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通史版)2020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 專題五 專題闖關檢測(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課標通史版)2020版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 專題五 專題闖關檢測(含解析)(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專題闖關檢測
時間:45分鐘 分值:85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
1.(2019河北保定模擬)中國某一時期的歷史教科書編者認為,鴉片戰(zhàn)爭以后耶穌教得以輸入,廣東地區(qū)最先受到影響,于是“廣西桂平縣洪秀全,因以耶穌教炫其徒,聚合不軌,起兵金田村”。該編者( )
A.揭示了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根源
B.認為基督教直接引發(fā)了農民起義
C.屬于資產階級革命派知識分子
D.具有懷疑和排斥基督教的心態(tài)
答案 D 本題主要考查對太平天國運動的認識。材料中編者認為耶穌教的傳播是洪秀全發(fā)動太平天國運動的原因之一,耶穌教便利了洪秀全
2、組織發(fā)動群眾,行不軌之舉,這表明該編者具有懷疑和排斥基督教的心態(tài),D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階級矛盾的尖銳,A項錯誤;材料中編者認為基督教是洪秀全組織發(fā)動起義的手段,并未認為是農民起義的直接原因,B項錯誤;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推翻清政府的統(tǒng)治,材料中編者并未支持太平天國反對清政府,C項錯誤。
2.(2018吉林長春一模)有人在評價領事裁判權時說:“它直接觸發(fā)了近代中國訴訟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種部門法傳入中國,從而開闊了中國人的法律視野,導致了近代中國訴訟法律觀念和思想的深刻變化?!币韵聦︻I事裁判權的理解正確的是( )
A.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司法與國際接軌
B.是一項符合
3、時代需要的法律規(guī)定
C.實現(xiàn)了中國由人治走向法治的進程
D.直接引發(fā)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
答案 A 由“直接觸發(fā)了近代中國訴訟法制的改革”“促使西方的各種部門法傳入中國”“導致了近代中國訴訟法律觀念和思想的深刻變化”可知,領事裁判權引進了西方的法律制度,引起了中國法制的近代化,使中國司法逐步與國際接軌,故A項正確。
3.(2019福建莆田模擬)1842年9月,欽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兩江總督牛鑒聯(lián)名向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發(fā)出照會。照會第8條規(guī)定“此后英國商民,如有與內地民人交涉案件,應明定章程,英商由英國自理,內民由內地懲辦”。這說明當時( )
A.外國已攫取在華領事裁判權
B.
4、涉外司法訴訟以商貿糾紛為主
C.中國的涉外法律較西方先進
D.統(tǒng)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權觀念
答案 D “有與內地民人交涉案件,應明定章程,英商由英國自理,內民由內地懲辦”的規(guī)定,破壞了中國司法主權,說明統(tǒng)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權觀念,故選D項。1843年,外國攫取了在華領事裁判權,故A項錯誤;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涉外司法訴訟以商貿糾紛為主,故B項錯誤;C項表述與史實及材料均不符,排除。
4.(2018課標Ⅱ)19世紀70年代,針對日本阻止琉球國向中國進貢,有地方督撫在上奏中強調:琉球向來是中國的藩屬,日本“不應阻貢”;中國使臣應邀請西方各國駐日公使,“按照萬國公法與評直曲”。這說明當時(
5、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強侵害中國權益
B.傳統(tǒng)朝貢體系已經解體
C.地方督撫干預朝廷外交事務決策
D.近代外交觀念影響中國
答案 D 地方官員在上奏中要求按照萬國公法來評判涉外事件,說明國人具有了一定的近代外交觀念,故D項正確。材料中并未提及日本借助西方列強侵害中國權益,故A項錯誤。當時朝貢體系尚未完全解體,故B項錯誤。材料中地方官員只是在上奏中提供建議,并非干預朝廷外交事務決策,故C項錯誤。
5.(2019河南洛陽模擬)煤油,在19世紀60年代只有極少量為供應外國僑民需用而輸入中國。1878年的輸入量是1570萬升,1891—1893年平均每年煤油輸入量已增加到1億7千6百余
6、萬升。這種變化反映了( )
A.中國人的生活習慣發(fā)生了質變
B.外國僑民數(shù)量的增多
C.中國進一步被卷入世界市場
D.世界科技進步的推動
答案 C 材料信息“1878年的輸入量是1570萬升,1891—1893年平均每年煤油輸入量已增加到1億7千6百余萬升”說明中國與世界聯(lián)系的日益加深,中國社會進一步被卷入世界市場,故選C項。僅從材料信息無法說明中國人的生活習慣發(fā)生了質變,故A項錯誤;B項表述材料無法體現(xiàn);材料信息無法說明世界科技進步,故D項錯誤。
