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1 厘米和米的認識是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的開始,是今后學習其他長度單位和有關(guān)測量知識的基礎(chǔ)。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已經(jīng)對物體的長度、測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jīng)驗。但是,對長度單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 1米的實際長度,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等,缺乏明確的認識。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和教訓,我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盡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重點幫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 因為厘米的單位比較小,在測量短或小的物體時常常用到厘米,課堂上我讓學生找身邊的或見過的大約1厘米長的物體,(如:橡皮的厚、拉鏈的寬、透明膠的寬
2、等),再找教室里適合用厘米測量的物體,(如:課本的邊長、橡皮的長、墻磚的邊長等),幫助學生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達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時,我再引導學生在什么情況下我們會用到厘米,總結(jié)在測量長度較短的物體時我們要用到厘米。 認識長度單位米時,讓學生經(jīng)歷用直尺(厘米做單位)不夠量的情況,這時我們就要用到更大的長度單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認識,幫助學生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同時還要理解米與厘米的關(guān)系:1米=100厘米。在這種知識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用卷尺親身體驗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從而理解米的感念。 讓學生真正的體驗到了米這個長度單位的感念,從而提高了對米的認識。 為了加強學生對厘米和米的充分認識,在
3、課下我讓學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測量家中的物體的長度,通過整合訓練,多數(shù)的學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長度單位觀念,從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識體系。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2 1、本節(jié)課中學生在生活中已經(jīng)有一些量物體長度的經(jīng)驗,在前面的學習中也已經(jīng)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通過復習舊知引新,喚醒學生已有的對長度單位的體驗,激活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厘米和米”的概念,引導學生饒有興趣地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 2、在探索新知的第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撕紙條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大膽估測,并把估測與實際測量相結(jié)合。通過在直尺上數(shù)一數(shù)、徒手比畫和估計彩紙條上1分米的長度,從借助測量工具到直接估測長
4、度,逐漸加大了難度,有利于學生一步步加深對分米的認識,培養(yǎng)初步的估計能力和意識。 3、在探索新知的第二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向?qū)W生提供生活中的—些實物,如利用五分的硬幣使學生初步感知1毫米的實際長度,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埋下伏筆,為了使學生獲得較為全面的認識,在數(shù)時不僅要數(shù)0到刻度1之間這一段,也要數(shù)數(shù)其他相鄰的整厘米刻度間的小格數(shù)。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充分感受到1厘米=10毫米。讓學生感受到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數(shù)學源于生活,又使他們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和親切感。 不足: 1、按米、厘米、分米、毫米的順序進行教學,教學效果一般,有部分學生根本就不懂,對這幾個單位的關(guān)系理不清。 2、單
5、位換算這一難點突破得不夠徹底,尖子生有喂不飽的現(xiàn)象。 3、學生實際測量的機會不夠多。 4、板書沒能充分地體現(xiàn)重點和難點。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3 在教學中,我們常會碰到這樣讓人哭笑不得的作業(yè):“一棵大樹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薄瓕W生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主要原因在于沒有對長度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鮮明的表象。長度單位這個概念,二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對于什么東西是厘米、米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學習以前可能是從未聽說過,這樣學習起來學生確實有點困難。這樣的例子從另一個側(cè)面提醒我們,對于這樣的空間想象能力方面,學生還是比較薄弱,教學時應(yīng)當重視計量單位觀念
6、的形成,并將這方面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教學長度單位厘米和米時,應(yīng)按照學生的認知特點,還原數(shù)學生動活潑的建構(gòu)過程,讓學生用自己的活動建構(gòu)對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體驗。我覺得做到以下幾點比較重要。 一、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建立表象 1、體驗1厘米的實際長度,可以通過下面的活動展開。 量一量。讓學生選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測量課桌的長,進而產(chǎn)生疑問:“為什么量同一物體,而結(jié)果卻不同?”使學生體驗線段的長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測量工具,認識到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匆豢础Mㄟ^觀察直尺,直觀感知1厘米的長度。讓學生從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從刻度0到刻度1之間就是1厘米。再讓學生找
