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shù)學上學期12月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3
《八年級數(shù)學上學期12月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數(shù)學上學期12月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3(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6-2017學年江蘇省無錫市八年級(上)月考數(shù)學試卷(12月份) 一、選擇題 1.點P(m+3,m+1)在x軸上,則點P的坐標為( ?。? A.(2,0) B.(0,﹣2) C.(4,0) D.(0,﹣4) 2.如圖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積是( ?。? A.12 B.13 C.144 D.194 3.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 A.2+4=6 B.3﹣2=1 C.=4 D.= 4.在直角坐標系中,點A(3,1),點B(3,3),則線段AB的中點坐標是( ?。? A.(2,3) B.(3,2) C.(6,2) D.(6,4) 5.點A(﹣3,﹣4)到原點的距離為( ?。? A.3 B.4 C.5 D.7 6.下列二次根式中與是同類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7.如果梯子的底端離建筑物5m,那么長為13m梯子可以達到該建筑物的高度是( ) A.12m B.14m C.15m D.13m 8.下列各組數(shù)中,不能作為直角三角形三邊長的是( ) A.9,12,15 B.7,24,25 C.3,4,5 D.3,5,7 9.已知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和4,則第三邊長是( ?。? A.5 B.25 C. D.5或 10.在直角坐標系中,O為坐標原點,已知點A(1,1),在x軸上確定點P,使△AOP為等腰三角形,則符合條件的點P的個數(shù)共有( ?。? A.6個 B.5個 C.4個 D.3個 二、填空題 11.若使二次根式有意義,則x的取值范圍是 ?。? 12.(8分)在Rt△ABC中,∠C=90,∠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 (1)若a=2,b=4,則c= ??; (2)若a=2,c=4,則b= ??; (3)若c=26,a:b=5:12,則a= ,b= ?。? 13.若實數(shù)x、y滿足+(y+3)2=0,則x﹣y= . 14.點P(﹣3,2)關于x軸對稱的點P′的坐標是 . 15.直角坐標系中,點A(2,1)向左平移4個單位長度,再向下平移2個單位長度后的坐標為 ?。? 16.若最簡二次根式與是同類二次根式,則a= ?。? 17.(6分)直接寫出結果:(﹣)2= ??; = ?。?= ?。? 18.如果點P在第二象限內,點P到x軸的距離是4,到y(tǒng)軸的距離是3,那么點P的坐標為 . 19.已知點M(a,3﹣a)是第四象限的點,則a的取值范圍是 ?。? 20.已知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長分別為3cm,4cm,第三邊上的高為 . 21.已知點A(0,﹣3),B(0,﹣6),點C在x軸上,若△ABC的面積為15,則點C的坐標為 . 22.已知邊長為a的正三角形ABC,兩頂點A、B分別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x軸、y軸的正半軸上滑動,點C在第一象限,連接OC,則OC的長的最大值是 ?。? 三、解答題(共56分) 23.(6分)計算: (1)5+﹣7 (2)(+3﹣) 24.(8分)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ABC的位置如圖所示. (1)分別寫出△ABC各個頂點的坐標; (2)判斷△ABC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3)請在圖中畫出△ABC關于y軸對稱的圖形△A′B′C′. 25.如圖,在66的網(wǎng)格中,請你畫出一個格點正方形ABCD,使它的面積是10. (2)如圖,A、B是45的網(wǎng)格中的格點,網(wǎng)格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都是單位1,請在圖中清晰地標出使以A、B、C為頂點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點C的位置. 26.(8分)如圖所示,已知等邊△ABC的兩個頂點的坐標為A(﹣4,0),B(2,0). (1)用尺規(guī)作圖作出點C,并求出點C的坐標; (2)求△ABC的面積. 27.(8分)已知:如圖,O為坐標原點,四邊形OABC為長方形,A(10,0),C(0,4),點D是OA的中點,點P在BC上運動. (1)當△ODP是等腰三角形時,請直接寫出點P的坐標; (2)求△ODP周長的最小值.(要有適當?shù)膱D形和說明過程) 28.(10分)如圖,直角三角形紙片ACB,∠ACB=90,AB=5,AC=3,將其折疊,使點C落在斜邊上的點C′,折痕為AD;再沿DE折疊,使點B落在DC′的延長線上的點B′處. (1)求∠ADE的度數(shù); (2)求折痕DE的長. 29.(10分)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A,B,C三點的坐標分別為(0,a)(b,0)(b,c)(如圖所示),其中a,b,c滿足關系式(a﹣2)2+=0,|c﹣4|≤0. (1)求a,b,c的值; (2)如果在第二象限內有一點P(m,1),請用含m的代數(shù)式表示△AOP的面積; (3)在(2)的條件下,是否存在點P,使△AOP的面積與△ABC的面積相等?