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土情結》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鄉(xiāng)土情結》教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鄉(xiāng)土情結》教案
一、教材分析:
《鄉(xiāng)土情結》是柯靈為紀念《香港文學》創(chuàng)刊七周年而作的散文。作品以故園之思為線索,由“小家”
到“大家”,由“離家”到“歸家”,將鄉(xiāng)土情升華為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這是一篇充滿著感情,蘊含著
理性的散文,它聲情并茂,立意高遠,從一個古老而又現實的話題中,破譯出了炎黃子孫們的故園情結、
鄉(xiāng)土情結和民族情結,詮釋出了中國人特有的心理感悟和價值取向,讓讀者心為之動,情為之搖。現代散
文大家中,有人擅長描繪自然景物之美,有人擅長景物之中寄寓感情,也有人擅長敘事之中說理,并形成
了自己的風格??蚂`先生的《鄉(xiāng)土情結》則是亦情亦理,情與理有機融合,和諧而統(tǒng)一。從哲
2、學意義上說,
情是人內心感受的外在表現,理是事物運動遵循的法則,也就是一般規(guī)律?!多l(xiāng)土情結》所表現的是人的
思鄉(xiāng)懷舊,依戀鄉(xiāng)土,將生命植根于鄉(xiāng)土的殷殷之情。在作者眼里,故鄉(xiāng)的那方土地總是讓人那樣地“魂
牽夢縈”,那樣地依賴和守望?!多l(xiāng)土情結》中的物象是具有特定意義的,它契合著文章表達鄉(xiāng)土之情、鄉(xiāng)
土之思的需要。文章巧妙運用古典詩文,展示中華民族特有的心理特質,構成了《鄉(xiāng)土情結》表現藝術的
又一個性特色。恰如其分地運用古詩文,烘托渲染情境、意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既是文章表達的手段,
更是作家古文學養(yǎng)的體現。
二:教學目標:
三維目標:(一)知識與技能
1 .體會作者為鄉(xiāng)土情結
3、賦予的時代內涵,了解本文大量引用詩文的意圖。
2 .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3 .進一步感悟散文的抒情氣息。
(二)過程與方法
1 .深入朗讀體會。
2 .研究性學習,探討本文大量引用古詩文的意圖及作用。
3 .探討閱讀散文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體會鄉(xiāng)土情結的時代內涵,培養(yǎng)愛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教學難點:探討本文大量引用古詩文的意圖及作用。
三、教學方法:研讀法:自主學習,反復研讀,思考探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請問同學們一個
4、問題:“情結”一詞如何解釋?哪位同學給大家做個解釋?(提問一至三名學生)
明確:心中的感情糾葛;深藏心底的感情。
可見,“情結”是一種感情。那么今天我們就學習一位世紀文化老人對故鄉(xiāng)的“情結”——《鄉(xiāng)土情
結》。這位世紀文化老人是柯靈,我們熟悉一下作者。
2、補充介紹作者:柯靈(1909—2000),原名高季琳,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作家。建國前的主要作
品有兒童詩歌《月亮姑娘》、童話《蝴蝶的故事》、短篇小說《掠影集》等。建國后的主要著作有雜文和散
文選集《遙夜集》,短篇小說集《同伴》、散文集《暖流》,電影文學劇本:《腐蝕》、《不夜城》,根據夏衍
的劇本改編的《秋瑾傳》等。我們今天要
5、學習的《鄉(xiāng)土情結》選自《中國當代散文經典》。
(二)檢查預習:
1、讓學生先交流預習感受及見解,重點是“導學案”上的內容,然后教師分別讓多名學生說說自己預習
的情況。
(三)互動探究、精講點撥:
1、總體把握文本:在第一次閱讀的基礎上迅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應該劃分為幾個部分,并總結各個部
分的大意。(提問三個到四個同學)
明確:全文共七段,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話題,說明什么是“鄉(xiāng)土情結”。
第二部分(第2—6段):按人生成長的時間順序寫鄉(xiāng)土情結的形成、發(fā)展、表現及升華。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2段):從人的成長角度寫鄉(xiāng)土情結的由來。(形成)
第二層(第
6、3—5段):敘述人們離家的幾種情形,并說明鄉(xiāng)土情結每個人都會有,但是它往往在人遠
離故鄉(xiāng)時表現得最為強烈。(發(fā)展)
第三層(第6段):安土重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表現及升華)
第三部分(第7段):歸結全文,點明主旨,升華主題。一方面,作者強調鄉(xiāng)土之戀不會消失;另一方
面,又鼓勵在祖國強盛的時代應有大展宏圖的志向,極富時代氣息。
2、思考探究:
⑴古人講詩有“詩眼”,文有“文眼”,這些“眼”關系到文章的結構、主旨、感情的轉換甚至可以給
全篇的寫作方法和風格定基調。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我們這篇課文的“眼”在哪一段?
