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三疑三探教案15.古詩兩首.doc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三疑三探教案15.古詩兩首.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三疑三探教案15.古詩兩首.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5.古詩兩首 總第 50——51個教案 共享備課設計者(杜偉麗) 審驗簽字 (同意使用 ) 教材分析: 這是兩首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分別描寫了西湖和洞庭湖的美麗景色,抒發(fā)了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懷。 學習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引導學生讀懂詩歌的意思,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3、引導學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情,引發(fā)學習古詩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讀懂詩句意思,體會感情。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飲湖上初晴后雨》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一)、創(chuàng)境導入,破題質疑: ( 3 ) 同學們,西湖風光秀麗,煙霞萬頃,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所向往的地方,文人墨客更是用不同的語言談論她,贊美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西湖的詩——《飲湖上初晴后雨》。 1、板書課題。指導朗讀課題,注意停頓。 2、感知課題:從題目中,你讀出了什么? 預設: 生1:我知道“湖”是西湖。 生2:我知道“初晴后雨”是剛開始是晴天,后來下雨了。 3、介紹作者。(蘇軾: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人。著有《蘇東坡集》、《東坡樂府》) 4、同學們,學習這首詩歌,你認為應該主要解決哪些問題? 指名匯報后,教師板書。 預設: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作者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思想感情? 師:學習一首古詩既要讀懂它的意思,又要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下面就請大家走進古詩,讀懂意思,體會感情。 (二)、潛心批注,自主探究——古詩意思 ( 8 ) 1、初讀感知,把握大意: (1)、出示詩歌。 (2)學生自由練讀全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3)指名朗讀古詩,聽聽是否讀得既正確又通順 (4)、指名讀,生評價。注意“瀲滟”“宜”的讀音。 (5)、初讀古詩,這首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答:我覺得這首詩寫得非常美。 2、對理解詩句得意思,我們以前學到過很多方法,回憶一下,有哪些好的方法? (結合課下注釋、聯(lián)系上下句、結合課本插圖等。) 3、出示自學提示(一):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古詩,采用結合注釋、聯(lián)系詩句、觀察插圖等方法理解詞語、詩句的意思,把自己的理解用鉛筆批注在旁邊;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4、指名讀,學生明白自學要求。 5、學生自學,師巡回指導。特別關注學困生的學情。 二、解疑合探 (一)、多元對話,合探解疑——古詩意思 ( 8 ) 1、指名讀古詩。 2、通過自學,你讀懂了哪些詞語、詩句意思? (預設:題目中“初晴后雨”什么意思?詩中哪些地方描繪了“初晴后雨”的景色? “瀲滟”“空蒙”分別什么意思?分別是什么樣的景色? “方”“亦”分別什么意思?從這兩個詞語可以體會到什么? “淡妝濃抹”什么意思?生活中你見過這樣的人嗎? “總相宜”什么意思? 后兩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3、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讓學生提出來,并引導學生自己解決。 4、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1)指名說,其他學生評,在評價中逐步完善詩句的意思。(差生說,中等生補充,優(yōu)生評判。) (2)教師補充。 5、讀詩句,想畫面:輕聲吟詩句,在腦中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說說自己想到的畫面。 6、結合自己想到的畫面,再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潛心批讀,自主探究——體會感情 ( 5 ) 1、出示自學提示(二): 品讀詩句,邊讀邊體會你從詩句中體會到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是從哪些詞語或句子體會到的?把自己的體會批注下來;你認為這首詩該怎樣讀才合適?自己試著讀一讀,要讀出原詩的味道。 2、學生自讀體會,教師照顧學困生的自學。 (三)、多元對話,合探解疑——體會感情 ( 6 ) 1、讀了這首詩,你體會到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你是怎么體會到的? (預設: 從“晴方好”、“雨亦奇”中你體會到什么? 詩人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施?你從這樣的比喻中體會到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晴空萬里,水光瀲滟,詩人會不由自主地吟道 —— 細雨蒙蒙,山色空夢,詩人會不由自主地吟道—— 假如你站在西湖邊,看到這種美景,也會情不自禁地吟道 —— 感情朗讀,讀出西湖的美麗,讀出對西湖的喜愛之情。 