若存在,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2016-2017學年江蘇省無錫市羊尖中學八年級(上)月考數(shù)學試卷(12月份)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 1.點P(m+3,m+1)在x軸上,則點P的坐標為( ?。? A.(2,0) B.(0,﹣2) C.(4,0) D.(0,﹣4) 【考點】點的坐標. 【分析】根據(jù)x軸上點的縱坐標為0列出方程求解得到m的值,然后解答即可. 【解答】解:∵點P(m+3,m+1)在x軸上, ∴m+1=0, ∴m=﹣1, ∴點P(m+3,m+1)的坐標為(2,0).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點的坐標,熟記x軸上點的縱坐標為0是解題的關鍵. 2.如圖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積是( ?。? A.12 B.13 C.144 D.194 【考點】勾股定理. 【分析】由圖可知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斜邊和一直角邊,求另一直角邊的平方,用勾股定理即可解答. 【解答】解:由題可知,在直角三角形中,斜邊的平方=169,一直角邊的平方=25, 根據(jù)勾股定理知,另一直角邊平方=169﹣25=144,即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44. 故選C. 【點評】此題比較簡單,關鍵是熟知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3.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 A.2+4=6 B.3﹣2=1 C.=4 D.= 【考點】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 【分析】先求出每個式子的值,再判斷即可. 【解答】解:A、2和4不能合并,故本選項錯誤; B、結果是,故本選項錯誤; C、結果是2,故本選項錯誤; D、結果是,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能正確求出每個式子的值是解此題的關鍵. 4.在直角坐標系中,點A(3,1),點B(3,3),則線段AB的中點坐標是( ) A.(2,3) B.(3,2) C.(6,2) D.(6,4) 【考點】坐標與圖形性質. 【分析】由題意AB的中點在線段AB上,即中點的橫坐標為3,再根據(jù)中點的性質確定縱坐標即可. 【解答】解:∵點A(3,1),點B(3,3),線段AB的中點坐標在線段AB上, ∴中點的橫坐標為3,縱坐標為(3+1)2=2,即中點的坐標為(3,2).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的位置的確定,涉及到中點的性質等知識點. 5.點A(﹣3,﹣4)到原點的距離為( ) A.3 B.4 C.5 D.7 【考點】勾股定理;坐標與圖形性質. 【分析】根據(jù)點A的橫縱坐標的絕對值與到原點的距離構成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解答】解:∵點A的坐標為(﹣3,﹣4)到原點O的距離:OA==5,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長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邊長的平方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6.下列二次根式中與是同類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考點】同類二次根式. 【分析】先把每一個二次根式化為最簡二次根式,然后找出與2被開方數(shù)相同的二次根式. 【解答】解: =2; A、=3,被開方數(shù)是2;故本選項錯誤; B、是最簡二次根式,被開方數(shù)是30;故本選項錯誤; C、=4被開方數(shù)是3;故本選項錯誤; D、=3,被開方數(shù)是6;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同類二次根式的概念,同類二次根式是化為最簡二次根式后,被開方數(shù)相同的二次根式稱為同類二次根式. 7.如果梯子的底端離建筑物5m,那么長為13m梯子可以達到該建筑物的高度是( ) A.12m B.14m C.15m D.13m 【考點】勾股定理的應用. 【分析】根據(jù)梯子、地面、墻正好構成直角三角形,再根據(jù)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圖所示,AB=13m,BC=5m,根據(jù)勾股定理AC===12m. 故選A. 【點評】此題是勾股定理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熟記勾股定理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8.下列各組數(shù)中,不能作為直角三角形三邊長的是( ?。? A.9,12,15 B.7,24,25 C.3,4,5 D.3,5,7 【考點】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根據(j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兩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邊的平方,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沒有這種關系,這個就不是直角三角形. 