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防衛(wèi)與緊急避險.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正當防衛(wèi)與緊急避險.ppt(3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正當防衛(wèi)與緊急避險 寧某持三角刮刀搶劫王某的財物,王某奪下三角刀,并將寧某推倒在水泥地,寧某頭部著地,當即昏迷。王某隨后持三角刀將寧某殺死。關(guān)于王某行為的性質(zhì)認定正確的是( )正當防衛(wèi) 防衛(wèi)過當前面是正當防衛(wèi),后面是防衛(wèi)過當前面是正當防衛(wèi),后面是故意殺人 一、正當防衛(wèi)的概念正當防衛(wèi)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quán)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以給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方式制止不法侵害,尚未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 1.保障社會利益和其他合法權(quán)益免受不法侵害。2. 震懾犯罪分子使之不敢輕舉妄動。 3.鼓勵公民同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作斗爭。 二、正當防衛(wèi)的條件(一)正
2、當防衛(wèi)的起因條件必須有不法侵害的發(fā)生 1、對于沒有社會危害性的合法行為,即使從當事人的立場上來看具有某種侵害性,也不允許當事人實行正當防衛(wèi)。對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guān)、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fā)覺的;(二)通緝在案的;(三)越獄逃跑的;(四)正在被追捕的。 2、不法侵害不限于刑事違法行為。 3、假想防衛(wèi)本來不存在正當防衛(wèi)的前提條件,行為人誤以為存在著該條件,進而實施了所謂的防衛(wèi)行為,這種情況是假想防衛(wèi),包括三種情形:(1)不存在任何侵害,行為人誤以為存在不法侵害,實施了所謂的防衛(wèi)行為。(2)存在著侵害,但該侵害不是不法侵害,或者雖
3、然是不法侵害但卻不能對七進行正當防衛(wèi),行為人誤以為存在進行正當防衛(wèi)的前提條件,實施了所謂的防衛(wèi)行為。(3)存在不法侵害,也可以實行正當防衛(wèi),但行為人防衛(wèi)時搞錯了對象,將無辜的第三者當成了不法侵害人,實施了所謂的防衛(wèi)行為。 (二)正當防衛(wèi)的時間條件不法侵害必須正在進行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只有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才能實施正當防衛(wèi)。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經(jīng)開始尚未結(jié)束的持續(xù)狀態(tài)。 1.不法侵害的開始 2.不法侵害的結(jié)束它包括:侵害行為已經(jīng)完成,(1)危害結(jié)果已經(jīng)發(fā)生,(2)不法侵害歸于失敗,(3)不法侵害者已被制服等情形。 范某抓住在其承包的果園內(nèi)偷拖拉機油的鄧某,范某伙同其所雇的工人劉
