病人多不再排氣排便,但梗阻部位以下腸腔內(nèi)殘存的糞便和氣體仍可自行排出或經(jīng)灌腸后排出,故不能因此而否定腸梗阻的存在;某些絞窄性腸梗阻,如腸套疊、腸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可排出血性粘液樣糞便。,全身表現(xiàn),梗阻晚期或絞窄性腸梗阻病人,可表現(xiàn)有明顯缺水征;或中毒和休克征象。 直腸指檢如觸及腫塊,可能為直腸腫瘤、極度發(fā)展的腸套疊的頭部或低位腸腔外腫瘤,指套染血時要考慮腸絞窄的發(fā)生。,實驗室及其他檢查,1.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計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可明顯增加,嘔吐物及糞便檢查可見大量紅細胞或隱血檢查陽性; 查血氣分析和血清Na+、K+、Cl-、尿素氮、肌酐的變化 2.X線檢查,(二)護理診斷與合作性問題 1、恐懼焦慮:與環(huán)境改變、知識缺乏、對手術的安全和疼痛畏懼有關。 2、疼痛:與腸內(nèi)容物不能正常運行或通過障 礙、滲出物刺激有關。 3、舒適的改變:與腸梗阻致腸腔積液積氣及胃腸減壓有關。 4、體液不足:與嘔吐、禁食、胃腸減壓有關。 5、有病情變化的可能:與非手術治療無效有關 6、知識缺乏:缺乏疾病治療和護理知識。 7、潛在并發(fā)癥:腸壞死、腹腔感染、休克、腸瘺。,非手術治療護理措施,飲食 禁食,若梗阻緩解,可進流質(zhì)飲食,忌食產(chǎn)氣的甜食、牛奶等。 胃腸減壓 期間應觀察和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和量,若發(fā)現(xiàn)有血性液,應考慮絞窄性腸梗阻的可能。 體位 生命體征穩(wěn)定可取半臥位,可使膈肌下降,減輕腹脹對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 緩解腹痛和腹脹 根據(jù)醫(yī)囑應用解痙劑,是腹痛得以緩解。但不可隨意應用嗎啡類止痛劑,以免掩蓋病情。 嘔吐的護理 嘔吐時囑病人坐起或頭側(cè)向一邊,以防嘔吐時誤吸;及時清除口腔內(nèi)嘔吐物,保持口腔清潔,并觀察記錄嘔吐物的顏色、性狀和量。 液體療法的護理 保證輸液通暢,記錄24小時出、入液體量,觀察水、電解質(zhì)失衡糾正情況,合理安排輸液。 防治感染和中毒 正確、及時應用抗菌藥,同時觀察用藥效果和副反應。 嚴密觀察病情 加強對生命體征和腹部體征的觀察。若病情加重,應警惕絞窄性腸梗阻的發(fā)生,及時手術治療 。,術后的護理,觀察病情 術后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腹部有無脹痛及嘔吐。 體位 常規(guī)給氧,保暖,防止誤吸,麻醉清醒后4-6小時(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給予半臥位。 飲食 術后禁食、胃腸減壓;腸功能恢復后,停止胃腸減壓,改為半量流質(zhì)飲食,進食后無嘔吐及其它不適,3天后可進半流質(zhì)飲食,10天后進軟食。腸切除吻合術后,進食時間應適當推遲。 胃腸減壓和腹腔引流管的護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暢通。 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 術后若出現(xiàn)腹部脹痛、白細胞計數(shù)增高及持續(xù)發(fā)熱,腹壁切口紅腫及流出糞臭味液體,應防腹腔內(nèi)感染或腸瘺等并發(fā)癥的可能,應及時處理。 活動 病情允許,鼓勵病人早期下床活動。,(五)評價,1、生命體征是否平穩(wěn),組織灌注量是否恢復正常。 2、疼痛是否減輕。 