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第十二節(jié)《歐洲民間音樂》》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學設計第十二節(jié)《歐洲民間音樂》(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十二節(jié) 歐洲民間音樂
----風笛 排簫 歌聲
基本說明
1、本教學設計參與人員基本信息
姓名
通訊地址(郵編)
聯(lián)系電話
E-mail
設計者
王惠莉
洛陽市第二實驗中學
2、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所屬模塊:音樂鑒賞
2)年級:高一年級
3)所用教材出版單位: 人民音樂出版社
4)所屬的章節(jié):第六單元 歐洲民間音樂 拉丁美洲音樂
5) 學時數:45分鐘
教學設計
一、 教學內容
1、 欣賞樂曲《優(yōu)雅》和《森林的多伊娜和婦女的舞蹈》認識歐洲的民間樂器:風笛和排簫。
2、 欣賞《鳥兒在歌唱》了解什么是“歐亞唱法”
2、。
3、 欣賞《今夜無人入睡》了解什么是“美聲唱法”
4、 欣賞《孤獨的牧羊人》了解什么是“約德爾唱法”。
二、教學目標
1、欣賞風笛曲這一有代表性的歐洲民間樂曲,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歐洲民間音樂的風格特征。
2、欣賞并熟悉歐洲的三種聲樂唱法,引導學生對歐州音樂產生興趣。
3、探究歐洲民間音樂與歐洲藝術音樂的關系。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欣賞保加利亞民歌《鳥兒在歌唱》等,蘇格蘭民間樂曲《優(yōu)雅》、感受體驗歐洲民間音樂風格的特點。
難點:初步探究歐洲民間音樂與歐洲藝術音樂的關系。
四、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民音樂出版社《音樂鑒賞》第六單元第十三節(jié)。由于學生對歐洲古典音樂的熟悉遠
3、遠超過歐洲民間音樂,因此本節(jié)課宗旨是通過聆聽《泰坦尼克號》主題曲,引出民間樂器:風笛,欣賞由蘇格蘭風笛演奏的《優(yōu)雅》,介紹蘇格蘭風笛和愛爾蘭風笛。接著欣賞保加利亞民歌《鳥兒在歌唱》來熟悉“歐亞唱法”,并將這種唱法與熟悉的歐洲“美聲唱法”相比較,再介紹約德爾唱法,使學生認識歐洲民間音樂的風格特征,感受歐洲民間音樂的多樣性,探究歐洲民間音樂與歐洲音樂家創(chuàng)作的藝術音樂的關系。
(1)、風笛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樂器,又名“風裝管”,是一種音色類于中國笛子的一種樂器,據說于古代西亞兩河流域的蘇美爾地區(qū),約公元1世紀傳到古羅馬,羅馬軍隊入侵大不列顛,傳入蘇格蘭,后成為廣泛流行在歐洲的民族樂器。
(2)、歐
4、亞唱法:保加利亞女聲重唱:采用自然、直接開放的唱法,音樂清澈、透明,在多聲部的重唱中常出現不諧和二度章程,旋律音域不寬,卻富有表現力,旋律音域不寬,各種各樣的裝飾音、滑音層出不窮,十分豐富,給音樂增加了特殊的色彩。
(3)、美聲唱法:這種歌唱風格自17世紀至19世紀初盛行于意大利,在以歐洲文化為基礎的國家被公認為良好的歌唱或歌唱風格典范。運美聲唱法的聲樂學派稱為“美歌學派”或“美聲學派”。
(4)、約德爾唱法:源自瑞士阿爾卑斯山區(qū)的一種特殊歌唱方法,用真假聲交替演唱,音域寬,旋律起伏較大。
五、學情分析
學生大多對于歐洲民間音樂是比較陌生的。因此在學習中通過對熟悉的音樂的欣賞,了解其演
5、奏樂器,緊接著欣賞歐洲樂曲和歌曲,之聽后讓學生討論、比較;要注意內容的深度和難度,不要超出學生的接受能力。
六、設計思路
在教學中運拋磚引玉的方法,用《泰坦尼克號》主題曲,引出蘇格蘭風笛曲《優(yōu)雅》,讓學生了解風笛的音色特點和演奏形式,欣賞《森林的多伊娜和婦女的舞蹈》了解排簫,之后欣賞《鳥兒在歌唱》,接著介紹歐洲的另外兩種唱法,讓學生欣賞這些樂曲和歌曲,感受歐洲民間音樂的魅力,引發(fā)學生探索歐洲民間音樂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人類音樂文化的多樣性。本節(jié)課通過欣賞歐洲有代表性的歌曲、民間樂曲,同時開展比較、聆聽、演唱等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歐洲民間音樂的特征,深入展開部分的學習,讓學生知道:專業(yè)
6、音樂家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民族民間素材,歐洲民間音樂與音樂家創(chuàng)作的藝術音樂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1、播放《泰坦尼克號》主題曲,問聽到了什么樂器?
