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心理學》全真模擬試卷(一)及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心理學》全真模擬試卷(一)及答案(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14年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心理學》全真模擬試卷(一)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 傳統教育學的創(chuàng)始者是( )
A.杜威 B.孔子 C.夸美紐斯 D.赫爾巴特
2. 教育科學體系中的基礎學科是( )
A.心理學 B.教育哲學 C.教育學 D.教育經濟學
3. 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起( )
A.促進作用 B.制約作用 C.決定作用 D.促進或延緩作用
4. 人的發(fā)展主要是指人的( )
A.智力發(fā)展 B.知識的增長 C.身心發(fā)展 D.體質的增強
5.
2、 劃分課的類型的依據是( )
A.課的任務 B.課的內容 C.課的方法 D.課的活動形式
6. 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 )
A.個別教學 B.分組教學 C.模擬教學 D.課堂教學
7. 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是( )
A.道德認識 B.活動和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8. 班主任在組織班級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決定作用 B.領導作用 C.紐帶和橋梁作用 D.核心作用
9. 課外校外教育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 )
A.延伸 B.必要補充 C.發(fā)展 D.改革形式
10. 學生的主體性最主要地體現在( )
A.自覺性 B.獨立性 C.創(chuàng)造性 D.能動性
二、填空
3、題(本大題共9個小題,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_____ )
11. 教育學是研究 ______ 揭示 ______ 的一門社會科學。
12. 歐洲封建社會里,曾出現過 ______ 教育和----教育兩種有代表性的教育體系。
13. 造成人片面發(fā)展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惟一途徑是 ______ 。
14. 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_____ 教育和 _____ 教育四個基本方面。
15. 教師的根本任務是----;班主任的基本任務是 ______ 。
16. 教學過程實質上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 ______ 的特殊 __
4、____ 過程和發(fā)展過程。
17. 循序漸進教學原則中的“進”是指:① 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
18. 課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點是 ______ 、______ 和實踐性。
19. 班主任工作計劃一般分為 ______ 計劃和 ______ 計劃。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20. 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21. 德育為什么把說服教育作為主要方法?
22. 教育目的有何重大意義?
23. 如何正確理解教師勞動手段的主體性?
四、論述題(本題滿分13分)
24. 論述教育的相對獨立性的表現。
心理學部分
5、
五、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25. 在心理科學體系中,基礎學科是( )
A.實驗心理學 B.普通心理學
C.發(fā)展心理學 D.生理心理學
26. 科學的反射觀念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學家建立的?( )
A.笛卡爾 B.謝切諾夫 C.巴甫洛夫 D.韋克斯勒
27. 感性材料是想像活動進行的( )
A.原因 B.動力 C.基礎 D.目標
28. 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要經歷四個階段,下列哪一項是其關鍵的階段( )
A.提出問題 B.明確問題 C.提出假設 D.檢驗假設
29
6、. 行為主義療法常用下列哪項心理治療法( )
A.疏導宣泄 B.當事人中心
C.自由聯想 D.系統脫敏
30. 有的青少年抽煙、喝酒,打扮怪異,以此顯示自己的( )
A.獨立性 B.自我認識 C.自尊 D.對抗性
31. 能力形成與發(fā)展的物質基礎是( )
A.遺傳素質 B.早期營養(yǎng) C.環(huán)境 D.實踐活動
32. 盲人可以借助自己的觸摸覺來代替自己的視覺,這是感覺的( )
A.補償 B.相互作用 C.對比 D.適應
33. 注意的兩種最基本的特性是( )
A.指向性與選擇性 B.指向性與集中性
C.指向性與分散性 D.集中性與緊張性
34. 直接表現為對事物的傾心和迷戀
7、是( )
A.需要 B.目的 C.動機 D.興趣
六、填空題(本大題共9個小題,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35. 心理學是研究 ______ 及其 ______ 的科學。
36. 認知過程是人腦對客觀事物 ______ 、______ 的反映。
37. 定勢也叫心向,是指心理活動的 ______ ,它影響著后繼的同類心理活動的 ______ 。
38. 人的性格形成的途徑有家庭、學校教育、_____ 和 _____。
39. 激情具有短暫性、_____ 和 _____ 等特點。
40. 一般能力包括 _____ 、記憶力、想像力與 _____ 能力等
8、。
41. _____ 比 _____ 更能激發(fā)學習動機,所以教學過程應從多種角度積極稱頌、表揚學生。
42. 知覺是人腦對 _____ 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 _____ 的反映。
43. 原型內化,即智力活動離開物質或物質化客體及 ______ 形式,從而轉向頭腦內部,______ 常作用于觀念對象,從而對事物的主觀表征進行加工改造,并使其發(fā)生變化。
七、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44. 意識有哪些基本特征?