3、病人是否舒適,腹痛、腹脹、嘔吐是否得到緩解,腸蠕動有無恢復正常。 4、是否補充足夠的液體,脫水或電解質(zhì)酸堿失衡是否得到相應的處理。 5、并發(fā)癥是否得到預防或及時發(fā)現(xiàn)。 6、是否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九、健康教育,注意飲食衛(wèi)生,避免暴飲暴食。 進易消化、少食刺激性食物。 避免腹部受涼和飯后劇烈活動。 便秘者應及時服用緩瀉劑,以保持大便通暢。 出院后若有腹痛、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及時就診。,謝謝 !,
收藏
- 資源描述:
-
,腸梗阻 胃腸外科,一、定義,指部分或全部的腸內(nèi)容物不能正常流動并順利通過腸道,通俗地講就是腸道不通暢。 這里腸道通常是指小腸(空腸、回腸)和結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急性腸梗阻是最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之一,90%的腸梗阻發(fā)生于小腸,由于種種原因,死亡率仍較高,約為5%10%;若再發(fā)生腸絞窄,死亡率可上升到10%20%。,好發(fā)于小腸的原因 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成人小腸全長約35m,切除50%可無明顯臨床癥狀,但若殘留小腸不足1m,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等短腸綜合征表現(xiàn)。 空、回腸之比:2:3 小腸活動度大小腸易梗阻的解 剖基礎 小腸系膜根部短小腸系膜呈扇形,二、病因與分類,(一)按腸梗阻發(fā)生的基本原因分類 1、機械性腸梗阻 腸腔堵塞 腸管受壓 腸壁病變 2、動力性腸梗阻 麻痹性腸梗阻 痙攣性腸梗阻 3、血運性腸梗阻,糞石,腫瘤,扭轉(zhuǎn),嵌頓,粘連,腸套疊,(二)按腸壁血運有無障礙 1、 單純性腸梗阻 2、 絞窄性腸梗阻 (三)按梗阻部位分類 可分為高位小腸(空腸)梗阻、低位小腸(回腸)梗阻和結腸梗阻。后者因有回盲瓣的作用,腸內(nèi)容物只能從小腸進入結腸,而不能返流,故又稱“閉袢性梗阻”。任何一段腸袢兩端完全阻塞,如腸扭轉(zhuǎn),均屬閉袢性梗阻。,(四)按梗阻程度分類 1、完全性 2、不完全性 (五)按病情緩急 1、急性腸梗阻 2、慢性腸梗阻,三、病理生理變化,(一)腸管局部 腸內(nèi)積氣、積液增多 腸腔內(nèi)壓力不斷增加 腸壁血運障礙 靜脈回流受阻,腸壁淤血、水腫,呈暗紅色 動脈血流受阻,腸壁失去光澤,呈暗黑色 腸壁因缺血而壞死、穿孔,腸擴張,(二)全身性病理生理變化,1、體液丟失和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失調(diào) 2、全身性感染和毒血癥 3、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障礙,四、臨床表現(xiàn) (一)癥狀 1.腹痛 2.嘔吐 3.腹脹 4.肛門停止排氣排便,一、腹痛,1陣發(fā)性絞痛伴腸鳴,蠕動波見于機械性 腸梗阻。 2持續(xù)性劇烈腹痛見于絞窄性腸梗阻。 3全腹持續(xù)性脹痛,腹痛不明顯多為麻痹 性腸梗阻,腸鳴消失。,二嘔吐,1早期為反射性嘔吐,晚期為返流性嘔吐;高位梗阻嘔吐早而頻,呈反射性,嘔吐物主要為胃液、十二指腸液和膽汁。低位腸梗阻嘔吐出現(xiàn)較晚,為返流性,嘔吐物常為帶臭味的糞汁樣物,血運障礙時,嘔吐物為血性或棕褐色液體。 2若有血性嘔吐則為絞窄性。 3結腸梗阻僅晚期出現(xiàn)。 4. 麻痹性腸梗阻呈溢出性。,三腹脹,1. 出現(xiàn)早遲,和梗阻部位有關,高位小腸梗阻時腹脹不明顯,低位梗阻則表現(xiàn)為全腹膨脹,常伴有腸型。 