7、一找,還有哪兩個數(shù)之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加強對1厘米的感受。畫一畫。讓學生在練習紙上畫出1厘米的線段,再次直觀感知1厘米。比一比。請每個學生拿一個棱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體,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然后抽掉小正方體,左手手指不要動,看一看1厘米的長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體塞進去驗證一下,比的長度是不是大約1厘米。估一估。給學生提供長1厘米左右的學具,讓學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進行估測,再讓學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從生活中找出長度大約是1厘米的物體。記一記。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2、體驗1米到底有多長,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動。 看一看。直觀感受1米的長度。
8、量一量。量出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比一比。兩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動,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長度。再把眼睛閉起來想想1米的長度,最后睜開眼睛,用手再次比畫出1米的長度。排一排。排1米長的隊伍,每兩人間保持一腳的距離,看看大約排幾個人。走一走。自然、均勻地走1米長的一段路,數(shù)數(shù)大約要走幾步。 這樣教學,把教材上“靜止狀態(tài)”的學習材料轉(zhuǎn)化為“動態(tài)生成”的活動情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對新知的體驗,促進對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 二、在估測中認識——形成概念 1厘米、1米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容易遺忘。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讓學生嘗試利用自己肢體上的某些大約長是1厘米、
9、1米的部位或?qū)W習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厘米、1米來幫助記憶。如學生大拇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小指第二個關(guān)節(jié)的長大約是1厘米;二年級學生腳到胸口的距離大約是1米,記住這些“身體尺”,對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概念或進行估測都大有益處。 估測是對事物的整體把握,是對事物數(shù)量的直覺判斷。估測與數(shù)的認識、量的計量相配合,能加深學生對數(shù)的理解,增強靈活處理日常數(shù)量關(guān)系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應(yīng)鼓勵學生大膽估測,比較各自的估測結(jié)果,交流各自的估測策略,展示每個學生的獨特想法,相互借鑒,不斷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估測不是信口胡說。因此,估測一條線段長幾厘米,一般不要讓學生隨便報出幾厘米,而是要求他們想一
10、想用什么工具、方法可以幫助估測。比如,引導學生通過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離大約是10厘米來和這一條線段比較,從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結(jié)果。教學中,教師除了注意挖掘?qū)W生身邊的生活資源,如身體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圍的其他物品進行估計、測量,增加估測和實際測量的機會外,還要充分運用教材所提供的練習題。要把估測的結(jié)果與實際測量的結(jié)果進行比較,找出估測與實際測量的誤差,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 三、在應(yīng)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學生對長度單位的理解還應(yīng)與實際測量緊密結(jié)合起來。測量是教學難點。如果教師直接向?qū)W生講解測量的方法,學生的學習可能會輕松順利,但考慮到一些學生已經(jīng)會測量物體的長度,因此可嘗試
11、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然后交流、討論,總結(jié)測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體的長度,對學生來說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有:從尺的一端開始量,而沒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線與所量物體的一端(起點)對齊;不會靈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個刻度都可以作為測量物體長度的起點。另外,在量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對直尺的控制不夠自如。教師應(yīng)發(fā)揮主導作用,充分講解,悉心指導,讓學生切實掌握測量方法。把尺的邊與物體的邊靠近著平行擺放,而尺的0刻度線要對齊物體邊的一端。學生在進行操作性學習的過程中,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既可以豐富感性認識,又能加深對數(shù)學概念的理解。 小學生認識事物帶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較多的具體事例,使他們在思維
