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第十二章 運動和力復(fù)習(xí)課件(人教新課標)》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九年級物理:第十二章 運動和力復(fù)習(xí)課件(人教新課標)(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運動和力運動和力1 1、機械運動、機械運動2 2、力、力3 3、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12. 運動和力運動和力 復(fù)習(xí)復(fù)習(xí)機械運動機械運動1 1、參照物及選擇,相對靜止、參照物及選擇,相對靜止2 2、速度、速度4、速度的測量速度的測量3、運動的分類運動的分類定義:定義:物理意義:物理意義: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運動物體在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過的路程公式:公式:s st tv v單位及換算:單位及換算:1 m/s = 3.6 Km/h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長度的測量(注意估讀)長度的測量(注意估讀)時間的測量時間的測量力力1 1
2、、概念:、概念:5 5、力的測量:、力的測量:力是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對物體的作用2 2、作用效果、作用效果改變物體的形狀改變物體的形狀改變物體的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3 3、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大小、方向、作用點4 4、力的示意圖:、力的示意圖:用一條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帶箭頭的線段把一個把一個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6 6、幾種、幾種常見的力常見的力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及其工作原理及其工作原理重力重力彈力彈力摩擦力摩擦力產(chǎn)生條件(或原因):產(chǎn)生條件(或原因):三要素:三要素:分類:分類: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1 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
3、)的內(nèi)、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的內(nèi)容其理解:容其理解:2 2、慣性、慣性3 3、二力平衡、二力平衡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偙3朱o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1、定義、定義2、大小、大小3、解釋慣性現(xiàn)象、解釋慣性現(xiàn)象4、“慣性慣性”與與“慣性定律慣性定律”的的區(qū)別區(qū)別力的平衡力的平衡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二力平衡的條件二力平衡的條件1、在人民公園的湖面上,小剛同學(xué)坐、在人民公園的湖面上,小剛同學(xué)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觀光,若說他是靜止的,在航行的游船里觀光,若說他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所選的參照物是( ) A湖岸湖岸 B湖水湖水
4、C游船游船 D岸上的建筑物岸上的建筑物大顯身手大顯身手C2、以下說法中符合實際的是、以下說法中符合實際的是 ( )A某初中生的質(zhì)量約為某初中生的質(zhì)量約為50kg B人體正常體溫約為人體正常體溫約為42C學(xué)生書桌高約為學(xué)生書桌高約為200c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約為人正常步行速度約為5msA3 3、今年、今年4 4月月1818日,我國鐵路正式實施日,我國鐵路正式實施第六次大提速,這次提速的最大亮點就第六次大提速,這次提速的最大亮點就是動車組的投入使用。提速后,從無錫是動車組的投入使用。提速后,從無錫開往上海的開往上海的D457D457次動車組列車,次動車組列車,2020:1515從無錫發(fā)車,從無錫
5、發(fā)車,2121:1414到達上海。若到達上海。若無錫至上海的距離為無錫至上海的距離為126km126km,則該列,則該列車全程運行的平均速度是車全程運行的平均速度是 _ _ km/hkm/h(取整數(shù))。(取整數(shù))。1282.92c c4、圖圖c c中物塊的長度為中物塊的長度為cmcm。 B5、在圖、在圖1所示和各種現(xiàn)象中,不是利所示和各種現(xiàn)象中,不是利用慣性是用慣性是( ) 6、 40N的物體靜止在桌面上,的物體靜止在桌面上,畫出物體對桌面的壓力的示意圖。畫出物體對桌面的壓力的示意圖。F =40N變式訓(xùn)練變式訓(xùn)練: 球重球重4N,用力的示,用力的示意圖畫出小球的重力意圖畫出小球的重力G = 4ND7 7、物理書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對力中,、物理書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對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屬于平衡力的是( )A A、物理書所受的重力與物理書對桌面的壓、物理書所受的重力與物理書對桌面的壓力力B B、物理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物理書的、物理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物理書的支持力支持力C C、物理所受的重力與地面對桌子的支持力、物理所受的重力與地面對桌子的支持力D D、物理書所受的重力與桌面對物理書的支、物理書所受的重力與桌面對物理書的支持力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