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實驗表面,一束白光進入棱鏡而被折射后,在屏上的光斑是彩色的,
說明光在折射時發(fā)生了色散。
(4)光的色散規(guī)律:紅光通過棱鏡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顏色的光的要小,
而紫光的偏折程度比其他顏色的光要大。/
說明透明物質(zhì)對于波長不同的光的折射率是不同的。波長越長,折射 率越小。
5.應(yīng)用(一般方法):分析光的折射時,一般需作出光路圖,以便應(yīng)用折射規(guī)律及光路圖中提供的幾何關(guān)系來解答。
在實際應(yīng)用中,常見方法是:①三角形邊角關(guān)系法;②近似法,即利用小角度時,θ≈tanθ≈sinθ的近似關(guān)系求解。記住光路是可逆的原理。
(1)折射率的測定
(2)利用折射定律結(jié)合幾何知識解答
4、的折射問題
(3)多向思維方式理解、應(yīng)用關(guān)鍵物理量n
①像似深度h/=H/n
②全反射
③折射率與波速度的關(guān)系
6.光的全反射現(xiàn)象、反射條件、臨界角
全反射產(chǎn)生的條件是:(1)光從光密介質(zhì)射向光疏介質(zhì);(2)入射角大于或等于臨界角.
兩條件必須同時存在,才發(fā)生全反射。
臨界角是一種特殊的入射角.當光線從某介質(zhì)射入真空(或空氣)時,其臨界角的正弦值為。
注意:
(1)臨界角的含義:折射角為90°時的入射角。
(2)規(guī)律:一旦發(fā)生全反射,即符合光的反射定律。
(3)光密介質(zhì)與光疏介質(zhì)——兩個不同的介質(zhì)。
二、例題精選
【例1】如圖所示,一儲油圓桶,底面直徑與桶高
5、均為d。當桶內(nèi)無油時,從某點A恰能看到桶底邊緣上的某點B。當桶內(nèi)油的深度等于桶高的一半時,在A點沿AB方向看去,看到桶底上的C點,C、B相距,由此可得油的折射率n= ;光在油中傳播的速度v= m/s。(結(jié)果可用根式表示)
答案
(舉一反三)、由某種透光物質(zhì)制成的等腰直角棱鏡ABO,兩腰長都是16 cm.為了測定這種物質(zhì)的折射率,將棱鏡放在直角坐標系中,并使兩腰與ox、oy軸重合,如圖所示.從OB邊的C點注視A棱,發(fā)現(xiàn)A棱的視位置在OA邊D點.在C、D兩點插大頭針,看出C點坐標位置(0,12)D點坐標位置(9,0),由此可計算出該物質(zhì)的折射率為 .
6、
答案 4/3
【例2】如圖所示,為用透明介質(zhì)做成的空心球,其折射率為,內(nèi)、外半徑分別為,用內(nèi)表面涂上能完全吸光的物質(zhì),當一束平行光射向此球時被內(nèi)表面吸收掉的光束在射進空心球前的橫截面積是多少?
a
b
O
答案
【例3】某三棱鏡的橫截面是一直角三角形,如圖所示,∠A=90°,∠B=30°,∠C=60°,棱鏡材料的折射率為n,底面BC涂黑,入射光沿平行于底面BC面,經(jīng)AB面和AC面折射后出射.求(1)出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延長線間的夾角δ;(2)為使上述入射光線能從AC面出射,折射率n的最大值為多少?