12、過程中積累起豐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幫助他們逐步學會抽象出數(shù)學概念的方法?;谶@種狀況,在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兒童觀察力顯得尤為重要。在培養(yǎng)兒童觀察力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不僅觀察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而且要透過現(xiàn)象觀察事物的本質(zhì)。要指導他們逐漸懂得看問題應(yīng)該從什么角度看。同時,要教會他們特別注意進行分析、比較。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4 《認識厘米和米》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長度單位,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間表象,讓學生在頭腦中能夠明確1厘米和1米的長度。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們都會給學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間表象,而很少有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建立10厘米的空間表象,如果教師能夠在10厘米
13、的表象上下夠功夫,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為米做鋪墊 二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到長度單位,并且只認識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學中,教師們都很注意對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學生對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較到位。認識了厘米,緊接著就認識米,眾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教師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識直接灌輸,不利于學生真正的理解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對10厘米的長度有個明確的表象,學生在頭腦中有個10厘米的大概長度的認識后,教師引導學生用10個10厘米長的紙條在黑板上貼成一個長紙條,學生有了10個10是100的
14、認識,他們能夠認識到這個長紙條是100厘米,這是教師再揭示100厘米的長度又有個新的名稱,叫做1米,學生就能夠清晰的認識到100厘米構(gòu)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這樣一來,學生既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學生們獲取了米這個單位的形成過程。 二、用好10厘米,滲透1分米 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看10厘米的長度、閉上眼想10厘米的長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長度等一系列的活動后,教師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學生已經(jīng)在頭腦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長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義,即10個1厘米,這些活動都為了三年級時學習1分米做好了滲透,只不過此時沒有揭示1分米的
15、概念罷了,其實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關(guān)系,學生都已經(jīng)理解了。雖然分米的認識不是二年級的教學內(nèi)容,但是作為教師,就應(yīng)該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掌握數(shù)學知識系統(tǒng)性,訓練學生的思維,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wù),而不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測有標尺 學生既然認識了厘米和米,就要對生活中的一些長度進行估測,雖然在估測的過程中,允許學生有誤差,一般來說,教師也會給一個估測的取值范圍,但是,我覺得學生在自己的認知基礎(chǔ)上,應(yīng)該盡量的準確一些。學生在二年級階段,只認識了兩個長度單位----厘米和米,由于這兩個長度單位的長度相差比較大,一般的學生在估單位時不會出錯,而面對生活中的一些物體的
16、長度時,尤其是幾厘米和十幾厘米的物體,這時要估測它們的長度,學生們的誤差就比較大,因為學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師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學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長度當個標尺,首先去判斷所給物體是比10厘米長,還是比10厘米短,判斷出大概的范圍后,再進行估測,這樣一來,估測的準確性就會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見,在教學厘米和米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加強對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還要注重對10厘米長度的表象建立,這正是巧用10厘米,一舉而三得。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5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直觀比較物體長短和高矮的方法,這是學習本單元內(nèi)容的重要基礎(chǔ)。但對厘米和米這
17、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沒接觸過,認識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的過程,需要經(jīng)歷從直觀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體的過程,學生要通過不斷的感知、體驗、實踐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認識。這對于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低年級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zhàn)。下面就這一單元的教學談?wù)勎业南敕ê妥龇ā? 1.讓學生經(jīng)歷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建立表象 在作業(yè)中,學生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一棵大樹高40厘米?!薄靶∶鞯纳砀?30米?!敝詴霈F(xiàn)這樣的錯誤,主要原因是沒有對長度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鮮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長,從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入手,讓學生通過觀