評價讀,再讀。 2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僮杂山M合練習讀,讓學生自讀自悟,讀中悟情。 ?、谡故緜€性指名讀,可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獨特體會。 ③師生互動背誦讀,通過教師引讀點撥,使學生深入體會詩意 三、質疑再探: ( 5 ) 學習了這首詩,你還有什么疑問? (預設:除了詩中所描繪的景色外,西湖還有哪些美景? 詩中把西湖比作西施,還可以比作什么? `````` ) 師生共同解疑。 四、課外延伸,拓展探究: ( 5 ) 1、學生讀其他寫西湖的兩首詩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2、讀一讀描寫西湖風光的對聯(lián),并試著背下來。 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 晴請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五、作業(yè) “我的作業(yè)我做主” 請同學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開動自己的腦筋,根據(jù)這節(jié)課的學習給自己布置一道作業(yè)題。 板書: 飲湖上初晴后雨 晴方好 寫景 雨亦奇 比西子 議論 喜愛之情 總相宜 第二課時 《望洞庭》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一)、創(chuàng)境導入,破題質疑: ( 3 )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領略了西湖秀麗的風光。這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走進洞庭湖,去感受另一番美麗的景色。 (板書課題) 1、指導朗讀課題,注意停頓。 2、從題目中你讀出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洞庭”是洞庭湖。 3、介紹作者:劉禹錫,唐代詩人,洛陽人。 4、同學們,學習這首詩歌,你認為應該主要解決哪些問題? 預設: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作者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思想感情? 師:學習一首古詩既要讀懂它的意思,又要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下面就請大家走進古詩,讀懂意思,體會感情。 (二)、潛心批注,自主探究——古詩意思 ( 10 ) 1、初讀感知,把握大意: (1)、出示詩歌。 (2)、學生自由讀詩歌,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3)、同桌互讀互聽互評。 (4)、指名讀,生評價。注意“和”“磨”的讀音。 (5)、師范讀,生評價,與自己讀的作比較。 (6)、初讀古詩,這首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出示自學提示: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古詩,采用結合注釋、聯(lián)系詩句、觀察插圖等方法理解詞語、詩句的意思,把自己的理解用鉛筆批注在旁邊;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指名讀,學生明白自學要求。 4、學生自學,師巡回指導。要特別關注學困生。 二、解疑合探 (一)、多元對話,合探解疑——古詩意思 ( 10 ) 1、指名讀古詩。 2、通過自學,你讀懂了哪些詞語、詩句意思? (預設: “和”什么意思?“湖光秋月兩相和”是什么樣的景色? “鏡未磨”什么意思?從這個詞語可以體會到什么? “白銀盤”“青螺”分別指什么? “白銀盤里一青螺”是什么樣的景色? 后兩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讓學生提出來,并引導學生自己解決。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指名說,其他學生評,在評價中逐步完善詩句的意思。 讀詩句,想畫面:輕聲吟詩句,在腦中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說說自己想到的畫面。 結合自己想到的畫面,再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教師補充。 《望洞庭》一詩向我們呈現(xiàn)了哪兩種美?你能從詩句中體會出來嗎?第一、二行詩描繪的是在浩淼的洞庭湖上,一輪秋月高掛天空,湖面靜得像一面沒磨過的銅鏡,寫出了一種獨特的柔美。第三、四行詩,詩人巧用一個“遙”字把鏡頭拉開,湖中的舟山恰似“白銀盤里一青螺”,畫面極其壯美,全詩形成了柔美與壯美相和諧的意境。 (二)、潛心批讀,自主探究——體會感情 ( 5 ) 1、出示自學提示(二): 品讀詩句,邊讀邊體會你從詩句中體會到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是從哪些詞語或句子體會到的?把自己的體會批注下來;你認為這首詩該怎樣讀才合適?自己試著讀一讀,要讀出原詩的味道。 2、學生自讀體會,教師照顧學困生的自學。巡視指導。 (三)、多元對話,合探解疑——體會感情 ( 5 ) 1、讀了這首詩,你體會到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你是怎么體會到的? (預設: 從“兩相和”“鏡未磨”這種描述中你體會到什么? 你從比喻句中體會到什么?) 感情朗讀,讀出洞庭湖的美麗,讀出對洞庭湖的喜愛之情。 感情讀,評價,再讀。 三、質疑再探: 1、學習了這首詩,你還有什么疑問? 2、師生共同解疑。 四、課外延伸,拓展探究: 1、你還知道劉禹錫的哪些詩歌? 〈〈烏衣巷〉〉、《浪淘沙》。 出示這兩首詩歌,學生朗讀。 2、課后搜集朗誦描寫祖國山水景物的詩篇。 五、作業(yè) 請同學們結合這節(jié)的學習給自己布置一道作業(yè)題。-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小學 四年級 語文 上冊 三疑三探 教案 15. 古詩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eibangfood.com.cn/p-9189390.html