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 2《雨說導學案》導學案1 新人教版
《九年級語文上冊 2《雨說導學案》導學案1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語文上冊 2《雨說導學案》導學案1 新人教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雨說 學習內容 第一單元 第2課(節(jié)):雨說(第1課時) 課型:新授課 學習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能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2、理解、積累重點字詞。 3、反復誦讀,初步感受詩中“雨”的象征意義。 學習重點、難點: 1、理解、積累重點字詞。 2、反復誦讀,初步感受詩中“雨”的象征意義。 時間預計:導課 3 分、自學 5 分、交流 10分、展示 8 分、小結_8_分、鞏固 6 分鐘 學 習 流 程 學 習 流 程 學案 導案(學法指導) 一、自學新知 1、朗讀課文,圈畫文中生字詞。 田圃(pǔ) 禁錮(g) 留滯(zh) 喑(yīn)啞 絲縷(lǚ) 喧(xuān)嚷 簾(lin)子 聳(sǒng)立 蓑(suō)衣 斗笠(l) 油膏(gāo)襁褓(qing bǎo) 2.學生結合語境解釋詞義。 ①禁錮:束縛,強力限制。 ②寒淺:初春時淡淡的余寒。 ③留滯:停滯,不流通。 ④喑?。荷ぷ痈蓾l(fā)不出聲音或發(fā)音低而不清楚。 ⑤喧嚷:(“很多”人)大聲地叫或說。 ⑥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⑦潤如油膏:細膩光滑的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樣。 ⑧安息:安靜地休息,多指入睡或長眠。 3.作者簡介 鄭愁予,原名鄭文韜,1933年出生于山東濟南。童年隨父輾轉大江南北,1949年隨家人去臺灣,1951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班進修,獲藝術碩士學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發(fā)表作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輕靈飄灑的春雨,素來是文人墨客抒發(fā)情感的載體。春雨之夜,杜甫寫下了“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的喜悅;李清照發(fā)出了“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的感慨。而今,臺灣詩人鄭愁予,在他的筆下,春雨淅淅瀝瀝地走來了,它在向我們輕聲地訴說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聆聽雨的絮語。 二、布置預習(自學新知) 這一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課前預習課文,結合注釋初步理解詞作內容。 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寶刀未老”,勤耕不輟,代表作有《錯誤》、《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為抒情主人公,被稱為“浪子詩人”?,F旅居美國,為“現代詩社”成員,任耶魯大學東亞文學系教授。 二、 文本探究 1、標題為“雨說”,那么,雨說了些什么呢?請你在文中用橫線標出 (雨說: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我是到大地上來親近萬物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著長大的;我來了就不再回去) 2、朗讀課文,說說詩作是第幾人稱寫作?是什么修辭手法? (明確:是第一人稱寫作,是擬人的修辭手法) 3、副標題為什么取做“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 (明確:點明了作者的寫作目的) 4、“雨說”在詩中出現了幾次?嘗試劃分詩作的結構層次,并為詩作的每個部分命名。 【交流點撥】“雨說”一共出現了五次。 a.第一部分(一至三節(jié)):雨的到來 b.第二部分(四至五節(jié)):雨的邀請 c.第三部分(六至八節(jié)):雨的來意 d.第四部分(九節(jié)):雨的祝福 三、課堂檢測: 1.寫出關于雨的古詩句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 2.秋天來了,你想對秋雨說些什么呢? 三、文本探究 學生分組討論,老師適時入組點撥,整體把握詩歌大意,初步感受詩中“雨”的象征意義。 六、小結 雨,給我們帶來了溫馨,帶來了快樂,帶來了甜蜜她教我們樂觀的生活,她為我們奉獻了一切你想對雨說點什么? 板書設計: 教后反思:-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雨說導學案 九年級語文上冊 2雨說導學案導學案1 新人教版 九年級 語文 上冊 導學案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eibangfood.com.cn/p-1190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