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專題十二 力學和熱學實驗與創(chuàng)新訓練.doc
《2019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專題十二 力學和熱學實驗與創(chuàng)新訓練.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專題十二 力學和熱學實驗與創(chuàng)新訓練.doc(2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專題十二 力學和熱學實驗與創(chuàng)新訓練 考向1 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 例1 (xx·新課標Ⅱ·23)某實驗小組探究彈簧的勁度系數k與其長度(圈數)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一均勻長彈簧豎直懸掛,7個指針P0、P1、P2、P3、P4、P5、P6分別固定在彈簧上距懸點0、10、20、30、40、50、60圈處;通過旁邊豎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讀出指針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設彈簧下端未掛重物時,各指針的位置記為x0;掛有質量為0.100 kg的砝碼時,各指針的位置記為x.測量結果及部分計算結果如下表所示(n為彈簧的圈數,取重力加速度為9.80 m/s2).已知實驗所用彈簧總圈數為60,整個彈簧的自由長度為11.88 cm. 圖1 P1 P2 P3 P4 P5 P6 x0(cm) 2.04 4.06 6.06 8.05 10.03 12.01 x(cm) 2.64 5.26 7.81 10.30 12.93 15.41 n 10 20 30 40 50 60 k(N/m) 163 56.0 43.6 33.8 28.8 (m/N) 0.006 1 0.017 9 0.022 9 0.029 6 0.034 7 (1)將表中數據補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 (2)以n為橫坐標,為縱坐標,在圖2給出的坐標紙上畫出—n圖像. 圖2 (3)圖2中畫出的直線可近似認為通過原點.若從實驗中所用的彈簧截取圈數為n的一段彈簧,該彈簧的勁度系數k與其圈數n的關系的表達式為k=________ N/m;該彈簧的勁度系數k與其自由長度l0(單位為m)的關系表達式為k=________ N/m. 解析 (1)根據胡克定律有mg=k(x-x0),解得k== N/m≈81.7 N/m,≈0.012 2 m/N. (2)-n圖像如圖所示 (3)根據圖像可知,k與n的關系表達式為k= N/m,k與l0的關系表達式為k= N/m. 答案 (1)81.7 0.012 2 (2)見解析圖 (3)(在~之間均可) (在~之間均可) 以題說法 實驗數據處理方法: (1)列表法 將測得的實驗數據填入設計好的表格之中,可以分析兩物理量間的定性關系. (2)圖象法 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在直角坐標系內進行作圖.若是曲線應平滑,若是直線要讓盡量多的點過直線.或在直線兩側均勻分布. (3)函數法 往往是根據圖象得到物理量間的函數關系方程式. 如圖3為“測量彈簧勁度系數”的實驗裝置圖,彈簧的上端固定在鐵架臺上,下端裝有指針及掛鉤,指針恰好指向一把豎直立起的毫米刻度尺.現在測得在掛鉤上掛上一定數量鉤碼時指針在刻度尺上的讀數如下表: 圖3 鉤碼數n 0 1 2 3 4 5 刻度尺讀數 xn(cm) 2.62 4.17 5.70 7.22 8.84 10.43 已知所有鉤碼的質量可認為相同且為m0=50 g,當地重力加速度g=9.8 m/s2.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根據表格數據計算出彈簧的勁度系數k=____ N/m.(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考慮到在沒有掛鉤碼時彈簧自身有重量,測量的彈簧勁度系數k的值與真實值相比較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沒有影響”). 答案 (1)32 (2)沒有影響 解析 (1)根據胡克定律k(x-x0)=nm0g,代入數據求k,再求平均得k=32 N/m;(2)因在計算彈力時把彈簧自身的重量引起的形變量減去了,故彈簧自身有重量對測量值沒有影響. 考向2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例2 (xx·江蘇·11)小明通過實驗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圖4 (1)實驗記錄紙如圖4所示,O點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長到的位置,兩彈簧測力計共同作用時,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別過P1和P2點;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筋時,拉力F3的方向過P3點.三個力的大小分別為:F1=3.30 N、F2=3.85 N和F3=4.25 N.