【解答】解:A、92+122=1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 B、72+242=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 C、32+4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 D、32+52≠7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應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時,應先認真分析所給邊的大小關系,確定最大邊后,再驗證兩條較小邊的平方和與最大邊的平方之間的關系,進而作出判斷. 9.已知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和4,則第三邊長是( ?。? A.5 B.25 C. D.5或 【考點】勾股定理. 【分析】分為兩種情況:①斜邊是4有一條直角邊是3,②3和4都是直角邊,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解答】解: 分為兩種情況:①斜邊是4有一條直角邊是3,由勾股定理得:第三邊長是=; ②3和4都是直角邊,由勾股定理得:第三邊長是=5; 即第三邊長是5或,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對勾股定理的應用,注意: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兩條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于斜邊c的平方. 10.在直角坐標系中,O為坐標原點,已知點A(1,1),在x軸上確定點P,使△AOP為等腰三角形,則符合條件的點P的個數(shù)共有( ?。? A.6個 B.5個 C.4個 D.3個 【考點】坐標與圖形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本題應該分情況討論.以OA為腰或底分別討論.當A是頂角頂點時,P是以A為圓心,以OA為半徑的圓與x軸的交點,共有1個,若OA是底邊時,P是OA的中垂線與x軸的交點,有1個,共有4個. 【解答】解:(1)若AO作為腰時,有兩種情況, 當A是頂角頂點時,P是以A為圓心,以OA為半徑的圓與x軸的交點,共有1個, 當O是頂角頂點時,P是以O為圓心,以OA為半徑的圓與x軸的交點,有2個; (2)若OA是底邊時,P是OA的中垂線與x軸的交點,有1個. 以上4個交點沒有重合的.故符合條件的點有4個.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坐標與圖形的性質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對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條件中沒有明確哪邊是底哪邊是腰時,應在符合三角形三邊關系的前提下分類討論. 二、填空題 11.若使二次根式有意義,則x的取值范圍是 x≥2?。? 【考點】二次根式有意義的條件. 【分析】先根據(jù)二次根式有意義的條件列出關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圍即可. 【解答】解:∵二次根式有意義, ∴2x﹣4≥0, 解得x≥2. 故答案為:x≥2.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義的條件,即被開方數(shù)大于等于0. 12.在Rt△ABC中,∠C=90,∠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 (1)若a=2,b=4,則c= 2 ; (2)若a=2,c=4,則b= 2?。? (3)若c=26,a:b=5:12,則a= 10 ,b= 24?。? 【考點】勾股定理. 【分析】根據(jù)題意畫出圖形,再根據(jù)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解答】解:如圖, (1)∵a=2,b=4, ∴c===2. 故答案為:2; (2)∵a=2,c=4, ∴b===2. 故答案為:2; (3)∵c=26,a:b=5:12, ∴設a=5x,則b=12x, ∵a2+b2=c2,即(5x)2+(12x)2=262,解得x=2, ∴a=10,b=24. 故答案為:10,24.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長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邊長的平方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13.若實數(shù)x、y滿足+(y+3)2=0,則x﹣y= 5?。? 【考點】非負數(shù)的性質:算術平方根;非負數(shù)的性質:偶次方. 【分析】根據(jù)非負數(shù)的性質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數(shù)式進行計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由題意得,x﹣2=0,y+3=0, 解得,x=2,y=﹣3, 所以,x﹣y=2﹣(﹣3)=2+3=5. 故答案為:5. 【點評】本題考查了非負數(shù)的性質:幾個非負數(shù)的和為0時,這幾個非負數(shù)都為0. 14.點P(﹣3,2)關于x軸對稱的點P′的坐標是 (﹣3,﹣2)?。? 【考點】關于x軸、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 【分析】本題須根據(jù)關于x軸、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的特點和點P的坐標即可求出點P的坐標. 【解答】解:∵P(﹣3,2)關于x軸對稱的點P的坐標是(﹣3,﹣2) 故答案為(﹣3,﹣2).