45. 影響解決問題的因素有哪些?
46. 氣質和性格的關系是怎樣的?
47. 注意分配的條件是什么?
八、論述題(本題滿分13分)
48.
9、怎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參 考 答 案
一、選擇題
1-5 DCDCA 6-10 DBCBC
二、填空題
11. 教育現象,教育規(guī)律
12. 教會騎士
13. 社會分工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14. 法紀道德品質
15. 教書育人帶好班級,教好學生
16. 個體認識
17. 教學速度教學內容深度
18. 自愿性靈活性
19. 學期具體行動
三、簡答題
20. 生產力的發(fā)展推動和制約著教育的發(fā)展,而教育對生產力的發(fā)展也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這主要表現在:
(1) 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必要手段。人是生產力中最重要和最關鍵因素。通
10、過教育,可以使人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術,成為專門的人才。這些人進入生產過程之后,就能不斷地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教育把可能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
(2) 教育是科學知識技術再生產的手段??茖W技術是第—生產力。通過教育,可以使科學技術知識從原來為少數人掌握到為更多人所掌握,并且運用到生產實踐中,由此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
(3) 教育是生產新的科學知識技術的手段。教育的主要職能是傳遞人類已有的科學知識,但它也能承擔生產新的科學技術知識的任務,這在高等學校表現得尤為明顯。新的研究成果和發(fā)明一旦在生產中被應用,就能提高社會生產力。
21. 說服教育法的特點在于正面教育,
11、啟發(fā)自覺,以理服人。在德育方法體系中,說服教育法是運用最廣泛、最經常的一種基本方法。這是由于:
(1) 社會主義思想體系、政治觀點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是不能自發(fā)產生的,需要全面系統地進行教育才能獲得。
(2) 凡屬思想性質的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不能強制。
(3) 說服教育的作用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評價能力,而且還能影響學生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質的進一步完善。
可見,說服教育法對每個學生都普遍適用,在每一年齡階段都離不開,而且教育者不論采用哪一種德育方法,都要伴之以說理教育法。
22. 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人的質量規(guī)格標準,是對受教育者的一個總要求,其意義在于:
(1)
12、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發(fā)點,又是教育工作的歸宿。一切教育工作都是圍繞著教育 目的這個中心進行的。確定學習內容和組織形式,選擇教育方法,都要從教育目的出發(fā),使之符合教育目的要求。反之,教育質量的高低,教育工作是否成功,必然 要以教育目的為標準進行衡量,看教育目的實現狀況,所以,教育目的又是教育工作的歸宿。
(2) 教育目的對提高教育質量有指導意義。由于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復雜活動,周期較長, 對學生的教育工作必須有計劃和有系統地進行。因此,制定一個明確的教育目的,才能給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指出共同遵循的方向,使大家步調一致,緊密合作,保證 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這就是教育目的指導意義和導向功能。
23
13、. 主體性是教師勞動手段的重要特點,與其他勞動明顯的不同。這種主體性包含兩層意思:
(1) 教師勞動的基本手段存在于教師主體本身,即教師的知識和技能以及人格等是教師勞動的重要手段。在這里,教師本身既是勞動者又是勞動手段。
(2) 教師在使用教材、掛圖、模型等這樣一些物化的勞動工具時,必須經過一個主體化過程,將凝聚在其中的智能和情感完全轉化為教師主體的東西。
四、論述題
24. 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雖然受社會生存方式制約,但具有自己相對獨立性,具體表現在:
(1) 教育有自身的繼承關系。社會政治經濟的改變會引起教育性質和目的等方面的變化,但 不是所有方面都會改變。任何一種教育,
14、就其思想、內容、制度、方法各方面看,都是在以往各個歷史時期教育的基礎上建立起來,教育有其自身的繼承性。所繼承 的一切,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教育成果,是人類的共同財富。
(2) 教育要受其他社會意識形態(tài)影響。作為意識的教育,決定于經濟基礎,但同時又和上層建筑其他意識形態(tài)發(fā)生密切聯系,與教育相互作用。其他意識形態(tài)對教育的影響,一是表現在教育觀點上,二是反映在教育內容上。
(3) 教育與政治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性。就教育與政治經濟關系來說,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經 濟的存在。當舊的政治經濟制度滅亡之后,與其相適應的教育,并不立即消亡,仍然會存在一個相當時期。與此相反,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觀點,可能在一