18、察和比較,我還為每個孩子測量了身高。從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長度概念。 2.通過聯(lián)想和比較來鞏固對厘米和米的認識 厘米和米比較抽象,必須借助一定的物體來認識理解。比如說在描述樹有多高時,可以讓學生先想一想我們教室的門有多高,再通過比較,樹要比門高多了,所以描述樹的高度應(yīng)用米來作單位。 3.建立初步的估計意識和估計能力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用估測的方法,來估計物體的長度高度。而估計在本單元中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難點。1厘米、1米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容易遺忘。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過讓學生用自己身上的“尺”來估一估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記住這些身上的“尺”,對建立1厘米、1米
19、的長度概念和進行估測都很有幫助。 當然做到以上三點是遠遠不夠的,在平時的交談中,還可以有意無意地拿出這些知識和學生一起練習復習,也能讓他們感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6 厘米和米是長度單位中最基礎(chǔ)的單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標中的體現(xiàn)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據(jù)實際情況估測生活中的物體。知道單位間的關(guān)系并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在集體備課和研課的時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對孩子來說不難。但是在教學中高估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于是在教學中我采取慢進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識接受都需要過程,對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標準:食指的寬度大約1厘米。每節(jié)課
20、進行復習鞏固,通過了兩三節(jié)課的強化,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能夠很快速的比劃出1厘米長度。 對于米的教學采用活潑的課堂方式:制造矛盾沖突,探索米的長度。 1.師生比賽,引出米 師:請一位同學用直尺來測量黑板的長度(示范當直尺測量不夠了如何接著量),我等到同學量到黑板中間的時候再量,讓一讓你們,好不好?(學生爭先恐后,非常積極) 然后侯同學量的很認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學們都說老師欺負了侯同學,我就倍感委屈的發(fā)問:怎么欺負他了? 同學們熱情高漲,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說老師拿的尺子長,侯同學直尺短,不公平。反復追問幾次,全班達成共識:尺子的長短不一樣。
21、師:如果讓你們選,你們用哪個? 生:長一點的。 總結(jié):直尺是用來量短一點的物體,長的就不方便了,我們需要找更長一點的尺子:米尺。今天來學習認識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測實物 米尺的長度就是1米,認真觀察長度,找到實物 我發(fā)現(xiàn),當孩子找到和他們息息相關(guān)的事物時非常感興趣,都具有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滲入數(shù)學文化,找到感興趣的,快樂的學習。 兩個環(huán)節(jié)的節(jié)選,對本節(jié)課深有領(lǐng)悟:在課堂上孩子的積極性不高,問題不在學生,而在于教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精準到每句和學生的對話及過渡語。而這樣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過大家的視頻找到適合教材、適合學生、適合自
22、己的語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師對接,能找到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和數(shù)學上的準確用語,規(guī)范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對以后的學習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創(chuàng)新——就是在懂的情況下再創(chuàng)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費時間。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7 學生對于厘米的的概念應(yīng)該比較熟悉,如常見的學生尺,三角板等都帶有厘米刻度,學生也用尺子量過簡單的圖形的長度。所以剛開始學習厘米的認識看起來并不難。而對于米的認識就有一定的困難,米雖然是基本的長度單位,但是學生接觸的比較少,缺乏這方面的以驗,盡管在課堂上我找了專門的米尺讓學生反復認識,比一比,試一試 ,量一量,說一說等,了解一些簡單的知識如:
23、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還行, 遇到稍復雜的單位如:媽媽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媽媽身高160( ), 好多學生都 填米,對于米的單位長度的表象還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認識是學生學習長度單位中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地正確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較困難的。我認為要加強學生對米和厘米的認識,必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讓學生在對自己比較熟悉的物品的長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認識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數(shù)學課本封面的長和寬,鉛筆盒面的長、寬,橡皮的一個面的長、寬,自己的身高、爹媽的身高,書包的邊長,課桌面的長和寬,課桌的高,教室門的長和寬,黑板的長和
