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則》教案.doc
《《消息二則》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消息二則》教案.doc(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消息二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清課文層次,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1.體會新聞語言的真實、準確、簡明、及時等特點。 2.品味文中的細節(jié),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開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對話。 3.掌握新聞的結構,進行創(chuàng)作實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解放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斗志昂揚、英勇善戰(zhàn)的精神和品質,確立熱愛我們的軍隊、我們的黨的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認識渡江勝利的歷史意義,認識人民解放軍為中國革命事業(yè)所建立的豐功偉績。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體會新聞語言的真實、準確、簡明、及時等特點。 難點 掌握新聞的結構,進行創(chuàng)作實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趣引思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是毛澤東為人民解放軍1949年 4月解放南京而作,詩名為“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該詩表現(xiàn)了人民解放軍的英雄氣概。歷史告訴我們,中國革命的勝利是經過長期革命戰(zhàn)爭戰(zhàn)勝強大敵人取得的。當年毛澤東親自撰稿寫新聞,報道我人民解放軍的英勇戰(zhàn)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到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年代,走進那震撼人心的歷史瞬間吧! 二、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1.作者簡介。 毛澤東,新中國的締造者,偉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軍事家。(推薦閱讀:《我的父親毛澤東》《我的爺爺毛澤東》) 2.結合歷史,查閱有關解放戰(zhàn)爭中三大戰(zhàn)役的資料。 (1)電影欣賞:《百萬雄師過大江》《大進軍——南線大追殲》《大決戰(zhàn)——遼沈戰(zhàn)役 淮海戰(zhàn)役 平津戰(zhàn)役》(橫渡長江圖片、視頻) (2)白鹿書院解放戰(zhàn)爭歷史資料,學生課后查找觀看。 3.毛澤東在什么情況下撰稿寫下這兩則新聞? 時代背景——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政府拒絕簽訂國內和平協(xié)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堅決執(zhí)行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舉行了規(guī)模空前的全面大進攻,于21日凌晨發(fā)起了渡江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開始后,新華社連續(xù)發(fā)表了毛澤東寫的兩則新聞《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三、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1.新聞的有關知識。 (1)新聞的定義。 “新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來說,包括消息、通訊、報告文學等;從狹義上來說,就是指消息。 新聞(消息)是簡明和迅速報道國內、國際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一種體裁。 (2)新聞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3)新聞的基本要求:讓事實說話。 (4)新聞的三個特點:內容真實準確(真實性)、報道迅速及時(及時性)、語言簡明扼要(準確性)。 (5)新聞結構的五部分。 新聞結構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輔助部分。 ① 標題,就是新聞的題目。新聞的標題可以是單行標題,也可以用雙行或多行標題。 標題的本體是正題(單行標題只有正題,也叫主標),通常是概括新聞中最主要的內容和含義,要求明確、簡練、突出。正題前可以加上引題(引標),正題后可以加上副題(副標),這樣就形成了雙行或多行標題。 ② 導語,就是新聞開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一般是對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也就是把最主要、最新鮮的事實告訴讀者。 ③主體,就是新聞的主要部分,它要對導語所概括的事實作比較具體的敘述,用足夠的、典型的材料來表現(xiàn)主題,是對導語內容的進一步擴展和闡釋。 ④背景,就是指新聞發(fā)生的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 ⑤結語,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話,是消息的結尾,它依內容的需要,可有可無。 