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關于x軸、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的特點,解題時要結合已知條件得出結果是本題的關鍵. 15.直角坐標系中,點A(2,1)向左平移4個單位長度,再向下平移2個單位長度后的坐標為?。ī?,﹣1)?。? 【考點】坐標與圖形變化-平移. 【分析】根據(jù)橫坐標,右移加,左移減;縱坐標,上移加,下移減進行計算即可. 【解答】解:點A(2,1)向左平移4個單位長度,再向下平移2個單位長度后的坐標為(2﹣4,1﹣2), 即(﹣2,﹣1), 故答案為:(﹣2,﹣1).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坐標與圖形的變化,關鍵是掌握點的坐標的變化規(guī)律. 16.若最簡二次根式與是同類二次根式,則a= 2 . 【考點】同類二次根式;最簡二次根式. 【分析】根據(jù)最簡二次根式與同類二次根式的定義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由題意,得 7a﹣1=6a+1, 解得a=2, 故答案為:2.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同類二次根式的定義,即:二次根式化成最簡二次根式后,被開方數(shù)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類二次根式. 17.直接寫出結果:(﹣)2= 2 ; = 3 ; = 2?。? 【考點】分母有理化;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分析】根據(jù)二次根式的性質化簡即可求解; 乘二次根式本身即可求解. 【解答】解::(﹣)2=2; =3; =2. 故答案為:2;3;2. 【點評】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質,分母有理化,分母有理化常常是乘二次根式本身(分母只有一項)或與原分母組成平方差公式. 18.如果點P在第二象限內,點P到x軸的距離是4,到y(tǒng)軸的距離是3,那么點P的坐標為?。ī?,4)?。? 【考點】點的坐標. 【分析】根據(jù)第二象限內點的橫坐標是負數(shù),縱坐標是正數(shù),點到x軸的距離等于縱坐標的長度,到y(tǒng)軸的距離等于橫坐標的長度解答. 【解答】解:∵點P在第二象限內,點P到x軸的距離是4,到y(tǒng)軸的距離是3, ∴點P的橫坐標是﹣3,縱坐標是4, ∴點P的坐標為(﹣3,4). 故答案為:(﹣3,4). 【點評】本題考查了點的坐標,熟記點到x軸的距離等于縱坐標的長度,到y(tǒng)軸的距離等于橫坐標的長度是解題的關鍵. 19.已知點M(a,3﹣a)是第四象限的點,則a的取值范圍是 a>3 . 【考點】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點的坐標. 【分析】根據(jù)點的位置得出不等式組,求出不等式組的解集即可. 【解答】解:∵點M(a,3﹣a)是第四象限的點, ∴, 解得:a>3, 故答案為:a>3. 【點評】本題考查了點的坐標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能得出關于a的不等式組是解此題的關鍵. 20.已知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長分別為3cm,4cm,第三邊上的高為 2.4cm?。? 【考點】勾股定理. 【分析】根據(jù)勾股定理可求出斜邊.然后由于同一三角形面積一定,可列方程直接解答. 【解答】解:∵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為3cm,4cm, ∴斜邊為=5cm, 設斜邊上的高為h, 則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為34=5h,h=2.4cm, 這個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高為2.4cm. 故答案為:2.4cm. 【點評】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運用即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的求法,屬中學階段常見的題目,需同學們認真掌握. 21.已知點A(0,﹣3),B(0,﹣6),點C在x軸上,若△ABC的面積為15,則點C的坐標為 (10,0)或(﹣10,0)?。? 【考點】坐標與圖形性質. 【分析】由A、B的坐標得出AB的長,設點C(x,0),由△ABC的面積為15知3?|x|=15,解之求得x的值可得答案. 【解答】解:∵A(0,﹣3),B(0,﹣6), ∴OA=3,OB=6, 設點C(x,0), ∵△ABC的面積為15, ∴(OB﹣OA)OC=15,即3?|x|=15, 解得:x=10或x=﹣10, ∴點C的坐標為(10,0)或(﹣10,0), 故答案為:(10,0)或(﹣10,0).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坐標與圖形的性質,設出點C的坐標,列出關于x的方程式解題的關鍵. 22.已知邊長為a的正三角形ABC,兩頂點A、B分別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x軸、y軸的正半軸上滑動,點C在第一象限,連接OC,則OC的長的最大值是 ?。? 【考點】坐標與圖形性質;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勾股定理. 【分析】根據(jù)題意可知,當AB的中點D、O、C三點共線時OC最長,再結合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即可得出本題的答案. 