解:畫出光路圖如圖所示。
(1)因為入射光平行于BC面,
7、i=60°
由折射定律有,所以
光折到AC面上時,
由幾何關(guān)系可得:A+β=90°
,,
(2)要使有光線從AC面射出,應(yīng)有sinr≤1:即,得
【例4】如圖所示,一玻璃柱體的橫截面為半圓形,細的單色光束從空氣射向柱體的O點(半圓的圓心)產(chǎn)生反射光束1和2,已知玻璃折射率為,入射角為450(相應(yīng)的折射角為240),現(xiàn)保持入射光線不變,將半圓柱繞通過O點垂直于圖面的軸線順時針轉(zhuǎn)過150,如圖中虛線所示,則:
150
450
入射光線
1
2
A. 光束1轉(zhuǎn)過150
B. 光束1轉(zhuǎn)過300
C. 光束2轉(zhuǎn)過的角度小于150
D.光束2轉(zhuǎn)過的角度大于150
答
8、案:BC
【例5】如圖所示,只含黃光和紫光的復色光束PO,沿半徑方向射入空氣中的玻璃半圓柱內(nèi),被分成兩光束OA和OB,若OA和OB分別沿如圖所示的方向射出,則:
O
A
B
P
A.OA為黃色,OB為紫色
B.OA為紫色,OB為黃色
C.OA為黃色,OB為復色
D.OA為紫色,OB為復色
答案:C
【例6】如圖所示,一束白光以較大的入射角到三棱鏡的一個側(cè)面,從另一個側(cè)面射出,在屏上形成從紅到紫的彩色光帶.當入射角逐漸減小時
A.紅光最先消失. B.紅光紫光同時消失
C.紫光最先消失. D.紅光紫光都不消失
答案:C
9、
【例7】一點光源發(fā)出一束光經(jīng)一平面鏡反射,打在天花
板上,平面鏡以角速度ω勻速轉(zhuǎn)動,當入射角為α時,光
斑的運動速度是多少?(已知天花板到平面鏡的距離為h)
答案:
【例7】太陽照在平坦的大沙漠上,我們在沙漠中向前看去,發(fā)現(xiàn)前方某處射來亮光,好象太陽光從遠處水面射來的一樣,我們認為前方有水,但走到該處仍是干燥的沙漠,這種現(xiàn)象在夏天城市中太陽照在瀝青路面時也能看到。對此有以下解釋:
①這是光的干涉現(xiàn)象; ?、谶@是光的全反射現(xiàn)象;
③形成原因是越靠近地面處折射率越大;?、苄纬稍蚴窃娇拷孛嫣幷凵渎试叫 ?
其中正確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10、 D、②④。
答案D。
三、過關(guān)測試
1.發(fā)出白光的細線光源ab,長度為l0,豎直放置,上端a恰好在水面以下,如圖?,F(xiàn)考慮線光源ab發(fā)出的靠近水面法線(圖中的虛線)的細光束經(jīng)水面折射后所成的像,由于水對光有色散作用,若以l1表示紅光成的像的長度,l2表示藍光成的像的長度,則 (?。?
A.l1<l2<l0
B.l1>l2>l0
C.l2>l1>l0
D.l2<l1<l0
2.一束復色光由空氣射向一塊平行平面玻璃磚,經(jīng)折射分成兩束單色光a、b.已知a光的頻率小于b光的頻率.圖中哪個光路圖可能是正確的( )
3.如圖所示
11、,一個棱鏡的頂角為θ=41.30°,一束白光以較大的入射角從棱鏡的左側(cè)面射入,在光屏上形成從紅到紫排列的彩色光帶,各色光在棱鏡中的折射率和臨界角見表.當入射角逐漸減小到0的過程中,彩色光帶的變化情況是( )
色光
紅
橙
黃
綠
藍
紫
折射率
1.513
1.514
1.517
1.519
1.528
1.532
臨界角
41.370
41.340
41.230
41.170
40.880
40.750
A.紫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紅光、橙光
B.紫光最先消
12、失,最后只剩紅光、橙光、黃光
C.紅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紫光
D.紅光最先消失,最后只剩紫光、藍光
4.如圖激光液面控制儀的原理是:固定的一束激光AO以入射角i照射到水平液面上,反射光OB射到水平放置的光屏上,屏上用光電管將光訊號轉(zhuǎn)換為電訊號,電訊號輸入控制系統(tǒng)來控制液面的高度,若發(fā)現(xiàn)光點在屏上向右移動了Δs距離,射到B′點,則液面的高度變化是( )
A.液面降低 B.液面升高
C.液面降低 D.液面升高
5.一塊透明的光學材
13、料,AB為其一個端面,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甲所示,設(shè)該光學材料的折射率沿y軸正方向(即BA方向)均勻減小,有一光線PO從真空中以某一入射角射向O點,并進入該材料的內(nèi)部,則該光線在光學材料內(nèi)都可能的傳播路徑是圖乙中的( )
6.如圖所示,兩塊同樣的玻璃直角三棱鏡ABC,兩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們之間是均勻的未知透明介質(zhì),一單色細光束O垂直于AB面入射,在圖示的出射光線中
( )
A.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條都有可能
B.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條都有可能
C.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條都有可能
D.只能是4、6中的某一條
7
14、.某液體中有一個空心的玻璃棱鏡,假如有光線射在棱鏡的AB面上,如圖所示,這條光線折射后的出射光線將會( )
A.向棱鏡底邊BC偏折 B.向棱鏡頂角A偏折
C.不發(fā)生偏折 ?。模冢粒旅嬲凵溥M入空心部分后可能全部照到BC面上.
