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級科學上冊 土壤里有什么 3教案 教科版.doc
2019-2020年五年級科學上冊 土壤里有什么 3教案 教科版
課題
土壤中有什么
計劃課時
1
教學內(nèi)容分析
本課活動緊接著上一課的內(nèi)容,重點指導(dǎo)學生觀察分析土壤的成分。一方面是尋找土壤來源于巖石風化和生物作用的證據(jù),另一方面是認識土壤對生命的意義,本課的內(nèi)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尋找土壤的成分,第二部分是“土壤和生命”。
教學目標
1.外力的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會使巖石最終變成土壤。
2.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
3.綜合各種方法獲得信息,獲得對土壤成分的正確認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
難點: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chǎn)活動的重要意義。
教具學具準備
干濕土壤,小鏟子、塑料盒、報紙、放大鏡、去掉上部的飲料瓶、鑷子、小棍、水、牙簽。
教學設(shè)計思路
本課先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巖石風化的顆粒是怎樣變成土壤的呢?接著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zāi)芰?,用沉積的方法把土壤按顆粒的大小分成幾層,然后綜合各種方法獲得的信息,獲得對土壤成分的正確認識,最后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chǎn)活動的重要意義。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nèi)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一、引入
1.整塊的巖石風化成碎石,碎石繼續(xù)變化就會變成越來越小的顆粒,這些顆粒又是怎樣變成土壤的呢?
學生猜測土壤的形成。
根據(jù)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shè)猜想。
二、尋找土
壤的成分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尋找一下吧!
1.觀察新鮮濕潤的土壤。
把土倒在紙上進行觀察,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進行觀察?我們觀察到了什么?
小結(jié):有小石子、沙粒等。
2.觀察干燥的土壤
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簽把土壤顆粒分開,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土壤的顆粒大小一樣嗎?
我們能描述它們的大小嗎?
讓學生閱讀資料。
出示課件(或圖片):放大后的沙礫、沙、沙粉和黏土顆粒。
3.觀察土壤的沉積實驗
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
土壤的沉積物分成哪幾層?
試著解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順序?再做一次驗證自己的想法。
分組觀察
分組實驗
觀察后交流并做好記錄
交流匯報
分組觀察
分組實驗
小組觀察后交流,并做好記錄,班內(nèi)交流,匯報小結(jié)。
資料閱讀P52
觀察圖片
分組觀察
分組實驗
觀察后交流并做好記錄。
班內(nèi)交流匯報,小結(jié)。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通過觀察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小組合作意識
注意對學生觀察能力、記錄能力的培養(yǎng)。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探索空間,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索與交流
三、土壤和
生命
1.討論
有人說:土壤是地球最有價值的資源,我們怎么解釋這一觀點?
2.出示圖片和文字資料,師講解。
3.說說土壤和人類的關(guān)系
4.小結(jié)
說說自己的理由,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學生觀察
學生閱讀學習
自由說說
為學生提供表達和相互交流的空間。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作業(yè)設(shè)計
作業(yè):課外拓展,閱讀高士其詩歌《我們的土壤媽媽》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級科學上冊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 教科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峽谷、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
過程與方法:
1.觀察描述常見地形的特點。
2.會看簡單的地形圖,能在地形圖上指認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脈、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對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興趣,能自覺關(guān)注和收集相關(guān)的信息。
【教學重點】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點。
【教學難點】從地形圖中發(fā)現(xiàn)整個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點,知道并描述各種地形地貌的特點。
【教學準備】
分組器材:學生事先準備一些自己去過的地方的風景照片,有條件的學校為每組學生準備一份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
教師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圖片或課件,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家鄉(xiāng)地形圖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教師用課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問: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從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嗎?你能說說它的地形特點嗎?學生回答,教師適當糾正并補充介紹地形特點。
2.你去過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來介紹一下呢?你可以說說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點,地形是怎樣的。
二、我們看到過的地形
1.學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紹該地方,注意說清楚地形地貌的類型,能簡單描述其特點。
2.教師補充介紹。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補充介紹,結(jié)合學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關(guān)圖片和課件,介紹各種地形地貌的特點。
平原:寬廣平坦,起伏很??;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
高原:面積很大,地形開闊,周圍以明顯的陡坡為界;
山地: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
盆地: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
……
3.了解家鄉(xiāng)的地形。
我們的家鄉(xiāng)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點呢?