【解答】解:取AB中點D,連OD,DC,有OC≤OD+DC,當O、D、C共線時,OC有最大值,最大值是OD+CD. ∵△ABC為等邊三角形, ∴AB=BC=AC=a,根據(jù)三角形的性質可知:OD=a,CD==a. ∴OC=a 故答案為: 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等邊三角形的性質;要注意直角三角形斜邊中點到三頂點距離相等,即等于斜邊的一半. 三、解答題(共56分) 23.計算: (1)5+﹣7 (2)(+3﹣) 【考點】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 【分析】(1)先把二次根式化為最簡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 (2)先把二次根式化為最簡二次根式,然后把括號內合并后進行二次根式的乘法運算. 【解答】解:(1)原式=5+2﹣21 =﹣14; (2)原式=2(5+﹣4) =22 =12. 【點評】本題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先把二次根式化為最簡二次根式,然后進行二次根式的乘除運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中,如能結合題目特點,靈活運用二次根式的性質,選擇恰當?shù)慕忸}途徑,往往能事半功倍. 24.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ABC的位置如圖所示. (1)分別寫出△ABC各個頂點的坐標; (2)判斷△ABC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3)請在圖中畫出△ABC關于y軸對稱的圖形△A′B′C′. 【考點】作圖-軸對稱變換;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1)根據(jù)平面直角坐標系可得△ABC各個頂點的坐標; (2)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計算出AB、AC、BC長,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證出△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3)首先確定A、B、C三點關于y軸對稱的對稱點位置,然后再連接即可. 【解答】解:(1)A(﹣1,5),B(﹣2,0),C(﹣4,3). (2)△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由勾股定理有:,, ∴AC=BC,AC2+BC2=AB2 ∴△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3)如圖所示.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作圖﹣﹣軸對稱變換,以及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關鍵是掌握在任何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長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邊長的平方;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滿足a2+b2=c2,那么這個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25.(1)如圖,在66的網(wǎng)格中,請你畫出一個格點正方形ABCD,使它的面積是10. (2)如圖,A、B是45的網(wǎng)格中的格點,網(wǎng)格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都是單位1,請在圖中清晰地標出使以A、B、C為頂點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點C的位置. 【考點】勾股定理. 【分析】(1)根據(jù)面積求出正方形的邊長為,再勾股定理畫出符合的圖形即可; (2)分為三種情況:①AC=BC,②AB=BC,③AC=AB,找出符合的點即可. 【解答】解:(1)使4條邊長為,如圖所示: ; (2)如圖2所示: 共7個點. 【點評】本題考查了正方形,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應用,主要考查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比較容易出錯. 26.如圖所示,已知等邊△ABC的兩個頂點的坐標為A(﹣4,0),B(2,0). (1)用尺規(guī)作圖作出點C,并求出點C的坐標; (2)求△ABC的面積. 【考點】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坐標與圖形性質. 【分析】(1)作CH⊥AB于H.根據(jù)點A和B的坐標,得AB=6.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的性質,得AH=BH=3,再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得CH=3,從而寫出點C的坐標; (2)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解答】解:(1)作CH⊥AB于H. ∵A(﹣4,0),B(2,0), ∴AB=6. ∵△ABC是等邊三角形, ∴AH=BH=3. 根據(jù)勾股定理,得CH=3,∴C(﹣1,3);同理,當點C在第三象限時,C(﹣1,﹣3). 故C點坐標為:C(﹣1,3)或(﹣1,﹣3); (2)S△ABC=63=9. 【點評】此題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勾股定理,熟練運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x軸上兩點間的距離等于兩點的橫坐標的差的絕對值. 