4、某,將鄧某反綁在果園內(nèi)的一棵樹上,用皮帶連續(xù)抽打?qū)⒔齻€小時,致使鄧某多次昏迷不醒。后來經(jīng)法醫(yī)鑒定,鄧某為輕傷 3.不適時防衛(wèi)不適時防衛(wèi)是指防衛(wèi)行為發(fā)生在不法侵害開始之前,或者發(fā)生在不法侵害已經(jīng)結(jié)束之后的情況。不適時防衛(wèi)不是防衛(wèi)行為,更不是正當防衛(wèi)。它包括事前防衛(wèi)和事后防衛(wèi)。(1)事前防衛(wèi):指在不法侵害開始之前即對侵害人采取反擊行為,損害其合法權(quán)益的情況。事前防衛(wèi)不是防衛(wèi)行為,而是一種“先下手為強”的故意犯罪。(2)事后防衛(wèi):指不法侵害確實已經(jīng)結(jié)束之后,行為人對不法侵害者所實施的打擊行為。事后防衛(wèi)也不是防衛(wèi)行為。不法侵害已經(jīng)結(jié)束,行為人也認識到不法侵害已經(jīng)結(jié)束,但仍然對不法侵害人予以打擊的,不
5、法侵害確實已經(jīng)結(jié)束,行為人誤以為不法侵害仍在進行之中,進而對不法侵害人予以打擊并造成其損害的,應(yīng)按假想防衛(wèi)的原則處理。 (三)正當防衛(wèi)的對象條件防衛(wèi)行為必須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防衛(wèi)行為只能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才能實施,而不能針對其他的第三人。不法侵害人始終是防衛(wèi)行為指向的目標。 劉甲帶其7周歲的兒子和其弟劉乙趕集。途中,與同去趕集的周甲、乙發(fā)生口角。劉甲讓其弟劉乙擋住周乙,自己用所帶的口袋蒙住周甲的頭進行猛打,直到將周甲打昏仍不停手。周乙見狀,猛然沖過去將劉甲的兒子抓住,并威脅劉甲放了周甲,否則將其兒子一磚頭砸死。劉甲、乙沖過去想奪回小孩,周乙一磚頭將劉甲之子砸昏,迫使劉甲、乙退開。然后,周乙扶起
6、周甲一起逃走,途中將昏迷的劉甲之子放在地上,還給劉甲。但是,劉甲發(fā)現(xiàn)小孩已被失手砸死。 (四)正當防衛(wèi)的主觀條件必須有防衛(wèi)意圖的存在 1.防衛(wèi)意圖的內(nèi)容 防衛(wèi)意圖指防衛(wèi)人在實施防衛(wèi)行為時對其防衛(wèi)行為以及行為的結(jié)果所具有的心理態(tài)度。防衛(wèi)意圖包括防衛(wèi)認識與防衛(wèi)目的兩方面內(nèi)容。(1)防衛(wèi)認識:防衛(wèi)認識指防衛(wèi)人面臨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時,對不法侵害及防衛(wèi)行為各方面因素的認識。防衛(wèi)認識是防衛(wèi)意圖的前提和基礎(chǔ)。(2)防衛(wèi)目的:防衛(wèi)目的指防衛(wèi)人在防衛(wèi)認識的基礎(chǔ)上,進而決定實施防衛(wèi)行為,并希望通過防衛(wèi)行為達到某種結(jié)果的心理愿望。防衛(wèi)目的包括以下兩個層次: 3.不具有防衛(wèi)意圖的行為有的行為表面上雖然符合正當防衛(wèi)的
7、要件,與正當防衛(wèi)也有共同之處,但卻不具有正當防衛(wèi)的主觀要件防衛(wèi)意圖,因而不是防衛(wèi)行為,更不是正當防衛(wèi)。這樣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1)防衛(wèi)挑撥:為了侵害對方,故意引起對方對自己進行侵害,然后以正當防衛(wèi)為借口,給對方造成侵害的行為??赡苁枪室夥缸?(2)相互斗毆:雙方以侵害對方身體的意圖進行相互攻擊的行為。由于斗毆雙方都具有不法侵害他人的意圖,而沒有防衛(wèi)意識,故不屬于正當防衛(wèi),可能構(gòu)成聚眾斗毆罪、故意傷害罪。 但是,在斗毆中,也可能出現(xiàn)正當防衛(wèi)的前提條件,因而也可能進行正當防衛(wèi):第一,在互相斗毆中,一方求饒或者逃走,另一方繼續(xù)侵害的,前者可以出于防衛(wèi)意識進行正當防衛(wèi)。其二,在一般性斗毆中,一方突
