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歷史 專題四 第3課 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練習 人民版必修2.doc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專題四 第3課 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練習 人民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歷史 專題四 第3課 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練習 人民版必修2.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專題四 第3課 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練習 人民版必修2 一、選擇題 1.進入近代社會以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密切,社會化程度大大加強,需要有一種大眾化、傳播速度快的媒介,作為人與人之間進行溝通的渠道。適應這種需要,近代中國最先出現的媒介是( ) A.電影電視 B.電報電話 C.報刊雜志 D.鐵路交通 【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具體歷史現象的準確再認能力。注意時間:近代社會;作用:大眾化的傳播媒介。在中國報刊比電報電話出現要早。 2.“飲早茶、嘆(粵語,意為享受)報紙”仍為當今廣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廣州創(chuàng)辦了中國境內的第一份中文報刊《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報刊對近代中國所起的影響包括( ) ①密切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 ②使廣大民眾更熱心地關注國事、天下事 ③大大降低了中國文盲的人數 ④進步的報刊發(fā)揮著制造輿論、喚醒民眾的啟蒙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結合重難點講解,可知①②④可選,但報刊的發(fā)展卻起不到掃除文盲的作用。 3.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如果此時你在廣州,想要最快了解大會的實況,你可以借助的傳媒是( ) A.報紙 B.廣播 C.電視 D.互聯網 【答案】 B 【解析】 1958年,北京電視臺開始試播,這是中國第一家電視臺;1993年,中國第一條互聯網專線正式開通。廣播比報紙要快,故選B項。 4.英美報商創(chuàng)辦的“大陸報—中國無線電公司廣播臺”正式開播是在( ) A.南京 B.上海 C.哈爾濱 D.北平 【答案】 B 【解析】 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報商創(chuàng)辦的“大陸報—中國無線電公司廣播臺”在上海正式開播。 5.廣播影視的普及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家庭生活。關于其普及歷程的表述錯誤的是( ) A.近代中國第一座全國性的廣播電臺建成于新中國成立后 B.與廣播和電視相比,電影在中國產生、放映相對要早 C.民國時期,國產電影獲得快速發(fā)展 D.目前,我國已建成了多系列、多層次、多語種、多形態(tài)的廣播電視傳播網絡 【答案】 A 【解析】 1928年8月,南京國民政府籌備的中央廣播電臺開播,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座全國性的廣播電臺。 6.下列現象在中國近代出現,其先后順序是( ) ①完全歐化的新式住宅 ②中國人自己創(chuàng)辦近代報刊 ③有軌電車交通系統(tǒng) ④外國電影在中國放映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答案】 C 【解析】 完全歐化的新式住宅是20世紀30年代前后,在京津等地開始出現;19世紀70年代起,中國人開始自己創(chuàng)辦近代報刊;1906年,天津創(chuàng)辦了有軌電車交通系統(tǒng);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是在1896年。 7.上海這個深受近代西方文明影響的城市因5年前世博會的舉辦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如果世博會上舉辦以“民國初年的上?!睘橹黝}的展覽,以下情景不可能列入展覽內容的是( ) A.看電視劇 B.到徐園觀看電影 C.穿上中山裝 D.品嘗西餐 【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近代社會生活變遷。解題關鍵是從材料中獲取關鍵信息,時間為“民國初年”,此時中國的電視事業(yè)還沒有誕生,故A項錯。 8.(xx成都七中期末)1909年初,《大公報》上的一篇文章稱“第一是開眼界,可以當作游歷,看看歐美各國的風土人情……真如同身歷其境,親眼得見一樣……時??纯矗M不比聽戲強得多?”使人民“開眼界”的是( ) A.電視 B.電影 C.報紙 D.廣播 【答案】 B 【解析】 材料信息“1909年、如同身歷其境、親眼”可知正確選項為B。A項是20年代后出現,C、D項與材料無關,俱排除。 9.7月份是世界杯舉行的時間,待在家中的中國居民為及時迅速地掌握世界杯第一手的資訊,并就賽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最好選擇哪一媒介( ) A.報紙 B.電視 C.廣播 D.互聯網 【答案】 D 【解析】 互聯網具有及時性、互動性、廣泛性等特點,人們上網除了觀看節(jié)目,還可以參與討論,隨時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10.