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學年高中語文 第十三課 沂水春風學案 語文版選修《論語選讀》

上傳人:Sc****h 文檔編號:111726050 上傳時間:2022-06-21 格式:DOC 頁數:11 大?。?92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15-2016學年高中語文 第十三課 沂水春風學案 語文版選修《論語選讀》_第1頁
第1頁 / 共11頁
2015-2016學年高中語文 第十三課 沂水春風學案 語文版選修《論語選讀》_第2頁
第2頁 / 共11頁
2015-2016學年高中語文 第十三課 沂水春風學案 語文版選修《論語選讀》_第3頁
第3頁 / 共11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2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15-2016學年高中語文 第十三課 沂水春風學案 語文版選修《論語選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5-2016學年高中語文 第十三課 沂水春風學案 語文版選修《論語選讀》(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十三課 沂水春風 仁 政 仁政是儒家的政治主張,即以仁義道德作為施政的依據??鬃釉趯Α叭省钡慕忉屩?,已有關于“仁政”的思想。孟子發(fā)揮孔子的思想,明確提出了“仁政”這一觀點:“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òu)。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 仁政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在政治上主張道德政治,著眼于以德服人,爭取民心,即所謂“王(wànɡ)道”。與之對立的暴力政治則被稱為“霸道”。在經濟上,主張給農民以固定的土地、必要的生產資料和時間,反對橫征暴斂,使老百姓能夠生活下去,以保持社會的穩(wěn)定,有利于統(tǒng)治。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孟子認為人人皆有仁

2、義之心,仁政正是王者的仁義之心推己及人的結果。 仁政的學說反映了古代的“民本”思想,有其開明、進步的意義。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也大多標榜仁政,但真正把仁政落到實處的,并不多見。 1.字音字形 (1)曾皙(xī)   (2)千乘(shènɡ)   (3)饑饉(jǐn) (4)哂(shěn) (5)俟(sì) (6)鏗爾(kēnɡ) (7)撰(zhuàn) (8)莫春(mù) (9)冠者(ɡuàn) (10)舞雩(yú) 2.重要詞語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陪侍 (2)居則曰:閑居,平常 (3)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千乘,一千輛兵車;攝,夾

3、 (4)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因,疊加,增添;饑饉,谷物失收叫“饑”,果菜失收叫“饉”。通常泛指饑荒 (5)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比及,等到;方,義 (6)夫子哂之:微笑 (7)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會,諸侯會盟;同,諸侯共同朝見天子,這里泛指外交會見;端章甫,穿玄端戴章甫,指穿戴禮服禮帽;相,主持禮儀的人,即司儀 (8)舍瑟而作:舍,放下;作,站起來 (9)異乎三子者之撰:述 (10)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成人,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成年 (11)吾與點也:贊同 (12)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謙讓 3.通假字 (1)鼓瑟希,鏗爾

4、: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晚 (3)唯求則非邦也與:通“歟”,助詞,表疑問語氣 4.虛詞用法 (1)如 (2)方 (3)與 (4)以 (5)則 5.詞類活用 (1)端章甫:名詞用作動詞,穿著禮服,戴著禮帽 (2)鼓瑟希:名詞用作動詞,彈奏 (3)風乎舞雩:名詞用作動詞,吹風 (4)三子者出,曾皙后:方位名詞用作動詞,留在后面 6.特殊句式 (1)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介詞賓語前置 (2)不吾知也:動詞賓語前置 (3)浴乎沂,風乎舞雩:介詞短語后置 (4)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省略句 語段賞析 1.子曰:“以吾一日長

5、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賞析 孔子說:“因為我比你們大幾歲,不要因為我年長的緣故就不敢說話。你們平??偸钦f:‘沒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們,你們想做些什么呢?” 這一部分寫孔子向學生們問志。但孔子沒有直接讓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溫和自謙的話打消學生們的顧慮,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親切、活躍的環(huán)境。孔子一出場就給人態(tài)度和藹、思想明智、胸襟開闊的印象,可見孔子確實是一位高明的老師。 2.(冉有)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賞析 冉求回答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見方的小國,我來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使百姓

6、衣食豐足。至于禮樂教化,那得有待君子推行了。” 冉有的回答彬彬有禮,極其謙讓:自己只能治理一個小國家,并且還只能解決吃的問題,禮樂教化的事還待君子。這既和他的性格有關,更主要的是他從老師的笑中意識到了老師對子路的批評,懂得了“為國以禮”的道理。 3.(曾晳)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賞析 曾晳說:“暮春時節(jié),換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約上五六個青年人,六七個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壇上吹吹風,然后唱著歌回家?!? 曾皙用形象化的語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樂景象,在他那充滿詩意的理想藍圖中,人們?yōu)t灑自得,樂趣天成,這一藍圖符合儒家禮儀之邦