27.已知:如圖,O為坐標原點,四邊形OABC為長方形,A(10,0),C(0,4),點D是OA的中點,點P在BC上運動. (1)當△ODP是等腰三角形時,請直接寫出點P的坐標; (2)求△ODP周長的最小值.(要有適當?shù)膱D形和說明過程) 【考點】軸對稱-最短路線問題;坐標與圖形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矩形的性質. 【分析】(1)當P1O=OD=5或P2O=P2D或P3D=OD=5或P4D=OD=5時分別作P2E⊥OA于E,DF⊥BC于F,P4G⊥OA于G,利用勾股定理P1C,OE,P3F,DG的值,就可以求出P的坐標; (2)作點D關于BC的對稱點D′,連接OD′交BC于P,則這時的△POD的周長最小,即△POD的周長=OD′+OD,根據(jù)勾股定理得到OD′==,于是得到結論. 【解答】解:(1)當P1O=OD=5時,由勾股定理可以求得P1C=3, P2O=P2D時,作P2E⊥OA, ∴OE=ED=2.5; 當P3D=OD=5時,作DF⊥BC,由勾股定理,得P3F=3, ∴P3C=2; 當P4D=OD=5時,作P4G⊥OA,由勾股定理,得 DG=3, ∴OG=8. ∴P1(2,4),P2(2.5,4),P3(3,4),P4(8,4); (2)作點D關于BC的對稱點D′,連接OD′交BC于P, 則這時的△POD的周長最小, △POD的周長=OD′+OD, ∵點D是OA的中點, ∴OD=5,DD′=8, ∴OD′==, ∴△POD的周長=+5. 【點評】本題考查了軸對稱﹣最小距離問題,矩形的性質,坐標與圖形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及性質,菱形的判定及性質,勾股定理的運用. 28.(10分)(2015秋?乳山市期末)如圖,直角三角形紙片ACB,∠ACB=90,AB=5,AC=3,將其折疊,使點C落在斜邊上的點C′,折痕為AD;再沿DE折疊,使點B落在DC′的延長線上的點B′處. (1)求∠ADE的度數(shù); (2)求折痕DE的長. 【考點】翻折變換(折疊問題). 【分析】(1)根據(jù)折疊的性質可得DA和DE分別是∠CDC′和∠BDB′的角平分線,據(jù)此即可求解; (2)在直角△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C的長,設DC=DC′=x,則BD=4﹣x,在直角△ABC和直角△BDC′分別利用三角函數(shù)即可得到關于x的方程,求得x的值,再在直角△AC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D的長,再根據(jù)∠CAD=∠BAD,則函數(shù)值相等,據(jù)此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1)∵∠ADC=∠ADC′,∠BDE=∠B′DE, 又∵∠ADC+∠ADC′+∠BDE+∠B′DE=180, ∴∠ADE=90; (2)∵∠ACB=90,AB=5,AC=3, ∴BC===4. 由折疊可知,∠ACD′=∠ACD=90,DC=DC′,AC′=AC=3,BC′=5﹣3=2. 設DC=DC′=x,則BD=4﹣x. ∵在直角△ABC中,tan∠B==, 又∵在直角△BDC′中,tan∠B==. ∴=. ∴x=, ∴AD==. ∵∠CAD=∠BAD, ∴tan∠CAD==tan∠BAD=, ∴=, ∴DE=. 【點評】本題考查了圖形的折疊與三角函數(shù),角度相等則對應的三角函數(shù)值相等,據(jù)此求得DC的長度是本題的關鍵. 29.(10分)(2016春?福清市期中)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A,B,C三點的坐標分別為(0,a)(b,0)(b,c)(如圖所示),其中a,b,c滿足關系式(a﹣2)2+=0,|c﹣4|≤0. (1)求a,b,c的值; (2)如果在第二象限內有一點P(m,1),請用含m的代數(shù)式表示△AOP的面積; (3)在(2)的條件下,是否存在點P,使△AOP的面積與△ABC的面積相等?若存在,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考點】坐標與圖形性質;非負數(shù)的性質:絕對值;非負數(shù)的性質:偶次方;非負數(shù)的性質:算術平方根;三角形的面積. 【分析】(1)由非負數(shù)的性質可求得結論; (2)由P到線段A0的距離為|m|,由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可求得結論; (3)根據(jù)△AOP的面積與△ABC的面積相等激發(fā)出即可得到結論. 【解答】解:(1)∵(a﹣2)2+=0, ∴a=2,b=3, ∵|c﹣4|≤0, ∴c=4; (2)由(1)得A(0,2), ∵點P(m,1)在第二象限, ∴P到線段A0的距離為|m|, ∴S△AOP=2?|m|=|m|, ∵m<0, ∴S△AOP=﹣m; (3)存在點P(﹣6,1),使△AOP的面積與△ABC的面積相等, 理由如下:由(1)得,B(3,0),C(3,4), ∴|BC|=4,點A到BC的距離為3, ∴S△ABC=34=6, ∵△AOP的面積與△ABC的面積相等, ∴﹣m=6,解得m=﹣6, ∴存在點P(﹣6,1),使△AOP的面積與△ABC的面積相等. 【點評】本題考查了坐標與圖形的性質,非負數(shù)的性質,三角形的面積,熟練掌握各性質是解題的關鍵.-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數(shù)學上學期12月月考試卷含解析 蘇科版3 年級 數(shù)學 學期 12 月月 考試卷 解析 蘇科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eibangfood.com.cn/p-1176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