明確:第一段,該段提出話題,說明什么是“鄉(xiāng)土情結”(同學們找的很確切
7、,請看第一段在內容上有
什么特點。)
多處引用古詩。引用古詩的作用:引導讀者想象具有特定意義的場景及體現鄉(xiāng)土之思的具體行為表現,
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思鄉(xiāng)情結的久遠。(提問、回答)
⑵作者說“人生旅途崎嶇修遠,起點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鄉(xiāng)土”,有說“童年
的烙印,像春蠶,….像文身…”請同學們默讀一下第二段,思考:鄉(xiāng)土給人們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明確:①父母親族的愛②家鄉(xiāng)的山水草木③悲歡離合的家史④鄰里鄉(xiāng)情
⑶“鄉(xiāng)土情結每個人都會有,它往往在人們遠離故鄉(xiāng)時表現的更為強烈?!闭n文從第三段開始敘述人們
離家。同學們?yōu)g覽一下第三、四段,思考:總共寫了離家的幾中情
8、形?離家后可能的境遇有哪些?(在課
文中找出句子并概括)
明確:兩種情形:不少人富有浪漫氣息,為追求理想,開創(chuàng)事業(yè);多數人沉重的現實主義格調,為了
維持最低的生活被打發(fā)出家門。
可能:有的一無所有而回鄉(xiāng),有的流連在外;有的厭倦闖蕩、銳氣消盡,有的淡薄名利、渴慕歸隱;
有的窮困潦倒,有的春分得意。
⑷在寫離家境域的時候文章引用了韋莊、孟浩然、項羽的詩文,請說說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引用韋莊的“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寫出了離鄉(xiāng)闖蕩的人怕歸鄉(xiāng)的心態(tài);孟浩然的“只應
守寂寞,還掩故園扉”寫出不得志后的思鄉(xiāng)之情和少年豪情的消滅;項羽的“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
誰知之者!”寫出
9、闖蕩有成者志得意滿,意欲回鄉(xiāng)炫耀的迫切心情。
⑸默讀第五段,第五段主要寫的是什么內容?
明確:戰(zhàn)爭、放逐等災難。
寫戰(zhàn)爭、放逐等災難,似乎和“鄉(xiāng)土情結”關系不大,請談談你的看法。
明確:第五節(jié)寫了戰(zhàn)爭、放逐等災難引發(fā)的超越思鄉(xiāng)情結的愛國情懷。這一段寫的表面上看不是鄉(xiāng)土
情結,實質上是建立在鄉(xiāng)土情結上的,并且是對鄉(xiāng)土情結的超越,表現了作者對仁人志士高尚情懷的高度,
是鄉(xiāng)土情結新的時代內涵。
⑹提到愛國情懷,那么課文在什么地方還能表現出愛國情懷?(第六段)
課文第六段寫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并贊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
戚相關。請你結合鄉(xiāng)土之情結,分析這
10、樣寫的好處。
明確:把鄉(xiāng)土情結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來認識,豐富并升華了鄉(xiāng)土情結的內涵,既照應了前文,
也使本文的主題得到深化;具體說明鄉(xiāng)土情結不因時間的悠遠和空間的阻隔而褪色。
⑺同學們齊讀一下第七段,思考這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歸結全文,點明主旨,升華主題。一方面,作者強調鄉(xiāng)土之戀不會消失;另一方面又揭示了新
時代“鄉(xiāng)土情結”的內涵:人不必為家所累,但又要擁有自己的家,既走向開放,又有心靈的歸宿。
3、小結:
柯靈是懷著真摯深厚的情感寫作這篇散文的,作為一位世紀文化老人,早年輾轉各地,飽受戰(zhàn)爭與災
難的離亂之苦,因此,對家園之思有特別的體會,再加上香港回歸這一特殊的背景,
11、作者從家到國展開聯
想就十分自然了。作品敘古寫今,縱橫捭闔,元氣淋漓,文中征引了大量的詩文、史料和典故,不僅說明
了鄉(xiāng)土情結的久遠、普遍,根深蒂固,而且還通過它們營造了一個個具體的歷史場景,使文章顯得更加生
動、感人。
藝術特色
⑴由情真而情深。
⑵熔文、白和書、口于一爐。(教參P122-P123)提倡雕琢而無痕跡,刻意求工而又顯天然。如寫自己數十年的沉浮、甘苦與艱險:象牙塔、十字街、青云路、地獄門、相隔一層紙。
(四)作業(yè):
1 .課后查找資料,把課文中引用的詩詞填充完整并理解、背誦。
2 .寫一段短文:
在家門前那堵不倒的竹籬笆上,我將自己攀援成一株不忘的牽牛,紫色的喇
12、叭始終朝向敞開著的家門,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墻縫。
家園如一件厚厚的襖,等待著每一個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園如一雙不破的鞋,永遠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腳上;家園如一柄永新的傘,一直搭在流浪者風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園如一塊啃不完的餅,讓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去補充能量;家園如一根拉不斷的線,末端總系著一個流浪者的大風箏。
(五)板書設計
鄉(xiāng)土情結匚》點出話題匚)鄉(xiāng)土情結的來源匚)離家的集中情形都有鄉(xiāng)土情結匚二,安土重遷是民族的傳統(tǒng)|一)總結全文、點名主旨
七、教學反思:
在課堂上,有幾位同學把前面文章的話語與自己的思考相結合并且引到了評點內容里。如:即便鵬舉鴻飛,魚游濠水也只是在家的影子里徘徊;無家漂泊的流浪漢啊,什么時候你這顆蘭花才能扎下根,什么時候你這秋蓬才能覓得棲息之所?以上都化用了《鄉(xiāng)土情結》里的句子。學生參與意識濃厚,踴躍發(fā)表自己對同學,對文本的見解。
另外就是文本研習本身大概是教師的長處,然而卻是學生的短處。因為文中巨象和抽象的交相融合,學生理解起來不容易。所以如果一節(jié)課的大多數時間都是用來思考,教師應該喚起學生的知識回憶,以便他們能夠自覺地用前面學過的內容來思考當前的內容。這大概也是新教材編寫者在每個專題各版塊之間設有梯度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