7、的治國理想,是孔子“仁政”思想的反映,所以孔子贊成曾皙的觀點。 孔子雖然熱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有“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之嘆。曾皙的主張,與他“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思想相契合,因此發(fā)出由衷的贊嘆。 重點研讀 1.孔子為什么對曾點的想法深表贊同? 答案 孔子對曾點的想法表示贊同,可以有這樣幾種解釋:(1)孔子雖然熱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有“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之嘆。曾點的志向,表明他“知時而不求為政”,這與孔子此時的心情契合。(2)曾點描繪了一副雍容暇豫的盛世氣象,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

8、之”的主張的生動寫照,體現了孔子的政治理想。(3)曾點所描繪的是學習圣人之道的快樂,符合孔子安貧樂道的思想。(4)曾點志趣高遠,胸次悠然,較之另三個學生馳心政務,已達到極高的精神境界。在這幾種解釋中,前兩種均有一定說服力,較為直接的應該是第一種。另外,孔子對曾點有肯定,意味著對另三個學生的不滿。 2.本章既記言談,又傳神情,既寫出了不同人物的風貌,又點染出師生間平等和諧的氣氛。試對此作簡要分析。 答案 (1)人物神情風貌。 ①子路爭強好勝、勇于任事:“率爾而對”,“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②冉有的謙虛:“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與子路“且知方也”比較)。 ③公西華的謙退:“非曰能之,愿

9、學焉”“愿為小相焉?!?與冉有“可使足民”比較) ④曾點的從容:“鼓瑟?!?說明此前一直在鼓瑟),“鏗爾,舍瑟而作”(聽到詢問后未立即站起來回答問題),首先聲明“異乎三子者之撰”等。 ⑤孔子的長者風范和閑暇心情:逐一啟發(fā)誘導,“夫子哂之”(委婉而善意的批評),“何傷乎”(鼓勵曾點),“夫子喟然嘆曰”(真情互動)。 (2)師生的平等和諧。 孔子聊天式的開場白,子路的“率爾而對”,曾點的鼓瑟。 除題干的提示外,本章還用了對比手法。“率爾”與“鏗爾”相對,“哂之”與“喟然”相對,表現了子路與曾點截然不同的性格,孔子對二人志向的不同態(tài)度。 合作探究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愛人”

10、??鬃邮且晃痪哂姓嬲壑牡娜?,他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國家的百姓,愛自己的父母兄弟,愛自己的朋友,即便對待自己的弟子,他也表現了極其無私的愛。而且他對弟子的愛,從來就不是自上而下的施舍,而是平等的友愛,甚而至于是敬愛。請以“孔子——偉大的老師、偉大的朋友”為話題,進行一次探究活動。 提示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證,孔子用自己的親身實踐真實地驗證了這一點。他不僅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學習的榜樣,也是所有有志于教育工作的人學習的榜樣。 探究 第一步,摘錄《論語》中孔子施教的片段,搜集《史記》中《仲尼弟子列傳》。 第二步,分組研讀摘錄、搜集到的材料,將材料分為若干片段,然后選取印象最為深

11、刻的片斷,通過小組進行討論,體會孔子及其弟子談話的內容、場景氛圍以及人物的心情、語氣。 第三步,根據第二步的討論,將孔子施教的某個片段改編成戲劇,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進行表演。 第四步,將孔子的施教與我們今天的教學進行對比,看一看有何共同點,有什么不同,真切地感受孔子的偉大。 第五步,寫一篇小論文,總結自己的探究所得,然后同學之間進行交流。 考點一 介詞短語后置、省略句 【命題規(guī)律】 一般不單獨命題,只在翻譯題中涉及。介詞結構后置和省略句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了解本知識點,有助于將文言文翻譯得更順暢。 【例題解析】 1.下列句子中不屬于介詞短語后置的一項是(  ) A.