6.(2018福建龍巖一模)下表是“1843—1850年廣州、上海生絲出口統(tǒng)計表”。據(jù)此推知( )
年份
廣州
上海
7、
1843
1 430包
0包
1845
5 430包
5 146包
1846
2 843包
12 517包
1850
3 444包
13 794包
A.江南地區(qū)仍然是中國絲織業(yè)的中心
B.中國完全被卷入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C.中國生絲在國際市場取得競爭優(yōu)勢
D.太平天國運動抑制了廣州生絲出口
答案 A 從表格信息可知,從1843年到1850年,廣州的生絲出口整體上有所增長,但上海的生絲出口迅速超過廣州。這主要是由于上海毗鄰中國絲織業(yè)主要產區(qū)——江南地區(qū),原料易得,故選A項。
7.(2019河南鄭州模擬)洪仁玕在《資政新篇》中提出“興辦近代工礦、交通、金
8、融、郵政事業(yè),并允許私人經營,允許使用雇傭勞動;與外國平等往來通商,同時用競爭手段抵制其經濟擴張”。這些主張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這主要說明( )
A.洪仁玕的主張符合農民階級的利益需求
B.太平天國運動體現(xiàn)了新的時代特征
C.太平天國運動的階級屬性發(fā)生根本變化
D.資本主義發(fā)展影響農民思想的變化
答案 B 洪仁玕的主張符合資產階級的利益,不符合農民階級的利益,故A項錯誤;《資政新篇》所代表的是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趨勢,是新的時代特征,故B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的階級屬性并沒有發(fā)生根本變化,仍是農民階級,故C項錯誤;《資政新篇》的提出不代表農民思想的變化,故D項錯誤。
8.(2018河
9、南鄭州模擬)清朝的省級最高行政長官是總督和巡撫,督撫多由滿洲貴族擔任;而從1860年到1864年,漢族官僚曾國藩組建的湘軍集團中先后有21位將領擔任督撫。這一變化反映出( )
A.清政府利用湘軍來開展洋務運動
B.太平天國運動影響清朝軍政局面
C.漢族官僚開始掌握中央政權
D.清朝滿漢矛盾最終得到解決
答案 B 材料沒有涉及洋務運動,故A項錯誤;督撫由“多由滿洲貴族擔任”變?yōu)椤皾h族官僚……先后有21位將領擔任督撫”,反映了清朝重用漢人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清朝的軍政局面受到影響,故B項正確;督撫是地方行政長官,故C項錯誤;材料無法說明清朝滿漢矛盾最終得以解決,故D項錯誤。
9.(2
10、018廣東廣州模擬)清光緒年間,有大臣上奏稱:“棉布為中國自有之利,本無須取給于外洋,乃洋人以機器織成,幅寬盾(質)細,價廉而適于用,人皆便之,反棄土布而不用。其奪我之利,實為最巨?!贝爽F(xiàn)象反映了( )
A.棉紡織業(yè)徹底衰敗 B.自然經濟日漸解體
C.經濟結構全面轉型 D.農產品開始商品化
答案 B 材料表明,隨著洋布的傳入,國人“棄土布而不用”,這標志著自給自足、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日益解體,故B項符合題意。A項中“徹底衰敗”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中的“全面轉型”不符合史實,排除;“農產品開始商品化”與材料主旨無關,D項錯誤。
10.(2018安徽“江淮十?!甭?lián)考)1874 年李鴻
11、章指出:“軍興以來,凡有可設法生財之處,歷經搜刮無遺。商困民窮,勢已岌岌?!睘榻鉀Q這一問題,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B.征收厘金
C.興辦民用企業(yè)
D.向外國銀行借款
答案 C 根據(jù)所學可知,甲午戰(zhàn)敗后,清政府放松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故A項錯誤;征收厘金與材料中“凡有可設法生財之處,歷經搜刮無遺”不符,故B項錯誤;根據(jù)材料中“1874 年”“李鴻章”“軍興以來”可知是開展洋務運動,為了解決財政緊缺問題,清政府開始創(chuàng)辦民用工業(yè),故C項正確;根據(jù)所學可知,甲午戰(zhàn)敗后清政府開始大舉外債,故D項錯誤。
11.(2018安徽蚌埠模擬)從1874年至1877年
12、,《申報》連續(xù)刊載了“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進展的相關消息,這是中國新聞史上力度最大、時間最長的冤案報道,引起了強烈社會反響,促成了該案的平反。這反映了( )
A.大眾傳媒開始關注民眾生活
B.《申報》的主要功能是時政評論
C.大眾傳媒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作用
D.《申報》促進晚清司法制度改革
答案 C 《申報》連續(xù)刊載了“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引起強烈社會反響,促成了該案的平反,說明大眾傳媒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作用,不能說明大眾傳媒開始關注民眾生活,故C項正確,A項錯誤;“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不屬于時政事件,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申報》促進晚清司法制度改革,故D項錯誤。
12.(2018云
13、南昆明月考)1882年,順天鄉(xiāng)試發(fā)榜,《申報》記者以快馬將兩江地區(qū)中試名單送到天津,用電報傳到上海,次日見報,江南士子僅隔24小時就獲知考試的結果。據(jù)此推斷正確的是( )
