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3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1節(jié) 生物群落的基本單位——種群(第1課時)種群的特征學業(yè)分層測評 蘇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3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1節(jié) 生物群落的基本單位——種群(第1課時)種群的特征學業(yè)分層測評 蘇教版必修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生物 第3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1節(jié) 生物群落的基本單位——種群(第1課時)種群的特征學業(yè)分層測評 蘇教版必修3(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3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1節(jié) 生物群落的基本單位——種群(第1課時)種群的特征學業(yè)分層測評 (建議用時:45分鐘) [學業(yè)達標] 1.甲具有出生、性別、年齡、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性別比例、年齡結構等特征。那么甲、乙的特征分別屬于( ) 【導學號:32570154】 A.物種的個體;一條鯉魚 B.物種的個體;一個鯉魚種群 C.種群;一條鯉魚 D.種群;一個鯉魚種群 【解析】 出生、性別、年齡、死亡等特征是生命個體所具有的,是生物個體的生命現(xiàn)象;出生率、性別比例、年齡結構等是種群的特征,是一定區(qū)域內同種生物個體的總體表現(xiàn)。 【答案】 B 2.我國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從種群特征看,這種特征直接調節(jié)( ) A.種群密度 B.年齡結構 C.性別比例 D.出生率 【解析】 “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措施,直接調節(jié)的是出生率。 【答案】 D 3.下面是調查雙子葉草本植物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操作正確的是( ) 【導學號:32570155】 ①確定調查對象?、谶x取樣方?、塾嫈?shù)?、苡嬎惴N群密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③→②→④ 【解析】 一般調查雙子葉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時,首先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調查對象,然后選取適當大小的樣方,計算每個樣方內該種群的數(shù)量,然后計算該區(qū)域內該種群的種群密度。 【答案】 A 4.下列關于種群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內蒙古草原上全部牛是一個種群 ②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個種群 ④種群密度的決定因素是年齡結構、性別比例 ⑤種群密度的大小決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解析】 內蒙古草原上全部牛并不是同一物種,不是一個種群;年齡結構、性別比例是預測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主要依據(jù)。 【答案】 D 5.用標志重捕法來估計某個種群的數(shù)量,例如在對某種鼠群的種群密度的調查中,第一次捕獲并標志39只,第二次捕獲34只,其中有標志鼠15只,則對該種群的數(shù)量估計,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 【導學號:32570156】 A.種群數(shù)量可用N表示 B.種群數(shù)量大約為88只 C.該種群數(shù)量大約為100只 D.N=393415 【解析】 根據(jù)標記重捕法中種群密度計算公式:N=m(標記個體數(shù)),可得出N=393415≈88(只)。 【答案】 C 6.(多選)下列關于種群密度調查的敘述,合理的是( ) A.選擇適宜的蔓生或叢生的單子葉植物作為調查對象 B.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隨機取樣 C.用標記重捕法調查活動能力強的動物的種群密度 D.種群密度能準確反映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趨勢 【解析】 對于一個種群,我們一般很難確切知道其種群數(shù)量,只能通過調查其種群密度近似估計其種群數(shù)量。對于植物和活動能力弱的動物,可用樣方法;樣方法中取樣的關鍵是隨機取樣;對于活動能力較強的動物則采用標記重捕法。 【答案】 BC 7.下列關于出生率的敘述,正確的是( )【導學號:32570157】 A.若某種群年初時的個體數(shù)為100,年末時為110,其中新生個體數(shù)為20,死亡個體數(shù)為10,則該種群的年出生率為10% B.若某動物的婚配制為一雌一雄,生殖期個體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則出生率越高 C.若通過調控環(huán)境條件,使某動物的性成熟推遲,則出生率會更高 D.若比較三種年齡結構類型的種群,則穩(wěn)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解析】 出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新出生的個體數(shù)占該種群個體總數(shù)的百分數(shù)或千分數(shù),該種群開始個體總數(shù)為100,一年內新出生個體數(shù)為20,因此該種群的年出生率=20/100100%=20%,故A項錯誤。若某動物的婚配制為一雌一雄,生殖期個體的雌雄比越接近1∶1,參與生殖的個體數(shù)越多,出生率就越高,故B項正確。若推遲性成熟期,則會降低出生率,故C項錯誤。年齡結構是指各個年齡組個體數(shù)量在種群中所占的比例關系,增長型、穩(wěn)定型和衰退型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趨勢體現(xiàn)了出生率與死亡率之間差值大小的關系,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由于不知死亡率的大小,三種類型種群的出生率大小無法比較,故D項錯誤。 【答案】 B 8.如圖是世界人口數(shù)量從公元紀年開始到2000年的變化曲線。