教師出示家鄉(xiāng)地形的照片或課件,學生回答后補充介紹,并填表板書。
地名
地形
特點
4.小組交流,統(tǒng)計地形。
學生自己帶來的照片在組內(nèi)交流,說出地形地貌的類型,簡單描述其特點,整理并做好地形統(tǒng)計記錄,完成上面表格。
5.匯報、小結(jié)。
三、觀察地形圖
1.引入。
剛才我們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幾張照片可以反映出我們整個家鄉(xiāng)的以及整個國家的地形嗎?我想光憑我們的照片是很難了解清楚的。整個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樣的呢?所以,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准Y物。請看!(教師出示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家鄉(xiāng)地形圖)希望在它們的幫助下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師板書課題: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觀察地形圖。
這三張地形圖雖然范圍不一樣,可是它們卻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顏色所代表的意思嗎?
學生觀察并回答。
3.教師補充介紹地形圖的相關(guān)知識。
地形圖,是普通地圖的一種,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種正射投影圖。它用符號和顏色來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圖上都有比例尺和圖例。如深淺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別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終年積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淺不同的藍色表示各種深度的海洋……
4.小組觀察地形圖
從地形圖上我們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請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世界地形圖和中國地形圖,交流并注意記錄從地形圖中獲得的信息。
5.匯報、小結(jié)。
四、拓展延伸
1.關(guān)于地球的表面,我們還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討論。
2.小結(jié)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會不會發(fā)生變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發(fā)生變化呢?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研究。
五、課后活動
收集有關(guān)地形地貌發(fā)生變化,特別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變化的資料,最好是文字加圖片。
收藏
編號:5509874
類型:共享資源
大?。?span id="n4exoky" class="font-tahoma">41.50KB
格式:DOC
上傳時間:2019-11-21
9
積分
- 關(guān) 鍵 詞:
-
2019-2020年五年級科學上冊
土壤里有什么
3教案
教科版
2019
2020
年級
科學
上冊
土壤
什么
教案
- 資源描述:
-
2019-2020年五年級科學上冊 土壤里有什么 3教案 教科版
課題
土壤中有什么
計劃課時
1
教學內(nèi)容分析
本課活動緊接著上一課的內(nèi)容,重點指導(dǎo)學生觀察分析土壤的成分。一方面是尋找土壤來源于巖石風化和生物作用的證據(jù),另一方面是認識土壤對生命的意義,本課的內(nèi)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尋找土壤的成分,第二部分是“土壤和生命”。
教學目標
1.外力的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會使巖石最終變成土壤。
2.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
3.綜合各種方法獲得信息,獲得對土壤成分的正確認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
難點: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chǎn)活動的重要意義。
教具學具準備
干濕土壤,小鏟子、塑料盒、報紙、放大鏡、去掉上部的飲料瓶、鑷子、小棍、水、牙簽。
教學設(shè)計思路
本課先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巖石風化的顆粒是怎樣變成土壤的呢?接著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zāi)芰?,用沉積的方法把土壤按顆粒的大小分成幾層,然后綜合各種方法獲得的信息,獲得對土壤成分的正確認識,最后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chǎn)活動的重要意義。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nèi)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一、引入
1.整塊的巖石風化成碎石,碎石繼續(xù)變化就會變成越來越小的顆粒,這些顆粒又是怎樣變成土壤的呢?
學生猜測土壤的形成。
根據(jù)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shè)猜想。
二、尋找土
壤的成分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尋找一下吧!
1.觀察新鮮濕潤的土壤。
把土倒在紙上進行觀察,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進行觀察?我們觀察到了什么?
小結(jié):有小石子、沙粒等。
2.觀察干燥的土壤
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簽把土壤顆粒分開,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土壤的顆粒大小一樣嗎?
我們能描述它們的大小嗎?