24、寬等等,這樣在學生經(jīng)歷了大量的感知之后,頭腦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長度的表象,在使用這兩個單位時就會正確無誤。 尤其是在練習 過程中讓學生多動動手量,多動腦想,多估一估,一開始估學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計得不準,我就鼓勵學生大膽地估,告訴他們生活用到估計的時候比測量還要多,明白估計的重要性,甚至還放寬了要求, 要求估計的內(nèi)容只要是估計的數(shù)字,不是測量的,誤差大小都給算對!這對于幫助學生盡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長度單位的表象有很大幫助。 總之,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不僅要借助學生熟悉的事物,還要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多估計豐富學生的實踐以驗,在積累中形成以長度單位的表象。
25、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8 厘米和米的認識是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的開始,是今后學習其他長度單位和有關(guān)測量知識的基礎(chǔ)。認識厘米和米,不只是為了讓學生知道這些單位的名稱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并應(yīng)用到具體的測量和估計活動中去。 主要教學厘米的認識,幫助學生初步建立1厘米實際長度的表象。首先設(shè)計了量課桌長度的活動。由于學生還沒有學習長度單位,還不會用直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因此,學生可能會用身體的某個部位來量,也可能會選用鉛筆、數(shù)學書等作為工具來量。這樣,各人選擇的標準不同,導致測量的結(jié)果也不完全相同。通過具體的情境引導
26、學生體會用厘米作單位測量比較長的物體時費時、費力,進而引起學生學習其他的長度單位的心理需求。教學時,可以先啟發(fā)學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單位測量黑板的長度或教室門的高度,你覺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礎(chǔ)上,告訴學生: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通常用米作單位。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試著說一說,再出示米尺,說明:這是米尺,它的長度是1米。同事要求學生看著米尺比劃1米的長度,實際感受1米有多長。然后通過找出長度大約是1米的物體,進一步豐富對1米實際長度的感知。 為了加強學生對厘米和米的充分認識,在課下我讓學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測量家中的物體的長度,通過整合訓練,多數(shù)的學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長度單位
27、觀念,從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識體系。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9 教學片段】 師:我們認識了米和厘米,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或1厘米? 生舉例。 師請上一位同學:估計一下,他的身高大約是多少? 生估計。 師:身高是指一個人身體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長度叫腰圍(師示范)。同學們再猜猜看,他的腰圍大約是多少? 學生估計的結(jié)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師:怎樣才能知道哪個估計的結(jié)果更接近實際腰圍?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師:請每小組選出一位同學做模特,其余同學先估計他的腰圍,
28、再想一想用什么辦法能量出腰圍,并量一量。 生小組活動并匯報: 生1:我們是用軟尺量的。 生2:我們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們沒有軟尺,就先用一根細繩繞他的腰一圈,量量繩長就得到他的腰圍了。 生4:我們是用“拃”來拃的。(學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賞析】細細玩味這節(jié)課的課尾,的確有許多精妙之處給我們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這位教師拋棄常用的課堂收尾方法:“同學們,請大家互相說說,本節(jié)課你又學到了什么知識?是通過什么樣的方法學到的?”而是
29、讓學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或1厘米?”將學生的視野由課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識的實用性,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價值。這樣的處理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相聯(lián),使學生認識到知識就在生活的周圍。同時幫助學生樹立知識于生活,又應(yīng)用于生活的意識。 其次,緊緊抓住知識的有效生發(fā)點,創(chuàng)設(shè)估計測量腰圍的情境,巧妙引導,將學生思維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計身高,這在學生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下是不難解決的。但由估計身高轉(zhuǎn)而估計腰圍,由直變曲,對學生而言,的確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學生的估計結(jié)果相差很大,這正是教學的有效生長點。教師因勢利導,適時組織有效的小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估計與實際的差距,留給了學生很大的
30、活動與探索空間。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思維再次進入高潮,出現(xiàn)了多種多樣的測量腰圍的方法。伴隨積極思維的活動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熱鬧很難有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最后,生成源自預設(shè),精彩來自匠心。這節(jié)課的結(jié)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別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活動,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樣化的測量腰圍的方法,是執(zhí)教者課前很難預料的。用軟尺量和用繩繞屬常規(guī)思維,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屬于創(chuàng)新思維了。學生的確是有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這些方法極具個性化和生活化,孩子們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由此看來,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其實就那么簡單,只要我們?yōu)閷W生提供活動的舞臺和發(fā)展的空間,