請根據圖中給出的標度作圖求出F1和F2的合力. (2)仔細分析實驗,小明懷疑實驗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彈性發(fā)生了變化,影響實驗結果.他用彈簧測力計先后兩次將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長度,發(fā)現讀數不相同,于是進一步探究了拉伸過程對橡皮筋彈性的影響. 實驗裝置如圖5所示,將一張白紙固定在豎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點,下端N掛一重物.用與白紙平行的水平力緩慢地移動N,在白紙上記錄下N的軌跡.重復上述過程,再次記錄下N的軌跡. 圖5 兩次實驗記錄的軌跡如圖6所示.過O點作一條直線與軌跡交于a、b兩點,則實驗中橡皮筋分別被拉伸到a和b時所受拉力Fa、Fb的大小關系為________. 圖6 (3)根據(2)中的實驗,可以得出的實驗結果有哪些?________(填寫選項前的字母) A.橡皮筋的長度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兩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時,橡皮筋第2次的長度較長 C.兩次被拉伸到相同長度時,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較大 D.兩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時,拉力越大,橡皮筋兩次的長度之差越大 (4)根據小明的上述實驗探究,請對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提出兩點注意事項. 解析 (1)作出的圖示如圖所示. (2)重物受力情況如圖所示,由于重力不變,兩次實驗時,橡皮筋拉力T的方向相同,故水平拉力F大小相等,即Fa=Fb. (3)根據題圖可知,選項B、D正確,選項A、C錯誤. (4)橡皮筋拉伸不宜過長,選用新橡皮筋等可減小誤差. 答案 (1)見解析圖(F合=4.6~4.9 N都算對) (2)Fa=Fb (3)BD (4)橡皮筋拉伸不宜過長;選用新橡皮筋(或:拉力不宜過大;選用彈性好的橡皮筋;換用彈性好的彈簧) 以題說法 1.本實驗考查的重點是“力作用效果的等效性”. 2.對實驗步驟中兩個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確定也是考查的重點. 有同學利用如圖7所示的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在豎直木板上鋪有白紙,固定兩個光滑的滑輪A和B,將繩子打一個結點O,每個鉤碼的質量相等,當系統達到平衡時,根據鉤碼的個數讀出三根繩子的拉力FTOA、FTOB和FTOC,回答下列問題: 圖7 (1)改變鉤碼個數,實驗能完成的是________. A.鉤碼的個數N1=N2=2,N3=4 B.鉤碼的個數N1=N3=3,N2=4 C.鉤碼的個數N1=N2=N3=4 D.鉤碼的個數,N1=3,N2=4,N3=5 (2)在拆下鉤碼和繩子前,應該做好三個方面的記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CD (2)標記結點O的位置 鉤碼的個數N1、N2、N3 OA、OB、OC三段繩子的方向 解析 (2)為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必須通過作受力圖.所以先明確受力點,其次要作出力的方向并讀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圖示.因此要做好記錄,需從力的三要素角度出發(fā):需記錄O點的位置;鉤碼的個數N1、N2、N3;拉力FTOA、FTOB、FTOC的方向. 考向3 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例3 如圖8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外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質量為m1,連接在小車后面的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B,它們均置于一端帶有定滑輪的足夠長的木板上,P的質量為m2,C為彈簧測力計,實驗時改變P的質量,讀出測力計不同讀數F,不計繩與滑輪之間的摩擦. 圖8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必須保持水平 B.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 C.實驗中m2應遠小于m1 D.測力計的讀數始終為 (2)如圖9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紙帶上標出了所選的四個計數點之間的距離,相鄰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由此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 m/s2.