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14課《冷戰(zhàn)中的對峙》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
《2019-2020年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14課《冷戰(zhàn)中的對峙》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14課《冷戰(zhàn)中的對峙》教案 新人教版 (II).doc(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14課《冷戰(zhàn)中的對峙》教案 新人教版 (II)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分析雅爾塔協定的有關內容和具體事件,理解其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世界格局的影響。 閱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世界版圖,說明“北約”和“華約”組織的建立是東西方對峙局面形成的標志。 過程與方法 收集課內課外資料,列舉美蘇爭霸與“冷戰(zhàn)”的種種表現,解釋“冷戰(zhàn)”的含義。 能從多種角度看待、分析歷史事件,如冷戰(zhàn)帶來的影響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二戰(zhàn)后美國推行霸權政策的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和平意識,要反對霸權主義,爭取世界和平。 教學重點:兩極格局的形成及演變;美蘇爭霸給世界帶來的危害。 教學難點:分析戰(zhàn)后新格局形成及演變的深刻的歷史背景。 教學過程 一、“冷戰(zhàn)”政策 閱讀書本84頁英國首相的演說,提出以下問題。 戰(zhàn)后,美國為什么要推行“冷戰(zhàn)”政策? 結合課文,說說杜魯門演說的核心內容。杜魯門政府上臺后,改變以往羅斯福的大國合作政策,認為強大的蘇聯是美國建立世界霸權的主要障礙,強調要對蘇聯采取強硬政策。1947年3月,杜魯門在國會發(fā)表演說,表示要援助受到共產主義“嚴重威脅”的希臘、土耳其,抵制共產主義的擴張。 1.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是美國對外政策的轉折點 (但是由于世界剛剛結束大戰(zhàn)等原因,直接的戰(zhàn)爭顯然不適宜,因此只能采取間接的戰(zhàn)爭或者冷戰(zhàn)。這里需要理解兩層意思,冷戰(zhàn)的對象是誰,為什么要采取這種方式表達對對方的仇視) “冷戰(zhàn)”政策的定義──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為,以“遏制”共產主義。著重指出“冷戰(zhàn)”政策的本質是“遏制”共產主義和干涉別國內政。 “杜魯門主義”實際上宣布:蘇聯是美國的敵人,美國的對外政策是“遏制”蘇聯及共產主義。因此,“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成為美蘇戰(zhàn)時同盟公開破裂、美蘇冷戰(zhàn)全面展開的重要標志。其核心內容是美國要對社會主義國家采取除直接武裝侵略以外的一切手段,即實行“冷戰(zhàn)”政策。 2.冷戰(zhàn)”政策在經濟上的表現是“馬歇爾計劃”。 “馬歇爾計劃”的實施,有利于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霸權地位的確立。“杜魯門主義”出臺后,美國在經濟方面推行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也叫歐洲經濟復興計劃,“馬歇爾計劃”的最初對象是歐洲國家 “馬歇爾計劃”的實施,一方面是幫助當時極為困難的西歐各國迅速恢復經濟,防止革命的爆發(fā);另一方面,美國通過援助西歐各國,不僅加強了資本主義世界的聯系,形成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聯盟,而且打開西歐的門戶,控制西歐。 為什么美國將稱霸重點放在歐洲?(歐洲是資本主義的發(fā)源地和中心,雖在戰(zhàn)爭中遭到嚴重破壞,但經濟基礎好,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Α?梢哉f在當時誰掌握了歐洲,誰就掌握了壓倒對手的絕對優(yōu)勢。另外還因為歐州的地理位置,在美國和蘇聯的中間,既可以壯大自己又可以遏止蘇聯) 3. “北約”“華約”建立 利用圖,指導學生閱讀圖例說明,讓他們分別說出北約、華約組織包括的成員國,然后,提出以下問題。“冷戰(zhàn)”政策在軍事上的表現是──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的成立標志資本主義陣營的形成。 閱讀北約的有關規(guī)定,說說北約組織的最突出特點是什么。北約主要集中在西歐和南歐,針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美國聯合西歐一些國家共同與蘇聯抗衡。) 華約組織成立的主要目的有哪些?