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130頁~135頁。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物候學的內(nèi)容、意義、規(guī)律和發(fā)展前景等有關知識。 2.學習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的一般規(guī)律來安排文章順序的方法。 3.掌握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預習,教師重點講解,輔導完成課堂練習。 2.問答法、點撥法、串講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感受并學習科學家嚴謹、務實的精神。 重點難點疑點剖析 ◆重點 1.掌握本文運用事例說明問題的方法。 2.分析本文的邏輯順序以及各部分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 3.學習本文準確嚴謹、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 ◆難點 1.領會本文的邏輯順序以及各部分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 ◆疑點 “大自然的語言”指什么,課文為何以此為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對于作者及物候學的基本知識要有相應了解。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準確認讀“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和課文下注詞語,并掌握它們的意思。 第1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約________分鐘) 二、熟悉課文,劃分段落(約________分鐘) 三、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約________分鐘) 四、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約________分鐘) 板書設計 1.整篇文章的邏輯順序: 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物候學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性—— 影響物候的主要因素——研究物候學的重要意義 2.事例 概說 第2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步驟 (第2課時) 一、指導學習課文第三部分(約________分鐘) 二、指導學習課文第四部分(約________分鐘) 三、課堂練習(約________分鐘) 板書設計 1.劃分層次 2.物候學研究的四個重要意義: (1)預報農(nóng)時 (2)安排農(nóng)作物區(qū)劃和造林 (3)引種植物 (4)避免或減輕蟲害 練習設計 1.如何調(diào)整下列句子的語序? (1)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葉子變黃。 (2)不久,布谷鳥也來了。 (3)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 (4)到處呈現(xiàn)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 (5)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 (6)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 輔導練習提示:此題是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關上課本思考回答。 教法探討 1.文章開頭幾段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幅季節(jié)更替、物候變遷的大自然的美妙圖景。引導學生體會這種描寫的效果,注意積累其中的優(yōu)美語句。2.第一部分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分析,另外三部分先由學生自行分析,然后由教師進行歸納總結。 3.這是一篇說明文,但教學時可以淡化文體,把它當一篇科普文章處理就行了。重點是引導學生概括要點和學習語言,對讀、寫說明文的一些方法加以適當講解。 參考資料 物候,主要指動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活動規(guī)律與非生物的變化對節(jié)候的反應。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動、抽葉、開花、結實、落葉;動物的蟄眠、復蘇、始鳴、交配、繁育、換毛、遷徒等,均與節(jié)候有密切關系。還有一些非生物現(xiàn)象,像始霜、始雪、結凍、解凍等,也屬物候現(xiàn)象。 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227-232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習有關克隆的科學術語,了解克隆綿羊“多利”的誕生過程,學習文章是如何進行說明的,懂得“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學習本文,主要是讓學生用勾畫圈點讀書法和相互交流法,了解本文所講的科技知識,用合作探究、生疑發(fā)問法掌握本文深入淺出的寫法及如何正確對待克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的嚴謹?shù)膽B(tài)度,樹立正確的科學觀。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克隆的含義??寺⊙颉岸嗬钡恼Q生過程。本文說明技巧(安排順序、語言特點)等。 難點 理解“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樹立正確的科學觀。 教學突破 引導學生生疑發(fā)問,在合作探究中學習本文說明技巧,理解什么是克隆及“克隆人”帶來的負面影響,樹立科學應為人類服務的正確價值觀。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搜集有關“克隆”的文字資料、圖片、制成課件。 學生準備 搜集有關“克隆”的資料、圖片。 教學步驟 (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 1.導入課文,整體感知。 2.引導自讀,了解寫法。 3.引導發(fā)問,共同探究。 學生活動 1.交流資料,用勾畫法把握課文。 2.學生討論,探究寫法。 3.學生質疑,合作探究。 一、課前交流,導入課文,整體感知(約 分鐘) 二、引導自讀,了解說明特點(約 分鐘) 三、引導學生發(fā)問,合作探究(約 分鐘) 本課總結 本文作者以對寫作順序合理的安排,從日常生活中人們耳熟能詳?shù)挠腥さ纳锓敝超F(xiàn)象入手,巧妙運用俗語及準確但又樸實的語言,清楚地向我們揭示了克隆的奧秘,介紹了克隆研究的發(fā)展和成績,提醒人們要嚴肅地考慮克隆的含義,使克隆技術造福人類。引導學生以此樹立了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板書設計 奇妙的克隆 談家楨 克隆成果 克隆好處 有關術語 說明特點 關鍵句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可以讓學生就“怎樣看待‘克隆人’問題”展開討論,言之有理即可。 練習設計 隨堂練習設計 1.說明“克隆鯽魚前后”一節(jié)的說明順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文章來看,動物克隆的研究和實驗范圍是怎樣一步步擴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個性練習設計 如果你是一位科學家,發(fā)揮想象,你將利用克隆技術為人類做哪些貢獻?要求用流暢的語言表述。 教學探討與反思 本文講述的是深奧的高科技知識,揣摩文章怎樣深入淺出地介紹這一知識是關鍵,學習時,從克隆的成果突破,引導學生對課文有一感性認識,進而引導學生探究,逐步突破重難點。 補充資料 專家談克隆,消除認識誤區(qū) xx年4月,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陳大元教授主持的“家畜體細胞無性繁殖”研究項目在山東曹縣五里墩村開始克隆胚胎移植。