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梨園春秋》學案(一)岳麓版必修3

上傳人:新**** 文檔編號:44697613 上傳時間:2021-12-05 格式:DOCX 頁數:4 大小:34.46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高中歷史《梨園春秋》學案(一)岳麓版必修3_第1頁
第1頁 / 共4頁
高中歷史《梨園春秋》學案(一)岳麓版必修3_第2頁
第2頁 / 共4頁
高中歷史《梨園春秋》學案(一)岳麓版必修3_第3頁
第3頁 / 共4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高中歷史《梨園春秋》學案(一)岳麓版必修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歷史《梨園春秋》學案(一)岳麓版必修3(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 10 課 梨園春秋 【課時安排】 1 課時 【學習目標】 了解京劇等劇種產生和發(fā)展的歷程,說明其藝術成就。 【重、難點】 重點:元雜劇、京劇的形成。 難點:中國古代戲曲的起源。 A 級【基礎梳理】 (一)、戲曲的起源: 1、背景:中國古代的戲曲起源于祈獲豐收和狩獵勝利的 ,這種帶有巫術色彩的儀式 活動被后人稱為 ,其中便蘊含著戲曲的萌芽。 【知識鏈接】 “儺 ”是什么? “儺 ”,見鬼驚詞。(即見到鬼發(fā)出的驚呼聲。 —— 《說文解字》 “儺 ”是上古先民以驅 “儺 ”產生的背景 在原始

2、社會, 人們把疾病死亡等各種可怕的事情都歸結為 “鬼 ”或 “怪 ”作祟。為 辟邪消災,他們帶起相貌兇惡的面具,口中高呼 “儺儺 ”之聲,以驚嚇、驅逐惡魔。這種帶有巫術 色彩的儀式活動被后人稱為 “儺 ”。 儺儀與儺戲 儺儀,古時臘月驅逐疫鬼的儀式。儺戲,戲曲的一種類別。流行于湘、鄂、贛、桂等省、區(qū)。由 驅鬼逐疫的儺舞發(fā)展而成。 演出時多帶面具, 故又名 “師公臉殼戲 ”。表演動作一般都較簡單原始。 音樂大多以鑼鼓伴奏,人聲幫和,故有的地方又稱 “和合腔 ”。古時舉行儺儀往往載歌載舞,其中 便蘊涵著古代戲曲的萌芽。儺戲是我國最古老的戲劇源頭之一。

3、 2、發(fā)展歷程:①春秋戰(zhàn)國以后的 具有更多的戲曲元素。 ②唐代宮廷中出現(xiàn)了設有教練歌舞藝人的專門場所 ,表演的歌舞戲有一定 【知識鏈接】梨園與梨園弟子 “梨園 ”創(chuàng)立于唐代,是唐代音樂機構之一。梨園是唐玄宗時教練宮廷歌舞藝人的地方,在長安 光化門外禁苑中。 《唐會要》載: “ 開元二年,上以天下無事,聽政之暇,于梨園自教法曲,必 盡其妙,謂之 ‘皇帝梨園弟子 ’?!边@里的 “上 ”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他精通音律,喜好歌曲,設梨園 親自教樂工、宮女演習音樂舞蹈。后來,沿用梨園為戲院或戲曲界的別稱。梨園弟子,也稱梨園 子弟,指戲曲演員。位于陜西臨潼

4、華清池的梨園,是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華清宮內教習梨園弟子演 練歌舞的場所?,F(xiàn)今在其遺址 上,建起了一座集文博、歌舞、茶藝、沐浴于一體的文化博覽和旅游娛樂的綜合性建筑。 3、宋代,出現(xiàn)了專門的娛樂場所 ,兩宋之際,在浙江溫州一代流行起一種戲曲稱 。它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演出完整的故事,形成完備的戲曲形式。 【知識鏈接】 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馀座。內中瓦  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自丁先現(xiàn)、王團子、張七圣輩,后來多有人于此作場。瓦中多有貨藥、賣卦、喝故衣、探搏、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終日居

5、此,不覺抵暮。 —— 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南戲亦稱 “戲文 ”。原為宋代流行于南方,用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南宋時又稱 “溫州雜劇 ”。元滅 南宋后,漸以南戲稱之。為中國戲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南戲主要在民間流行,一般由民間藝 人或者下層知識分子創(chuàng)作,劇目多表現(xiàn)民間故事,表達了勞動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對明清兩代的 戲曲影響頗大。 (二)、元雜劇與昆曲 1、元雜劇的出現(xiàn), 標志著中國古代戲曲的 代。它將 等 多種表演形式結合起來,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配合。用演員 來表現(xiàn)劇中時空 場景更替的手法,形成了中國