2. 麻痹性腸梗阻時腹脹均勻,全腹膨脹顯著,但不伴有腸型。 3. 閉袢型腸梗阻腹脹不均,可以出現(xiàn)局部膨脹,叩診鼓音。 4. 結腸梗阻因回盲瓣關閉可以顯示腹部高度膨脹而且往往不對稱。,四停止排便、排氣:,完全性腸梗阻 停止排便排氣 高位腸梗阻 梗阻以下的殘留氣體和糞便仍可排出 絞窄性腸梗阻 可排出血性或果醬樣便,五、體征,腹部體征 視:機械性梗阻可見腸型、蠕動波;腸扭轉(zhuǎn)可見腹部不對稱;麻痹性梗阻可見全腹膨隆。 觸:單純性梗阻僅有輕度壓痛,無反跳痛及肌緊張;絞窄性梗阻可有固定壓痛和腹膜刺激征。 叩:腹腔滲出液較多時可叩出移動性濁音。 聽:機械性梗阻可聞及腸鳴音亢進、氣過水聲或金屬音;麻痹性梗阻時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全身 脫水、休克(晚期),六、輔助檢查,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計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 血氣分析和K、Na、Cl測定、腎功檢查(了解酸堿失衡、電解質(zhì)紊亂和腎功能狀況) 直腸指檢 如觸及腫塊,可能為:直腸腫瘤、腸套疊的套頭、低位腸腔外 腫瘤 X 線檢查 立位或側(cè)臥位透視或拍片??梢姸鄶?shù)液平面及脹氣腸袢,無上述征象,也不能排除腸梗阻的可能。,七、處理原則,非手術治療 禁食、胃腸減壓 糾正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失調(diào) 防治感染 手術治療 解除梗阻:粘連松解、扭轉(zhuǎn)復位、疝復位、 腫瘤切除,壞死腸段切除等,八、護理: (一)評估 (1)健康史 (2)身體狀況 局部 全身 輔查結果,健康史,粘連性腸梗阻多有腹部手術、感染史或創(chuàng)傷史; 習慣性便秘的老年人易發(fā)生乙狀結腸扭轉(zhuǎn); 青壯年的飯后劇烈運動可導致小腸扭轉(zhuǎn):嬰幼兒易患腸套疊; 農(nóng)村小兒易患蛔蟲性腸阻塞,常有便蟲吐蟲史; 有腹外疝病史者,注意其腸梗阻可能系疝嵌頓所致。,身體狀況,1.腹痛 機械性腸梗阻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絞痛,腹痛發(fā)作時可伴有腸鳴,有時能見到腸型和腸蠕動波,聽診為連續(xù)高亢的腸鳴音,或呈氣過水音或金屬音; 2.嘔吐 在腸梗阻早期,嘔吐呈反射性,晚期腸麻痹時,嘔吐多為溢出性;高位小腸梗阻嘔吐出現(xiàn)愈早、愈頻繁,吐出物主要為胃及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 低位小腸梗阻,嘔吐出現(xiàn)遲而少,吐出物可為糞樣;結腸梗阻者,較晚期才出現(xiàn)嘔吐。,3.腹脹 高位腸梗阻腹脹不明顯;低位小腸梗阻及麻痹性腸梗阻腹脹顯著,遍及全腹;結腸梗阻時梗阻的結腸可呈閉袢,腹脹不均勻或不對稱,是腸扭轉(zhuǎn)等閉袢性腸梗阻的特點。 4.肛門排氣排便停止 完全性腸梗阻發(fā)生后,病人多不再排氣排便,但梗阻部位以下腸腔內(nèi)殘存的糞便和氣體仍可自行排出或經(jīng)灌腸后排出,故不能因此而否定腸梗阻的存在;某些絞窄性腸梗阻,如腸套疊、腸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可排出血性粘液樣糞便。,全身表現(xiàn),梗阻晚期或絞窄性腸梗阻病人,可表現(xiàn)有明顯缺水征;或中毒和休克征象。 直腸指檢如觸及腫塊,可能為直腸腫瘤、極度發(fā)展的腸套疊的頭部或低位腸腔外腫瘤,指套染血時要考慮腸絞窄的發(fā)生。,實驗室及其他檢查,1.