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文言文指導(dǎo)資料 03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2年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文言文指導(dǎo)資料 03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 文言文指導(dǎo)資料 03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1)
【考點分析】
(常見文言虛詞: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遂、所、為、焉、也、以、已、矣、于、則、者、之)
(一)理解虛詞用法的方法
1.全面復(fù)習(xí),掌握常見用法
文言虛詞,大多“身尊數(shù)職”,一詞多用。復(fù)習(xí)時應(yīng)對使用頻率高的虛詞的常見用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譬如“以”,可以作介詞,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譯為“拿”“憑借”“依據(jù)”“按照”。如“余船以次進(jìn)”中的“以”應(yīng)譯為“按照”;可以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譯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強(qiáng)秦之歡”中的
2、“以”;也可以表示行為動作的對象,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lǐng)”“帶領(lǐng)”,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中的“以”?!耙浴边€可以用作連詞,用法與“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轉(zhuǎn)折。“以”作連詞時,還可以表示目的關(guān)系,譯為“來”“用來”“以致”等,如“作《師說》以貽之”中的“以”,譯為“用來”;還可以表示因果關(guān)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中的“以”可譯為“因為”
只有通過全面復(fù)習(xí),掌握其常見用法,考試時才能結(jié)合語境作辨別。
2.根據(jù)語境,辨明具體用法
掌握文言虛詞的常見用法是基礎(chǔ),根據(jù)具體語境作辨別是能力。根據(jù)語境,先要分析語境,分析具體的上
3、下文,找出意義之間的關(guān)系,方能辨別其用法。還是用“以”作例子來說明?!安挥陴B(yǎng)以遺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過,勝過,“養(yǎng)”養(yǎng)蝗蟲,放縱蝗蟲“遺患”表示結(jié)果,據(jù)此可知“以”是連詞,當(dāng)譯為“以致”?!肮蕿橹f,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根據(jù)“以”前后的意義關(guān)系可以認(rèn)定,句中的“以”是連詞,可譯為“用來”?!肮逻`蹇叔,此辱二三子”,“辱二三子”的意思是:使你們遭受羞辱,根據(jù)前后的意義關(guān)系,可以認(rèn)定句中的“以”是連詞,可譯為“以致”、“因而”。
【限時訓(xùn)練】
(一)下列各組加點的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1. A.沛公不勝杯杓:禁住,能承受
B.上下同欲者勝:取得勝利
C.何可勝道也者:盡
4、D.真黃山絕勝處:優(yōu)美的
E.?dāng)?shù)石之重,中人不勝:獲勝
2. A.惟辟作福,惟辟作威:君主
B.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開辟也 :同“避”,躲避
C.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fēng)雨也:同“避”,躲避
D.唇吻翕辟,不知何詞:張開
3. A.天理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同“影”
B.屈平既絀,其后秦欲伐齊:同“黜”,被罷免
C.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討伐,征伐
D.京師學(xué)者咸怪其無征:驗應(yīng)
(二)下列各組加點字,字義相同的兩項是
1. A.直前詬虜師失信
B.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C.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D.俄勻謝玄淮上信至
E.信造化之尤物也
5、
2. A.東郭先生將北適以干仕
B.哭聲直上干云霄
C.不從車乘,不操干戈
D.亦不敢服垢弊以干名
E.理民之干優(yōu)于將略
3. A.一出門,裘馬過世家
B.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車騎過之
C.會賢士大夫少府趙禹過衛(wèi)將軍
D.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E.求,無乃爾是過與
(三)下列各句加點的字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1. A.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B.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qiáng)于百萬之師
C.然公子遇 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fù)返也
D.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E.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 A.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B.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
6、乎
C.軍驚而壞都舍
D.先王之法,經(jīng)乎上世而來者也
E.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3. A.當(dāng)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
B.有決瀆于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
C.父母宗族,旨為戮沒
D.不足為外人道也
E.何以汝為見
(四)下列加點的詞都屬于偏義復(fù)詞的一組是 ( )
①死生,晝夜事也②偃仰嘯歌,冥然兀坐③把酒臨風(fēng),寵辱皆忘
④晝夜勤作息⑤成敗之機(jī)在于今日⑥勤心養(yǎng)公姥
⑦悖亂不可以持國⑧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④⑥⑧ D.②③⑤⑦
(五)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各題。
靈運因父祖之資,生業(yè)甚厚,奴僮既眾,義故
7、門生數(shù)百,鑿山浚湖,功役無已。尋山涉嶺,必造幽峻,嚴(yán)障千里,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去其后齒。嘗自始寧南山伐木開徑,直至臨海,從者數(shù)百人。臨海太守王琇驚駭,謂為山賊,徐知是靈運乃安。又要琇更進(jìn),琇不肯,靈運贈琇詩曰:“邦君難地險,誘客易山行?!痹跁喽嗤奖姟#ā端螘ぶx靈運傳》)
下列各組加點的字與例句加點的字字義相同的一項是
1.例句:靈運因父祖之資……