互聯網正在覆蓋著我們的生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關于互聯網的作用,正確的有( ) ①互聯網使世界上的人們共享知識和信息 ②電子商務帶給人們一種全新的貿易方式 ,足不出戶就可以和全世界的人做生意 ③互聯網在縮短世界距離,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 ④網絡世界對年輕一代的影響更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②、③、④選項分別從知識提供、貿易往來、加強交流、個體發(fā)展方面講述了因特網的影響。 二、非選擇題 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95~1898年間創(chuàng)辦的中文報刊統(tǒng)計表 年份 當年創(chuàng)刊總數(種) 中國人自辦報刊 總數(種) 所占百分比(%) 1895年 7 3 42.9 1896年 11 7 63.6 1897年 49 45 91.8 1898年 47 39 83 注: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締報館,捉拿主筆,已不再允許民間自辦報刊。 ——姚福申《中國編輯史》 材料二 《福報》的宗旨是“欲以開風氣,廣見聞,速變通,強國勢”?!稄V仁報》的內容有論著、時事新聞、地方要聞、中西譯述、雜談等。論著多以外患日急,非變法維新不能挽救為中心問題,意在喚起國人發(fā)憤圖強,開通風氣。 ——湯志鈞《中國編輯史》 材料三 中國近代的辦報活動,如果從1815年創(chuàng)辦《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記傳》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沒有一份報紙或期刊是由中國人創(chuàng)辦或主持的?!瓘?874年到1895年的二十年間,中國人自辦的報刊總共只有十種……除了香港地區(qū)清政府鞭長莫及外,其他地方中國人自辦的報刊在專制政權的壓制下,壽命都很短暫?!?895年堂堂中華帝國在甲午戰(zhàn)爭中竟敗于東洋“島夷”之手,這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們在各地組織學會,采取辦報刊、設學堂等辦法鼓吹“變法圖強”。 ——姚福申《中國編輯史》 回答: (1)根據上述材料,概述19世紀末期國人辦報的特點。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些特點的成因。 【答案】 (1)中國人自辦的報刊日益成為中國報業(yè)的主體;壽命大多很短;報刊多以宣傳維新變法為主要內容。 (2)成因: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民族資本主義得到初步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維新派把創(chuàng)辦報刊作為宣傳變法思想的主要手段;外國人在華辦報客觀上提供了借鑒。但維新變法失敗后,報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 1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外紀聞》和《強學報》被封禁后,汪康年、梁啟超等創(chuàng)辦《時務報》,力倡變法維新,廣泛介紹西方的政教風情,適應了官方“講求時務”和民間渴求新知的需要,是戊戌維新運動期間影響最大的報紙,發(fā)行量創(chuàng)中國報刊發(fā)行新紀錄?!d的《中國參用民權之利益》,為中國報刊倡導民權之先聲。 ——劉志琴主編《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第二卷 材料二 湖廣總督張之洞稱其“識見正大,議論切要……實為中國創(chuàng)始第一種有益之報”。并飭令“湖北全省文武大小各衙門……各局、各書院、各學堂”均須訂閱《時務報》。以此為開端,浙江等省上至巡撫、布政使、學政,下至書院山長,也紛紛通告本省官界、學界訂閱《時務報》,致使該報風行全國,幾乎無省無之。 ——劉志琴主編《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第二卷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說明汪康年、梁啟超等創(chuàng)辦《時務報》的主要目的與報刊的性質。 (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時務報》“風行全國”的原因。 (3)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創(chuàng)辦《時務報》的歷史意義。 【答案】 (1)目的:宣傳維新變法。性質:政論性報刊。 (2)原因:廣泛介紹西方的政教風情,適應了官方“講求時務”和民間渴求新知的需要,地方官員飭令各級官吏訂閱。 (3)意義:宣傳了資產階級的啟蒙思想,推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的開展,促進大眾報業(yè)的發(fā)展。-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專題四 第3課 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練習 人民版必修2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專題 大眾 傳播媒介 更新 練習 人民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eibangfood.com.cn/p-2920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