讓學生閱讀資料。
出示課件(或圖片):放大后的沙礫、沙、沙粉和黏土顆粒。
3.觀察土壤的沉積實驗
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
土壤的沉積物分成哪幾層?
試著解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順序?再做一次驗證自己的想法。
分組觀察
分組實驗
觀察后交流并做好記錄
交流匯報
分組觀察
分組實驗
小組觀察后交流,并做好記錄,班內(nèi)交流,匯報小結(jié)。
資料閱讀P52
觀察圖片
分組觀察
分組實驗
觀察后交流并做好記錄。
班內(nèi)交流匯報,小結(jié)。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通過觀察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小組合作意識
注意對學生觀察能力、記錄能力的培養(yǎng)。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探索空間,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索與交流
三、土壤和
生命
1.討論
有人說:土壤是地球最有價值的資源,我們怎么解釋這一觀點?
2.出示圖片和文字資料,師講解。
3.說說土壤和人類的關(guān)系
4.小結(jié)
說說自己的理由,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學生觀察
學生閱讀學習
自由說說
為學生提供表達和相互交流的空間。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作業(yè)設(shè)計
作業(yè):課外拓展,閱讀高士其詩歌《我們的土壤媽媽》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級科學上冊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 教科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峽谷、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
過程與方法:
1.觀察描述常見地形的特點。
2.會看簡單的地形圖,能在地形圖上指認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脈、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對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興趣,能自覺關(guān)注和收集相關(guān)的信息。
【教學重點】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點。
【教學難點】從地形圖中發(fā)現(xiàn)整個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點,知道并描述各種地形地貌的特點。
【教學準備】
分組器材:學生事先準備一些自己去過的地方的風景照片,有條件的學校為每組學生準備一份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
教師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圖片或課件,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家鄉(xiāng)地形圖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教師用課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問: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從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嗎?你能說說它的地形特點嗎?學生回答,教師適當糾正并補充介紹地形特點。
2.你去過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來介紹一下呢?你可以說說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點,地形是怎樣的。
二、我們看到過的地形
1.學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紹該地方,注意說清楚地形地貌的類型,能簡單描述其特點。
2.教師補充介紹。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補充介紹,結(jié)合學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關(guān)圖片和課件,介紹各種地形地貌的特點。
平原:寬廣平坦,起伏很?。?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
高原:面積很大,地形開闊,周圍以明顯的陡坡為界;
山地: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
盆地: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
……
3.了解家鄉(xiāng)的地形。
我們的家鄉(xiāng)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點呢?
教師出示家鄉(xiāng)地形的照片或課件,學生回答后補充介紹,并填表板書。
地名
地形
特點
4.小組交流,統(tǒng)計地形。
學生自己帶來的照片在組內(nèi)交流,說出地形地貌的類型,簡單描述其特點,整理并做好地形統(tǒng)計記錄,完成上面表格。
5.匯報、小結(jié)。
三、觀察地形圖
1.引入。
剛才我們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幾張照片可以反映出我們整個家鄉(xiāng)的以及整個國家的地形嗎?我想光憑我們的照片是很難了解清楚的。整個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樣的呢?所以,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准Y物。請看!(教師出示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家鄉(xiāng)地形圖)希望在它們的幫助下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師板書課題: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觀察地形圖。
這三張地形圖雖然范圍不一樣,可是它們卻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顏色所代表的意思嗎?
學生觀察并回答。
3.教師補充介紹地形圖的相關(guān)知識。
地形圖,是普通地圖的一種,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種正射投影圖。它用符號和顏色來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圖上都有比例尺和圖例。如深淺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別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終年積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淺不同的藍色表示各種深度的海洋……
4.小組觀察地形圖
從地形圖上我們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請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世界地形圖和中國地形圖,交流并注意記錄從地形圖中獲得的信息。
5.匯報、小結(jié)。
四、拓展延伸
1.關(guān)于地球的表面,我們還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討論。
2.小結(jié)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會不會發(fā)生變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發(fā)生變化呢?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研究。
五、課后活動
收集有關(guān)地形地貌發(fā)生變化,特別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變化的資料,最好是文字加圖片。
展開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