在ab段世界人口的年齡結構特點是圖中的(橫坐標是年齡,縱坐標是人口數(shù))( ) 【解析】 根據(jù)人口變化曲線可知,隨時間變化人口數(shù)量逐漸增加,從而可以知道,人口年齡結構應為增長型,符合該特點的選項應為A,幼年個體數(shù)量多,而老年個體數(shù)量少。 【答案】 A 9.下列調查活動或實驗中,計算所得數(shù)值與實際數(shù)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導學號:32570158】 A.標記重捕法調查褐家鼠種群密度時標記物脫落 B.調查某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時以患者家系為調查對象 C.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在分布較稀疏的地區(qū)取樣 D.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酵母菌數(shù)量時統(tǒng)計方格內和在相鄰兩邊上的菌體 【解析】 標記重捕法調查野兔種群密度時個別標記物脫落導致重捕后被標記個體減少,而未標記個體增多,會使所得數(shù)值比實際數(shù)值偏大。調查某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時若在患者家系中調查,也會使調查結果偏大。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在分布較稀疏的地區(qū)取樣時,計算所得數(shù)值與實際數(shù)值相比偏小。D項是正確的操作,所得結果與實際基本相符。 【答案】 C 10.如圖為三個種群的年齡曲線圖,請據(jù)圖回答: (1)三個種群密度變化趨勢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2)據(jù)統(tǒng)計,70年代初,我國人口年齡組成與圖A相似,所以在這以后一段時間內的發(fā)展趨勢是________。因此我們要認真執(zhí)行人口的________政策。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最終使害蟲種群年齡組成變?yōu)槿龍D中________類型。 (4)東海漁場因捕撈過度造成產(chǎn)量下降,現(xiàn)在當?shù)卣扇】刂凭W(wǎng)眼大小來“抓大放小”,一段時間后,年齡組成變成圖________所示。 【解析】 A曲線表示年幼個體多而年長個體少,為增長型。我國70年代時人口就屬于A型,表現(xiàn)為人口大幅增長。B曲線中表示各年齡段的個體數(shù)比例相當,屬穩(wěn)定型。C曲線中老年個體相對較多,屬于衰退型。用性引誘劑干擾害蟲正常交尾,使幼蟲數(shù)量銳減,害蟲年齡組成將成為衰退型。在捕漁業(yè)中只有通過合理的措施使種群的數(shù)量穩(wěn)定,才能實現(xiàn)可持續(xù)捕撈。在漁場中采用“抓大放小”的措施,會使幼年個體所占比例上升,年齡組成將成為增長型。 【答案】 (1)A、B、C (2)人口密度越來越大 計劃生育 (3)C (4)A [能力提升] 11.(多選)下列有關種群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導學號:32570159】 A.同一物種的種群密度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 B.不同物種的種群密度往往差別較大 C.年齡結構是指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shù)目 D.出生率、死亡率是指種群在單位時間內新產(chǎn)生或死亡的個體數(shù)目占該種群個體總數(shù)的比率 【解析】 種群密度是指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shù);種群密度是種群結構最基本的參數(shù);種群密度不是固定不變的,不同物種、同一物種在不同時期不同環(huán)境中的密度是不同的;種群的年齡結構是指一個種群中各年齡段的個體數(shù)量的比例。 【答案】 BD 12.如圖顯示了蝌蚪的生長速率隨種群密度增加的變化情況(在同樣的空間里,個數(shù)由5增加到160),圖中曲線可以說明( ) A.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存活率 B.每只蝌蚪變態(tài)所需時間與種群密度呈負相關 C.一定范圍內,蝌蚪生長速率與種群密度呈正相關 D.高種群密度下,蝌蚪能夠變態(tài)為青蛙的可能性減小 【解析】 蝌蚪變態(tài)所需的最小質量并不改變,但從坐標中可以看出,種群密度越大,則蝌蚪達到變態(tài)所需最小質量的時間就越長,即每只蝌蚪變態(tài)所需時間與種群密度呈正相關,間接說明了一定范圍內,蝌蚪生長速率與種群密度呈負相關。綜合分析,種群密度越大,則蝌蚪發(fā)育成青蛙的可能性就越小。 【答案】 D 13.在生態(tài)學研究中,下列方法與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 【導學號:32570160】 A.給海龜安裝示蹤器調查其洄游路線 B.給大雁佩戴標志環(huán)調查其遷徙路線 C.用樣方法研究固著在巖礁上貝類的種群關系 D.用標記重捕法調查蚜蟲的種群密度 【解析】 調查蚜蟲的種群密度常用樣方法;采用給海龜安裝示蹤器、給大雁佩戴標志環(huán)的方法,可對其移動路線進行調查;樣方法研究的對象為相對固定的生物,如固著在巖礁上的貝類。 【答案】 D 14.下表為野兔入侵到某個島嶼后,種群數(shù)量的調查結果,請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表中調查野兔數(shù)量的方法為________,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野兔數(shù)量依次為: 年份(年)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野兔數(shù) 量(只) (2)由(1)中結果繪制出野兔在0~20年內的增長曲線。 【解析】 (1)計算過程:如第2年設種群數(shù)量為X, 則=,X===50(只),同理依次計算出其他年份的種群數(shù)量。 (2)依據(jù)表格中計算的數(shù)據(jù)繪制數(shù)學曲線模型:描點,連線。 【答案】 (1)標記重捕法 計算結果如下表: 年份(年)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野兔數(shù)量(只) 50 100 200 400 800 1 143 1 200 1 250 1 200 400 (2)如下圖: 15.Ⅰ.現(xiàn)有一未受人類干擾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組考察了該湖泊中處于食物鏈最高營養(yǎng)級的某魚種群的年齡組成,結果如下表。 