(交流電的頻率為50 Hz,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字) 圖9 (3)實驗時,某同學由于疏忽,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他測量得到的a—F圖象,可能是下列哪個選項中的圖象( ) 解析 (1)該實驗要平衡摩擦力,故A錯誤;拉力可由測力計示數獲得,故不要求重物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故C錯誤;由于重物向下加速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m2g-2F=m2a,解得:F=,故D錯誤;故選B. (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Δx=aT2,有:a=0.50 m/s2. (3)若沒有平衡摩擦力,則當0<F≤Ff時,a=0.也就是說當繩子上有拉力時小車的加速度還為0,所以該同學測得的a-F圖象可能是選項C中的圖象. 答案 (1)B (2)0.50 (3)C 以題說法 《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六個力學實驗中有四個涉及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驗證牛頓運動定律、探究動能定理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這類實驗的關鍵是要掌握紙帶的分析處理方法,對于紙帶常有以下三大應用. 1.由紙帶確定時間 要區(qū)別打點計時器打出的點與人為選取的計數點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便于測量和計算,一般每五個點取一個計數點,這樣時間間隔為Δt=0.02×5 s=0.1 s. 2.求解瞬時速度 利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如圖10所示,打n點時的瞬時速度vn= 圖10 3.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圖11所示,a= 圖11 有些實驗用光電門代替打點計時器來完成瞬時速度和加速度的測量,具體做法如下: (1)求瞬時速度:把遮光條(寬度為d)通過光電門的時間Δt內的平均速度看做物體經過光電門的瞬時速度,即v=. (2)求加速度:若兩個光電門之間的距離為L,則利用速度與位移的關系可求加速度,即a=. 某同學利用如圖12甲所示裝置來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他將光電門1和2分別固定在長木板的A、B兩處,換用不同的重物通過細線拉同一小車(小車質量約為200克),每次小車都從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 圖12 (1)長木板右端墊一物塊,其作用是用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游標卡尺測得遮光條的寬度為________ cm; (3)對于所掛重物的質量,以下取值有利于減小實驗誤差的是________.(填選項前字母) A.1克 B.5克 C.10克 D.40克 (4)現用該裝置來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關閉光電門2,測出多組重物的質量m和對應遮光條通過光電門1的時間Δt,通過描點作出線性圖象,應作出________圖象.(填選項前字母) A.Δt-m B.Δt2-m C.m- D.m- 答案 (1)平衡摩擦力 (2)0.52 (3)BC (4)D 解析 (1)長木板右端墊一物塊,調整后可以使小車的下滑分力與受到的摩擦力平衡. (2)從游標卡尺讀出:5 mm+2×0.1 mm=5.2 mm=0.52 cm. (3)應使拉力遠小于小車的重力,這時拉力才接近重物的重量,但如果選A,由于拉力太小,不容易觀察,因此不能選A,只能選B、C. (4)實際驗證的是mgh=Mv2,而v=,由于做出的圖象為直線,因此應該做出m-圖象. 考向4 探究動能定理 例4 (xx·天津·9(2))某同學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將細繩一端拴在小車上,另一端繞過定滑輪,掛上適當的鉤碼,使小車在鉤碼的牽引下運動,以此定量探究繩拉力做功與小車動能變化的關系.此外還準備了打點計時器及配套的電源、導線、復寫紙、紙帶、小木塊等.組裝的實驗裝置如圖13所示. 圖13 ①若要完成該實驗,必需的實驗器材還有哪些________. ②實驗開始時,他先調節(jié)木板上定滑輪的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繩與木板平行.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個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避免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發(fā)生抖動 B.可使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的點跡清晰 C.可以保證小車最終能夠實現勻速直線運動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細繩拉力等于小車受的合力 ③平衡摩擦力后,當他用多個鉤碼牽引小車時,發(fā)現小車運動過快,致使打出的紙帶上點數較少,難以選到合適的點計算小車速度,在保證所掛鉤碼數目不變的條件下,請你利用本實驗的器材提出一個解決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將鉤碼重力做的功當作細繩拉力做的功,經多次實驗發(fā)現拉力做功總是要比小車動能增量大一些.