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復習 專題01 地球與地圖 地球的圈層結構易錯點.doc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復習 專題01 地球與地圖 地球的圈層結構易錯點.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地理復習 專題01 地球與地圖 地球的圈層結構易錯點.doc(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復習 專題01 地球與地圖 地球的圈層結構易錯點 主標題:地球的圈層結構 副標題:明晰知識 關鍵詞:地球內(nèi)部圈層結構 地球外部圈層結構 難度:2 重要程度:3 內(nèi)容:易錯點 誤區(qū)1:地殼是由巖石組成的,地殼就是巖石圈 思維突破: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軟流層以上的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部分,地殼只是巖石圈的一部分,其厚度比巖石圈小得多。 誤區(qū)2:地殼和上地幔頂部都是由巖石組成的,因此兩者之間地震波的波速變化不明顯 思維突破:盡管地殼和上地幔頂部都是由巖石組成的,但兩者的組成物質(zhì)和密度存在明顯差別,因此地震波的波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兩者之間存在一個不連續(xù)面——莫霍面。 誤區(qū)3:地核的厚度最大,因而體積也最大 思維突破:地核盡管厚度最大,但由于處于地球的最里層,因而體積較小,只占地球體積的l5%,地核的體積比月球還略小一些,地核的物質(zhì)密度很大,質(zhì)量占地球質(zhì)量的l/3。 誤區(qū)4:內(nèi)地核的溫度很高,因而呈熔融狀態(tài) 思維突破:這種認識不合理。外地核可能呈熔融狀態(tài),但內(nèi)地核由于壓力極大,鐵原子和鎳原子被擠在一起形成一個固態(tài)金屬球。 閱讀積累 大氣圈 大氣圈是包裹地球的氣體層,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條件之一。 大氣圈是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氣體和懸浮物組成的復雜系統(tǒng),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厚厚的大氣,好像地球的外衣,保護著地球的“體溫”,使其變化不至過于劇烈。地面上的水蒸發(fā)成水汽進人大氣;大氣中的水汽又凝結成雨、雪等降落到地面,使得地球上的水循環(huán)不止。增溫、降溫、刮風、下雨等大氣現(xiàn)象,在漫長的地質(zhì)年代里,不斷地雕塑著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梢姡髿鈱Φ厍虮砻娴脑S多自然現(xiàn)象都產(chǎn)生著重大的影響。大氣對生物界和人類的影響更為深刻,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大氣。可以說,地球上沒有大氣,就沒有生物界,沒有人類。 近地面的大氣密度大。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的密度迅速下降。在2 000~3 000千米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的空間,平均只有1個氣體分子,與星際空間的情況很接近,一般把這個高度作為大氣圈的上界。 水圈 水圈是由地球表層水體構成的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水圈的水處于不斷的循環(huán)運動之中。水圈由液態(tài)水、固態(tài)水和氣態(tài)水組成。按照它們存在的位置和狀態(tài),可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和生物水。陸地水與人類社會的關系最為密切,陸地水主要可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 生物圈 在約20億年以前,地球上就誕生了生命,經(jīng)過漫長時期的進化和繁衍,形成了廣泛分布于地殼、大氣圈和水圈中的生物世界——生物圈。它占有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 地球上有了生命,才能夠說由地殼(或巖石圈)、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共同組成了地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是這個系統(tǒng)中的主體和最活躍的因素。-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復習 專題01 地球與地圖 地球的圈層結構易錯點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復習 專題 01 地球 地圖 結構 易錯點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eibangfood.com.cn/p-325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