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詩人的群體風格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邊塞詩人的群體風格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邊塞詩人的群體風格漢語言文學專業(yè)(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1 邊塞詩人的群體風格 以高適、岑參、王昌齡、李益等詩人為代表的"邊塞詩派"雖然沒有共同的旗幟,共同的組織,甚至沒有統(tǒng)一的創(chuàng)作理論,但他們的詩作卻具有某些共同的內容和藝術特色,在盛唐的詩苑里,豐富多彩的邊塞詩就象一朵盛開的奇葩。它作為一種獨立流派占據(jù)當時詩壇的一席之地,不僅僅因為這時期他們創(chuàng)作數(shù)量的豐富,更是由于它描寫了邊疆的風情,表現(xiàn)征戍的艱辛,戰(zhàn)爭的殘酷以及圍繞戰(zhàn)爭引出的種種矛盾,無處不飽含著理想主義的浪漫精神,融注著慷慨激昂的英雄氣概,具有雄渾壯闊的風調。 【百度】 1.1 邊塞詩人群體風格的形成原因 1.1.1 唐代政治經濟背景 唐代開國以后,北方少數(shù)民族南下,致使邊
2、塞戰(zhàn)爭不斷,社會的尚武氛圍相當濃厚。比較而言,唐代詩人比以往朝代詩人要活躍得多。他們關心國事,注目邊塞,渴望在盛世做一番事業(yè)建功立勛。在時代的呼喚下,他們摒棄了讀經應考入仕的老路。因為他們大多出身寒微,仕途之路坎坷崎嶇,“白璧皆言賜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尚有芹心,無因見明主”,“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見”。邊塞戰(zhàn)爭的興起,使他們看到了一條光明之路,軍中將士的功業(yè)使他們躍躍欲試。在他們看來既然“無由謁天階”,倒不如走軍旅之路實現(xiàn)他們的夢想;而軍中主帥也需要文人到幕府中來,高適《送董判官》:“幕府為才子,將軍作主人”.即是指此。于是,他們響應時代呼喚,放棄延續(xù)多年的傳統(tǒng)老路,踏上了文人從戎的新路
3、。火熱的激情,異域的風光,戰(zhàn)爭的場面,渴望與夢想,使他們熱血沸騰,豪氣沖天。“天子不召見,揮鞭遂從戎’’,“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東走到營州,投身事邊將”。在軍伍精神的感召和功名心的驅使下,其尚武精神超出以往任何朝代詩人?!咎拼吶娙说臐h代清潔】 1.1.2 獨特的邊塞風光 綜觀中國北方地區(qū),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在中原內地和北部游牧民族之間,歷朝歷代都有目的地建立軍事防御地帶,即為邊塞地區(qū),或稱為“塞”、“邊庭”。對于苦的意境的營造,除去“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杜甫《兵車行》)的離別之苦和“可憐無定河
4、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之二)的相思之苦,就只有邊塞沙場的征戰(zhàn)之苦了。戰(zhàn)爭本身的殘酷自不待說,西北邊塞的寒苦也讓人不堪,正如貫休所云:“山無綠兮水無清,風既毒兮沙亦腥?!保ㄘ炐荨哆吷献鳌分唬┻吶暮嘁饩呈怯梢韵聨追矫娴囊庀髽嫵?,如地貌———“黃沙磧里”、“隴上”、“賀蘭山”、“陰山”、“祁連山”、“天山”等,氣象氣候———“北風”、“凍云”、“黃云”等,天象———“關山月”、“白日”等,植被———“白草”、“秋草”等,動物———“黃羊”、“雁”,等等,以及中原將士與胡人酣戰(zhàn)對峙時聲聲催人的“胡琴琵琶與羌笛”。幾乎所有的邊塞詩人都在這種場景中吟唱著,不同的是,親歷沙場的邊塞詩人
5、以“刀劍為詩”,以真實感受為基礎,“寒苦”來得真切;那些以“文字為詩”者,則以前人邊塞詩的意象為意象,朦朧中訴說著寒苦,多少有些苦得離奇和不著邊際。邊塞的秋天,就是秋風、秋草、秋月和秋雁的季節(jié)。由邊草、秋月和胡笳為意象的邊塞,其意境之凄涼愁苦就只一個“絕”字了得。邊塞寒苦意境的塑造,除了畫面還有背景音樂不斷震撼著人們的視聽,強化著邊塞寒苦。且不說歸雁聲聲,秋風陣陣,單就“胡笳一聲”則已令聽者不僅“雙淚流”,更是“愁絕”。至此,我們體悟到,在邊塞詩里,即便戍守邊關的將士可以是樂觀的、豪邁的,但邊塞的環(huán)境卻始終是寒苦的。