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 第三章 牛頓運動定律 課時分層作業(yè) 九 3.3 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yīng)用.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全國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 第三章 牛頓運動定律 課時分層作業(yè) 九 3.3 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yīng)用.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課時分層作業(yè) 九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yīng)用
(45分鐘 100分)
【基礎(chǔ)達標題組】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6分,共60分。1~6題為單選題,7~10題為多選題)
1.圖甲是某人站在力傳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動作的示意圖,中間的點表示人的重心。圖乙是根據(jù)傳感器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畫出的力—時間圖線。兩圖中a~g各點均對應(yīng),其中有幾個點在圖甲中沒有畫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據(jù)圖象分析可得 ( )
A.人的重力為1 500 N
B.c點位置人處于超重狀態(tài)
C.e點位置人處于失重狀態(tài)
D.d點的加速度小于f點的加速度
【解析】選B。由圖可知人的重力為500 N,故A錯誤;c點位置人的支持力750 N>500 N,處于超重狀態(tài),故B正確;e點位置人的支持力650 N>500 N,處于超重狀態(tài),故C錯誤;d點的加速度為20 m/s2大于f點的加速度為10 m/s2,故D錯誤。
2.如圖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塊以加速度a沿斜面勻加速下滑,若在物塊上再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恒力F,則 ( )
A.物塊可能勻速下滑
B.物塊仍以加速度a勻加速下滑
C.物塊將以大于a的加速度勻加速下滑
D.物塊將以小于a的加速度勻加速下滑
【解析】選C。對物塊進行受力分析,設(shè)斜面的角度為θ,可列方程mgsin θ
-μmgcos θ=ma,sin θ-μcos θ=,當加上力F后,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F)sin θ-μ(mg+F)cos θ=ma1,即mgsin θ-μmgcos θ+Fsin θ-
μFcos θ=ma1,ma+Fsin θ-μFcos θ=ma1,Fsin θ-μFcos θ=F(sin θ-
μcos θ)=,大于零,代入上式知,a1大于a。物塊將以大于a的加速度勻加速下滑。只有C項正確。
3.應(yīng)用物理知識分析生活中的常見現(xiàn)象,可以使物理學(xué)習(xí)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體,由靜止開始豎直向上運動,直至將物體拋出。對此現(xiàn)象分析正確的是 ( )
A.受托物體向上運動的過程中,物體始終處于超重狀態(tài)
B.受托物體向上運動的過程中,物體始終處于失重狀態(tài)
C.在物體離開手的瞬間,物體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在物體離開手的瞬間,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解析】選D。物體在手掌的推力作用下,由靜止豎直向上加速時,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當物體離開手的瞬間,只受重力作用,物體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故A、B、C錯誤;物體離開手的前一時刻,手與物體具有相同的速度,物體離開手的下一時刻,手的速度小于物體的速度,即在物體離開手的瞬間這段相同的時間內(nèi),手的速度變化量大于物體的速度變化量,故手的加速度大于物體的加速度,也就是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故D正確。
4.(2018煙臺模擬)如圖所示,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質(zhì)量為M,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兩底角中其中一個角的角度為α(α>45)。三棱柱的兩傾斜面光滑,上面分別放有質(zhì)量為m1和m2的兩物體,兩物體間通過一根跨過定滑輪的細繩相連接,定滑輪固定在三棱柱的頂端,若三棱柱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計滑輪與繩以及滑輪與輪軸之間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將m1和m2同時由靜止釋放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m1=m2,則兩物體可靜止在斜面上
B.若m1=m2tanα,則兩物體可靜止在斜面上
C.若m1=m2,則三棱柱對地面的壓力小于(M+m1+m2)g
D.若m1=m2,則三棱柱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零
【解析】選C。若m1=m2,m2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為m2gsin(90-α),m1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為m1gsin α,由于α>45,則m2gsin(90-α)
0,C正確,D錯誤。
5.(2018山師附中模擬)如圖所示,在光滑平面上有一靜止小車,小車上靜止地放置著一小物塊,物塊和小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3,用水平恒力F拉動小車,物塊的加速度為a1,小車的加速度為a2。當水平恒力F取不同值時,a1與a2的值可能為(當?shù)刂亓铀俣萭取10 m/s2) ( )
A.a1=2 m/s2,a2=3 m/s2
B.a1=3 m/s2,a2=2 m/s2
C.a1=5 m/s2,a2=3 m/s2
D.a1=3 m/s2,a2=5 m/s2
【解析】選D。當物塊與小車間的靜摩擦力小于μmg時,物塊與小車一起運動,且加速度相等,最大共同加速度為amax=μg=3 m/s2,故A、B錯誤;當F>μ(M+m)g時,小車的加速度大于物塊的加速度,此時物塊與小車發(fā)生相對運動,此時物塊的加速度最大,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1==μg=3 m/s2,小車的加速度a2>3 m/s2,故C錯誤,D正確。
【加固訓(xùn)練】
如圖所示,A、B兩物塊疊放在一起,放在光滑地面上,已知A、B物塊的質(zhì)量分別為M、m,物塊間粗糙。現(xiàn)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1、F2先后分別作用在A、B物塊上,物塊A、B均不發(fā)生相對運動,則F1、F2的最大值之比為 ( )
A.1∶1 B.M∶m
C.m∶M D.m∶(m+M)
【解析】選B。F1作用在A物塊上,由牛頓第二定律,F1=(M+m)a1。設(shè)A、B物塊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f,對B物塊,則有Ff=ma1。F2作用在B物塊上,由牛頓第二定律,F2=(M+m)a2。對A物塊,則有Ff=Ma2,聯(lián)立解得:F1、F2的最大值之比為F1∶F2=M∶m,選項B正確。
6.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彈簧的一端系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傾角為37的光滑斜面體頂端,彈簧與斜面平行,在斜面體以大小為g的加速度水平向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小球始終相對于斜面靜止。已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則該過程中彈簧的形變量為(已知:sin 37=0.6,cos 37=0.8) ( )