12、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 B.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C.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D.屠懼,投以骨 試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B項于城隅俟我。C項乎(于)吾前生,乎(于)吾先。D項以骨投。 答案 A 點撥 判斷介詞結構是否后置的方法是:如果在動詞或形容詞后一般為介詞結構后置,如果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就不是。 2.將下列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特上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墨子·兼愛中》 試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以為”是“以(之)為”的省略;“政”譯為“施政”。 答案 只不過是君主不用這樣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這樣的方法行事的緣故。 點撥 省略句是文言文中極普遍的現象,各種詞性的詞語都有被省略的可能,翻譯時該補的一定要補上。 【考點總結】 介詞短語后置 介詞和賓語構成的介賓短語在現代漢語里一般置于謂語之前,但在古漢語里經常后置。如: 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李氏子蟠……不拘于時,學于余。 省略句: 有如下幾種省略: 1.省主語:(蛇)觸草木,(草木)盡死。 2.省謂語:一鼓作氣,再(鼓)

14、而衰,三(鼓)而竭。 3.省賓語:權起更衣,肅追(之)于宇下。 4.省介詞:將軍戰(zhàn)(于)河北,臣戰(zhàn)(于)河南。 5.省量詞:蟹六(條)跪而二(只)螯。 考點二 “且”字的用法 【命題規(guī)律】 (1)“且”不常考,在高考中偶有涉及。 (2)作連詞和副詞的幾種用法都很常見,出題的可能性都很大。 【例題解析】 虛詞“且”,主要用作副詞和連詞,試選出全都用作連詞的一組(  ) ①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滕王閣序》)?、诒鄙接薰撸昵揖攀?《愚公移山》)?、矍曳虐茁骨嘌麻g(《夢游天姥吟留別》) ④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女悲泣且謝(《柳毅傳》) ⑥雖然眼

15、底人千里,且盡生前酒一杯(《長亭送別》)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⑥ D.②④⑤ 試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龠B詞,卻。②副詞,將。③副詞,暫且。④連詞,再說。⑤連詞,承接。⑥副詞,姑且。 答案 A 點撥 在句中,前后詞性相同,“且”通常為連詞;在句首,后為動詞,“且”通常為副詞。 【考點總結】 “且”字用法歸類 1.連詞 (1)表示遞進關系,并列關系。例:①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久已疲。②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③河水清且漣漪。

16、 (2)表示轉折,相當于“但是”。例: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3)有時相當于“尚且”,先讓一步,后推進一層。例: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诠胖ト恕q且從師而問焉。 2.副詞 相當于“將”“將要”“暫且”“姑且”。例:①不出,火且盡。②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 一、基礎知識 1.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 A.居則曰:“不吾知也!”  居:在家里 B.吾與點也 與:贊成 C.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義 D.愿為小相焉 相:主持禮儀的人,即司儀 解析 居:閑居,平常。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17、D ) A. B. C. D. 解析 D項都是第二人稱代詞。A項語氣助詞,表反詰/音節(jié)助詞,表停頓。B項因為/用,把。C項表反問語氣/同介詞“于”。 3.下列句子中,無詞類活用現象的一項是( C ) A.孰能為之大 B.風乎舞雩,詠而歸 C.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D.三子者出,曾皙后 解析 A項大:形容詞用作名詞,大司儀。B項風:名詞用作動詞,吹風。D項后:名詞用作動詞,留在后面。 4.下列各句與“不吾知也”句式特點不相同的一項是( A ) A.異乎三子者之撰 B.不患人之不己知 C.無乃爾是過與 D.沛公安在 解析 A項是介詞結構后置。B、C、D三項都是賓語前

18、置,與所給例句相同。 5.名句填空。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二、閱讀鑒賞 (一)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

19、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唯求則非邦也與?”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則非邦也與?”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6.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

20、誤的一項是( A ) A.攝乎大國之間      攝:夾 比及三年 比:比較 B.異乎三子者之撰 撰:述 何傷乎 傷:妨害 C.吾與點也 與:贊成 宗廟會同 會:指諸侯會盟 D.其言不讓 讓:謙讓 孰能為之大 孰:誰 解析 比:等到。 7.下列“以”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C ) A.如其禮樂,以(連詞,相當于“而”)俟君子 B.毋吾以(因為)也 C.為國以(因為)禮,其言不讓 D.加之以(把)師旅 解析 以:用。 8.下列對省略內容補充及其注釋不當的一項是( D ) A.可使(之,千乘之國的百姓)有勇,且知方也 B.求

21、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之,縱橫五十或六十的小國)足民 C.(我,公西華)非曰能之,愿學焉 D.如或知爾,則(之,他們)何以哉 解析 之:你們。 9.根據課文內容,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對孔子言行的概括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文章開頭對弟子言志的啟發(fā)——雍容謙遜,親切誠懇 B.鼓勵曾皙發(fā)表不同意見——深明事理,循循善誘 C.譏誚子路不謙虛——不隱褒貶,切中肯綮 D.最后評述弟子志向——含蓄隱諱,不露山水 解析 不是含蓄隱諱,是直接說出。 (2)下列對子路“率爾而對曰”的評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急不可待,不假思索 B.胸無城府,急躁自負 C