這一情況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在接通電源的同時釋放了小車 B.小車釋放時離打點計時器太近 C.阻力未完全被小車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 D.鉤碼做勻加速運動,鉤碼重力大于細繩拉力 解析 ①本實驗需要知道小車的動能,因此還需要用天平測出小車的質量,用刻度尺測量紙帶上點跡之間的長度,求出小車的瞬時速度. ②牽引小車的細繩與木板平行的目的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細繩拉力等于小車受的合力,選項D正確. ③在保證所掛鉤碼數目不變的條件下要減小小車加速度可以增加小車的質量,故可在小車上加適量砝碼(或鉤碼). ④當小車在運動過程中存在阻力時,拉力做正功和阻力做負功之和等于小車動能的增量,故拉力做功總是要比小車動能增量大一些;當鉤碼加速運動時,鉤碼重力大于細繩拉力,此同學將鉤碼重力做的功當作細繩拉力做的功,則拉力做功要比小車動能增量大,故只有C、D正確. 答案?、倏潭瘸摺⑻炱?包括砝碼)?、贒 ③可在小車上加適量砝碼(或鉤碼)?、蹸D 以題說法 明確實驗原理往往是解決實驗問題的關鍵,該實驗的一些操作和要求與探究力、加速度、質量之間關系的實驗類似,可以進行知識與方法的遷移.學會利用所學知識,對實驗器材或實驗方法加以重組,完成新的實驗設計. 在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組裝了一套如圖14所示的裝置,拉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一端與細繩相連,用拉力傳感器記錄小車受到拉力的大?。┻^打點計時器的紙帶與小車尾部相連接,打點計時器打點周期為T,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圖14 (1)平衡小車所受的阻力:不掛鉤碼,調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輕推小車,直到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點. (2)測量小車和拉力傳感器的總質量M,按圖組裝好儀器,并連接好所需電路,將小車停在打點計時器附近,先接通拉力傳感器和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然后__________,打出一條紙帶,關閉電源. (3)在打出的紙帶中選擇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如圖15所示,在紙帶上按打點先后順序依次取O、A、B、C、D、E等多個計數點,各個計數點到O點間的距離分別用hA、hB、hC、hD、hE、……表示,則小車和拉力傳感器在計時器打下D點時的動能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若拉力傳感器的讀數為F,計時器打下A點到打下D點過程中,細繩拉力對小車所做功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 圖15 (4)某同學以A點為起始點,以A點到各個計數點動能的增量ΔEk為縱坐標,以A點到各個計數點拉力對小車所做的功W為橫坐標,得到一條過原點的傾角為45°的直線,由此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間距相等 (2)釋放小車 (3) F(hD-h(huán)A) (4)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 解析 (1)當打點計時器能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間隔均勻的點時,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 (2)在組裝好實驗裝置的基礎上,進行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 (3)D點的瞬時速度等于CE段的平均速度,即vD=,故打下D點時的動能為EkD=Mv=;拉力對小車做的功為W=F(hD-h(huán)A). (4)因圖線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且直線的傾角為45°,可得出方程式ΔEk=W,故可得結論: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 考向5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例5 為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利用透明直尺和光電計時器設計了一套實驗裝置,如圖16所示.當有不透光物體從光電門間通過時,光電計時器就可以顯示物體的擋光時間,所用的光電門傳感器可測的最短時間為0.01 ms.將具有很好擋光效果的寬度為d=3.8×10-3 m的黑色磁帶貼在透明直尺上.實驗時,將直尺從一定高度由靜止釋放,并使其豎直通過光電門.某同學測得各段黑色磁帶通過光電門的時間Δti與圖中所示的高度差Δhi,并將部分數據進行了處理,結果如下表所示(表格中M為直尺質量,取g=9.8 m/s2). 