A. B. C. D.
【解析】選A。假設(shè)小球只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且和斜面一起以加速度a0向左勻加速運動,則a0=gtan 37v0時,物體一定向右一直做勻加速運動滑過B點,用時一定小于t0
【解析】選A、C。傳送帶靜止時,物體滑上傳送帶后受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μmg,設(shè)到達B點的速度為vB。由-=2(-μg)L可得:vB=,若傳送帶逆時針運行,物體仍受向左的摩擦力μmg,同樣由上式分析,一定能勻減速至右端,速度為vB,用時也一定仍為t0,故選項A對,而B錯;若傳送帶順時針方向運行,當其運行速率(保持不變)v=v0時,物體將不受摩擦力的作用,一直做勻速運動滑至B端,因為勻速通過,故用時一定小于t0,故選項C對;當其運行速率(保持不變)v>v0時,開始物體受到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做加速運動,運動有兩種可能:若物體加速到速度v還未到達B端時,則先勻加速運動后勻速運動,若物體速度一直未加速到v時,則一直做勻加速運動,故選項D錯。
9.如圖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長木板B,其上疊放木塊A,假定木板與地面之間、木塊和木板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都和滑動摩擦力相等,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B,A、B的加速度與F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A的質(zhì)量為0.5 kg
B.B的質(zhì)量為1.5 kg
C.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
D.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4
【解析】選A、C、D。由圖可知,二者開始時相對地面靜止,當拉力為3 N時開始相對地面滑動;故B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3 N;當拉力為9 N時,AB相對滑動,此時A的加速度為4 m/s2;當拉力為13 N時,B的加速度為8 m/s2;對A分析可知,μ1g=4 m/s2;解得: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0.4;對B分析可知,13 N-3 N-μ1mAg=mB8 m/s2
對整體有:9 N-3 N=(mA+mB)4 m/s2
聯(lián)立解得:mA=0.5 kg;mB=1 kg;
則由μ2(mA+mB)g=3 N解得,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0.2;故A、C、D正確,B錯誤。
10.(2015海南高考)如圖,升降機內(nèi)有一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物塊。開始時,升降機做勻速運動,物塊相對于斜面勻速下滑。當升降機加速上升時 ( )
A.物塊與斜面間的摩擦力減小
B.物塊與斜面間的正壓力增大
C.物塊相對于斜面減速下滑
D.物塊相對于斜面勻速下滑
【解析】選B、D。當升降機加速上升時,物塊有豎直向上的加速度,處于超重狀態(tài),物塊與斜面間的正壓力增大,根據(jù)滑動摩擦力公式Ff=μFN可知接觸面間的正壓力增大,物塊與斜面間的摩擦力增大,故A錯誤,B正確;設(shè)斜面的傾角為θ,物塊的質(zhì)量為m,當勻速運動時有mgsinθ=μmgcosθ,即sinθ=μcosθ。假設(shè)升降機以加速度a向上運動時,把a分解為垂直斜面方向與沿斜面方向,兩個分量acosθ、asinθ。垂直斜面方向上,物塊與斜面相對靜止,對物塊分析,壓力FN=m(g+a)cosθ,Ff=μm(g+a)cosθ,因為sinθ=μcosθ,所以m(g+a)sinθ
=μm(g+a)cosθ,即在沿斜面方向物塊的加速度為asinθ,所以物塊的加速度也為a,故物塊相對于斜面勻速下滑,C錯誤,D正確。故選B、D。
二、計算題(15分。需寫出規(guī)范的解題步驟)
11.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與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運動。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求:
(1)若物體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始終沿水平面向右運動且不脫離地面,拉力F的大小范圍。
(2)已知m=10 kg,μ=0.5,g=10 m/s2,若F的方向可以改變,求使物體以恒定加速度a=5 m/s2 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拉力F的最小值。
【解析】(1)要使物體運動時不離開地面,
應(yīng)有:Fsinθ≤mg
要使物體能一直向右運動,
應(yīng)有:Fcosθ≥μ(mg-Fsinθ)
聯(lián)立解得:≤F≤
(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Fcosθ-μ(mg-Fsinθ)=ma
解得:F=
上式變形得F=
其中α=arcsin
當sin(θ+α)=1時,F有最小值
解得:Fmin=
代入相關(guān)數(shù)據(jù)解得:Fmin=40 N
答案:(1)≤F≤
(2)40 N
【總結(jié)提升】解臨界極值問題的三種常用方法