A
B
C
P
左
右
8.如圖所示,和都是厚度均勻的平玻璃板,它們之間的夾角為,一細光束以入射角從P點射入,,已知此光束由紅光和藍光組成,則當光束透過板后( )
A. 傳播方向相對于入射光方向向左偏轉(zhuǎn)角
B. 傳播方向相對于入射光方向向右偏轉(zhuǎn)角
C. 紅光在藍光的左邊
D. 紅光在藍光的右邊
15、
9.如圖所示,光從A點射入圓形玻璃,而從B點射出,若出射光線相對于入射光線的偏向角為,AB弧所對的圓心角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B
A.玻璃的折射率為 B.玻璃的折射率為
C.玻璃的折射率為 D.光線在A點的入射角為
10.如圖所示,橫截面為等腰三角形的兩個玻璃三棱鏡,它們的頂角分別為α、β,且α < β。a、b兩細束單色光分別以垂直于三棱鏡的一個腰的方向射入,從另一個腰射出,射出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偏折角均為θ。則ab兩種單色光的頻率υ1、υ2間的關(guān)系是( )
A. υ1 = υ2
B. υ1 > υ2
C. υ1 < υ2
D. 無法確定
1
16、1.兩束不同頻率的單色光a、b從空氣射入水中,發(fā)生了圖2所示的折射現(xiàn)象(>)。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
A.光束b的頻率比光束a低
B.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光束a比光束b小
C.水對光束a的折射率比水對光束b的折射率小
D.若光束從水中射向空氣,則光束b的臨界角比光束a的 臨界角大
12.abc為一全反射棱鏡,它的主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圖所示,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到ac面上,在ab面上發(fā)生全反射,若光線入射點O的位置保持不變,改變光線的入射方向(不考慮自bc面反射的光線)( )
A.使入射光按圖中的順時針方向逐漸偏轉(zhuǎn),如果有色光射出ab面,則紅光首先射出
B.使入
17、射光按圖中的順時針方向逐漸偏轉(zhuǎn),如果有色光射出ab面,則紫光首先射出
C.使入射光按圖中所示的逆時針方向逐漸偏轉(zhuǎn),紅光將首先射出ab面
D.使入射光按圖中所示的逆時針方向逐漸偏轉(zhuǎn),紫 光將首先射出ab面
13.現(xiàn)在高速公路上的標志牌都用“回歸反光膜”制成,夜間行車時,它能把車燈射出的
光逆向返回,標志牌上的字特別醒目。這種“回歸反光膜”是用球體反射元件制成的,如圖所示,反光膜內(nèi)均勻分布著直徑為10μm的細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為,為使入射的車燈光線經(jīng)玻璃珠折射→反射→再折射后恰好和入射光線平行,那么第一次入射的入射角應(yīng)是( )
A.15°
18、B.30°
C.45° D.60°
14.光導纖維在信息傳遞方面有很多應(yīng)用,利用光導纖維進行光纖通信所依據(jù)的原理是( )
A.光的折射 B.光的全反射 C.光的干涉 D.光的色散
15.圖中ABCD是一個用折射率n=2.4的透明介質(zhì)做成的四棱柱鏡.圖中所示其橫截面,∠A=∠C=90°,∠B=60°,AB>BC.現(xiàn)有平行光線垂直入射到棱鏡的AB面上,如圖所示,若每個面上的 反射都有不能忽略,求出射光線,要求
(1)畫出所有典型光線 從入射到射出的光路圖(為了圖面簡潔,表示光線 進行方向的箭頭只在棱鏡外面的光線上標出即可)
(2)簡要說明所畫光路的根據(jù),并說
19、明每條典型光線只可能從棱鏡表面的哪部分射出.