圖16 Δti(10-3 s) vi= (m·s-1) ΔEi=Mv -Mv Δhi(m) MgΔhi 1 1.21 3.13 2 1.15 3.31 0.58M 0.06 0.58M 3 1.00 3.78 2.24M 0.23 2.25M 4 0.95 4.00 3.10M 0.32 3.14M 5 0.90 0.41 (1)從表格中數據可知,直尺上磁帶通過光電門的瞬時速度是利用vi=求出的,請你簡要分析該同學這樣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將表格中的數據填寫完整. (3)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該實驗,請你判斷下列ΔEk-Δh圖象中正確的是( ) 解析 (1)瞬時速度等于極短時間或極短位移內的平均速度,故直尺上磁帶通過光電門的瞬時速度可利用vi=求出. (2)第5點速度為v5==≈4.22 m/s. 從第5點到第1點間動能的增加量為 ΔEk=Mv-Mv=×M×(4.222-3.132) ≈4.01M. 從第5點到第1點間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ΔEp=MgΔh5=M×9.8×0.41≈4.02M. (3)從表中數據可知,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動能的增加量. (4)根據動能定理可知:MgΔh=ΔEk,故ΔEk-Δh的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故C正確. 答案 (1)瞬時速度等于極短時間或極短位移內的平均速度 (2)4.22 4.01M 4.02M (3)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動能的增加量 (4)C 以題說法 本實驗數據處理的方法 方法1:利用起點和第n點:驗證ghn=v. 方法2:任取較遠兩點A、B:驗證ghAB=v-v. 方法3:圖象法. 如圖17甲所示的裝置叫做阿特伍德機,是英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阿特伍德(G·Atwood 1746-1807)創(chuàng)制的一種著名力學實驗裝置,用來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某同學對該裝置加以改進后用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如圖乙所示. 圖17 (1)實驗時,該同學進行了如下操作: ①將質量均為M(A的含擋光片、B的含掛鉤)的重物用繩連接后,跨放在定滑輪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測量出________________(填“A的上表面”、“A的下表面”或“擋光片中心”)到光電門中心的豎直距離h. ②在B的下端掛上質量為m的物塊C,讓系統(重物A、B以及物塊C)中的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光電門記錄擋光片擋光的時間為Δt. ③測出擋光片的寬度d,計算有關物理量,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2)如果系統(重物A、B以及物塊C)的機械能守恒,應滿足的關系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3)引起該實驗系統誤差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一條即可). (4)驗證實驗結束后,該同學突發(fā)奇想:如果系統(重物A、B以及物塊C)的機械能守恒,不斷增大物塊C的質量m,重物B的加速度a也將不斷增大,那么a與m之間有怎樣的定量關系?a隨m增大會趨于一個什么值?請你幫該同學解決: ①寫出a與m之間的關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還要用到M和g). ②a的值會趨于________. 答案 (1)①擋光片中心 (2)mgh=(2M+m)()2 (3)繩子有一定的質量、滑輪與繩子之間有摩擦、重物運動受到空氣阻力等 (4)①a==?、谥亓铀俣萭 解析 (1)、(2)需要測量系統重力勢能的變化量,則應該測量出擋光片中心到光電門中心的豎直距離,系統的末速度為:v=,則系統重力勢能的減少量ΔEp=mgh,系統動能的增加量為:ΔEk=(2M+m)v2=(2M+m)()2,若系統機械能守恒,則有:mgh=(2M+m)()2. (3)系統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是只有重力做功,引起實驗系統誤差的原因可能有:繩子有一定的質量、滑輪與繩子之間有摩擦、重物運動受到空氣阻力等. (4)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系統所受的合力為mg,則系統加速度為:a==,當m不斷增大,則a趨于g. 考向6 驗證動量守恒定律 例6 在實驗室里為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圖18甲、乙所示的兩種裝置: 圖18 (1)若入射小球質量為m1,半徑為r1;被碰小球質量為m2,半徑為r2,則________. A.m1>m2,r1>r2 B.m1>m2,r1<r2 C.m1>m2,r1=r2 D.m1<m2,r1=r2 (2)若采用圖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以下所提供的測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直尺 B.