22、.剛直爽快,不說假話 D.缺少思想,魯莽草率 (3)下列對相關人物言行的評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 A.冉有先說“六七十”,轉而改口“五六十”——優(yōu)柔寡斷,缺乏果決 B.冉有說“禮樂”大事“以俟君子”——謙虛謹慎,敦厚禮讓 C.公西華在孔子的催促下說“非曰能之,愿學焉”——忍讓謙恭,隱藏鋒芒 D.曾皙“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放達灑脫,從 容自得 解析 A項應該是“謙虛謹慎”。 (4)下列對曾皙所描繪的春景圖的評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 A.移情于景,以景抒情 B.春光明媚,惠風和暢 C.治世風景,康樂藍圖 D.大國風情,盛世縮影 (二)高考·模擬 閱讀

23、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題。 材料一:“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弊釉唬骸昂蝹??亦各言其志也?!痹唬骸澳赫撸悍瘸?,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論語·沂水春風》) 材料二: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 10.孔子認為怎樣才能達到曾點所描繪的和諧盛世圖景?請簡要概括。 答案 禮樂治國。(禮樂教化) 11.結合材料二簡要分析儒家“禮”與“和”的關系。 答案 禮的作用是以和為貴,在維護奴隸社會和封建

24、社會的等級制度,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的同時,也要調節(ji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使人們各安其分,以保持社會安定。另外,又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jié)之。可見,孔子提倡的“和”不是無原則地調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則下,尋求矛盾各方的協調與和諧。禮與和的關系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即做事適度,在矛盾中求統(tǒng)一。 認識孔子——重讀《論語》 上初中時,我就讀過《論語》。不知怎么的,我始終不喜歡讀這本書,也不喜歡書中的主人公——孔子。或許是受了魯迅先生的影響吧。我覺得中華民族的奴性跟孔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不然,歷代帝王不會那么推崇他,給他的光環(huán)也不會一個比一個光亮,什么“尼國公”,什么“大成至圣先師”“萬世師表”,

25、什么“千古圣人,大成至圣先師,文宣王”。封建帝王崇尚的,不是教育老百姓當奴隸,又是什么呢?因此,我對孔子的印象很不好,甚至有些厭惡。 工作后,出于教學的需要,我買了一套“四書五經”。由于打小討厭,我平常不會去讀,就擱在床頭權當催眠曲。哪知閱讀的時間長了,孔子的偉大逐漸從書中凸顯出來,并日益清晰。我不僅徹底改變了小時候的看法,而且越來越崇拜他。 孔子不愧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的“因材施教”跟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不謀而合。幾千年前,孔子就能高瞻遠矚,身體力行,不能不叫我們這些只注重應試教育的后生小子汗顏。他的教育藝術更是爐火純青,無與倫比,最令人感動的是《先進篇》中的“侍坐”,孔子的音容相貌

26、歷歷在目,一句“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就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學生們毫無拘束,侃侃而談。連很不好意思的曾皙也毫無保留地說出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對學生的評價恰如其分,即使對子路的草率,他也只是付之一笑,沒有絲毫譏諷的成分?!笆套蓖ㄟ^孔子向學生問志,誘導啟發(fā),氣氛輕松融洽,循循善誘的教師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鬃又鲝垺坝薪虩o類”,只要學生能交些許學費,就給他受教育的機會。想想我們現代教師對待差生的態(tài)度,跟先師比起來,不慚愧么?在教育過程中,孔子的原則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勉勵學生“見賢思齊”“匹夫不可奪志”,提醒學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從孔子的教

27、育方法、教育原則、教育主張看,雖打上了那個時代的烙印,但絲毫也不影響他作為偉大教育家的形象,他難道不是我們現代教師學習的榜樣嗎? 孔子作為至善至美的道德家,他謙恭、仁愛、寬容,同情弱者。在那等級森嚴的時代,需要多大的勇氣呀!但他堅忍不拔,憑著非凡的智慧,不折不扣地做到了這一點。他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痹谒磥?,一個人只要愿意,“仁”并非是不可企及的境界,而是誰都可以觸及的修養(yǎng)。他要求人“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做到“君子坦蕩蕩”。他跟守孝的人同桌吃飯,總是吃得很少。他用這種方式向別人表示自己的哀悼。他討厭“巧言令色”的人,更加痛恨巧取豪奪的人,他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痹谌粘I钪校酥谱约?,把美德看成是自己終身必修的課程,立志使自己成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君子。他排除了生活中的一切干擾,他做到了。 活生生的孔子從《論語》中緩緩走來,越走越近,形象越來越高大。這是重讀《論語》時,我始料不及的。我感到非常慶幸!因為《論語》的精髓,我一輩子將受用不盡。孔子,我的良師,聆聽您的教誨,但愿迄今不會太遲!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