16.測定玻璃折射率的實驗中
(1) 某同學做實驗插針的步驟如下:
A.在表示入射光線的AO上插上大頭針P1和P2
B.通過玻璃磚觀察P1和P2,調(diào)整視線,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擋住
C.在觀察一側(cè)插上大頭針P3和P4,并記下P3和 P4的位置。
這位同學在操作中有什么重要疏漏?
(2) 以通過P1P2的直線與玻璃磚的交點O為圓心,以某一適當長度R為半徑畫圓.與OA交于P,于OO′的延長線交于Q,從P和Q分別做玻璃磚界面的法線NN′的垂線,P′和Q′分別為垂足,如圖17-3-4所示,用刻度尺量得PP′=45mm,QQ′=30mm.求玻
20、璃磚的折射率.
17.半徑為R的玻璃半圓柱體,橫截面如圖所示,圓心為O。兩條平行單色紅光沿截面射向圓柱面方向與底面垂直。光線1的入射點A為圓柱面的頂點,光線 2的入射點B,∠AOB=60°,已知該玻璃對紅光的折射率n=。
(1)求兩條光線經(jīng)柱面和底面折射后交點與O點的距離d。
(2)若入射的是單色藍光,則距離d將比上面求得的結(jié)果大還是???
答案(1)R/3,(2)小
18.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根據(jù)所學的光學知識,設(shè)計了一個測量液體折射率的儀器,如圖所示.在一個圓形木盤上過其圓心O作兩條相互垂直的直徑BC、EF,在半徑OA上垂直圓盤面插下兩枚大頭針
21、P1、P2并保持P1、P2的位置不變,每次測量時,讓圓盤的BFC部分豎直進入液體中,而且總使得液面與直徑BC相平,EF為界面的法線,而后在圖中右上方區(qū)域觀察P1、P2的像,并在圓周上插上大頭針P3,使P3正好擋住P1、P2.同學們通過計算,預先在圓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這樣只要根據(jù)P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讀出液體折射率的值.則
(1)若,OP3與OC的夾角為,則P3處所對應(yīng)的折射率的值為________.
(2)圖中P3、P4兩位置哪一處所對應(yīng)的折射率值大?__________.
(3)作AO的延長線交圓周于K,K處所對應(yīng)的折射率的值應(yīng)為_________.
19.如圖所
22、示,一條長度為L=5.0m的光導纖維用折射率為n=的材料制成。一細束激光由其左端的中心點以α= 45°的入射角射入光導纖維內(nèi),經(jīng)過一系列全反射后從右端射出。求:
(1)該激光在光導纖維中的速度v是多大?
(2)該激光在光導纖維中傳輸所經(jīng)歷的時間是多少?
參考答案:
1.D
2.B
3.A
4.D
5.D
6.B
7.B
8.C
9.A
10.B
11.C
12.A
13.D
14.B
15.略
16.(1)疏漏:插針時應(yīng)使P3擋住P1和P2的像,P4擋住P1、P2、P3的像.
(2)根據(jù)折射定律:
17.(1)R/3, (2)小
18.(1)1.73 (2)P4 (3)1
19.(1)2.12×108m/s;(2)2.36×1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