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學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學反思(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的教學反思
在《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這課里主要是通過幫助學生逐步形成預設(shè)——實驗——觀察記錄——分析歸納——發(fā)現(xiàn)的科學探究的方法與過程,充分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的科學品質(zhì)。同時,在探究活動中對學生滲透節(jié)約木材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三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稚氣未脫,對大千世界的求知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經(jīng)過了半個多學期的科學課訓練,他們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學的思維方式,養(yǎng)成了一些科學的操作習慣,這些都是可供教師利用的教學資源。同時他們?nèi)狈ι罱?jīng)驗,不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差,這些也是教師應(yīng)該注意的。我努力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與預設(shè),做到對課堂上的生成心中有數(shù),在此基礎(chǔ)
2、上設(shè)計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
課的一開始,我以一個“烏鴉喝水”的故事導入本課,而后提出今天這一節(jié)課的課題,引出本課的第一個探究活動。為了使學生的探究活動能有效地開展,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我為學生的“做”架起一道“思考——實踐”的橋梁。在探究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實驗中,我引導學生經(jīng)歷了一個“預測猜想——動手實驗——整理信息——匯報交流——得出結(jié)論”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生在逐步深入的探究中很快發(fā)現(xiàn):用金屬做的物體在水中容易沉,而用塑料和木頭做的物體在水中容易浮。在此,我再告訴學生,材料在水中也是材料的一個特性,深化了學生的認識。同時總結(jié)得出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制成它材料有關(guān)。
在第二組“認識木頭”的探究
3、活動中,學生對于木頭這種材料是非常熟悉的,為此,我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他們先說說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木頭做,引導他們從木頭的用途上來得出木頭的特性,并在板書是以氣泡圖的形式展示,而后對學生進行珍惜森林資源的教育,大部分學生能得出木頭的特性,但是有一些學生對于特性一詞的理解還是不夠到位。
這一節(jié)課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給學生討論的時間不夠多。在觀察更多物體的沉浮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學生觀察完并匯報了結(jié)果后,還應(yīng)和預測做些比較,應(yīng)給多一些時間讓他們自己討論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另外還應(yīng)加強拓展,讓學生猜一猜、試一試我們身邊的物體,如橡皮、橡皮泥等,這樣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積累更多不同的材料在水中沉浮的感性認識,更加有利于學生建立材料與沉浮之間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