另外,用電訊發(fā)出的新聞通常還有個“電頭”,用來交代通訊社的名稱、發(fā)電地點和時間。 (6)新聞的結構:“倒金字塔”式。 (7)新聞的寫法:以記敘為主,有時兼有議論和描寫。 2.初讀課文,掌握兩篇文章的基本內容。 課文 標題 導語 主體 背景 結語 我三十萬大軍勝利 南渡長江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 軍橫渡長江 3.讀兩篇消息的標題、導語。 (1)從“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一標題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提示:軍隊、人員、事件、結果等內容。 (2)在文中畫出兩則新聞的“導語”部分。與標題相比,導語部分多交代了哪些內容? 提示:時間、軍隊性質、戰(zhàn)線長度、如何英勇等內容。 四、熟讀課文,品讀細節(jié) 閱讀《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感知文章內容。 1.《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這則消息也是毛澤東同志寫的,比《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早播發(fā)20個小時。這則消息的導語是______。這則消息的導語包括了四個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第一句。(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長江) 人物:人民解放軍;時間:二十一日;地點:長江;事件:渡過長江。 2.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政府拒絕簽訂國內和平協(xié)定。本消息點明渡江戰(zhàn)斗在“二十日午夜”開始,其意義在于什么? 提示:說明戰(zhàn)爭是正義的戰(zhàn)爭,為我軍英勇善戰(zhàn)埋下伏筆。 3.文中哪些詞語描述國民黨反動派防線崩潰?哪些詞語描述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zhàn)? 提示: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萬船齊發(fā)、直取(對岸)、突破(敵陣)、占領、進擊、英雄式的戰(zhàn)斗。 4.給這則消息劃分層次。 提示: 導語:第一句:概述我中路軍“勝利南渡長江”這一主題。主體部分為第二至五句。每句為一層。第二句:概述我軍對敵發(fā)動進攻的時間和突破敵人防線的地點。第三句:概述敵軍防線不堪一擊,士氣低沉及敗逃情況。第四句:正面描寫我中路軍渡江作戰(zhàn)的情況,概述戰(zhàn)斗所花的全部時間、戰(zhàn)斗的結果及發(fā)展趨勢。第五句:綜述人民解放軍堅決執(zhí)行命令,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強意志和英雄氣概。 5.這則消息中,作者對我人民解放軍的看法是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人民解放軍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戰(zhàn)斗,堅決地執(zhí)行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命令。高度贊揚人民解放軍“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五、歸納升華,把握情感 回顧歷史,上百年前的中國還只是一個任列強宰割的弱國,是什么使我們祖國在短短百年間便躍居世界強國之列呢?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則消息將有助于我們找到答案:歷史告訴我們,中國革命的勝利是經過長期革命戰(zhàn)爭戰(zhàn)勝強大敵人取得的。 第二課時 一、溫故知新 回顧關于新聞的常識,把握新聞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的結構,新聞六要素,也就是記敘文六要素,以及新聞內容真實準確、報道迅速及時、語言簡明扼要的特點。同學們,關于新聞的知識,你了解多少?能說說嗎? 二、熟讀課文,品讀細節(jié) 閱讀《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感知文章內容。 1.本課主體部分為什么按“中路軍、西路軍、東路軍”的順序安排? 提示:首先,中路軍最早渡江,所以先寫;其次,中、西兩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東路所遇抵抗,較為頑強,所以中、西合寫在前,東路單寫在后。先寫中路軍,再寫西路軍,最后寫東路軍,這樣的順序反映了三路大軍開始渡江的時間先后,也體現(xiàn)了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zhàn)中先從中間突破,再以三路并進的戰(zhàn)略部署。根據(jù)時間先后及事件特點安排順序,清晰合理。 2.這三個層次是怎樣緊密銜接在一起的?有哪些語句使三個層次連接成一個整體? 提示:三個層次按時間先后的順序銜接起來,“二十日夜起”和“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和 “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等表明日期、時間的詞語,顯示了三個層次所敘事實在時間上的先后相承、緊密銜接?!昂椭新奋娝鰯城橐粯印便暯拥谝?、二層;“與西路軍同日同時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銜接第二、三層,第二層的“戰(zhàn)犯湯恩伯二十一日到蕪湖督戰(zhàn)”與第三層的“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銜接,這些語句使全文連接成一個整體,被統(tǒng)領于導語之下,結構十分嚴密。 