8、然使出殺傷力很強的兇器,另一方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后者可以出于防衛(wèi)意識進行正當防衛(wèi)。 (3)偶然防衛(wèi)。故意侵害他人合法權(quán)益的行為,巧合了正當防衛(wèi)的客觀條件。例如:甲故意用槍射擊乙時,乙剛好正在持槍瞄準丙實施故意殺人行為,但甲對乙的行為一無所知。 (五)正當防衛(wèi)的限度條件防衛(wèi)行為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 1.正當防衛(wèi)的限度超過“必要限度”的防衛(wèi)行為并不必然地違反正當防衛(wèi)的限度條件,只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防衛(wèi)行為才能以防衛(wèi)過當論處?!懊黠@超過必要限度”包括以下情形: (1)防衛(wèi)行為所保護的利益明顯小于防衛(wèi)行為給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損害。 (2)不法侵害行為明顯不具有緊迫性。防衛(wèi)人卻采取了
9、急迫的防衛(wèi)手段。 (3)根據(jù)當時的客觀環(huán)境,防衛(wèi)人明顯不必要采取給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損害的防衛(wèi)手段即可制止不法侵害,但防衛(wèi)人卻采取了這樣的防衛(wèi)手段。 “明顯超過必要限度”與“造成重大損害”是并列的,只有兩者同時具備,才能認定為超過了正當防衛(wèi)的限度條件。 三、無限防衛(wèi)權(quán)案例4:一天晚上,三人在工廠所辦的補習(xí)班學(xué)習(xí)結(jié)束后回家的路上,聽見路邊的街心花園中有人在哭泣。三人一起沖進去看個究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歹徒正在強奸一個姑娘,三人便沖了過去。正在作案的歹徒跳了起來,抓起一把刀子,但被其中一人一腳踢飛,三人一起猛打歹徒,黑暗中不知是誰一拳打在歹徒的頭上,致其當場死亡。刑法第20條第3款規(guī)定:“對正在進行行兇、
10、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wèi)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理論界一般將該規(guī)定稱為“無限防衛(wèi)權(quán)” 緊急避險的概念 l 第 二 十 一 條 為 了 使 國 家 、 公 共 利 益 、 本 人 或者 他 人 的 人 身 、 財 產(chǎn) 和 其 他 權(quán) 利 免 受 正 在 發(fā) 生的 危 險 , 不 得 已 采 取 的 緊 急 避 險 行 為 , 造 成 損害 的 , 不 負 刑 事 責 任 。 緊 急 避 險 超 過 必 要 限 度 造 成 不 應(yīng) 有 的 損 害的 , 應(yīng) 當 負 刑 事 責 任 , 但 是 應(yīng) 當 減 輕 或 者 免
11、除處 罰 。 第 一 款 中 關(guān) 于 避 免 本 人 危 險 的 規(guī) 定 , 不 適用 于 職 務(wù) 上 、 業(yè) 務(wù) 上 負 有 特 定 責 任 的 人 。 危 險 可 能 來 自 四 個 方 面 :a: 來 自 人 的 危 害 。b: 來 自 自 然 界 的 力 量 。c: 來 自 動 物 的 侵 襲 。d: 來 自 人 的 生 理 、 病 理 原 因 。饑渴的旅行者私取飲食偷竊 為搶救重傷員強行攔截汽車送往醫(yī)院搶劫 甲 , 中 巴 司 機 , 因 超 載 被 罰 200元 , 車 上 只 留 下 乙 丙 兩乘 客 , 甲 心 中 不 忿 想 到 “ 撞 死 一 個 少 一 個 ” , 就 在
12、 街上 高 速 行 駛 , 遇 到 人 群 不 剎 車 , 乙 丙 大 喊 , 丁 認 為 是剎 車 失 靈 , 就 開 運 沙 車 與 中 巴 相 撞 , 乙 丙 重 傷 , 甲 死亡 。問 : 丁 是 否 構(gòu) 成 犯 罪 ? 緊急避險的成立條件 ( 一 ) 避 險 意 圖 : 行 為 人 實 行 緊 急 避 險 , 必 須是 為 了 保 護 合 法 利 益 。 郭 某 酒 后 從 錦 江 山 大 街 上 一 家 酒 店 出 來 ,行 走 中 不 小 心 撞 到 了 身 邊 一 名 男 子 , 二 人 發(fā) 生口 角 , 這 名 男 子 隨 即 找 來 五 六 人 追 打 郭 某 , 郭某 招