這種寒苦之境達到極致,其所蘊含的美便只能是壯美,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6、王維《使至塞上》),絕少柔美之詞?!驹娦钥臻g:唐代西北邊塞詩意象地理研究】 1.1.3 題材內容上的相似性 北國風光天高地迥,北朝民歌淳樸自然、直截了當、境界闊大。塞北文化影響了中原,也影響了邊塞詩。由于題材與作者構成的關系,北方地域文化對唐代邊塞詩的影響相對偏重于內容方面,藝術形式方面的影響則較為次要。北方邊地的戰(zhàn)爭與生活充實著邊塞詩歌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北方文化的質樸、堅毅與博大支撐著唐代邊塞詩歌的底氣和骨力。在詩的題材內容上,以邊塞景色與戰(zhàn)爭場面為主。描寫的景觀有狂風、酷熱、嚴寒、冰雪、大沙漠、慘烈悲壯的戰(zhàn)役、異國情調的胡樂等。人物多為都護、將軍、單于、胡姬、征人、胡兒。地名則有天山
7、、陰山、瀚海、輪臺、疏勒等。 1.1.4 思想感情上的相似性 總數(shù)達2000余首的唐代邊塞詩,“是一座大蘊量,高品位的富礦??其厚重深廣的內容,充沛激越的感情,雄奇壯觀的意境,光鮮生動的形象.別具一番風韻情致,扣響了古今多少讀者的心靈之弦。”(張浩遜《唐詩分類研究》?!短圃姺诸愌芯俊窂埡七d 江蘇教育99年1印 358頁 價10元)其中,蔚為五音繁繪.異彩紛呈的盛唐邊塞詩,是這一時期邊塞詩發(fā)展達到繁榮頂峰的重要標幟,充滿蓬勃向上精神的浪漫主義詩風是當時詩壇的主流。以岑參、高適為主,并有王昌齡、王之渙、李欣、王翰等人共同形成的邊塞詩派.是這一浪漫主義詩風的重要流派?!竽F秋賽草腓.孤城落日
8、斗兵稀”的雄渾深厚、悲壯淋漓(高適);“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雄闊蒼勁、壯逸悲涼(王之渙);“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瑰麗神奇、浪漫豪放(岑參),無不給后人以巨大的心靈震撼?!夺瘏⑴c高適邊塞詩內容與形式的藝術比照》作者均富有浪漫進取的精神,人生觀積極而樂觀。因此詩中充滿了激情和豪興,顯示出充沛的愛國情感。固然也有反映戰(zhàn)爭殘酷、黯然思鄉(xiāng)的一面,更洋溢著馬革裹屍、立功沙塞的雄心。 1.2 邊塞詩人的群體風格對后世創(chuàng)作的影響 1.2.1 詩歌題材的擴大 南朝的詩風大多華靡艷麗,好像渾身裹著綢緞的珠光寶氣的貴。從軍邊塞的士子們隨著視野的開闊,開始嘗試著寫一些不被前人重視的題
9、材。聞一多認為:“正如宮體詩在盧、駱的手里是從宮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楊的時代是從臺閣移至江山和塞漠?!雹僭跀U大詩歌題材方面,邊塞詩人的貢獻是很突出的。如王之渙《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起于寫山川的雄闊蒼涼,承以戍守者處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轉,引入羌笛之聲,羌笛所奏乃《折楊柳》曲調,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了。此句系化用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的詩意。折楊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皸盍迸c與離別有更直接的關系。所以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
10、恨。而“羌笛”句不說“聞折柳”卻說“怨楊柳”造語尤妙。這就避免直接用曲調名,化板為活,且能引發(fā)更多的聯(lián)想,深化詩意。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征人懷著這種情聽曲,似乎笛聲也在“怨楊柳”,流露的怨情是強烈的,而以“何須怨”的寬解語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尋味。這第三句以問語轉出了如此濃郁的詩意,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門關”一語入詩也與征人離思有關。《后漢書班超傳》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彼阅┚湔龑戇叺乜嗪钪鵁o限的鄉(xiāng)思離情。如果把這首《涼州詞》與南北朝的詩歌進行比較,就可明顯發(fā)現(xiàn)詩歌的題材擴大了。
