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級語文上冊 夜書所見 1教學反思 魯教版.doc
《2019-2020年四年級語文上冊 夜書所見 1教學反思 魯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四年級語文上冊 夜書所見 1教學反思 魯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四年級語文上冊 夜書所見 1教學反思 魯教版 南宋詩人葉紹翁的《夜書所見》先是寫客游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郁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xiāng)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種有意之情又被一種親切之感所代替。在這首詩的教學中我認為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讀懂詩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下面簡要描述教學《夜書所見》這首古詩的教學策略。 一、研讀文本,開發(fā)母線主題 每一首古詩都是詩人心路歷程的寫照,與詩人的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它所反映的主題往往具有濃郁的人文色彩。 《夜書所見》的作者葉紹翁客居他鄉(xiāng)、輾轉漂泊,在梧葉飄飛,寒聲陣陣,秋風瑟瑟中,看到兒童挑燈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場景,想起故土家園的溫馨美好;想起親人朋友的音容笑貌……從而含蓄地抒發(fā)了一種思鄉(xiāng)念親、懷想故園的感情;而李白的《靜夜思》,則借助皓月當空的意象,用疑問的句式,勾畫出一幅“游子月下思鄉(xiāng)”的畫面,流露出思念家鄉(xiāng)和盼望親人團聚的強烈愿望。兩位詩人,雖然處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生活閱歷,但是思念家鄉(xiāng)、對故土的依戀之情卻是相同的。細細咀嚼,便能深深體悟到返回家園在詩人心中的渴望。繼而從主題出發(fā),上下延展,左右逢源,開發(fā)出一個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豐滿立體的微型母線主題──“思念家鄉(xiāng)”。 針對學生之前學過《靜夜思》,熟悉詩所表現(xiàn)的想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感情,所以我以此為切入口,打開主題。 二、再現(xiàn)意境,撥動情感心弦 古詩內容的時空跨度太大,加之學生的閱歷背景又太淺,他們很難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此時,就需要根據古詩中提供的意象,真實而藝術地再現(xiàn)原詩意境。 在葉紹翁的《夜書所見》一詩中,向讀者呈現(xiàn)了多個意境:凄清寒冷的江上秋景、溫馨可親的家居休閑場景……需要教師超越時空,引導學生透過作者勾勒的場景,通過意境的再現(xiàn),引動學生情感心弦的敏感點。引導學生誦讀“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讓學生試著從詩句中感受江邊的詩人聽到了什么?再輔以梧桐樹葉被風吹過的沙沙聲,在音響效果的作用下,學生仿佛與詩人一起感受到了深夜江邊的涼意,感受到了孤獨。除了從聽覺中感受古詩的意境之外,讓學生從視覺上進一步體會古詩展現(xiàn)給我們的畫面,引導學生從“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中體會作者看到的場景,學生潛心會詩,一個個溫馨的意象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稀稀落落的籬笆、低矮的茅屋、昏暗的燈光、提著燈籠的兒童……這不僅是意象的組合,更是對古詩意境的藝術化再現(xiàn)。學生仿佛聽到了蟋蟀的叫聲,聽到了孩子的歡笑聲,看到了孩子燦爛的笑容……平面的詩句通過學生的想象成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體的場景。 三、借助意象,解讀內心世界 詩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蘊,在“意象”的召喚和引領下,噴涌而起、一瀉千里。緊緊抓住這一中介,讓學生投身其中,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當學生伴隨著意象進入詩境的時候,教師略帶眷戀的敘說:望著這稀稀落落的籬笆、望著昏黃的燈光,望著兩個調皮的小孩、聽著孩子們的歡笑聲,這是一種濃濃的家的感覺,憑借著意象的召喚,引領學生感受到詩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顆心、那種味,也就是詩句中的“動客情”。 四、古今融合,建構立體課堂 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環(huán)境,同樣的心情,同樣的感受。在悠悠的音樂聲中,在教師的娓娓述說中,學生與古代詩人的心產生了共鳴,通過主題構建,在古今同一主題的詩歌整合中,在學生立體的、多頻道的接收中,在超越時空的跨度中,學生與詩人之間架起一道絢麗的彩虹,從而建構起了一個互相聯(lián)系、互相延拓的立體課堂。在“回顧拓展”中,教師出示提示,引導學生學做小詩人,用現(xiàn)代人的話口述詩句,既為學生所激發(fā)的感情打開了宣泄的口子,也沒有一下子拔高對學生的教學要求。學生個個積極性都很高,都想代表詩人說出心中的想法,都想做回小詩人。 通過這節(jié)課,我有幾點想法:一是在語文教學中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是必要的。