共移植了135頭牛,在每頭牛的子宮內(nèi)放兩枚克隆胚。從2002年1月18日起,該課題組陸續(xù)獲得了克隆牛犢14頭,現(xiàn)在成活了5頭。 圍繞著克隆牛事件,克隆牛項目的兩個技術核心人物:陳大元教授和山東省農(nóng)科院馬世援研究員就目前克隆技術認識存在的種種誤區(qū)進行了解釋。 克隆會不會導致物種基因單一化?克隆生物和樣板生物從基因類型來說是完全一樣的,有人擔心,如果克隆牛大行其道,會導致牛這個物種基因單一化。如果出現(xiàn)某種惡劣的自然條件或者大規(guī)模的疾病,這些基因相同的牛會因抵抗能力一樣而被全部毀滅。馬教授表示: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建立足夠規(guī)模的原種場來解決。原種場里保存有大規(guī)模不同基因類型的?!@也就是所謂的基因庫。如果將來要建立克隆牛工廠,必須建立一個由200頭牛以上沒有血緣關系的良種牛組成的原種群,根據(jù)生物學上的相關公式,這樣的規(guī)??梢院w所有牛的基因種類了。 克隆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復制”?在此次克隆牛工程中,馬教授也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新情況,其中之一是克隆技術并不能百分之百地原樣復制,在克隆和胚胎移植過程中,會有一些遺傳信息損失。就像拷貝軟盤,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和原盤一樣。顯然,損失信息的數(shù)量極其微小,但對克隆牛會有什么影響現(xiàn)在還不知道。 克隆生命是不是一定短命?研究表明,動物的壽命和體內(nèi)染色體末端的基因端粒的長短有關。年輕動物的端粒長,而年長動物的端粒則變短。有人據(jù)此推斷,克隆動物既然是按照成年樣本復制的,那么剛生下來的克隆動物的端粒就已經(jīng)和成年動物一樣短了,它們的壽命肯定不長。陳大元教授否認了這種觀點,他表示,在實際操作中,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年幼的克隆動物端粒在體內(nèi)端粒酶的影響下變得很長,和成年樣本出現(xiàn)差異。所以,克隆動物的壽命不會比一般動物短。 ——摘自《北京晨報》(有刪改)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144頁~151頁。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擴大學生知識面,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 2.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 3.進一步掌握事理性說明文的寫作特點。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預習,教師輔導自學,課堂練習。 2.討論法、問答法、比較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激發(fā)其對自然科學的熱愛。 重點難點疑點剖析 ◆重點 1.理清文章的邏輯順序。 2.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3.感受并學習作者善于聯(lián)系的創(chuàng)新思維。 4.體會作者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語言。 ◆難點 學習作者善于聯(lián)系的創(chuàng)新思維。 ◆疑點 《被壓扁的沙子》是否離題太遠,是否可以改為《恐龍是怎樣滅絕的》。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了解有關恐龍和板塊構造學說的知識。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準確認讀文中的生難詞語,并掌握它們的意思。 第1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一、學習《恐龍無處不在》(約________分鐘) 二、學習《被壓扁的沙子》,并與前文比較(約________分鐘) 三、課堂練習(約________分鐘) 板書設計 1.邏輯順序 2.被壓扁的沙子:科學發(fā)現(xiàn)→觀點產(chǎn)生→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印證觀點 練習設計 1.分析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1)斯石英的原子之間結合得極為致密,在通常條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數(shù)百萬年。 (2)在進行過原子彈爆炸實驗的場地也發(fā)現(xiàn)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脹火球的巨大壓力形成的。 (3)僅次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4)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為“斯石英”。 (5)如果在850℃的溫度下把斯石英加熱30分鐘,它將變?yōu)槠胀ǖ纳匙印? 輔導練習提示:此題較為簡單,可讓學生自主完成。 教法探討 1.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探討作者的思維方法和行文思路。 2.對本文涉及的一些知識,如地質變遷、小行星等,學生基本能理解,不必講解過多,以免偏離主題。 3.教學時可引導學生總結兩篇短文的語言特點,讓學生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和語段,并摘錄下來。 生物入侵者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152頁~156頁。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一些生態(tài)環(huán)境知識。 2.掌握各種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 3.提高篩選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自學,指導完成課堂練習。 2.問答法、討論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的科學意識,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重點難點疑點剖析 ◆重點 1.理清文章說明順序。 2.把握文章的說明方法。 3.分析文章提供了哪些有價值信息。 ◆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疑點 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搜集幾則有關生物入侵造成重大損失的資料(如水葫蘆等)。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準確認讀“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和文中加注詞語,并掌握它們的意思。 2.搜集有關《生物入侵者》的資料。 第1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板書設計 教法探討 1.學生對“生物入侵”這一概念較為陌生,可布置其課前搜集相關資料,對其有一定了解。在教學前,可舉實例導入課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篩選信息是閱讀科技類文章的目的之一,一篇科技文章提供的既有科技知識信息,也有社會歷史知識信息,還有作者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信息,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篩選信息。-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 2019 2020 年級 語文 上冊 第四 單元 教案 新課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eibangfood.com.cn/p-338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