11、“一片孤城萬仞山”出現(xiàn)了塞上孤城的,這是此詩主要意象之一?!包S河遠上白云間”是它遠大的背景,“萬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遠川高山的反襯下,益見此城地執(zhí)險要、處境孤危。此詩雖極寫戍邊者不得還鄉(xiāng)的怨情,但寫得悲壯蒼涼,沒有衰颯頹唐的情調,表現(xiàn)出初唐詩人廣闊的胸襟。再如王昌齡的《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前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復雜的感情:戍邊戰(zhàn)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后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huán)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
12、同時,并不回避戰(zhàn)爭的艱苦,典型環(huán)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tǒng)一。 在宮體詩中,以詠物為題材的詩數(shù)量最為龐大,但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沒有言志的功用。關于詩歌的此項功能,王勃說過:“至若開辟翰苑,掃蕩文場;得宮商之正律,受山川之杰氣,雖陸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車載斗量;謝靈運、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②充分肯定緣情文學在言語學創(chuàng)作上的重要性。從初唐邊塞詩的內容和題材來,他們或寫景狀物,或以詩言志,或抒情排憂,更多的地描寫戍邊生活的艱苦與自豪。邊塞詩歌的寫作題材的確得到了大的拓展,就連后來提出詩歌興寄、風骨理論的陳子昂,也在很大程度上受了邊塞詩的影響。如他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
13、,獨愴然而涕下!” 與他們之前的作家相比,初唐邊塞詩人的詩更多地反映了個人的抱負理想,這與他們政治上的不得志也有很大關系。他們將唐詩帶出了宮廷的狹小天地,給予了它發(fā)展的空間。 1.2.2 詩歌體裁的創(chuàng)新 初唐邊塞詩歌的貢獻還在于開創(chuàng)了初唐體。所謂“初唐體”,指的是流行于唐初的七言歌行。此時,由于詩人們已經開始走出宮廷生活的小圈子,并越來越多地把民間生活、邊塞風光作為自己的寫作題材,傳統(tǒng)的五言詩漸漸不能勝任,一部分詩人便改用這種歌行體來表達感情。七言歌行體始于曹丕《燕歌行》,經400余年的發(fā)展,到了初唐,終于大放異彩。 為了說明初唐體的特點,我們不妨看看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4、 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胡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詩人描繪了邊塞的大風雪和氣候的早寒,可是在他筆下著重表現(xiàn)的不是將士生活的艱苦,而是西北邊塞奇異雄偉的雪;詩中雖然寫了惜別之情和思鄉(xiāng)之情,卻絲毫沒有傷感的情緒。在西北大風雪背景下,送別的場面帶有雄渾悲壯的色彩。在藝術結構上,全詩開得好,收得好。起始四句寫風雪是外景,接著四句
15、詩描寫軍營中內景,進而又由內到外,用兩句詩寫軍營外的冰雪世界。前十句詩重點在詠雪。然后,又由外景轉向內景,寫?zhàn)T別筵席,再由內轉向外,寫送別時的情景,畫面一個接一個推出,如此大開大闔,奔騰跳躍,形成了詩的意境的波瀾起伏。據(jù)《唐詩三百首評析》中解釋這首詩說:“全詩關鍵在四個‘雪’字,第一個雪字是寫送別之前的雪景,第二個雪字是寫?zhàn)T別時候的雪景,第三個雪字是寫臨別時候的雪景,第四個雪字是寫送別之后的雪景?!彼?,雖然全詩轉折突兀,結構錯綜變化,但以雪為中心線索抒情寫景,顯得不枝不蔓,章法嚴謹。 從《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可以看出初唐體的特點:一是注重詞采;二是篇幅較長。這是因為客觀需要,也是受到了