【導學號:32570161】 年齡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個體數(shù)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魚的年齡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類推。 回答下列問題: (1)通常,種群的年齡結構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該魚在3+時達到性成熟(進入成年),9+時喪失繁殖能力(進入老年)。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個年齡組個體數(shù)的比例為________,由此可推測該魚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 (2)如果要調查這一湖泊中該魚的種群密度,常用的調查方法是標志重捕法。標志重捕法常用于調查__________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 Ⅱ.種群密度能夠明顯影響布氏田鼠的內分泌水平且種群密度高會抑制種群的增長,為確定種群密度是否對高原鼠兔的內分泌和種群數(shù)量變化造成同樣影響,某研究團隊進行了專門研究。實驗簡要過程如下:取地形特征和植被類型基本一致的兩樣地(距約30 km),樣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為35只/hm2,樣地2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為12只/hm2。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時期各樣地內________,從其頸部取血4 mL進行皮質酮水平的測定。 表 不同密度種群高原鼠兔血漿皮質酮水平(μg/mL) 繁殖時期 種群Ⅰ 種群Ⅱ 種群Ⅲ 繁殖初期 0.09 0.11 0.09 繁殖盛期 0.10 0.08 0.09 繁殖中期 0.06 0.06 0.06 繁殖末期 0.07 0.08 0.08 根據(jù)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請補充實驗簡要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樣地1和樣地2的高原鼠免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種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實驗需要,另增加面積為10 hm2的樣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獲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標記,適當時間間隔后再次捕獲到17只,其中2只帶有標記,則該樣地高原鼠兔密度約為________(取整數(shù)),樣地3對應圖中的曲線為________,增加樣地3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jù)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結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種群的年齡結構包括增長型、衰退型和穩(wěn)定型三種類型。從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幼年個體數(shù)為92+187+121=400,成年個體數(shù)為70+69+62+63+72+64=400,老年個體數(shù)為55+42+39+264=400,所以三個年齡段的個體數(shù)比例為1∶1∶1,則該種群的年齡結構為穩(wěn)定型,該魚種群數(shù)量將保持相對穩(wěn)定。 (2)標志重捕法常用于調查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的動物的種群密度。 Ⅱ.(1)對照實驗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種群密度是否對高原鼠兔的內分泌和種群數(shù)量變化造成影響,所以自變量是種群密度,對照實驗中各組的無關變量要相同且適宜,所以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時期各樣地內應隨機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從其頸部取血4 mL進行皮質酮水平的測定。 (2)由于兩樣地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離,樣地1和樣地2的高原鼠兔不是同一種群。 (3)用標志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時,根據(jù)公式N∶M=n∶m,則有N∶26=17∶2,得出N=221只,樣地3的面積為10 hm2,因此樣地3種群密度為221只/10 hm2≈22只/hm2。分析曲線圖可知,樣地3對應圖中曲線b,增加樣地3的目的是增加密度梯度。 (4)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在當前種群密度范圍內,密度高不會抑制高原鼠兔種群增長,種群密度對內分泌水平?jīng)]有明顯影響;種群密度對內分泌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影響存在種間差異。 【答案】?、?(1)增長型、衰退型、穩(wěn)定型 1∶1∶1 保持穩(wěn)定 (2)活動能力 Ⅱ.(1)隨機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 (2)不是 兩樣地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離 (3)22只/hm2 b 增加密度梯度 (4)在當前種群密度范圍內,密度高不會抑制高原鼠兔種群增長,種群密度對內分泌水平?jīng)]有明顯影響;種群密度對內分泌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影響存在種間差異-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中生物 第3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1節(jié) 生物群落的基本單位種群第1課時種群的特征學業(yè)分層測評 蘇教版必修3 生物群落 演替 基本單位 種群 課時 特征 學業(yè) 分層 測評 蘇教版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eibangfood.com.cn/p-11979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