31、學生一定會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和意外!文 章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10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直觀比較物體長短和高矮的方法,這是學習本單元內(nèi)容的重要基礎(chǔ)。雖然學生在生活中對厘米和米這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有過接觸,但即使經(jīng)歷了認識、鞏固、單元練習后,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認識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的過程,需要經(jīng)歷從直觀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體的過程,學生要通過不斷的感知、體驗、實踐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認識。這對于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二年級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zhàn)。為了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學"厘米"這一概念時,我安排了以下幾個環(huán)
32、節(jié): ?。ㄒ唬?、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起學生興趣。 1、猜一猜。讓學生先根據(jù)頭腦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長?再請猜得準的學生說一說:你是怎么猜準的?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許多知識是自己從生活實踐中獲得的。 2、看一看。觀察直尺,直觀感知"1厘米"的長度。讓學生從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就是1厘米。然后讓學生找一找,還有哪兩個數(shù)之間也是1厘米?從0到2之間是多少?2厘米里有幾個1厘米?0到5之間是幾厘米?0到10之間呢?從而使學生充分認識直尺,認識1厘米和幾厘米的長度。 3、畫一畫。讓學生在紙上畫出1厘米、幾厘米,直觀感知1厘米和幾
33、厘米。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領(lǐng)悟到:長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條線。 4、剪一剪。讓學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然后問學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學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樣測量呢?請一名學生演示測量過程,明確測量的方法。 5、量一量。給學生提供學具,讓學生利用學到的測量方法進行實際測量,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6、找一找。從生活中找出長度大約是1厘米的物體,把數(shù)學和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 7、比一比。讓學生用兩個手指間的距離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長度表象。知道 2厘米里有2個1厘米,進而明確幾厘米里有幾個長度單位。
34、 總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學中,利用猜、看、畫、剪、量、找、比等環(huán)節(jié),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實際長度和空間觀念,并學會了測量物體的長度。。 (二)抓住聯(lián)系,認識"米"。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利用"厘米"學習"米"。 1、找關(guān)系。學習了厘米以后,我讓學生用手比劃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然后讓學生把10張10厘米的學具條排成一排,使學生認識:這是100厘米。再讓學生從老師提供的學具中找出 和100厘米同樣長的尺子。學生會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 1米的皮尺,從而引出單位"米"。接著問學生:比較兩者,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得出:1米=100厘
35、米的結(jié)論。 2、認識1米。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劃一下:1米有多長,1米有多高,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 3、估量。讓學生利用剛剛建立的表象,估計一下黑板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能力,同時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反饋。 (三)利用比較,深化認識。 讓學生對照板書或者手中的學具想一想:為什么數(shù)據(jù)都是1,它們的長度卻不同?引導學生認識:單位不同引起長度的不同。使學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級單位,"厘米"是低級單位。測量較長的距離時用"米"做單位,測量較短的距離時用"厘米"做單位。從而使學生掌握長度單位的用法。 1.讓學生經(jīng)歷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建立表