16、宮體詩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方面,初唐歌行體寫出了宮體詩寫不出的內容,表達了宮體詩無法表達的思想感情??梢哉f,邊塞詩對宮體詩的改造是徹底成功的;另一方面,在文學氣氛奢華頹靡的大環(huán)境下,唐初邊塞詩也不可能完全擺脫齊梁文風的影響。因此,總體上看,初唐邊塞詩的風格還表現(xiàn)得比較柔弱,處于宮體詩向古體詩過渡的轉型期。然而這一體裁的出現(xiàn)和不斷完善,對于七言歌行的發(fā)展,有極重要的意義。 1.2.3 思想境界的開拓 六朝的詩歌、駢文,均以辭藻絢麗、對句工整為尚。唐朝最初30年中的文學創(chuàng)作受其影響,風格卑下。表現(xiàn)在詩歌方面,作品以“骨氣都盡,剛健不聞”的宮體詩為主。當時也有人意識到了宮體詩的特點,并從政教意義
17、出發(fā),在理論上反對它;但理論歸理論,實際上他們自己也在寫作呂體詩,其中宰相上官儀更是自創(chuàng)“上官體”,將輕浮俗浮艷的詩風推上了詩壇的統(tǒng)治地位。雖然馬周、李百藥等人極力推崇自然純樸的新詩風,但可惜的是,這些人的作品也沒能跳出宮體詩的框框,格調不高,他們的呼吁自然得不到好的反應。 給唐詩帶來新氣象的是以王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們,他們是詩歌改革的先驅。楊炯《王子安集序》稱贊王勃云:思革其弊,用光志業(yè)。……知音與之矣,知己從之矣?!L風一振,眾萌自偃。遂使繁綜淺術,無藩籬之固;紛繪小才失金湯之險。積年綺碎,一朝清廓;翰苑豁如,詞林增峻。反諸宏博,君之力焉。 “君之力焉”說明了王勃在詩歌改革運動中
18、的領袖地位。我們再來看看楊炯的《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zhàn)斗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能把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見詩人的藝術功力。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于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告別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詩人一概略去不寫。其次,詩采取了跳躍式的結構,從一個典型場景跳到另一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fā)展
19、前進。如第三句剛寫了辭京,第四句就已經包圍了敵人,接著又展示了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然而這種跳躍是十分自然的,每一個跨度之間又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余地。同時,這種跳躍式的結構,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jié)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一種一氣直下、一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xiàn)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詩人不滿當時纖麗綺靡的詩風,他們曾在詩歌的內容和形式上作過頗有成效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楊炯此詩的風格就很雄渾剛健,慷慨激昂。尤其是這樣一首描寫金鼓殺伐之事的詩篇,卻用具有嚴格規(guī)矩的律詩形式來寫,很不簡單。不僅句與句對,而且同一句中也對,如“牙璋”對“鳳闕”,“鐵騎”對“龍城”。整齊的對仗,使詩歌更有節(jié)
20、奏和氣勢,這在詩風綺靡的初唐詩壇上是很難見到的。 【唐代邊塞詩的形成及主要貢獻初探】 2 邊塞詩人的個性差異 唐代的邊塞詩是縱貫初、盛、中、晚整個過程的。大致的情況是這樣的:一些有切身邊塞生活經歷和軍旅生活體驗的作家,從親歷的見聞和經驗來進行邊塞詩創(chuàng)作,另一些詩人則利用間接的材料,用一些樂府舊題進行舊調翻新的創(chuàng)作,這類樂府詩題在不同時期其內涵也各不相同,顯然,后者的作家人數(shù)眾多,數(shù)量也多得多,而且出現(xiàn)過李白、杜甫及高適《燕歌行》之類的杰作,但就總體水平而言,前者的那類詩作中更貼近邊塞生活,更能準確反映時代精神,藝術特色也更為鮮明。由于國力強弱不同,在對外戰(zhàn)爭中的勝負不同,初盛唐邊塞詩中多
