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學 備考百強校小題精練系列 專題12 鈉及其化合物.doc
《2019年高考化學 備考百強校小題精練系列 專題12 鈉及其化合物.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考化學 備考百強校小題精練系列 專題12 鈉及其化合物.doc(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專題12 鈉及其化合物 (滿分42分 時間20分鐘) 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乙醇、苯應密封保存,置于陰涼處,且遠離火源 B. 金屬鈉著火時,可用細沙覆蓋滅火 C. 有毒藥品的廢液須倒入指定的容器 D. 容量瓶洗凈后須用酒精燈加熱干燥 【答案】D 【解析】 【詳解】 2.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物質是 A. 碳酸氫鈉 B. 氯化鈉 C. 氯化鉀 D. 氫氧化鈉 【答案】A 【解析】 【分析】 能用于治療胃酸(含鹽酸)過多的物質需具備能與鹽酸反應且對人體無害的性質。 【詳解】 A、碳酸氫鈉可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以及二氧化碳,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選項A正確;B、NaCl不與鹽酸反應,不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選項B錯誤;C、KCl不與鹽酸反應,不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選項C錯誤;D、氫氧化鈉具有極強的腐蝕性,對人體有害,不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選項D錯誤;答案選A。 【點睛】 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的實際用途,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3.用1L1molL-1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約為 A. 1︰2 B. 1︰3 C. 2︰3 D. 3︰2 【答案】B 【解析】 【詳解】 4.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操作 現(xiàn)象 解釋或結論 A 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變渾濁 析出了NaHCO3晶體 B 向含有酚酞的燒堿溶液中通入SO2 溶液紅色退去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C 用潔凈鉑絲蘸取溶液進行焰色反應 火焰呈黃色 溶液中有Na+、無K+ D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 有白色沉淀和氣體產生 AlO2-與HCO3-發(fā)生了雙水解反應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詳解】 A、向飽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時,生成NaHCO3,由于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故而有晶體析出,故A正確; B、向含有酚酞的燒堿(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SO2,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硫反應可以生成亞硫酸氫鈉,溶液由堿性逐漸變?yōu)槿跛嵝?,故溶液紅色退去,不是利用的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B錯誤; C、進行焰色反應時若火焰呈黃色,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還可能含有K+,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呈紫色則證明有K+,故C錯誤; D、NaHCO3溶液與NaAlO2溶液混合產生白色沉淀氫氧化鋁和碳酸鈉,沒有氣體生成,故D錯誤; 綜上所述,本題應選A。 5.某同學用Na2CO3和NaHCO3溶液進行如圖所示實驗。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實驗前pH(Na2CO3)>pH(NaHCO3) B. 實驗后兩溶液中離子種類完全相同 C. Na2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比NaHCO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多 D. 兩溶液中反應的基本類型相同 【答案】B 【解析】 【詳解】 不符合題意; D、根據C項分析可知,兩試管中發(fā)生的反應均為復分解反應,故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本題應選B。 6.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均正確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 明礬[KAl(SO4)212H2O]溶于水會形成膠體,可用于自來水的殺菌消毒 B. 金屬鈉具有強還原性,可用與TiCl4溶液反應制取金屬Ti C. SiO2熔點高,可以用石英坩堝加熱熔融碳酸鉀 D. Na2O2吸收CO2產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劑 【答案】D 【解析】 【詳解】 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Na2O與Na2O2都能和水反應生成堿,它們都是堿性氧化物 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應得到白色沉淀 ③鈉在常溫下不容易被氧化 ④Na2O2可作供氧劑,而Na2O不行 ⑤石蕊試液中加入Na2O2粉末,先變藍后褪色,并有氣泡生成 ⑥鈉與濃NH4Cl溶液反應,放出的氣體中含H2和NH3 A. 