語文教學不光要傳授孩子們語文知識,更要讓孩子們掌握如何去獲取這些知識。二是在教學前,教師必須對教材充分鉆研,正確把握教材內容,準確地設計教學中的提問,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 附送: 2019-2020年四年級語文上冊 夜書所見 2教學反思 魯教版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寫的一首古詩。無論是從詩句內容還是學詩體驗上,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要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圖文對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編寫特點,以讀代講,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鼓勵學生誦讀,以加深對詩句內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在這首詩的教學中,我認為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讀懂詩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在學習古詩中,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方法、步驟。課堂上,我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去學這首古詩。由于學生學習的目的明確,孩子們從學詩題、理解詩意到感悟詩情都很積極,教學過程進行得也較為順利。 我的教學流程是這樣的: 第一,導入、了解詩人及其背景; 第二,初讀,整體感知; 第三,品析詞句,感悟詩情; 第四,比賽背誦;第五,回顧總結。 反思自己教學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我有幾點想法,也就是教學中的得與失吧:得就是通過教學,我覺得在語文教學中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是必要的。語文教學不光要傳授孩子們語文知識,更要讓孩子們掌握如何去獲取這些知識。 如在教學“初讀,整體感知”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因為在上課之前,我已經安排學生提前預習過,所以在這里我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用他們自己提出的辦法來互相學一學這首古詩,看看能讀懂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然后,就解決了的問題,我問他們是怎么解決的,學生告訴我,他們是通過看注釋,查字典,查資料,看插圖,結合自己的想象等途徑來弄懂的。我想:孩子們能夠通過自己獲取的知識來展開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很難得。在抽讀時,學生也在不斷地互相糾正著對方生字的讀音。反思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認為課堂的生成不錯,既幫助了學生在自己的記憶結構里喚醒以前的認識,鞏固了認知能力,同時抽到的學生在讀古詩的時候發(fā)生的錯誤和課文的生字有關,然后讓大家發(fā)現(xiàn)并在糾正的時候很好的強化了拼音的再次鞏固及書寫。 當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還有很多的不足: 一、在引導學生釋題時,讓學生想一想“夜書所見”中的“書”指什么?不少學生意見不同,有的說“書”是指那個人在看書,有的同學說那個人在看東西把這些東西當成書,這時我讓學生反復讀課題,又讀了兩遍課題后一位同學站起來說,他認為“書”是“寫”的意思,那個人把看到的寫了下來。由于自己課前準備不夠,所以在這花了不少時間。 二、在教學詩句“知有兒童挑促織”這句詩時,盡管在教學中,沒有強加給學生”挑”字在詩句中的正確讀音,而是采取了查字典的方法來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答案,但在課堂上我沒有清楚的處理“挑”字的教學,感覺當時有一點繞口,挑促織——讓學生聽老師描述想象理解,效果也不是太明顯。雖然學生知道作者描述的是晚上,兩個孩子打著燈籠在捉蛐蛐,但學生不知道那個時候,蛐蛐應該是在石縫里或者草叢中比較隱蔽的地方,這樣捉蛐蛐就還得有一個過程,而不是直接用手去捉,因為學生對捉蛐蛐的操作過程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不知道這是用一根麥桿或者很細很細的樹枝在洞口撥弄,把蛐蛐撥出來,所以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很好的找到正確的讀音??梢?,教師的備課還應更細致些,才能在教學中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總之,在教學前,教師必須對教材充分鉆研,正確把握教材內容,準確地設計教學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才能教學好每一堂課。-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四年級語文上冊 夜書所見 1教學反思 魯教版 2019 2020 四年級 語文 上冊 教學 反思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eibangfood.com.cn/p-558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