游標卡尺 C.天平 D.彈簧測力計 E.秒表 (3)設入射小球的質量為m1,被碰小球的質量為m2,則在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時(P為碰前入射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所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結論為______.(用裝置圖中的字母表示) 解析 (1)實驗中必須用半徑相等的小球,以滿足對心碰撞;入射球的質量必須大于被碰球的質量,防止兩球碰撞時入射球反彈,答案選C. (2)若采用圖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只需要用直尺測量小球落地點到O點的距離和小球的質量,所以測量工具選擇A、C即可. (3)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時,所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結論為m1OP=m1OM+m2O′N. 答案 (1)C (2)AC (3)m1OP=m1OM+m2O′N 考向7 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 例7 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實驗中,有下列實驗步驟: a.往邊長約為40 cm的淺盤里倒入約2 cm深的水,待水面穩(wěn)定后將適量的痱子粉均勻地撒在水面上. b.用注射器將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狀穩(wěn)定. c.將畫有油膜形狀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標紙上,計算出油膜的面積,根據油酸的體積和面積計算出油酸分子直徑的大?。? d.用注射器將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記下量筒內每增加一定體積時的滴數,由此計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 e.將玻璃板放在淺盤上,然后將油膜的形狀用彩筆描繪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驟中,正確的順序是________.(填寫步驟前面的字母) 圖19 實驗時,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濃度為A,測得體積為V的油酸酒精溶液共有N滴,將一滴該溶液滴入盛水的淺盤內,穩(wěn)定后形成的油膜形狀如圖19所示,測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個數為X,每一個小方格的邊長為a. (2)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直徑的大小d=________. (3)從圖中數得油膜占有的小正方形個數為X=________. (4)該同學實驗中最終得到的計算結果和大多數同學的比較,發(fā)現自己所測數據偏大,則對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下列說法中可能不正確的是________. A.錯誤地將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直接作為油酸的體積進行計算 B.計算油膜面積時,錯將不完整的方格作為完整方格處理 C.計算油膜面積時,只數了完整的方格數 D.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較多,油膜沒有充分展開 解析 (1)“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實驗步驟為:配制酒精油酸溶液(教師完成,記下配制比例)→測定一滴酒精油酸溶液的體積(題中的d)→準備淺水盤(a)→形成油膜(b)→描繪油膜邊緣(e)→測量油膜面積(c)→計算分子直徑(c). (2)計算步驟:先計算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體積=一滴酒精油酸溶液的體積×配制比例.得:V0=, 再計算油膜面積,S=X·a2 最后計算分子直徑d==① (3)按不足半個舍去,多于半個的算一個,統計出油酸薄膜占有的小正方形個數為57個. (4)同學實驗中最終得到的計算結果和大多數同學的比較,發(fā)現自己所測數據偏大,根據公式①可知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公式中的體積偏大或計算的油膜的面積偏小的原因.錯誤地將油酸酒精溶液的體積直接作為油酸的體積進行計算,V偏大,故A正確;計算油膜面積時,錯將不完整的方格作為完整方格處理,則油膜的面積偏大,故B錯誤;計算油膜面積時,只數了完整的方格數,則油膜的面積偏小,故C正確;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較多,油膜沒有充分展開,則油膜的面積偏小,故D正確.本題要求選擇不正確的,故選B. 答案 (1)dabec (2) (3)57 (4)B 12.力學創(chuàng)新實驗的分析技巧 例6 (10分)用如圖20所示實驗裝置測量滑塊A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長木板水平固定,細線跨過定滑輪與滑塊A、重錘B相連.