13、 架 不 住 , 轉(zhuǎn) 身 逃 跑 , 慌 不 擇 路 鉆 進 了 路 邊等 活 的 一 輛 出 租 車 , 見 幾 個 人 又 追 了 過 來 , 情急 之 下 便 將 車 開 走 。 后 來 他 發(fā) 現(xiàn) 后 面 一 輛 出 租車 緊 追 不 舍 , 以 為 是 那 伙 男 子 仍 在 打 車 追 趕 ,于 是 猛 踩 油 門 逃 跑 ,由 于 車 速 過 快 轉(zhuǎn) 彎 不 及 , 撞在 了 路 邊 的 花 壇 上 。 緊急避險的成立條件 ( 二 ) 避 險 起 因 : 存 在 著 對 國 家 、 公 共 利 益 、本 人 或 者 他 人 的 人 身 、 財 產(chǎn) 和 其 他 權(quán) 利 的 危 險
14、,才 能 實 行 緊 急 避 險 。 1、 人 的 行 為 , 而 且 必 須 是 危 害 社 會 的 違 法 行為 。 前 面 已 經(jīng) 說 過 , 對 于 合 法 行 為 , 不 能 實 行緊 急 避 險 。 2、 自 然 界 的 力 量 , 例 如 火 災(zāi) 、 洪 水 、 狂 風 、大 浪 、 山 崩 、 地 震 等 等 。 3、 來 自 動 物 的 侵 襲 , 例 如 牛 馬 踐 踏 、 猛 獸 追撲 等 。 在 以 上 原 因 對 國 家 、 公 共 利 益 和 其 他 合法 權(quán) 利 造 成 危 險 的 情 況 下 , 可 以 實 行 緊 急 避 險 。 假 想 避 險 : 實 際 并
15、 不 存 在 著 危 險 , 由 于對 事 實 的 認 識 錯 誤 , 行 為 人 善 意 地 誤 認為 存 在 這 種 危 險 , 因 而 實 行 了 所 謂 緊 急避 險 。 某 甲 從 小 膽 小 怕 事 , 某 日 見 一 群 青 年 在斗 毆 , 忽 見 有 兩 人 持 刀 向 其 跑 來 ( 后 查明 兩 人 系 退 出 打 斗 ) , 甲 以 為 兩 人 系 來砍 殺 自 己 , 匆 忙 跑 離 時 撞 倒 一 年 老 體 弱老 大 爺 , 致 其 死 亡 。 ( 三 ) 避 險 對 象 緊 急 避 險 是 采 取 損 害 一 種 合 法 權(quán) 益 的 方 法保 全 另 一 種 合
16、 法 權(quán) 益 。 因 此 , 緊 急 避 險 所 損 害的 客 體 是 第 三 者 的 合 法 權(quán) 益 。 這 是 緊 急 避 險 和正 當 防 衛(wèi) 的 重 要 區(qū) 別 。 甲 , 中 巴 司 機 , 因 超 載 被 罰 200元 , 車上 只 留 下 乙 丙 兩 乘 客 , 甲 心 中 不 忿 想 到“ 撞 死 一 個 少 一 個 ” , 就 在 街 上 高 速 行駛 , 遇 到 人 群 不 剎 車 , 乙 丙 大 喊 , 丁 認為 是 剎 車 失 靈 , 就 開 運 沙 車 與 中 巴 相 撞 ,乙 丙 重 傷 , 甲 死 亡 。 ( 四 ) 避 險 時 間 緊 急 避 險 的 時 間 條
17、 件 , 是 指 正 在 發(fā) 生 的 危險 必 須 是 迫 在 眉 睫 , 對 國 家 、 公 共 利 益 和 其 他合 法 權(quán) 利 已 直 接 構(gòu) 成 了 威 脅 。 海 上 大 風 已 過 , 已 經(jīng) 不 存 在 對 航 行的 威 脅 , 船 長 這 時 還 命 令 把 貨 物 扔 下 海去 , 這 就 是 避 險 不 適 時 。 船 長 對 由 此 而造 成 的 重 大 損 害 , 應(yīng) 負 刑 事 責 任 。 ( 五 ) 避 險 限 制 1、 避 無 可 避 。 指 只 有 在 不 得 已 即 沒 有 其他 方 法 可 以 避 免 危 險 時 , 才 允 許 實 行 緊急 避 險 。 船