A.中國已經使用無線電報
B.電報主要用于普通百姓事宜
C.電報使異地傳輸更為便捷
D.中國通訊事業(yè)發(fā)展迅速
答案 C 根據(jù)題干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A項錯誤,因為無線電報在當時還未創(chuàng)設。B、D兩項從材料中無法體現(xiàn),可排除。C項從材料中可以得出,所以C項符合題意。
二、非選擇題(共37分)
13.(2019安徽合肥模擬)買辦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替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上服務的中間人和經理人。閱讀材料,回答
14、問題。
材料一 嘉慶年間(1796—1820年)兩廣總督百齡說:“查夷商所需食用等物,因語言不通,不能自行采買,向設有買辦之人。……由澳門同知發(fā)給印照,近年改由粵海關監(jiān)督給照?!?外商)如敢于買辦食物之外,代買違禁貨物,及勾通走私舞弊,并代雇華人服役,查出照例重治。”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規(guī)定:“凡有英商等赴各該口貿易者,均聽其便。……其隨意雇覓跟隨、買辦、通事均屬合法。”
——據(jù)《粵海關志》等
材料二 在歷史研究中,買辦問題又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他們中產生過吳健彰、楊坊那樣由買辦起家,積資捐官的人。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之交,這一類人不僅在經濟上活躍(如洋務運動重要人物唐廷樞等
15、),而且在政治上活躍,是蘇南“借師助剿”以抗太平天國的始作俑者。由于他們與西方人貼附得太緊了,便在不知不覺中顯出了奴態(tài)……但買辦中還有另一部分人,例如鄭觀應、徐潤,以及后來的虞洽卿,他們受雇于洋行,操買辦之業(yè)而握有最多的貨幣,而后他們又投資或主辦獨立的近代工商企業(yè),同包括外國資本在內的其他企業(yè)爭利于市。
——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中期前后買辦發(fā)生了哪些變化。(8分)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買辦的歷史作用。(17分)
答案 (1)變化:由政府設置并掌控到受雇并依附于外商;由監(jiān)督外商行為到服務于外商的貿易。
16、(2)消極作用:是外國殖民者掠奪中國人民的代表;也是中國統(tǒng)治者鎮(zhèn)壓中國人民革命的幫兇。
積極作用:協(xié)助晚清開明官僚開展洋務運動;部分買辦創(chuàng)辦近代民族工業(yè)企業(yè),推動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抵制外來侵略的作用;在瓦解封建經濟結構、促進近代城市發(fā)展與社會變遷中起到重要作用;對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推動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發(fā)展起過一定作用。
14.(2018吉林長春模擬)社會轉型是歷史發(fā)展中的特殊時期,一般是“黃金發(fā)展期”,但也容易變成“矛盾凸現(xiàn)期”。
材料一 有學者認為,社會轉型是一種由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模式向現(xiàn)代的社會發(fā)展模式轉變的歷史現(xiàn)象:經濟領域由非市場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模式轉型;政
17、治領域由專制集權政治制度向現(xiàn)代民主政治制度轉型;文化領域由過去封閉、單一、僵化的傳統(tǒng)文化向當今開放、多元、批判性的現(xiàn)代文化轉型。
材料二
中西方現(xiàn)代化轉型
沖突與鴉片戰(zhàn)爭①原生型現(xiàn)代化②應激型現(xiàn)代化③近代英國的社會轉型與鴉片戰(zhàn)爭④鴉片戰(zhàn)爭與中國近代社會轉型
運用材料一中的觀點,從材料二中選擇一個角度予以恰當闡述。(12分)(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闡述合理)
答案 評分說明:
角度一:英國是原生型現(xiàn)代化轉型類型,主要表現(xiàn)在:
經濟:工業(yè)革命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fā)展;政治:資產階級民主代議制的建立和發(fā)展;文化: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
角度二:中國是應激型現(xiàn)代化轉型類型,主要表現(xiàn)在:
經濟:自然經濟逐步解體,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政治:政治民主化進程加快(維新變法、辛亥革命等);文化: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表現(xiàn)(開眼看世界等)。
角度三:近代英國的社會轉型與鴉片戰(zhàn)爭的關系。(說出政治、經濟轉型的表現(xiàn)與鴉片戰(zhàn)爭之間的關系,并進行合理總結)
角度四:鴉片戰(zhàn)爭與中國近代社會轉型的關系。(舉出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各領域轉型的表現(xiàn),并進行合理總結)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