36、象 2.通過聯(lián)想和比較來鞏固對厘米和米的認識 3.建立初步的估計意識和估計能力 通過對前后測情況的分析,學生對于米、厘米的認識是學生學習長度單位中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地正確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較困難的,原因是米、厘米這個長度單位是所有長度單位中最不常用的,離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比較遠,因為不常用,所以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這兩堂課教師都已經(jīng)致力于米、厘米這兩個長度單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頗深的就是:教與學都要以 “做”為中心?!白觥本褪亲寣W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shù)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因此,我
37、們在教學米的時候,可以挖掘?qū)W生身邊的一些教學資源,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要有充分的時間給學生操作、感悟的過程。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11 學生對于厘米的的概念應(yīng)該比較熟悉,如常見的學生尺,三角板等都帶有厘米刻度,學生也用尺子量過簡單的圖形的長度。所以剛開始學習厘米的認識看起來并不難。 而對于米的認識就有一定的困難,米雖然是基本的長度單位,但是學生接觸的比較少,缺乏這方面的以驗,盡管在課堂上我找了專門的米尺讓學生反復認識,比一比,試一試 ,量一量,說一說等,了解一些簡單的知識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還行,遇到稍復雜的單位如:媽媽身高1(米)60(厘米)
38、可以,媽媽身高160( ),好多學生都 填“米”,對于米的單位長度的表象還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認識是學生學習長度單位中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地正確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較困難的。 我認為要加強學生對米和厘米的認識,必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讓學生在對自己比較熟悉的'物品的長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認識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數(shù)學課本封面的長和寬,鉛筆盒面的長、寬,橡皮的一個面的長、寬,自己的身高、爹媽的身高,書包的邊長,課桌面的長和寬,課桌的高,教室門的長和寬,黑板的長和寬等等,這樣在學生經(jīng)歷了大量的感知之后,頭腦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長度的表象,在使用這兩個單位時就會正確
39、無誤。 尤其是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多動動手量,多動腦想,多估一估,一開始估學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計得不準,我就鼓勵學生大膽地估,告訴他們生活用到估計的時候比測量還要多,明白估計的重要性,甚至還放寬了要求,要求估計的內(nèi)容只要是估計的數(shù)字,不是測量的,誤差大小都給算對!這對于幫助學生盡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長度單位的表象有很大幫助。 總之,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不僅要借助學生熟悉的事物,還要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多估計豐富學生的實踐以驗,在積累中形成以長度單位的表象。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12 從孩子的考試中發(fā)現(xiàn)潛在的教學問題: 關(guān)于線段 1、數(shù)線段
40、 2、圖形是由幾條線段圍城的 3、畫一條線段,并將線段平均分。 關(guān)于厘米和米 1、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有幾個一厘米就是幾厘米,個別孩子還是沒有掌握 2、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問題。 3、厘米和米的進率以及運用進率關(guān)系進行一系列的換算,比較。 4、測量不同的物體時,要用到什么單位。孩子容易受到數(shù)字的誤導。 5、學生對身體上的尺的認識,以及身體上的尺的作用。在沒有尺子的時候,學生可以用身體上的尺進行估算。 6、培養(yǎng)估算意識,大約幾厘米,大約幾米。 對策分析: 孩子之所以在做練習中出現(xiàn)如此多的問題,其實歸根到底是教學初期的工作做得不是特
41、別踏實。拿線段來說,開始我覺得線段對孩子來說很簡單,無非就是直線、兩個端點。可是孩子是第一次認識線段,他們只知道長成這樣的,叫做線段,卻不知道為什么線段要長成這樣。線段有兩個端點的目的是因為線段是有長短的,所以需要端點。在生活中處處有線段,雖然不像書本上一樣用端點標注出來,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因為有了線段,有了平面圖形,有了平面之后,又構(gòu)成了立體圖形。這些都是孩子們學過的,雖說他們理解的可能比較模糊,但是我們在第一課時也可以告訴他們。兩點之間,只有一條線段,只能畫一條線段。 關(guān)于厘米,厘米也是孩子第一個認識的長度單位,所以讓孩子們感知1厘米的長度以及會量物體的長度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由于孩子
42、有了自學的經(jīng)驗,因此本節(jié)課在“一小段就是一厘米”這一部分做的不是特別到位,也就造成了后期孩子在判斷一段物體有多長的時候,有些會存在多霧。 厘米和米在我們看來很簡單,實則對二年級孩子來說,他們?nèi)鄙倭松罱?jīng)驗,所以不能很好的判斷物體的單位究竟是什么。比如說,操場長400米,孩子看到大的數(shù)字就會認為是400厘米。因此,先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再讓他們從生活中感知這些長度。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13 今天有幸來到北京路小學執(zhí)教了青島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阿福的新衣》第一課時厘米的認識,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感受頗深,也備受鼓勵,從中有了很多的體會與反思。 在本節(jié)課中,我運用