15、定條件下 超越當時政治經濟的局限性而產生,表現出不平衡性。
總之,一定的教育由一定的生產方式所決定,教育的獨立性只能是相對的。我們既不可否認教育的相對獨立性,又不能把它夸大到絕對程度。
心 理 學 部 分
五、選擇題
25-29 CBCCD 30-34 AAABD
六、填空題
35. 心理現象規(guī)律
36. 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
37. 準備狀態(tài)趨向
38. 職業(yè)活動社會實踐
39. 爆發(fā)性指向性
40. 觀察力思維
41. 獎勵懲罰
42. 直接作用于整體屬性
43. 外顯借助語言
七、簡答題
44. 意識是人類特有的心理現象。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意
16、識具有自覺地目的性。表現為行動之前具有預見性、計劃性和目的性。
(2) 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表現為人類不斷地積極地認識世界,并且改造著世界。
(3) 意識具有社會歷史制約性。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意識的內容、特點和發(fā)展水平不同。
(4) 意識是人類兩種信號系統的協同活動。
45. (1) 問題情境與問題表達方式。
(2) 聯想與原型啟發(fā)。
(3) 定勢的影響
(4) 遷移的作用
(5) 情緒與動機的影響
(6) 個性因素的作用
46. 氣質與性格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二者均屬于比較穩(wěn)定的個性心理范疇,是在統一的人的實踐活動中發(fā)展起來的。二者互相滲透,又彼此制約。
一方面,氣質
17、是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并影響著性格的動態(tài)表現形式,以及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速度;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蓋或改造氣質的某些特征。
具有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可以形成同一性格特征;同一氣質類型的人也可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氣質與性格的區(qū)別表現在:
(1) 氣質與性格的概念本質不同。
(2) 氣質受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影響,反映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性格受社會生活條件制約。
(3) 氣質沒有好壞之分,不是衡量人的社會價值的標準;性格有好壞之分,是衡量人的品性以及社會價值地位的主要指標。
(4) 氣質的可塑性較小,變化較慢;性格的可塑性較大,變化較快。
(5) 不同年齡階段,氣質和性格在個性
18、結構中的作用不同。
47. (1) 在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中,只能有一種是生疏的。
(2) 幾種同時進行的活動,應形成動作反映系統。
八、論述題
48. (1) 加強科學的思維方法論的訓練。辯證唯物主義要求人們的思維必須從客觀實際情況出發(fā),按照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思考問題,它為思維活動指明了方向,它是正確的思維路線,是科學的思維方法和世界觀。它要求人們學會全面地、發(fā)展地、實事求是地看待問題。
(2) 運用啟發(fā)式教學,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啟發(fā)式教學能調動學生思維活動的 積極性與自覺性,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積極主動地探索過程,即使學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識,還培養(yǎng)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在
19、學生解決問題的適當時機予以提示, 通過作業(yè)的回答,或教學中新舊知識的聯系,來啟發(fā)學生思路。
(3) 加強言語訓練。思維邏輯是評價人思維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教學中教師要加強教學語言修養(yǎng)和學生的語言修養(yǎng)。語言要有邏輯性和系統性,要完整、清晰、簡練。
(4) 發(fā)揮定勢的積極作用。在同樣條件下,定勢會使人順利、快速地解決問題。但是也要善于變通,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5) 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品質。實踐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最重要途徑之一。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通過實際培養(yǎng)思維的批判性、靈活性、獨立性品質。
(6) 加強創(chuàng)造性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① 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動機。
② 發(fā)散思維與集中思維有機地結合。
③ 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的直覺思維。
④ 促進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