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小石潭記導學案 - 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初二語文小石潭記導學案 - 答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碧山中學 寧教期
初二語文 《小石潭記》導學案
設計者:王戀 審核者: 姓名 班級 學號
【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作品常識,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能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把握重點語句的翻譯,疏通文意,初步背誦課文。
3、品味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作者情感。4、學習寓情于景的寫法,借景抒情的藝術特
【學習重點】積累文言字詞,把握文意,體會作者情感。【學習難點】體會情景交融。
【資料鏈接】
1. 有關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
2、厚,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與韓愈齊名,并稱“韓柳”,都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奠基人,散文尤為著名。他寫的游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寄托政治上的不得志。
2.寫作背景:由于永貞革新失敗,柳宗元于唐順宗永貞元年(375年)被貶到永州任司馬。永州當時是一個荒僻未完全開化的地區(qū)。但永州山脈起伏,丘壑幽深,河川縱橫,風景雄奇。
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他的精神極為悲憤、憂郁。作為貶官,柳宗元在永州有職無權,無所事事,于是有時間出游。為排解內心的憤懣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遠,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
在永州期間,柳宗元共寫了《始得西山宴游記》《鈷潭記》《鈷潭
3、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八篇知名山水游記,后人稱《永州八記》?!缎∈队洝肥恰队乐莅擞洝返牡谒钠?,描述了一個清幽寧靜的小石潭風景。
3.關于“記”: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記敘描寫,也可以抒情議論,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它可以寫景狀物如《核舟記》,也可敘事如《桃花源記》,也可將寫景狀物與議論抒情結合起來像《小石潭記》。
4.寓情于景:即在景色的描寫中寄托情感,作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fā)自己的感情。這樣可以避免直白的感情渲瀉,顯得委婉、含蓄。
【自主學習】
一、初讀、整體感知
4、
(1) 讀準下列字詞
為坻 為嶼 披拂 幽邃 篁竹 參差 為嵁 悄愴 恕己 佩環(huán) 清洌 佁然 俶爾 翕忽 隸 寂寥 (2) 結合語境,解釋詞語:
①西行百二十步。(西: )②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樂: )③皆若空游無所依。(空: ) ④斗折蛇行(斗: 蛇: ) ⑤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 ) ⑥凄神寒骨。(凄: 寒: )(3)一詞多義
以:①全石以為底( )②卷石底以出( )
5、③以其境過清( )
為:①全石以為底( ) ②為坻,為嶼,為堪,為巖( )
清:①水尤清冽( ) ②以其境過清( )
可:①潭中魚可百許頭( ) ②不可知其源( )
差:①參差披拂( ) ②其岸勢犬牙差互( )
(4) 重點句翻譯
①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②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③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二、朗讀課文,
6、標記段落序號,整體感知文章
1. 文章按什么順序寫的?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點?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據(jù)課文段落,分析各段依次寫了哪些景物?
第一段描寫了 空竹 、 水聲 、小潭 以及潭邊的 翠蔓 。
第二段描寫了 潭水 和 游魚 。表現(xiàn)潭水 清澈 的特點。
第三段描寫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的 曲折蜿蜒
7、 岸勢的 參差不齊 來寫。
第四段描寫了小石潭中 幽深冷寂 的氣氛。第五段記錄同游者,是__游記__常用的一種格式。
【合作探究】
三、按提示寫出相應語句并加以積累。
(1)文中寫水聲清脆悅耳的語句: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
(2)文中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魚可百許頭……影布石上。
(3)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4)描寫溪流曲折悠遠的語句:第三段
(5)作者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語句:隔竹篁,聞水聲,伐竹取道,下見小譚。
(6)小石潭的全貌語句: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8、 (7)描寫潭上景物的語句: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四、小組內合作探討。
1.第一自然段依次描寫了哪些景物?作者寫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jīng)過,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
小石潭得名的根據(j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本段寫景用了什么寫法?
明確:①寫了篁竹、水聲、小潭和潭邊的青樹、藤蔓。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了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jīng)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于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huán)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
②“全石以為底”
③用的是先聞其聲,后見其形,“移步換景”的寫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點
9、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風景影片。
板書:見小石潭:隔、聞、伐、取、見………移步換景
2.第二自然段寫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寫法? 潭水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描寫了潭水、游魚,用的是定點特寫鏡頭。
明確:清澄。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
10、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里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面描寫。
明確:作者采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動的畫面,再加上擬人化的手法。先寫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佁然”就是呆呆的樣子。潭底石頭上印著清晰的魚影兒,這是靜止的畫面;忽然,一些魚飛快地竄往遠處,一會兒游到這兒,一會兒游到那兒,非?;钴S,這是活動的畫面。這些魚兒,又好像跟游人同樣的快樂,這是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
11、
板書:
潭中景物…………………………………定點特寫鏡頭
潭水:清澄,側面描寫 游魚:動靜結合 擬人手法
3.第三自然段描寫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描寫?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如何理解小溪的“明滅可見”?
明確: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和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小溪,就溪身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這里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明確:因為小溪是那樣曲折,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吹靡姷囊欢嗡娣从?/p>
12、著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板書:
小潭源流…………………………………形象比喻
溪身:曲折蜿蜒 岸勢:參差不齊
4. 第四自然段寫作者在潭上所見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明確: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結合起來,寫出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這是作者被排擠、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封建社會中進
13、步文人的憤懣心情。
板書: 潭中氣氛:幽深冷寂……………………寓情(憤懣)于景(小石潭)
5.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潭中氣氛:幽深冷寂(孤凄悲涼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中考演練】
1.“若似如”都可以用來打比方,但有時又不一定是,試分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 A B是C不是)
A. 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
14、 B. 皆若空游無所依。 C. 似與游者相樂。
2.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 D )
A.深秋時節(jié)出游,天氣涼了。 B.游的時間長了,接近黃昏,有了寒氣。
C.小石潭四周沒有多少游人,潭水很深 。 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
3.文中與“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
__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
4.你已經(jīng)學過不少描寫景物的古代詩文,試著把其中描寫上水的名句摘錄下來,任選一兩則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