21、昂揚奮發(fā)的格調,中唐前期尚有其余響,而中唐后期及晚唐只有對昔日盛況的追慕以及凄涼現(xiàn)實的哀嘆。終唐之世,邊塞詩始終是唐詩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部分。 2.1 邊塞詩人個性差異的形成原因 2.1.1 詩人的身世背景 由于邊塞詩人的生活經歷、個性氣質、人生感悟和藝術追求的不同、其邊塞詩作又都呈現(xiàn)出各自鮮明的特色。 高適早年生活困頓,隨父旅居嶺南,開元中他曾入長安求仕,并北上薊門,漫游燕趙,希望能從軍立功邊塞,但卻毫無結果。后寓居宋中近十年,貧困落拓。安史之亂后又官運亨通。因此,在高適早年使各種多有一些抒發(fā)懷才不遇之作,頗多不遇的悲慨。其《宋中別周梁李三子》說:“曾是不得意
22、,適來兼別離。如何一尊酒,翻作滿堂悲?!庇诸H多寓壯氣于蒼涼之中的慷慨悲歌,如《古大梁行》:“暮天搖落傷懷抱,倚劍悲歌對秋草。”又如《送蔡山人》:“斗酒相留醉復醒,悲歌數(shù)年淚如雨。”悲歌聲里,跳動著一顆不甘寂寞、急于用世的雄心。(盛唐山水田園詩派與邊塞詩派)岑參出身貴族,卻家道中落。早期詩歌多為寫景、述懷及贈答之作。而后六年邊塞生活,使岑參的詩境界空前開闊,造意新奇的特色進一步發(fā)展,雄奇瑰麗的浪漫色彩成為他邊塞詩的基調。王昌齡因數(shù)次被貶,在荒僻的嶺南和湘西生活過,也曾來往于經濟較為發(fā)達的中原和東南地區(qū),并曾遠赴西北邊地,甚至可能去過碎葉(在今吉爾吉斯斯坦)一帶。因他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廣泛的交游,
23、對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大有好處。王昌齡擅長七言絕句,被后 世稱為七絕圣手。如《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笨畤@守將無能,意境開闊,感情深沉,有縱橫古今的氣魄,確實為古代詩歌中的珍品,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又如《從軍行》等,也都為膾炙人口的名作。李益為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李益《從軍詩序》曾自述生長環(huán)境與家世對他們的影響:“武毅獷厲,本其涼國,則世將之后,用西州之遺民歟?亦其坎懔當世,發(fā)憤之所致也?!彼牟糠诌吶娭幸矌е就恋纳剩骸捌捅揪与]上,隴水斷人腸?!?《從軍有苦樂行》)又地近吐蕃,“走馬曾防玉塞秋。”(防秋,多釋為防吐蕃因秋高馬肥入寇
24、,未知何據(jù)。) 李益待補充……另加小總結 2.1.2 詩人奔赴邊塞的目的 在這種時代氣氛的熏染和感召下,邊塞詩人走上軍旅之路乃是非常光榮而自豪的事情。過去常有人說唐代詩人走向邊塞是對社會的一種反叛,實際上,更為確切的說法是,他們的言行是對潮流的順應,是唐代詩人放寬歷史視野、開闊胸襟的反映。唐代詩人從軍幕府或游邊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一)罷官遭遣,心情憤郁,從軍邊塞改變環(huán)境另謀出路,如駱賓王被罷去東臺詳正學士以后,到西北邊塞入裴行儉幕府;(二)仕途無進身之階,只好從軍幕府求取功名,如高適入哥舒翰幕府,岑參入高仙芝、封常清幕府,張謂入封常清幕府,李益入李懷光幕府;(三)漫游邊地,訪察軍情,考
25、察山川地理,“歌從軍,吟出塞”,鼓吹吶喊,尋找機會,如王之渙、王昌齡等。漢唐相似的時代形勢和邊塞狀況,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幾百年前發(fā)生在不同時間而相同地域的戰(zhàn)事以及那些叱咤風云的漢代英雄,他們認為邊塞立功并非只屬于武將,文人照樣可以在邊塞大有作為。唐代邊塞詩人確實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漢代文人出塞者少而武將未留詩作,南北朝詩人邊塞詩多而又未親臨邊塞。唐代詩人既出塞又能寫詩,目光和腳步移向了江山與塞漠,濃重的漢代情結也在心中縈繞。如果說躍馬揚鞭赴邊塞反映了詩人的愛國情懷和渴望建功的雄心,是屬于與時代相和相應,那么,漢代情結則反映出詩人在渴望從歷史文化中尋求精神力量,使他們的行為更符合已被歷史認可的一種價值評判。待更改 【唐代邊塞詩人的漢代清潔】 2.1.3題材內容的不同(與前文相似沖突) 具體分析詩人一部作品及主體風格 2.1.4形式的不同(待定) 2.1.5風格的不同(待定) 2.2 邊塞詩人個性差異對后世創(chuàng)作的影響 2.2.1 詩歌題材的擴大(與前文相似性沖突) 2.2.2 多元化美學特征的形成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