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詩兩首》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5、古詩兩首》教學設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教學課題
5、古詩兩首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1、借助字典弄請詞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上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
3、培養(yǎng)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4、通過學習古詩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詩中所含哲理,培養(yǎng)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教 學 流 程(第一課時)
設計意圖
一、導入
師:我向大家介紹一處風景。(放映廬山錄像)(目的:讓學生對廬山有初步認識,吸引學生注意力)
師:看了以后,你覺得廬山怎么樣?
生談感想(目的:使學生對廬山的感性認識進行梳理,同時鞏固認識。)
師:著名的北宋詩人蘇軾在觀賞了廬
2、山后,寫下至今仍為人們稱頌的詩篇——《題西林壁》。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這首古詩(板書詩題)
二、講解
2、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3、齊讀古詩,糾正讀音。(重點:卷舌音、平舌音)
4、范讀古詩,講讀法。
師配樂朗誦古詩。
生齊讀古詩(配樂)
5、明確學習任務,組織自學。
師: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先完成前四項學習任務。如果遇到了難題可以向老師,同學求助。(合作學習)
生自學,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出示相關資料(資料:蘇軾個人情況。西林寺。)播放廬山風景。
6、組織學生交流學習成果。
師:你們的任務完成了嗎?
生匯報。
3、師:那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加以糾正。)
生提問,師組織互助解疑。
7、鞏固
師:我們再來領略一下廬山的風光。我希望同學們邊看就邊想我們學的這首詩的內(nèi)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嶺。
生觀看錄像。
師:在看過了美麗的廬山后,我想請一位同學來判斷一下黑板上的圖形哪一個是山嶺,哪一個是山峰,現(xiàn)在請同學來朗誦這首詩。
8、分析古詩結構,引導學生體會古詩所說的道理。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一般來說,古詩可分為兩部分——所見和所感。同學們在朗誦時看看這首詩中哪一部分是寫詩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寫作者的感受的。詩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
4、中的廬山,可是詩人眼中的廬山卻有不同的樣子,這是為什么呢?對此詩人是怎樣解釋的?(只緣身在此山中)為什么處于山中就看不清廬山的全貌呢?
9.總結
師:這首詩通過寫詩人在廬山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廬山也不相同,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觀察事物時,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樣子會不同。現(xiàn)在,我要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大家在聽故事時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錯在那里。
請同學們背誦這首古詩
題西林壁
北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觀察的
5、 遠近/高低/各不同?!崒憽 〗嵌炔?
不識/廬山/真面目, 同,觀
只緣/身在/此山中。 明理 效果察
不同。
教 學 流 程(第二課時)
設計意圖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詩中的名句.
2,能借助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并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擴大知識面.
3,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
6、悟詩的意境;能發(fā)表對詩的獨特見解
教學準備
背景音樂與詩境相關的掛圖、字典
一、學習"豚"
教師讀詩,學生邊聽邊畫出一類生字豚
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點.
學生查字典豚:小豬,也泛指豬.
學生到黑板前寫生字,針對生字特點強調記憶.
二,讀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教師指導檢查讀詩情況.
2,個別讀.
3,組內(nèi)讀,并在組內(nèi)說說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會的字查字典.
4,完成課后練習1
莫:不要渾:(1)水不清,污濁;(2)罵人糊涂,不明事理;(3)全,滿:~身是汗(4)天然的
7、本文指酒不清澈
提問:你有哪些字還不太清楚具體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決:查字典咨詢老師
同學討論
三,再讀詩,感語交流
仔細讀詩,試著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點理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學習先抑后揚的寫法:山重水復疑無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揚,感情讀詩,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感受,并能用連貫,正確的語言表述.
四,熟讀成誦
采取小組競賽,組內(nèi)競賽等不同方式背誦
五,檢查反饋
檢查背誦情況:個人感情背誦組內(nèi)背誦小組競賽等不同形式
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檢查對重點字,句的理解情況
繼續(xù)讀詩,用喜歡的方式感悟詩境:配畫編故事配樂朗誦
搜集有關作者陸游的生平資料
游山西村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