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計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可明顯增加,嘔吐物及糞便檢查可見大量紅細胞或隱血檢查陽性; 查血氣分析和血清Na+、K+、Cl-、尿素氮、肌酐的變化 2.X線檢查,(二)護理診斷與合作性問題 1、恐懼焦慮:與環(huán)境改變、知識缺乏、對手術的安全和疼痛畏懼有關。 2、疼痛:與腸內(nèi)容物不能正常運行或通過障 礙、滲出物刺激有關。 3、舒適的改變:與腸梗阻致腸腔積液積氣及胃腸減壓有關。 4、體液不足:與嘔吐、禁食、胃腸減壓有關。 5、有病情變化的可能:與非手術治療無效有關 6、知識缺乏:缺乏疾病治療和護理知識。 7、潛在并發(fā)癥:腸壞死、腹腔感染、休克、腸瘺。,非手術治療護理措施,飲食 禁食,若梗阻緩解,可進流質(zhì)飲食,忌食產(chǎn)氣的甜食、牛奶等。 胃腸減壓 期間應觀察和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和量,若發(fā)現(xiàn)有血性液,應考慮絞窄性腸梗阻的可能。 體位 生命體征穩(wěn)定可取半臥位,可使膈肌下降,減輕腹脹對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 緩解腹痛和腹脹 根據(jù)醫(yī)囑應用解痙劑,是腹痛得以緩解。但不可隨意應用嗎啡類止痛劑,以免掩蓋病情。 嘔吐的護理 嘔吐時囑病人坐起或頭側(cè)向一邊,以防嘔吐時誤吸;及時清除口腔內(nèi)嘔吐物,保持口腔清潔,并觀察記錄嘔吐物的顏色、性狀和量。 液體療法的護理 保證輸液通暢,記錄24小時出、入液體量,觀察水、電解質(zhì)失衡糾正情況,合理安排輸液。 防治感染和中毒 正確、及時應用抗菌藥,同時觀察用藥效果和副反應。 嚴密觀察病情 加強對生命體征和腹部體征的觀察。若病情加重,應警惕絞窄性腸梗阻的發(fā)生,及時手術治療 。,術后的護理,觀察病情 術后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腹部有無脹痛及嘔吐。 體位 常規(guī)給氧,保暖,防止誤吸,麻醉清醒后4-6小時(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給予半臥位。 飲食 術后禁食、胃腸減壓;腸功能恢復后,停止胃腸減壓,改為半量流質(zhì)飲食,進食后無嘔吐及其它不適,3天后可進半流質(zhì)飲食,10天后進軟食。腸切除吻合術后,進食時間應適當推遲。 胃腸減壓和腹腔引流管的護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暢通。 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 術后若出現(xiàn)腹部脹痛、白細胞計數(shù)增高及持續(xù)發(fā)熱,腹壁切口紅腫及流出糞臭味液體,應防腹腔內(nèi)感染或腸瘺等并發(fā)癥的可能,應及時處理。 活動 病情允許,鼓勵病人早期下床活動。,(五)評價,1、生命體征是否平穩(wěn),組織灌注量是否恢復正常。 2、疼痛是否減輕。 3、病人是否舒適,腹痛、腹脹、嘔吐是否得到緩解,腸蠕動有無恢復正常。 4、是否補充足夠的液體,脫水或電解質(zhì)酸堿失衡是否得到相應的處理。 5、并發(fā)癥是否得到預防或及時發(fā)現(xiàn)。 6、是否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九、健康教育,注意飲食衛(wèi)生,避免暴飲暴食。 進易消化、少食刺激性食物。 避免腹部受涼和飯后劇烈活動。 便秘者應及時服用緩瀉劑,以保持大便通暢。 出院后若有腹痛、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及時就診。,謝謝 !,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