6、戲曲 的特殊傳統(tǒng)。元雜劇的奠 基 者 是 。 其 代 表 作 為 。 也 是 一 位 著 名 的 雜 劇 作 家 , 是其最有影響力的作品。 2、昆曲: ,是昆曲藝術的鼎盛時期。該藝術興起于江南昆山,文詞典雅華麗, 寓意深刻,發(fā)音吐字講究格律板眼,昆曲的表演以 為主要特色,將柔曼的舞姿融入 婉轉優(yōu)雅的唱腔中, 給觀眾以極大的 享受。代表作品是湯顯祖的 。 明中后期,熔 為一爐的昆曲風靡大江南北,發(fā)展成為全國性 劇種,對 眾多劇種的形成和發(fā)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稱為 “ ” 。

7、 (三)“國粹”京劇: 1、京劇產生的背景: ( 1)外部因素:明清時期, 成為休閑文化一大中心。 ( 2)內部因素: 進京。清乾隆年間,徽戲劇團 班等四大徽班相繼到京 城獻藝,他們兼融并蓄,融會貫通,吸收了湖北 等劇種的腔 調和表演形式,字韻上也受京城文化的熏陶浸染,更加規(guī)范考究,經過不斷融合吸收,在北京形 成了新的劇種 ---京劇。 2、京劇的四大行當: 3、京劇的表演藝術手段: 4、京劇的演奏器樂: 等管弦控制節(jié)奏 5、影響:京劇將獨具特色的

8、中國戲曲推向一個新的高峰,被譽為“ ”,在人類文化藝術 的殿堂上放射出奇光異彩。 B 級 【自主探究】京劇為何稱為國粹? C 級 【能力提升】 1、法國歷史學家雅克 勒高夫在《新史學》中稱: “歷史不僅是政治史、軍事史和外交史、而 且還是經濟史、 人口史、技術史和習俗史; 不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歷史, 而且還是所有人的歷史。 ”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東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貨藥、賣卦、喝故衣、探搏、飲食、剃剪、紙 畫、令曲之類。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二 材料

9、二 梨園演戲,??兩淮鹽務中尤為絕出。例蓄花、雅兩部、以備演唱,雅部即昆腔,花 部為京腔、秦腔、戈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簧調、統(tǒng)謂之亂彈班。 ——(清)錢泳《履園叢話》卷十二 材料三 金閶 (今蘇州城西南 )商賈云集,宴會無時,戲館數十處,每日演劇。 ——(清)顧公燮《消夏閑記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鄰里聚談,父誡其子,兄勉其弟,多舉戲曲上之言詞事實,以為資料,與 文人學子引證格言、歷史無異。 ——高勞《東方雜志農村之娛樂》卷十四 請回答: (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 ,它指的是什么?( 2 分) ( 2

10、)依據材料一、二、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戲曲發(fā)展的主要原因。 (3 分) ( 3)材料二中的“花、雅兩部”不斷融合兼收,最終導致哪一劇種的形成?依據材料三、四概括戲曲的主要社會功能。 (3 分) ( 4)在新史學理念的影響下,商人、戲曲及民間生活進入史學家的視野,這表明史學研究出現(xiàn)了怎樣的變化? D 級【遷移演練】 1、中國古代戲曲成熟的標志是 A .儺戲的形成 B .南戲的流行 C.元雜劇的興起 D.京劇的形成 2、京劇的形成得益于四大徽班進京,這一京劇形成過程中的大事發(fā)生于 A .康熙年間 B.乾隆年間 C.道光年間 D. 同治

11、年間 3、徽劇與漢劇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它民間曲調的唱腔 .劇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 個新劇種 A. 儺戲 B. 元雜劇 C.京劇 D. 粵劇 4、下列圖片反映了我國戲劇發(fā)展的歷程,其中包括我國戲劇發(fā)展的起源和成熟的標志,它們分別是( )  ①儺儀中使用的面具 ②元雜劇壁畫 ③京劇《玉堂春》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②① 5、京劇中行當分為四大類:生、旦、凈、丑,角色歸類的標準是 ( ) A. 依據各劇種流傳的習慣 B.依照人物的年齡、性別、身份和性格 C.依據儒家傳統(tǒng)道德的標準 D. 依照劇情的要求不斷變化 6、下列關于京劇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 .京劇的形成是幾代藝術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B .同治、光緒年間是京劇的一個繁盛期 C. 京劇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古代戲曲的成熟 D.京劇在我國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 7、( 2008 年廣東文基 20) 京劇的“京”指的是下列哪個朝代的都城( ) A.漢 B .唐 C.宋 D.清 8、下列對京劇形成的背景理解不正確的是( ) A .北京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B.統(tǒng)治者的重視 C .徽調與昆曲的融合 D .民間藝人的努力【本課小結】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