43、動畫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用到了各種鼓勵的小標志,調(diào)到了孩子學習的欲望,一節(jié)課下來孩子們有了收獲,我也感受到了教的快樂,感謝北京路小學和琴島教師成長工作室以及我們辦事處的領(lǐng)導為我們搭建了這樣一個學習的平臺,讓我們在交流互動中,再一次升華了對教育的理解,對教學的研究。 現(xiàn)在我將上課時的體會做如下反思: 一、 動畫導入,激發(fā)興趣 把課本中的情境圖做成動畫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孩子們的面前,使學生更樂于欣賞,從而引發(fā)對學習的樂趣,繼而分析動畫“這是怎么回事?”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讓他么明白統(tǒng)一單位長度的必要性,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 動手實踐,認識厘米 這是一節(jié)具有較
44、強實踐性的課,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了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先讓他們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動感受認識一厘米,在此基礎(chǔ)上又認識了2厘米、3厘米等等其他的幾厘米長,為孩子的估測能力打下了基礎(chǔ)。 三、 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現(xiàn)在教學講究合作,在課堂中我多次培養(yǎng)了孩子的這種合作意識,例如:把你的發(fā)現(xiàn)說給同桌聽一聽,把想法和周圍的伙伴交流一下等等,讓孩子在交流的過程中感受認識,從而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這更有利于知識的傳授。 但是因為個人能力有限,在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這也為本次教學留下了不少的遺憾,真誠感謝北京路小學的老師和領(lǐng)導為我提出的寶貴意見,有了大家的指點,
45、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再接再厲多加改進,爭取更大的進步。 我將上課時的一些不足之處也做了如下的總結(jié): 一、 語言方面 數(shù)學課講究的就是精煉,但是我的課堂語言還不夠?qū)I(yè),聲音語調(diào)也未能做到抑揚頓挫,到最后甚至語氣還出現(xiàn)了急躁,所以我還需要進一步錘煉自己的語言,找準低年級孩子的特點,讓語言更具調(diào)動性。 二、 課堂生成 這主要體現(xiàn)在學習測量方法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也是本節(jié)課最有遺憾的地方,未能利用好課堂的生成資源,沒有讓教學在孩子的發(fā)現(xiàn)下自然順暢的進行,比如:學習測量時一個學生未能理解為什么是5厘米,我也對他進行了相應(yīng)的提問,但是追問的不夠,使得他的理解不深刻,而只是
46、強硬的被動接受了結(jié)果。能不能抓好孩子的問題,這是對我課堂組織能力的一個考驗,有了這次的經(jīng)驗,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多向名師學習,多聽取意見,多注意自己的日常教學,不能讓平日的壞習慣成為制約我發(fā)展的永久缺點。 三、 教學組織 整個課堂的組織不夠緊湊,環(huán)節(jié)的銜接不能做到順暢自然,導致我計劃的拓展延伸練習未能呈現(xiàn),使得孩子的學習只能停留在基礎(chǔ)的認識階段,沒有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延伸。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新的思考和審視,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更讓我體會到了來自心底的感動,伴隨在我整個的教師生涯中,期待有更多這樣交流學習的機會。 2022年《認識厘米、米》教學反思
47、14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直觀比較物體長短和高矮的方法,這是學習本單元內(nèi)容的重要基礎(chǔ)。雖然學生在生活中對厘米和米這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有過接觸,但即使經(jīng)歷了認識、鞏固、單元練習后,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認識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的過程,需要經(jīng)歷從直觀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體的過程,學生要通過不斷的感知、體驗、實踐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認識。這對于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二年級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zhàn)。為了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學”厘米”這一概念時,我安排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起學生興趣。(二)抓住聯(lián)系,認識“厘米”和”米”。 (
48、三)利用比較,深化認識。 讓學生對照板書或者手中的學具想一想:為什么數(shù)據(jù)都是1,它們的長度卻不同?引導學生認識:單位不同引起長度的不同。使學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級單位,”厘米”是低級單位。測量較長的距離時用”米”做單位,測量較短的距離時用”厘米”做單位。從而使學生掌握長度單位的用法。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對于米、厘米的認識是學生學習長度單位中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地正確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較困難的,原因是米、厘米這個長度單位是所有長度單位中最不常用的,離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比較遠,因為不常用,所以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這兩堂課教師都已經(jīng)致力于米、厘米這兩個長度單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頗深的就是: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白觥本褪亲寣W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shù)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因此,我們在教學米的時候,可以挖掘?qū)W生身邊的一些教學資源,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要有充分的時間給學生操作、感悟的過程。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