3.三路大軍的渡江情況,哪路詳寫?哪路略寫?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提示:中路軍寫得簡略,是因為新華社在此前已經有關于中路軍的詳細報道,此處簡略交代即可轉入下文。 西路軍寫得稍詳,是因為渡江正在進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發(fā)電時止,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過的“正向南擴展中”,預示了戰(zhàn)役的前景。 東路軍寫得最詳,因為它所遇抵抗“較為頑強”,勝利來之不易,故作詳細報道。一是較具體地寫了戰(zhàn)斗情況;二是更詳盡地寫了戰(zhàn)果。 三個層次寫得有同有異,有詳有略,在統(tǒng)一中有變化,避免了重復雷同。 4.本文對西路軍渡江情況進行了簡要的議論,分析敵人毫無斗志的兩個方面的原因(此種情況……都很泄氣),這兩方面的議論為何一略一詳?兩方面的順序顛倒一下好不好?為什么? 提示:這處議論透辟地分析了我軍勝利南渡的兩方面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決定戰(zhàn)爭發(fā)展趨勢的關鍵,深化了新聞的思想性。 兩方面的議論一略一詳,是因為“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這一方面,在當時已是眾所周知,廣大讀者已經形成共識,可以一筆帶過;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xié)定”使敵軍官兵“都很泄氣”這一方面,在當時還是一個新出現(xiàn)的情況,有較大的新聞價值,也充分反映了國民黨反動陣營內部分崩離析、士氣低落的虛弱本質,值得較為詳細地寫出來。 前者略議,是因為這個問題不言而喻;后者詳評,是為了把少數(shù)戰(zhàn)犯同廣大官兵相區(qū)別,以利爭取多數(shù),孤立少數(shù),瓦解敵軍。同時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xié)定,正是我軍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的直接原因。此處著重點明這一點,更有力地證明了我軍發(fā)動渡江戰(zhàn)役在政治上是完全正確的。至于后評論敵軍,是為了引出下面對東路軍渡江戰(zhàn)役的記敘。 這兩方面的順序不宜顛倒,這是因為作為一篇正面報道軍渡江戰(zhàn)役戰(zhàn)況的消息,先分析我方士氣后分析敵方士氣,完全合情合理;也因為這樣的順序比較能夠突出作者議論的重點,即作者較為詳細地寫出來的那個方面。 5.品味語言:引導學生探究本文語言特點(由學生找出用得好的詞語加以分析)。 提示:本文語言準確、簡明、凝練、概括性強;同時又鮮明、生動、富于感情色彩。全文只有五百余字,但全面、清楚地報道了人民解放軍三路共百萬大軍渡江戰(zhàn)役的偉大歷史場面,時間、地點、人數(shù)、敵我態(tài)勢一清二楚。此外,還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原因,預示了戰(zhàn)役前景。 (1)請學生就語言的準確性,在課文中選例分析。 例一: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qū),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至發(fā)電時止,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提示:“突破”一詞準確表現(xiàn)了戰(zhàn)斗過程,表明有敵軍防守,我軍殲滅或擊潰守敵,沖破敵陣;如用“越過”則不準確,因為其對象是靜態(tài)的,表現(xiàn)不出戰(zhàn)斗經過。 “渡至”一詞含義豐富,有橫渡和到達兩層意思,文字簡潔有力,準確表現(xiàn)了水戰(zhàn)進軍的特點;用“到達”則太泛。 “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時間明確,含有渡江迅速,作戰(zhàn)順利之意,準確表現(xiàn)了神速特點;如用“共”,則時限不明,一般化。 “至發(fā)電時止”,時界比“現(xiàn)在”更為確切。 用“余部”這一軍事術語比用“剩下的”更為準確得體。 例2: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戰(zhàn)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zhèn)壓、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我軍前鋒,業(yè)已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提示:用“殲滅”及“擊潰”而不是籠統(tǒng)地說“消滅”或說“打垮”,對“要塞”用“控制”說明, 江陰要塞已為我所用;對“長江”用“封鎖”,說明不準船只自由通航;對“鐵路”則用“切斷”, 說明我軍堵住了敵人從鐵路逃跑的退路。詞語搭配準確有力,恰切表明我軍銳不可當?shù)臍鈩荨? 用詞準確還表現(xiàn)在對某些概念的適當限制上,如西路軍所遇之抵抗是“甚為微弱”,而東路軍所遇之抵抗則“較為頑強”,這就非常恰切地表現(xiàn)了敵我雙方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貶抑敵人,用詞恰到好處。 (2)請學生就語言的鮮明生動,富于感情色彩的特點,在課文中選例,并作簡要分析。 例如:“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充滿嘲諷蔑視的語氣,嘲諷湯恩伯過高估計東面防線的鞏固性,過低估計人民解放軍的戰(zhàn)斗力。“不料” 一詞既可見敵人狼狽,又可見我軍神勇,感情色彩鮮明。倘說“結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盡管時間表述明白,但毫無感情色彩,且與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復。 