將細線拉直,測出B離地面的高度h,將重錘從h高處靜止釋放,B落地后,測出A在木板上滑動的距離x;改變B釋放高度重復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圖20 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h/cm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x/cm 14.7 22.4 30.3 37.6 44.9 52.4 (1)若測得A的質量mA=3 kg,B的質量mB=1 kg,A和B間細線的長度L=112.0 cm,木板的長度l=98.0 cm,要達到實驗目的,以上四個量中沒有必要測量的是______(用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2)作出x隨h變化的圖象. (3)由圖象并結合(1)中所測數值求得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________. 解析 (1)由題意可知,B距地面的高度h,A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x,A、B的質量mA、mB.從靜止釋放讓它們運動到B著地,根據動能定理得: mBgh-μmAgh=(mA+mB)v2① 從B著地到A停在木板上,根據動能定理得: mAv2=μmAg(x-h(huán))② 由①②解得:μ=③ 可知沒有必要測量L和l. (2)作出x隨h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 (3)由③得:x=h 根據數學知識得到圖象中直線的斜率 k= 由圖得:k≈1.5 代入數據得:=1.5 解得μ=0.2 答案 (1)L、l(2分) (2)見解析圖(4分) (3)0.2(4分) (限時:8分鐘,滿分:10分) (xx·廣東·34(2))某同學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設計實驗探究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壓縮量的關系. ①如圖21(a)所示,將輕質彈簧下端固定于鐵架臺,在上端的托盤中依次增加砝碼,測量相應的彈簧長度,部分數據如下表,由數據算得勁度系數k=________ N/m.(g取9.8 m/s2) 圖21 砝碼質量/g 50 100 150 彈簧長度/cm 8.62 7.63 6.66 ②取下彈簧,將其一端固定于氣墊導軌左側,如圖(b)所示,調整導軌使滑塊自由滑動時,通過兩個光電門的速度大小________. ③用滑塊壓縮彈簧,記錄彈簧的壓縮量x;釋放滑塊,記錄滑塊脫離彈簧后的速度v,釋放滑塊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________. ④重復③中的操作,得到v與x的關系如圖(c),由圖可知,v與x成________關系.由上述實驗可得結論:對同一根彈簧,彈性勢能與彈簧的________成正比. 答案?、?0 ②相等?、刍瑝K的動能?、苷取嚎s量的二次方 解析?、偌?0 g砝碼時,彈簧彈力F1=mg=k(l0-l1),加100 g砝碼時F2=2mg=k(l0-l2),ΔF=F2-F1=k(l1-l2),則k≈49.5 N/m,同理由加100 g砝碼和加150 g砝碼的情況可求得k′≈50.5 N/m,則勁度系數==50 N/m. ②使滑塊通過兩個光電門時的速度大小相等,就可以認為滑塊離開彈簧后做勻速直線運動. ③彈性勢能轉化為滑塊的動能. ④圖線是過原點的直線,所以v與x成正比,整個過程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即E彈=Ek=mv2,彈性勢能與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則彈性勢能與彈簧壓縮量x的二次方成正比. (限時:45分鐘) 1.(xx·全國大綱·22)現用頻閃照相方法來研究物塊的變速運動.在一小物塊沿斜面向下運動的過程中,用頻閃相機拍攝的不同時刻物塊的位置如圖1所示.拍攝時頻閃頻率是10 Hz,通過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讀取的5個連續(xù)影像間的距離依次為x1、x2、x3、x4.已知斜面頂端的高度h和斜面的長度s.數據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 m/s2. 圖1 單位:cm x1 x2 x3 x4 h s 10.76 15.05 19.34 23.65 48.00 80.00 根據表中數據,完成下列填空: (1)物塊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保留3位有效數字) (2)因為________,可知斜面是粗糙的. 答案 (1)4.30 (2)a-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專題十二 力學和熱學實驗與創(chuàng)新訓練 2019 年高 物理 二輪 復習 專題 十二 力學 熱學 實驗 創(chuàng)新 訓練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eibangfood.com.cn/p-198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