2、同學們,大家都看過泰坦尼克號吧,相信劇情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這是一部弘揚偉大的人間真情的巨片,主題曲《我心永恒》由好萊塢主流電影作曲家詹姆斯?霍納一手制作,具有濃烈民族民族韻味的愛爾蘭風笛在他的精巧編排下盡顯悠揚婉轉而又凄美動人。
學生回答:看過。。。。
2、學生回答。
由《泰坦尼克號》主題曲引出本節(jié)的知識內容:歐洲音樂,激發(fā)學生探索歐洲民間音樂的興趣。
7、
新課
1、展示圖片,讓學生初步認識風笛,介紹風笛構造和音色、蘇格蘭風笛與愛爾蘭風笛的區(qū)別。欣賞由蘇格蘭風笛演奏的蘇格蘭民間樂曲《優(yōu)雅》。之后記住音色。
2、播放課件,介紹排簫,著重了解羅馬尼亞排簫的結構及音色,簡介秘魯排簫,欣賞樂曲《森林的多伊那和婦女的舞蹈》。
3、聆聽《鳥兒在歌唱》,體會歌曲多聲部重唱效果,了解歐亞唱法。
4、播放歌曲《桑塔露琪亞》讓學生了解美聲唱法的發(fā)源地,介紹美聲唱法及特點,由此引出約德爾唱法。
5、欣賞《孤獨的牧羊人》,簡介“約德爾”唱法:演唱開始時在中、低音區(qū)用真聲,然后突然用假聲進入高音區(qū),并用這兩種方法迅速交替演唱,形成獨特效果。
8、
6、教師范唱《孤獨的牧羊人》旨在讓學生身臨其境,激發(fā)其現場表演的欲望。
1、討論:聽到主旋律的同時還聽到什么聲音?回答:聽到了(風笛的聲音)。學唱《優(yōu)雅》主旋律。
2、對比羅馬尼亞排簫和秘魯排簫、中國排簫在樂器音色和演奏風格方面的區(qū)別。
3、欣賞民間歌曲《鳥兒在歌唱》了解歐亞唱法。
4、學生聆聽歌曲、欣賞視頻 ,民歌《桑塔露琪亞》了解美聲唱法。
5、學生欣賞電影《音樂之聲》中插曲《孤獨的牧羊人》,總結約德爾”唱法。
、
6、學生欣賞音樂電影《音樂之聲》中插曲《孤獨的牧羊人》,總結約德爾”唱法。
1、(1)由熟悉的樂曲片段引出下一內容,讓學生感受其作品
9、風格特點。(2)、引導學生從速度、節(jié)奏、內涵上去欣賞感受音樂。(3)、加深學生對蘇格蘭風笛音色的記憶。
2、加深學生對排簫音色的記憶。
3、引導學生找出歐亞唱法的特點,加深印象。
4、從學生熟悉的美聲唱法開始
5、歐洲的又一種唱法:約德爾唱法。掌握“約德爾”唱法特點。
6、充分體現新課標的理念: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體驗多元文化。
討
論
探
究
專業(yè)音樂家創(chuàng)作的音樂為藝術音樂,民間音樂是專業(yè)音樂家創(chuàng)作的源泉。歐洲民間音樂與音樂家創(chuàng)作的藝術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根植民間音樂這一肥沃的土地,可獲得無窮的創(chuàng)作靈感。
認真閱讀課本“導言”
10、的第一自然段和本節(jié)的“知識-------歐洲音樂”。
在不超出學生接受能力的前提下,引導學生討論歐洲藝術音樂與歐洲民間音樂的關系。
總結
歐洲民間音樂同我國民間音樂一樣,是世界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歐洲民間音樂與歐洲專業(yè)音樂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通過欣賞,感受歐洲民間音樂的風格特征
引導學生尊重多元文化,樹立多元文化價值觀
四、教學反思
本課重點是欣賞蘇格蘭風笛曲《優(yōu)雅》,了解和掌握歐洲的三種唱法,難點是探究歐洲民間音樂與歐洲藝術音樂關系。通過歌曲欣賞和樂曲欣賞,學生基本掌握了歐洲民間音樂的特征。學生參與的方式,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對探索音樂知識的積極性,是完成音樂鑒賞任務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