提示:鮮明生動,富于感情色彩的例子在文中還有很多。例如“百萬大軍”“一千余華里”,氣勢豪邁,排山倒海,“沖破”“橫渡”“突破”,勝利豪情,激動人心;又如我軍的“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與敵軍的“紛紛潰退,毫無斗志”,贊揚與藐視之情,對比鮮明;再如“殲滅” “擊潰”“占領”“控制”“封鎖”“切斷”一系列動詞,鮮明地寫出了我軍一個又一個戰(zhàn)果,富有動態(tài),正如大軍如潮,鐵流難當?shù)男蝿?,雄闊有力,激情昂揚。本文這種語言特點既是消息的要求,也是本文報道內容的需要。 (3)渡江戰(zhàn)役是有世界意義的重大事件,因此語言嚴肅、莊重。很多帶有文言色彩的詞語,在文中顯得鄭重得體。如“均是”“即已” “業(yè)已”“至……止”“所遇之” “甚為”“然”“諸縣”等。同時,這類詞語使全文語言更凝練。 三、拓展延伸 1.比較《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和《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的異同。 (1)相同點: ① 文體相同:都屬于新聞(借此可以介紹有關新聞的文體知識)。 ② 作者相同:兩則新聞的作者都是毛澤東。 ③ 目的相同:鼓舞士氣,指明方向,爭取進一步的勝利。 ④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 ⑤ 大背景相同:都處于解放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進攻階段。 (2)不同點: ① 發(fā)表具體時間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發(fā)表于二十二日二時;《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發(fā)表于二十二日二十二時。 ② 具體寫法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巧用對比,通過東中西三路軍的詳細對比,表現(xiàn)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zhàn)與敵軍的節(jié)節(jié)敗退;《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也用對比,但是平鋪直敘,把發(fā)生的重要戰(zhàn)事的時間、地點、情況等簡單介紹,并在結語處點明毛主席和朱總司令英明的戰(zhàn)斗決定。 ③ 構思特點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總括千里戰(zhàn)線,分步敘寫,多而不雜;《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簡單明了,把發(fā)生的重要戰(zhàn)事的時間、地點、情況等簡略說明。 ④ 語言風格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大氣磅礴,如“百萬”“均是”“占領”“控制” “切斷”等;《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語言凝練,如“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風平浪靜、萬船齊發(fā)、直取對岸”等。 2.下面的消息摘自《文匯報》,請仔細閱讀后按要求答題。 據(jù)中國政府網消息,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向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發(fā)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通知明確: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則消息的主要內容。 3.請給下面這則新聞擬一個能概括內容且語言簡明的標題。(不超過12個字) 據(jù)新華社西藏珠峰大本營5月8日電 5月8日9時17分,人類首次將象征“和平、友誼、進步”的奧運火炬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峰頂點燃。羅布占堆從火種燈中點燃了取火棒后,用取火棒點燃了第一棒火炬手吉吉(女)手中的火炬。隨后經王勇峰、尼瑪次仁的傳遞后,第四棒火炬手黃春貴點燃了“祥云”火炬。在海拔8844.43米的地球最高點,年輕的藏族女火炬手次仁旺姆將火炬高高擎起。這一刻,中國向國際奧委會作出的火炬上珠峰的莊嚴承諾圓滿實現(xiàn)。這是奧運歷史上海拔最高的火炬?zhèn)鬟f,這是奧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壯舉。 4.請以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為話題,寫一則消息,200字左右。 四、課堂小結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總結千里戰(zhàn)線,大氣磅礴?!段胰f大軍勝利南渡長江》語言凝練。在今天看來,雖已經成為歷史,但我們依舊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解放軍的威武氣勢,他們?yōu)槿嗣穸鴳?zhàn),為正義而戰(zhàn),他們是永遠不倒的。 THANKS !!! 致力為企業(yè)和個人提供合同協(xié)議,策劃案計劃書,學習課件等等 打造全網一站式需求 歡迎您的下載,資料僅供參考 -可編輯修改--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消息二則 消息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eibangfood.com.cn/p-128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