18、 舶 在 海 上 遇 到 很 大 的 風 暴 , 附 近 又 沒 有 可 以避 風 的 地 方 , 此 時 船 長 決 定 采 取 拋 棄 船 上 物 資的 方 法 進 行 避 險 就 屬 于 不 得 已 的 情 況 。 反 之 ,如 果 附 近 有 可 以 避 風 的 港 口 或 海 灣 , 而 且 也 來得 及 駛 入 港 口 , 就 不 屬 于 不 得 已 。 船 長 就 不 能決 定 拋 棄 船 上 的 貨 物 進 行 所 謂 的 避 險 , 而 應(yīng) 將船 開 進 避 風 港 。 ( 六 ) 避 險 限 度 緊 急 避 險 的 限 度 條 件 , 是 指 緊 急 避 險 行 為不 能
19、超 過 其 必 要 限 度 , 造 成 不 應(yīng) 有 的 損 害 , 應(yīng)損 害 較 小 權(quán) 益 保 護 較 大 權(quán) 益 。 一 般 來 說 , 人 身 權(quán) 大 于 財 產(chǎn) 權(quán) , 生 命 權(quán) 大于 健 康 權(quán) , 財 產(chǎn) 權(quán) 用 價 值 比 較 。 生 命 權(quán) 的 比 較 。 劉 某 與 周 某 有 仇 , 伺 機 殺 害 周 某 。一 天 知 道 其 在 周 某 家 中 遂 持 槍 闖 入 其 家 。此 時 周 某 與 李 某 在 家 中 聊 天 , 周 某 見 劉某 舉 槍 , 情 急 之 下 將 背 對 劉 某 的 李 某 擋在 他 前 面 , 此 時 劉 某 開 槍 , 李 某 中 槍
20、,周 某 趁 亂 逃 走 , 后 李 某 死 亡 。 周 某 的 行 為 如 何 定 性 ? 緊 急 避 險 與 正 當 防 衛(wèi) 的 不 同 點 1.危 險 的 來 源 不 同 。 正 當 防 衛(wèi) 的 危 險 來 源 是 人 的不 法 侵 害 行 為 ; 而 緊 急 避 險 的 危 險 來 源 比 較 廣 泛 , 可以 是 不 法 侵 害 , 也 可 以 是 自 然 災(zāi) 害 、 動 物 的 侵 襲 。 在遭 遇 到 人 的 不 法 侵 害 時 , 如 果 行 為 人 是 對 不 法 侵 害 人進 行 反 擊 , 屬 于 正 當 防 衛(wèi) 的 范 疇 ; 如 果 為 了 躲 避 不 法侵 害 ,
21、而 損 害 第 三 人 ( 不 法 侵 害 之 外 的 人 ) 利 益 的 ,屬 于 緊 急 避 險 的 范 疇 。 2.行 為 實 施 的 前 提 條 件 不 同 。 緊 急 避 險 必 須 是 出于 迫 不 得 已 , 而 正 當 防 衛(wèi) 無 此 要 求 。 3.對 主 體 的 要 求 不 同 。 緊 急 避 險 要 求 主 體 不 能 有特 定 的 身 份 ( 如 警 察 、 軍 人 或 消 防 隊 員 等 ) 。 而 正 當防 衛(wèi) 就 沒 有 這 樣 的 要 求 。 任 何 人 均 有 正 當 防 衛(wèi) 的 權(quán) 利 。 4.限 度 條 件 不 同 。 緊 急 避 險 所 保 護 的 利
22、益 必 須 要大 于 避 險 行 為 所 損 害 的 第 三 者 的 利 益 . 而 正 當 防 衛(wèi) 不 同 。 5.實 施 對 象 不 同 。 正 當 防 衛(wèi) 只 能 對 不 法 侵 害 人 實施 , 而 緊 急 避 險 必 須 是 向 第 三 者 實 施 。 緊 急 避 險 與 正 當 防 衛(wèi) 的 相 同 點( 1) 目 的 相 同 。 二 者 都 是 為 了 保 護 國家 、 公 共 利 益 、 本 人 或 者 他 人 的 人 身 、財 產(chǎn) 和 其 他 權(quán) 利 。 ( 2) 前 提 相 同 。 二 者 都 必 須 是 合 法 權(quán)益 正 在 受 到 侵 害 時 才 能 實 施 。 ( 3) 責 任 相 同 。 二 者 超 過 法 定 的 限 度造 成 相 應(yīng) 損 害 后 果 的 , 都 應(yīng) 當 負 刑 事 責任 , 但 應(yīng) 減 輕 或 免 除 處 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