都正確 B. ②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②⑤⑥ 【答案】C 【解析】 【詳解】 ①Na2O和水反應只生成堿,是堿性氧化物;Na2O2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不是堿性氧化物,故錯誤; ②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反應得到碳酸鈣沉淀,NaHCO3溶液與CaCl2溶液不反應,無沉淀生成,故錯誤; ③鈉的性質活潑,在常溫下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鈉,故錯誤; ④Na2O2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Na2O2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而Na2O與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不會產生氧氣,因此Na2O2可作供氧劑,而Na2O不行,故正確; ⑤Na2O2粉末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顯堿性,過氧化鈉具有強的氧化性,具有漂白性,所以石蕊試液中加入Na2O2粉末,先變藍后褪色,并有氣泡生成,故正確; ⑥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生成的氫氧化鈉和氯化銨能反應生成氯化鈉、氨氣,故正確; 所以正確的選項為④⑤⑥;本題選C。 【點睛】 堿性氧化物是指與酸反應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也就是說,氧化物在與酸發(fā)生反應時,各元素的化合價不發(fā)生變化,為非氧化還原反應;但氧化物與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時,該氧化物就不是堿性氧化物,過氧化鈉與鹽酸發(fā)生的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因此過氧化鈉不屬于堿性氧化物。 8.向含有CO32- 、HCO3-、SO32-、SO42-、NO3-、Cl-、Al3+、Na+、K+、Mg2+離子的某一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過氧化鈉固體,則濃度保持不變的離子是,(溶液體積忽略不變) A. CO32-、Na+、K+ B. SO42-、Cl-、K+ C. Cl-、NO3-、K+ D. HCO3-、SO42-、K+ 【答案】C 【解析】 【詳解】 【點睛】 本題考查離子反應及其應用,明確常見離子的性質為解答關鍵。本題的易錯點為亞硫酸根離子的判斷,要注意過氧化鈉具有強氧化性,亞硫酸根離子具有還原性。 9.某同學結合所學知識探究Na2O2與H2能否反應,設計裝置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裝置A氣密性的檢查方法:直接向長頸漏斗中加水,當漏斗中液面高于試管中液面且高度不變說明氣密性良好 B. 裝置B中盛放濃硫酸,目的是除去A中揮發(fā)出來的少量水蒸氣 C. 裝置C加熱前,用試管在干燥管管口處收集氣體點燃,通過聲音判斷氣體純度 D. 裝置A也可直接用于Cu與濃硫酸反應制取S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該裝置中A用于制取氫氣,B的作用是干燥氫氣及除雜,C用于探究Na2O2與H2能否反應,裝置E用于檢驗是否有水生成,從而確認C中是否發(fā)生了反應,以此分析。 【詳解】 10.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碳酸鈉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過氧化鈉可用于羽毛的漂白 C. 氫氧化鋁可用于中和過多胃酸 D. 碳酸鋇可用于胃腸X射線造影檢查 【答案】D 【解析】 【詳解】 1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K2FeO4可代替Cl2處理飲用水,有殺菌消毒作用 B. CaO2屬于堿性氧化物,也屬于離子化合物,其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2 C. 《本草綱目》中“以火燒之,紫青煙起,乃真硝石”利用焰色反應區(qū)分硝石(KNO3)和樸硝(Na2SO4) D. 高溫下可用金屬鈉還原四氯化鈦來制取金屬鈦 【答案】B 【解析】 【分析】 K2FeO4中鐵元素為+6,具有強氧化性;CaO2屬于過氧化物,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1;鑒別KNO3和Na2SO4,利用鉀元素和鈉元素的焰色反應不同;鈉是活潑金屬,在700℃ ~800℃時與四氯化鈦(TiCl4)反應生成金屬鈦。 【詳解】 K2FeO4中鐵元素為+6,具有強氧化性,K2FeO4可代替Cl2處理飲用水,有殺菌消毒作用,故A說法正確;CaO2屬于過氧化物,陰離子是 ,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1,故B說法錯誤;鑒別KNO3和Na2SO4,利用鉀元素和鈉元素的焰色反應不同,鈉元素焰色反應為黃色,鉀元素焰色反應隔著鈷玻璃為紫色,故C說法正確;鈉是活潑金屬,在700℃ ~800℃時與四氯化鈦(TiCl4)反應生成金屬鈦,故D說法正確,選B。 【點睛】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元素化合物的性質,題目的情景設計較新穎,予化學知識于古文字中,注意古文的理解和化學物質性質的分析判斷。 12.向體積均為10mL且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兩份NaOH溶液中分別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兩溶液中分別滴加0.1 molL-1鹽酸,此時反應生成CO2體積(標準狀況)與所加鹽酸體積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原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5 molL-1 B. 當0-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高考化學 備考百強校小題精練系列 專題12 鈉及其化合物 2019 年高 化學 備考 百強校小題 精練 系列 專題 12 及其 化合物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eibangfood.com.cn/p-6176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