(1)極限法:把物理問題(或過程)推向極端,從而使臨界現(xiàn)象(或狀態(tài))暴露出來,以達到正確解決問題的目的。
(2)假設(shè)法:臨界問題存在多種可能,特別是非此即彼兩種可能時,或變化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臨界條件,也可能不出現(xiàn)臨界條件時,往往用假設(shè)法解決問題。
(3)數(shù)學(xué)方法:將物理過程轉(zhuǎn)化為數(shù)學(xué)表達式,根據(jù)數(shù)學(xué)表達式解出臨界條件。
【能力拔高題組】
1.(8分)(多選)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足夠長的光滑斜面,斜面頂端有一理想定滑輪,一輕繩跨過滑輪,繩兩端分別連接小物塊A和B。保持A的質(zhì)量不變,改變B的質(zhì)量m,當B的質(zhì)量連續(xù)改變時,得到A的加速度a隨B的質(zhì)量m變化的圖線如圖乙所示。設(shè)加速度沿斜面向上的方向為正方向,空氣阻力不計,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斜面的傾角為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若θ已知,可求出A的質(zhì)量
B.若θ未知,可求出圖乙中a1的值
C.若θ已知,可求出圖乙中a2的值
D.若θ已知,可求出圖乙中m0的值
【解題指導(dǎo)】(1)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的表達式。
(2)利用好乙圖中三個點:m=0時,m=m0時,m>>mA時。
【解析】選B、C。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mg-mAgsin θ=(m+mA)a,解得加速度a=,當m=0時,得a2=gsin θ,故C正確;當m?mA時a1=g,故B正確;無法求出A的質(zhì)量,故A錯誤;當加速度a=0時,可知m0=mAsin θ,無法求出m0的值,故D錯誤。
2.(17分)傳送帶以穩(wěn)定的速度v=6 m/s順時針轉(zhuǎn)動,傳送帶與水平面的夾角θ=37,現(xiàn)在將一質(zhì)量m=2 kg的物體(可以看作質(zhì)點)放在其底端,傳送帶頂端平臺上的人通過輕繩以恒定的拉力F=20 N拉物體,經(jīng)過一段時間物體被拉到斜面頂端的平臺上,如圖所示,已知傳送帶底端與頂端的豎直高度H=6 m,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5,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取
10 m/s2,sin 37=0.6,cos 37=0.8)
(1)求物體從底端運動到頂端所用時間。
(2)若物體與傳送帶達到速度相等的瞬間,突然撤去拉力,物體還需要多長時間離開傳送帶?
【解析】(1)物體開始運動時的加速度為a1則:
F+μmg cos 37-mgsin 37=m a1
解得:a1=6 m/s2
物體達到和傳送帶速度相等歷時t1,根據(jù)運動學(xué)公式,有:v=a1 t1,故 t1=1 s
s=t1=1 m=3 m
然后對物體受力分析:
F-μmgcos37-mgsin37=ma2
解得:a2=2 m/s2
再經(jīng)t2到達頂端,則:
-s=v t2+a2
解得:t2=1 s或者t2=-7 s(舍去)
所以物體到達頂端共歷時
t=t1+t2=2 s。
(2)當撤去拉力時,對物體受力分析得:
mgsin 37-μmg cos 37=ma3
a3=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故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經(jīng)時間t3速度減到0,物體上升的距離為:s2=t3
根據(jù)速度—時間關(guān)系公式:a3 t3=v
解得:t3= s
s2=4.5 m,故物體沒有上升到頂端,從而沿斜面下滑到底端離開傳送帶
設(shè)從速度為0滑回底端的時間為t4則:
a3 =s+s2,解得:t4= s。
所以物體還需要 s離開傳送帶。
答案:(1)2 s (2) s
【加固訓(xùn)練】
如圖所示,質(zhì)量M=1 kg的木板靜置于傾角θ=37、足夠長的固定光滑斜面底端。質(zhì)量m=1 kg的小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以初速度v0=4 m/s從木板的下端沖上木板,同時在木板上端施加一個沿斜面向上的F=3.2 N的恒力。若小物塊恰好不從木板的上端滑下,求木板的長度l為多少?已知小物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解析】由題意,小物塊向上做勻減速運動,木板向上做勻加速運動,當小物塊運動到木板的上端時,恰好和木板共速。
設(shè)小物塊的加速度為a,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gsin θ+μmgcos θ=ma,
設(shè)木板的加速度為a′,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μmgcos θ-Mgsin θ=Ma′,
設(shè)二者共速的速度為v,經(jīng)歷的時間為t,由運動學(xué)公式得
v=v0-at,v=a′t;
小物塊的位移為x,木板的位移為x′,由運動學(xué)公式得,
x=v0t-at2,x′=a′t2;
小物塊恰好不從木板上端滑下,
有x-x′=l,
聯(lián)立解得l=0.5 m。
答案:0.5 m
鏈接地址:http://weibangfood.com.cn/p-392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