(華約主要集中在東歐和蘇聯,針對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是同北約抗衡的歐洲軍事集團。既用來同美國和西歐抗衡,也可以此進一步控制東歐。) 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形成,引導學生自己閱讀、討論,掌握以下知識: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形成,美國杜魯門政府攻勢咄咄逼人。社會主義的蘇聯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建立 “華沙條約組織”。 隨著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以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最終形成。國際舞臺上出現了兩大陣營的對峙與斗爭,這種對峙與斗爭貫穿于整個50年代,雙方矛盾日益尖銳。1950年6月25日爆發(fā)的朝鮮戰(zhàn)爭是兩大陣營斗爭的集中表現。朝鮮戰(zhàn)爭是美國在二戰(zhàn)后進行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侵略戰(zhàn)爭,它以朝中人民的勝利和美國的失敗告終, 60年代,越南戰(zhàn)爭也是兩大陣營的對峙和較量。 二、美蘇爭霸 美蘇爭霸格局的形成,主要在于蘇聯推行霸權主義政策。50年代,作為資本主義強國的美國推行霸權政策,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攻勢。二戰(zhàn)后,蘇聯成為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政治、軍事大國。通過“四五”計劃,蘇聯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國民經濟的恢復,工農業(yè)得到迅速發(fā)展,實力得到迅猛發(fā)展。1953年赫魯曉夫擔任蘇聯的領導人,他逐步改變了斯大林時期的對外政策,提出同美國“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戰(zhàn)略。50年代后期,美蘇爭霸格局逐漸形成。 1.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是美蘇爭霸的第一階段。應向學生講解清楚,這一階段,美蘇關系既有緩和,又有緊張的一面。緊張方面,突出的事實有:1961年“柏林墻”的修建和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古巴導彈危機事件的解決,是蘇聯從古巴撤走導彈和轟炸機后才逐漸平息的,說明這一階段的爭霸中,美國占據優(yōu)勢,處于上風。同時也表明,蘇聯開始在全球范圍內與美國爭霸。這一事件后,蘇聯決心全力發(fā)展核武器,導致了兩國新的激烈爭奪。 2.70年代,美蘇爭霸達到了高潮。尼克松任美國總統(tǒng),為保住美國的霸權地位,在對外戰(zhàn)略上實行了重大調整,從戰(zhàn)略進攻轉為戰(zhàn)略收縮。1973年,美國從越南撤兵;70年代,美國同中國實現關系正?;?。此時,蘇聯的實力得到迅猛的發(fā)展。蘇聯不僅建成一支對美國造成威脅的遠洋海軍,還擁有數量多于美國的洲際導彈。隨著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臺后,推行同美國爭奪霸權的積極進攻戰(zhàn)略。蘇聯在中東、非洲、南亞次大陸進行了一系列擴張活動,特別是1979年12月出兵對阿富汗的占領,標志蘇聯的霸權政策發(fā)展到頂點。 3.80年代的美蘇關系,蘇聯由于長期與美國爭霸,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蘇聯喪失對外擴張的猛烈勢頭。1985年上臺的戈爾巴喬夫,提出以軍控為中心的全球緩和戰(zhàn)略。1989年,蘇聯從阿富汗撤軍,并實行了中蘇關系正常化。1981年,里根任美國總統(tǒng),對蘇聯采取強硬的態(tài)度。從70年代中期起,資本主義世界逐漸形成了美國、日本、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美國也同意有限的緩和。1991年蘇聯的解體,標志著長達半個世紀的美蘇兩極格局結束。 引導學生概括“冷戰(zhàn)”政策的表現:政治上,杜魯門主義;經濟上,馬歇爾計劃;軍事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蘇爭霸經歷了三個階段,雙方互有攻守。國家實力的消長和彼此的關系決定了其對外政策的走向。1991年蘇聯解體,美蘇兩極格局結束。-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冷戰(zhàn)中的對峙 2019-2020年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14課冷戰(zhàn)中的對峙教案 新人教版 II 2019 2020 九年級 歷史 下冊 14 冷戰(zhàn) 中的 對峙 教案 新人 II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eibangfood.com.cn/p-3286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