A.廉頗聞之,肉袒負(fù)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B.蒙故業(yè),因遺策,南取漢中……
C.今人有大功,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D.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2.例句:必造幽峻
A.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
B.造
8、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C.史公治兵 ,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D.顧民國肇造,變亂相乘
3.例句:又要琇更進(jìn)
A.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B.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C.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
D.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zhì)其首
4.例句:旅客易山行
A.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B.由是賊險易遠(yuǎn)近虛實盡知之
C.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別耳
D.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5.例句:徐知是靈運乃安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B.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乃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
D.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6.例句:上山
9、則去前齒
A.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君如逃,則誰守
D.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
(六)閱讀下列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張范,字公儀,河內(nèi)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辭不受。性恬靜樂道,忽于榮利,征命無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議郎,遷伊闕都尉,董卓作亂,承欲合徒眾與天下共誅卓。承弟昭時為議郎,適從長安來,謂承曰:“今欲誅卓,眾寡不敵,且起一 朝之謀,戰(zhàn)阡陌之民,士不素?fù)?,兵不練?xí),難以成功。卓阻兵而無義,固不能久;不若擇所歸附,待時而動,然后可以如志?!背腥恢?,乃解印綬間行歸家,與范避地?fù)P州。袁術(shù)備禮招請,范稱疾不往,術(shù)不強(qiáng)屈也。遣
10、承與相見,術(shù)問曰:“昔周室陵遲,則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漢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廣,士民之眾,欲徼福齊桓,擬跡高祖,何如?”承對曰:“在德不在強(qiáng)。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雖由匹夫之資,而興霸王之功,不足為難。若茍僭擬,干時而動,眾之所棄,誰能興之?”術(shù)不悅。是時,太祖將征冀州,術(shù)復(fù)問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數(shù)千,敵十萬之從,可謂不量力矣!子以為何如?”承乃曰:“漢德雖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挾天子以令天下,雖敵百萬之眾可也?!毙g(shù)作色不懌,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詣太祖,太祖表以為諫議大夫。范子陵及承子戩為山東賊所得,范直詣賊請二子,賊以陵還范。范謝曰:“諸君相還兒厚矣。夫人
11、情雖愛其子,然吾憐戩之小,請以陵易之。”賊義其言,悉以還范。太祖自荊州還,范得見于陳,以為議郎,參丞相軍事,甚見敬重。太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與世子居守。太祖謂文帝:“舉動必諮此二人?!笔雷訄?zhí)子孫禮。救恤窮乏,家無所余,中外孤寡皆歸焉。贈遺無所逆,亦終不用,及去,皆以還之。建安十七年卒
——選自《三國志·魏書》有刪節(jié)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乃解印綬間行歸家 間:(得)機(jī)會
B.欲徼福齊桓,擬跡高祖 擬:比,比擬。
C.若茍僭擬,干時而動 干:冒犯,沖犯。此處可譯為“背離”。
D.贈遺無
12、所逆,亦終不用 逆:迎,迎接。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且起一朝之謀
且立石于其墓之門
B.昔周室陵遲,則有桓、文之霸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C.今曹公挾天子以令天下,雖敵百萬之眾可也
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D.太祖自荊州還,范得見于陳
趙氏求救于齊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
A.子以為何如
B.范子陵及承子戩為山東賊所得
C.夫人情雖愛其子
D.中外孤寡皆歸焉
參考答案
理解常見虛詞的含義(一)
(一)1.E(勝,能承受,“中人”,普通人) 2.B(
13、辟,征召)3.C(伐,功業(yè))
(二)1.B、D(這兩個“信”都是名詞,都是指送信的人。C項“信臣”,忠臣;E項 “信”副詞,確實) 2.A、D(都是動詞,求取之意。B項“干”,沖犯,D項讀gàn,才干)
3.B、C(都是拜訪之意。A項,超過;D項,經(jīng)過;E項,動詞,責(zé)怪)
(三)1.A、E(都是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之”,結(jié)構(gòu)助詞;C項“之”,適用為第一人稱代詞“我”;D項“之”,提賓的標(biāo)志)
2.A、B(都是轉(zhuǎn)折連詞,卻。C項“而如同;D項表順承)
3.B、C(都是介詞,表被動。A項介詞,替;D項“汝為見”是“見汝為”的倒置,“為”,表疑問的語氣詞,相當(dāng)于“呢”)
(四)
14、C (①句“死生”偏于“死”,④句“作息”偏于“作”,⑥句“公姥”偏于“姥”,⑧句“異同”偏于“異”。其他各句不存在偏于一方的問題)
(五)1.B(都是動詞因襲、繼承之意。A項,介詞,通過;C項,介詞,趁機(jī);D項連詞,于是) 2.C(都是造訪之意)。B項“造化”是一個詞,D項“造”,建)
3.C(都同“邀”。A項,約;B項“要”,扼要地說,概括地說;D項,要挾)
4.A(都是改變之意。B項“易”與“險”相對,平;C項“易”,容易;D項“易”,交換)
5.C(都是副詞,才。A項“乃”,卻,竟;B項“乃”就;D項“乃”,人稱代詞,你)
6.D(都是連詞,就)
(六)1.C(A.秘密地、悄悄地;間行,從小路行走。B項“擬”,效法;D項“逆”,違背)
2.C(A項前句“且”,連詞,而且;后句“且”,副詞,姑且;B項前句“則”為連詞,才,后句“則”為“卻”;D項前句“于”,在,后句“于”,向)
3.A(以為,認(rèn)為。B項“山東”為“山之東”;C項“夫”是發(fā)語詞,“夫人”是“夫”與“人”的連用;D項“中外”即“內(nèi)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